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紙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造紙用真空伏輥。
背景技術:
在造紙設備中,真空伏輥是網部最復雜也最重要的一個部件,在生產中既起牽引又起吸水的作用,它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整個紙機的正常運轉。真空伏輥的性能好壞是由設計廠家決定的,但使用過程中的維護保養及安裝調試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設備維護中,需要將真空伏輥抽芯檢查保養,這就需要用頂絲一點點將真空匣取出,費時費力,在拆卸安裝過程中,并有可能造成真空匣插入、抽出過程中碰撞輥體內壁,從而引起設備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需要提供一種可簡單方便抽出真空匣的造紙用真空伏輥。所述真空伏輥包括伏輥殼體、加熱線、絕緣框和真空匣;所述伏輥殼體為中空的圓筒,所述伏輥殼體的內壁設置有絕緣材料涂層;所述加熱線和電源連接,所述加熱線等距繞設在所述伏輥殼體上,所述加熱線焊接在所述伏輥殼體外壁,所述加熱線為中空或實心的熱傳導金屬線;所述加熱線和所述伏輥殼體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絕緣框為中空的圓筒,所述絕緣框在所述加熱線的外側;所述真空匣設置在所述伏輥殼體內。
加熱線接通電源后,可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因為加熱線等距繞設在所述伏輥殼體上,所以加熱線可通過均勻的熱傳導,將熱能傳遞給伏輥殼體,引起伏輥殼體的熱膨脹,使得殼體向外膨脹,內部中空部分變大,和真空閘直接的裝配間隙變大,真空匣可相對容易的從殼體中抽出或插入。伏輥殼體的內壁設置有絕緣材料涂層,加熱線的外側有絕緣框,以上共同起到絕緣保護的作用,保證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性。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線的材料為銅或鋁。以上兩種材料為很好的熱傳導金屬,可焊接在伏輥殼體的外壁,進行熱傳導。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線連接電源為380V電源,為工業用電。
進一步地,所述絕緣框的材質為絕緣塑料,絕緣塑料質量輕、力學強度高、易加工成型外,耐高溫、介電性能好,方便使用。
進一步地,所述伏輥殼體為不銹鋼材質。
區別于現有技術,上述技術方案可通過在伏輥殼體上繞設加熱線,使伏輥殼體發生熱膨脹,內部中空部分變大,真空匣可相對容易的從殼體中抽出或插入。這樣可以大大縮短了伏輥殼體的維修時間,提高勞動效率、對輥體和真空閘不易造成裝配傷害,延長了造紙真空伏輥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造紙用真空伏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造紙用真空伏輥的截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伏輥殼體,
2、加熱線,
3、絕緣框,
4、真空匣
5、電源,
6、絕緣材料涂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造紙用真空伏輥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造紙用真空伏輥的截面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所述真空伏輥包括伏輥殼體1、加熱線2、絕緣框3、電源5和真空匣4;
所述伏輥殼體1為不銹鋼材質,為中空的圓筒形狀。所述真空匣4設置在所述伏輥殼體1內。所述加熱線2為中空或實心的熱傳導金屬線,材料為銅或鋁。本實施例中,熱傳導金屬線為中空的銅線。加熱線2可通過焊接在伏輥殼體1外壁的方式繞設在所述伏輥殼體1上。加熱線2通過電路和380V 的工業用電電源5連接。加熱線2接通電源5后,可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因為加熱線2等距繞設在所述伏輥殼體1上,所以加熱線2可通過均勻的熱傳導,將熱能傳遞給伏輥殼體1,引起伏輥殼體1的熱膨脹,使得殼體向外膨脹,內部中空部分變大,和真空閘4之間的裝配間隙變大,真空匣4可相對容易的從殼體中抽出或插入。
所述伏輥殼體1的內壁設置有絕緣材料涂層6,即用絕緣涂料進行涂抹。絕緣涂料可在被涂裝物表面形成一層具有較高體積電阻率,能承受較強電場而不被擊穿的陶瓷涂層。絕緣涂料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能耐老化,耐水,耐化學腐蝕;同時還具有耐機械沖擊和熱沖擊性能,絕緣涂料可在相應的工作溫度內下連續工作。本實施例中使用的絕緣涂料為特種絕緣漆。同時,在伏輥殼體1的外部,加熱線2的外側,設置有絕緣框3。絕緣框3為絕緣塑料材質中空的圓筒,質量輕、力學強度高、易加工成型外,耐高溫、介電性能好,方便使用,方便拆卸、更換。絕緣材料涂層6和絕緣框3,共同起到絕緣保護的作用,保證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性。
設備使用中,如果出現了需要抽出或插入真空閘4時,將加熱線2連接電源,打開開關,銅線在經過一段時間加熱后,溫度升高,并將熱量均勻傳導到所纏繞的伏輥殼體1上,使得不銹鋼材質的伏輥殼體1的溫度也逐步升高,伏輥殼體1發生熱膨脹,殼體向外膨脹,內部中空部分變大,真空閘4 抽取或插入過程中不易發生碰撞,當伏輥殼體1膨脹到一定程度,內部中空部分達到設定的尺寸時,再使用相關設備將真空閘4抽出或插入。這樣可以減少維修過程中,真空閘4抽取或插入的時間,提高勞動效率、對輥體和真空閘不易造成裝配傷害,延長了造紙真空伏輥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