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凝土復合墻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詳細地講是一種混凝土復合墻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近年來,建設綠色、節能、健康建筑已成為我們的基本國策,以標準化、工業化為標志的產業化工程建設模式,要求工程建設工廠化預制為主,現場機械化組裝配合,實現建設期節能、環保、改善操作人員勞動環境、縮短建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使用期節能、綠色、健康、舒適的目標;圍護墻板是建筑工程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的高性能、多功能及建設模式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保證。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積極研究、推廣、應用這種圍護墻板,有一些技術是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和做法,但由于研究、吸收、改進的力度不夠,許多墻板的構造、制作及安裝技術不能很好的適應多功能和高性能要求,出現了許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外墻板的多功能復合不科學,采用簡單的功能累加、構造、 工序復雜,操作質量不容易控制,缺少一體化統一多功能設計、施工,致使外墻板的每一項功能不能達到高性能,耐久性不滿足要求,出現許多質量及安全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混凝土復合墻板及其制作方法,具有高性能、多功能、高耐久、工廠車間和現場靈活預制生產、現場機械化組裝、低成本方便操作、快速施工、使用期綠色、節能、健康,既可以是條板,也可以是一個開間一塊大板,既適用鋼筋砼結構又適用鋼結構工程的圍護墻板。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凝土復合墻板,設有鋼筋混凝土板,其特征是,鋼筋混凝土板一側為保溫材料,保溫材料另一側為壓型鋼板,鋼筋混凝土板及保溫材料內嵌有V字型連接件,V字型連接件的尖端位于鋼筋混凝土板內,V字型連接件開口端的兩側分別加工有翼板,翼板固定在壓型鋼板內側。本發明還可通過如下措施來實現鋼筋混凝土板的端部設有預埋連接件。一種生產前述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順序步驟
a.在鋼筋預制場地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要求預制鋼筋網;
b.在預制平臺上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尺寸,包括其上洞口及局部構造尺寸支設工具式模板并安放預制鋼筋網;
c.安放混凝土復合墻板內的預留、預埋管線及配件;
d.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尺寸,包括其上洞口及局部構造尺寸裁剪好壓型鋼板;
e.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厚度尺寸及局部構造尺寸制作V字型連接件,V字型連接件開口端的兩側分別加工有翼板;
f.將已制作完成的V字型連接件的兩翼板與已裁剪完成的壓型鋼板通過結構粘接膠粘牢固定;
g.根據混凝土復合墻板尺寸計算出混凝土用量,向工具式模板內注入定量的混凝土,通過預制平臺振動使工具式模板內混凝土密實、平整;
h.待工具式模板內混凝土初凝前將已制作完成的帶連接件的壓型鋼板放入工具式模板內,連接件朝向混凝土,并通過振動預制平臺和用工具尺板移動按壓壓型鋼板,最終使連接件壓入混凝土,深度至預制平臺并使壓型鋼板與預制平臺平行,壓型鋼板與預制平臺之間距離尺寸滿足混凝土復合墻板總厚度設計要求,然后養護;
1.待混凝土強度達70%后,通過工具尺板給壓型鋼板一定均勻壓力后將壓型鋼板與鋼筋混凝土板之間的空腔內注入保溫材料,然后養護。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體化設計施工,可完全在工廠車間預制,也可在工地現場設置車間預制,構造確保耐久,施工靈活、方便、操作簡單,質量、安全容易保證,施工速度較快,成本相對較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安裝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V字型連接件翼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壓型鋼板,2.保溫材料,3.鋼筋混凝土板,4.連接件,5.翼板,6.堵縫壓型鋼板,7.堵縫保溫材料,8.梁柱,9.預埋連接件,10.預制平臺。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圖3所示,本發明混凝土復合墻板包括鋼筋混凝土板3,鋼筋混凝土板3的端部設有預埋連接件9,鋼筋混凝土板3的厚度及配置的鋼筋是根據墻板受力計算得出的,可以是單層鋼筋(絲)網,也可以是雙層鋼筋(絲)網,鋼筋混凝土板3 —側為保溫材料2,可用經過防火阻燃處理的發泡硬質聚氨酯或者發泡水泥混凝土等滿足保溫防火要求的材料,厚度(空腔尺寸)需根據節能設計計算確定,保溫材料2另一側為壓型鋼板I (可以是外側鍍鋅加彩涂,與保溫層接觸內側只鍍鋅),或其它材料如壓型塑料板,鋼筋混凝土板3及保溫材料2內嵌有V字型連接件4,可用耐堿、防腐處理的鋼扁帶(如鍍鋅鋼扁帶等)或塑料扁帶,V字型連接件4的尖端位于鋼筋混凝土板內,V字型連接件4開口端的兩側分別加工有翼板5,翼板5固定在壓型鋼板I內側。如圖I所示,本發明混凝土復合墻板可通過如下方法順序進行制作
首先,在鋼筋預制場地按混凝土復合墻板中鋼筋的設計要求預制鋼筋網或鋼絲網。其次,在預制平臺10上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尺寸,包括其上洞口及局部構造尺寸支設工具式模板并及時安放預制鋼筋網或鋼絲網。第三,安放混凝土復合墻板內的預留、預埋管線及配件(如預埋連接件9等)。第四,同時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尺寸,包括其上洞口及局部構造尺寸裁剪好壓型鋼板1,如彩涂壓型鋼板。第五,同時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厚度尺寸及局部構造尺寸制作連接件4,連接件4可用耐堿、防腐處理的鋼或塑扁帶(如鍍鋅鋼扁帶等),形狀為V字型,V字型連接件4開口端的兩側分別加工有翼板5。第六,將已制作完成的連接件4的兩翼板5與已裁剪完成的彩涂壓型鋼板I通過結構粘接膠粘牢固定。第七,向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工具式模板內注入定量的混凝土 (根據墻板尺寸計算出混凝土用量),通過預制平臺10振動或其它方式(如板式振動器)使墻板模板內混凝土密實、平整。 第八,待工具式模板內混凝土初凝前將已制作完成的帶連接件4的彩涂壓型鋼板I放入工具式模板內,連接件4朝向混凝土,并通過振動平臺10和用工具尺板移動按壓彩涂壓型鋼板1,最終使連接件4壓入混凝土,深度至預制平臺10并使彩涂壓型鋼板I與預制平臺10平行,彩涂壓型鋼板I與預制平臺10之間距離尺寸滿足復合墻板總厚度設計要求,然后養護。第九,待混凝土強度達70%后,通過工具尺板給彩涂壓型鋼板I 一定均勻壓力后(抵消發泡保溫材料時產生的膨脹力)將彩涂壓型鋼板I與鋼筋混凝土板3之間的空腔內注入保溫材料2 (保溫材料包裹了連接件4),然后養護。以上第九步操作中,混凝土復合墻板上洞口周邊應把保溫材料留出50mm換注輕砼。如圖2所示,本發明混凝土復合墻板安裝時,首先,將預制完成的混凝土復合墻板按正確位置安裝就位,并通過預埋連接件9用螺栓固定牢固在梁柱8上。其次,用500mm寬彩涂堵縫壓型鋼板6封堵梁柱8上墻板之間的縫隙(彩涂壓型鋼板之間搭接150mm),疊層(兩層)彩涂壓型鋼板6之間夾粘接防水膠并用拉鉚釘固定牢固。第三,500mm彩涂壓型鋼板6與里面梁柱8之間的空腔內注入堵縫保溫材料7。
權利要求
1.ー種混凝土復合墻板,設有鋼筋混凝土板,其特征是,鋼筋混凝土板ー側為保溫材料,保溫材料另ー側為壓型鋼板,鋼筋混凝土板及保溫材料內嵌有V字型連接件,V字型連接件的尖端位于鋼筋混凝土板內,V字型連接件開ロ端的兩側分別加工有翼板,翼板固定在壓型鋼板內側。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混凝土復合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鋼筋混凝土板的端部設有預埋連接件。
3.—種生產權利I所述混凝土復合墻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順序步驟 在鋼筋預制場地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配筋要求預制鋼筋網; 在預制平臺上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尺寸,包括其上洞ロ及局部構造尺寸支設工具式模板并安放預制鋼筋網; 安放混凝土復合墻板內的預留、預埋管線及配件; 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尺寸,包括其上洞ロ及局部構造尺寸裁剪好壓型鋼板; 按混凝土復合墻板的設計厚度尺寸及局部構造尺寸制作V字型連接件,V字型連接件開ロ端的兩側分別加工有翼板; 將已制作完成的V字型連接件的兩翼板與已裁剪完成的壓型鋼板通過結構粘接膠粘牢固定; 根據混凝土復合墻板尺寸計算出混凝土用量,向工具式模板內注入定量的混凝土,通過預制平臺振動使工具式模板內混凝土密實、平整; 待工具式模板內混凝土初凝前將已制作完成的帶連接件的壓型鋼板放入工具式模板內,連接件朝向混凝土,并通過振動預制平臺和用工具尺板移動按壓壓型鋼板,最終使連接件壓入混凝土,深度至預制平臺并使壓型鋼板與預制平臺平行,壓型鋼板與預制平臺之間距離尺寸滿足混凝土復合墻板總厚度要求,然后養護; 待混凝土強度達70%后,通過工具尺板給壓型鋼板一定均勻壓カ后將壓型鋼板與鋼筋混凝土板之間的空腔內注入保溫材料,然后養護。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復合墻板及其制作方法,屬于建筑領域。首先預制鋼筋網;然后在預制平臺上支設工具式模板并安放預制鋼筋網;安放預留、預埋管線及配件;裁剪好壓型鋼板;制作V字型連接件,V字型連接件開口端的兩側分別加工有翼板;將連接件的兩翼板與壓型鋼板粘牢固定;向工具式模板內注入混凝土,通過預制平臺振動使工具式模板內混凝土密實、平整;待工具式模板內混凝土初凝前將帶連接件的壓型鋼板放入工具式模板內,連接件朝向混凝土,使連接件壓入混凝土;將壓型鋼板與鋼筋混凝土板之間的空腔內注入保溫材料。本發明一體化設計施工,可完全在工廠車間預制,也可在工地現場設置車間預制,構造確保耐久,施工靈活、方便、操作簡單,質量、安全容易保證,施工速度較快,成本相對較低。
文檔編號B32B7/08GK102864873SQ201210381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0日
發明者高中勤, 尹文濤, 袁曉, 王曉剛, 苗延佟 申請人:威海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