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
背景技術:
現澆混凝土澆筑工程中,當混凝土震動完成后,表面要按工程要求處理,辦法就是用收面壓漿工具在混凝土表面反復壓抹,直到達到工程所需表面光潔要求。此過程稱作混凝土收面,主要與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關系密切,收面的好壞,關鍵在于時間的把握。
目前施工現場現澆混凝土收面使用的工具采用木模板制作而成,但是其存在的缺點是木模板表面的覆膜易破壞,覆膜破壞后模模版遇水易腐爛,使用壽命短。此外采用木模板收面,混凝土表面易留刮痕表面不平整,需要二次收面造成人工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以解決木模板使用壽命短以及需要二次收面造成人工的浪費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其包括:
現澆混凝土收面板,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為矩形結構,包括上板面和下板面;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為塑料材質,并且設有多個貫穿上面板和下面板的排水孔;
連接支撐件,所述連接支撐件固定在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上板面;
操作桿,所述操作桿的第一端部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上板面連接,并且操作桿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由連接支撐件支撐,使操作桿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保持30度~60度的夾角。
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進一步,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為聚氯乙烯(PVC)板、聚乙烯(PE)板、聚丙烯(PP)板、聚苯乙烯(PS)板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板中的一種。
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進一步,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長度為500mm~800mm,寬度為300mm~500mm,排水孔的孔徑為4mm~6mm;相鄰排水孔之間的間距為50mm~60mm。
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進一步,所述連接支撐件為木板,連接支撐件通過螺絲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上板面固定連接;或者連接支撐件通過粘結的方式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上板面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進一步,所述操作桿為方木,操作桿通過螺絲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上板面固定連接;或者操作桿通過粘結的方式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上板面固定連接;并且操作桿通過螺絲與連接支撐件固定連接;或者操作桿通過粘結的方式與連接支撐件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進一步,所述方木為30 mm X 30mm規格的方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采用塑料材質的現澆混凝土收面板,其表面平整度非常高,有利于提高為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此外,現澆混凝土收面板上的排水孔利于水泥漿溢出使得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進一步提高,色澤一致。
附圖說明
通過結合以下附圖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優點將變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這些附圖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的立體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的俯視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現澆混凝土收面板,2、操作桿,3、連接支撐件,4、排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的實施例。
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均是解釋性和示例性的,不應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及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除在此記載的實施例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能夠基于本申請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采用顯而易見的其它技術方案,這些技術方案包括采用對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的做出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和修改的技術方案。
本說明書的附圖為示意圖,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狀及其相互關系。請注意,為了便于清楚地表現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各部件的結構,各附圖之間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繪制。相同的參考標記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圖1和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其包括:
現澆混凝土收面板1,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1為矩形結構,包括上板面和下板面;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為塑料材質,并且設有多個貫穿上面板和下面板的排水孔4;
連接支撐件3,所述連接支撐件3固定在現澆混凝土收面板1的上板面;
操作桿2,所述操作桿2的第一端部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1的上板面連接,并且操作桿2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由連接支撐件3支撐,使操作桿2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1保持30度~60度的夾角。
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采用塑料材質的現澆混凝土收面板,其表面平整度非常高,有利于提高為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此外,現澆混凝土收面板上的排水孔利于水泥漿溢出使得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進一步提高,色澤一致。
在本實用新型上述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的實施過程中,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長度為500mm~800mm,寬度為300mm~500mm,排水孔的孔徑為4mm~6mm;相鄰排水孔之間的間距為50mm~60mm。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考慮到施工效率、便攜性等因素,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長度為600mm,寬度為400mm,排水孔的孔徑為5mm;相鄰排水孔之間的間距為60mm。按照優選實施例的現澆混凝土收面板尺寸及孔洞開設比例,能夠提高現澆混凝土的收面平整度,提高一次成活率。
在本實用新型上述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的實施過程中,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為聚氯乙烯(PVC)板、聚乙烯(PE)板、聚丙烯(PP)板、聚苯乙烯(PS)板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板中的一種。在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為聚氯乙烯(PVC)板。
在本實用新型上述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的實施過程中,所述連接支撐件為木板,連接支撐件通過螺絲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上板面固定連接;或者連接支撐件通過粘結的方式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上板面固定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上述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的實施過程中,所述操作桿為方木,操作桿通過螺絲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上板面固定連接;或者操作桿通過粘結的方式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上板面固定連接;并且操作桿通過螺絲與連接支撐件固定連接;或者操作桿通過粘結的方式與連接支撐件固定連接。在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方木為30 mm X 30mm規格的方木。
本實用新型除了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外,還能做出如下改進,一種實施例的現澆混凝土收面壓漿工具,其包括:
現澆混凝土收面板1,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1為矩形結構,包括上板面和下板面;所述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為塑料材質,并且設有多個貫穿上面板和下面板的排水孔4;在現澆混凝土收面板的下板面和/或上板面設有導流槽,所述導流槽將排水孔連接為整體,更加有利于收面過程中水泥漿溢出,使得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進一步提高。通過具體施工效果表明導流槽能夠進一步提高施工效果。
連接支撐件3,所述連接支撐件3固定在現澆混凝土收面板1的上板面;
操作桿2,所述操作桿2的第一端部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1的上板面連接,并且操作桿2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由連接支撐件3支撐,使操作桿2與現澆混凝土收面板1保持30度~60度的夾角。
上述披露的各技術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與其它特征的組合,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根據發明之目的進行各技術特征之間的其它組合,以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