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糊盒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糊盒機盲文打印裝置。
背景技術:
在包裝印刷行業中,糊盒機的應用是包裝盒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將印刷好、模切成型的紙板折疊成型并粘好糊口,機器糊盒代替了手工糊盒方式,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效率。糊盒機部位分為輸紙部、預折部、勾底部、成型部、壓盒部。糊盒機按照功能分為順粘糊盒機,勾底糊盒機等,一般的糊盒機不帶溝底功能甚至不帶預折,好一點的帶預折,當然現在大部分糊盒機都有預折,做勾底盒當然必須用溝底糊盒機,功能好一點的糊盒機還可以制作六角和異性盒,但是要配置噴膠系統和其他裝置。
現有的糊盒機僅僅局限于常規的紙盒制作,缺乏相應的盲文打印機構,因此制作出來的紙盒對于盲人來講缺乏識別功能。而且糊盒機中一般采用傳輸帶傳輸紙盒,而紙盒的質量較低,單純的傳輸帶難以帶動紙盒前進。在高速生產過程中,為了達到連續、高速、穩定的輸送每個紙盒的目的,同時促使紙盒在輸送過程中完成一特定的動作(如彎折、鉤底),需要在糊盒機下皮帶上方對應設置上部壓力傳輸裝置。穩定的上部壓力傳輸裝置是紙盒能夠順利進行盲文打印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亟需一種能夠穩定的對紙盒進行盲文打印的糊盒機盲文打印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糊盒機盲文打印裝置,它能有效地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糊盒機盲文打印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至少兩組相互平行且水平傳送的傳送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分別與單組傳送帶對應的傳輸機構,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盲文機構,所述傳輸機構排布于盲文機構兩側,所述盲文機構包括上下布置且配合的上壓組件及下壓組件,所述上壓組件包括與傳送帶平行布置的上傳輸輪及套設于上傳輸輪外側的上固定環,所述上固定環外側環形陣列有多個插槽,所述插槽內可插拔設置有多個上打印塊,所述上打印塊包括外表面與上固定環外表面處于同一圓周上的上插塊及外表面設置有盲文凸點的上壓塊,所述下壓組件包括與傳送帶平行布置的下傳輸輪及套設于下傳輸輪外側的下固定環,所述下固定環外側環形陣列有多個插槽,所述插槽內可插拔設置有多個下打印塊,所述下打印塊包括外表面與下固定環外表面處于同一圓周上的下插塊及外表面設置有盲文凹槽的下壓塊,所述盲文凹槽與盲文凸點沿上傳輸輪與下傳輸輪的轉動一一對應。
使用時將紙板置于傳送帶上,通過傳輸機構壓緊紙板來進行紙板傳送,在通過盲文機構進行盲文的打印;將傳輸機構設置于盲文機構兩側確保盲文打印是紙板兩端能夠得到很好的限位,防止紙板偏移。盲文機構通過上壓組件與下壓組件配合進行打印,打印時上傳輸輪與下傳輸輪以相反的方向轉動,通過上固定環與下固定環的壓合驅使紙板傳動,其傳動方向與傳送帶一致;紙板非打印區域通過上插塊與下插塊的配合傳送,紙板上的打印區域通過上壓塊與下壓塊配合傳輸打印;上壓塊與下壓塊配合時通過盲文凸點與盲文凹槽對應壓合,從而在紙板上打印出盲文。
進一步的,所述上壓組件包括驅動上傳輸輪轉動的上驅動電機,所述下壓組件包括驅動下傳輸輪轉動的下驅動電機,所述下固定環頂面與傳送帶處于同一平面,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控制上壓組件上下移動的傳動絲杠及控制傳動絲杠轉動的控制轉環。
通過控制轉環來轉動傳動絲杠,使上壓組件上下移動,不需要打印盲文時可控制上壓組件上移,需要打印盲文時也可通過控制轉環調節上壓組件與下壓組件的配合度,從而根據紙板厚度控制盲文打印的凸起程度。
進一步的,所述傳輸機構連接有驅動其上下移動的控制機構,所述傳輸機構包括導板及設置在導板底部的至少一個壓輪,貼合在壓輪底部的皮帶,設置在壓輪上方的皮帶收緊組件,設置在導板右端導向輪,以及設置在導板左端的皮帶高度調節組件;所述皮帶經皮帶高度調節組件被牽引至壓輪底部,再經導向輪被牽引至設置在壓輪上方的皮帶收緊組件后,與所述皮帶高度調節組件相接。
設置控制機構可根據紙張厚度的傳輸要求對傳輸機構進行調控,所述的控制機構可選用任一現有技術實現。導板可以是一個設置在生產線上方的金屬板,用于為本發明其他結構提供安裝位。生產時根據紙張厚度的需要,通過皮帶高度調節組件可以調節此處皮帶的高度,調節時皮帶受到拉力作用,在皮帶高度調節組件兩側,一側較為拉緊,一側較為松弛,此時壓輪上方的皮帶收緊組件極大的緩解和調整皮帶兩側的松緊差距,防止皮帶的脫落,便于調節。在生產厚度較高的紙盒時,通過皮帶高度調節組件,增加上部壓力傳輸裝置其前端(左端)對厚紙盒的通過性,防止紙盒在導帶頭處發生卡紙問題。由于本發明中上部壓力傳輸裝置與傳輸帶間距可調,有效保證各種規格紙盒在糊盒機中的通過性,進而得以有效提高糊盒機的運行速度,提升生產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皮帶高度調節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以及將第一固定板鎖緊在導板上的鎖緊件,第一固定板上端通過活動軸縱向設置在導板左端;還包括通過活動軸設置在導板左端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平行于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間隙中設有平行于壓輪的滾輪,滾輪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固定板下端和第二固定板下端。
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相互平行且上端通過活動軸縱向設置在導板左端兩側,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間隙中還設有平行于壓輪的滾輪,滾輪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固定板下端和第二固定板下端。所述皮帶高度調節組件還包括將第一固定板鎖緊在導板上的鎖緊件,通過鎖緊件控制第一固定板沿上端活動軸轉動。通過活動軸縱向設置在導板左端兩側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調節時位于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間隙中的滾輪承受的拉力比常規水平設置的調節裝置相對較小,皮帶的松弛程度也較小,更有利于調節。
進一步的,所述鎖緊件包括第一固定板左側延伸出的鎖緊塊以及從下向上穿透鎖緊塊的鎖緊螺絲;所述鎖緊塊上方的導板上設置有一固定塊,固定塊設有與鎖緊螺絲匹配的螺孔;所述固定塊設置于導板凹槽內左端,所述鎖緊螺絲為彈簧螺絲。
第一固定板左側延伸出一鎖緊塊,鎖緊塊上方的導板上設置有一固定塊,固定塊設有與鎖緊螺絲匹配的螺孔,鎖緊螺絲從下向上穿透鎖緊塊并與固定塊連接。調節時轉動鎖緊螺絲來控制鎖緊塊與固定塊之間的距離,鎖緊塊帶動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沿上端活動軸轉動,從而控制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間隙中的滾輪上下移動。生產時根據紙張厚度需要,只要通過鎖緊螺絲就可以進行皮帶高度的調節,生產更有效率。導板側面設置有一凹槽,固定塊設置于凹槽內左端,鎖緊螺絲為彈簧螺絲,彈簧位于鎖緊塊下方。導板側面設置的凹槽既可以容納固定塊又可以容納皮帶收緊裝置,大大減小了糊盒機的上部壓力傳輸裝置的體積。糊盒機生產時機械會不斷產生震動,常規的螺絲容易脫落,采用彈簧螺絲在這種環境下能夠更好的鎖緊鎖緊塊及固定塊,生產更加穩定。
進一步的,所述皮帶收緊組件包括設置在導板一側的第一滾輪、第二滾輪和第三滾輪;第一滾輪設置在導板的中部,所述第二滾輪和第三滾輪分別設置在第一滾輪左右兩側的上方;所述皮帶經皮帶高度調節組件依次經過第二滾輪和第三滾輪的上側,繞過第三滾輪而纏繞于第一滾輪左側后與導向輪連接。
第一滾輪設置在導板的中部,第二滾輪及第三滾輪分別設置在第一滾輪左右兩側的上方,皮帶經皮帶高度調節組件依次經過第二滾輪和第三滾輪的上側,繞過第三滾輪而纏繞于第一滾輪左側,再由第一滾輪下方牽引至導向輪。常規的糊盒機上部壓力傳輸裝置沒有設置皮帶收緊組件,皮帶一旦受力或者卡死極容易脫落,影響生產,皮帶收緊組件大大的減小了皮帶出現松弛的影響,使生產更穩定。
進一步的,所述壓輪包括彎臂及設置在彎臂下端的擺動臂,所述擺動臂上設有多個滾輪;所述彎臂的上端向左側彎曲,彎臂外側向右突出,內側向右凹陷并為圓弧過渡。
彎臂下端設置有擺動臂,所述擺動臂上設有多個滾輪,彎臂上端向左側彎曲,彎臂外側向右突出,內側向右凹陷并為圓弧過渡。壓輪在工作時產生水平和向上的應力,一般的壓輪由支撐臂來承擔水平的應力,由彈簧來承受向上的應力,由于支撐臂是傾斜設置在工件下端且以直線形式的支撐方式承受的應力的,相對應力比較集中,容易對壓輪造成損傷。采用彎臂來支撐,能夠很好的分解應力,減小應力對壓輪的直接損傷,增大了壓輪的壽命。
進一步的,彎臂下端設置有一活動軸孔,彎臂下端通過活動軸連接一擺動臂中部;所述多個滾輪以活動軸孔位置為中心左右對稱地設置在擺動臂兩端;彎臂上端最左側有一平頂凸臺向上延伸。
彎臂下端設置有一活動軸孔,彎臂下端通過活動軸連接一擺動臂中部,工作時擺動臂可以上下擺動來平衡應力。多個滾輪以活動軸孔位置為中心左右對稱的設置在擺動臂兩端。一般的壓輪在支撐臂下端設置一對滾輪,工作時壓輪和皮帶是單點接觸的,應力相對集中,容易對壓輪造成損傷。而擺動臂與皮帶是平行放置,工作時皮帶由左向右移動,擺動臂兩端上下擺動,對應力起到了很好的緩沖作用,而且擺動臂與皮帶是兩點接觸,避免了應力的過度集中,很好的保護壓輪的整體結構。彎臂上端最左側有一平頂凸臺向上延伸,壓力較小時平頂凸臺的頂面與導板貼合,穩定的保持壓輪的狀態。
進一步的,所述彎臂右端開設有一彈簧容納槽,彈簧容納槽內設有彈簧,彈簧上端與工件連接。
一般壓輪采用豎直向下的彈簧來直接承受工作時向上的應力,以保持壓輪的穩定性,但是工作時高頻率的震動不斷對彈簧產生壓縮且壓縮程度較大,很容易使彈簧失效。采用彈簧和平頂凸臺同時來承受向上應力,不僅減小了工作時高頻率震動對彈簧產生的影響,大大增加了壓輪的壽命,而且很好的加強了壓輪的穩定性。
進一步的,所述擺動臂上表面為水平面,下表面為弧形面。
一般的壓輪采用單點支撐的方式,應力過于集中。擺動臂兩點支撐的接觸的方式很好的分解了應力,但是糊箱機工作時難免會出現卡紙的現象,因此下表面設置為弧形面,即使機械出現卡紙情況也能很好的起到緩沖作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設置同向傳輸的盲文機構及傳輸機構,使紙板能夠穩定的傳輸及打印盲文,同時盲文機構設置為可插接的形式,根據打印需要可對置換盲文機構的排列方式,使生產具備多樣化,適配性強,使用范圍廣,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上壓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下壓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傳輸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圖7所示,一種糊盒機盲文打印裝置,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至少兩組相互平行且水平傳送的傳送帶2,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分別與單組傳送帶2對應的傳輸機構3,所述機架1上還設置有盲文機構,所述傳輸機構3排布于盲文機構兩側,所述盲文機構包括上下布置且配合的上壓組件4及下壓組件5,所述上壓組件4包括與傳送帶2平行布置的上傳輸輪6及套設于上傳輸輪6外側的上固定環7,所述上固定環7外側環形陣列有多個插槽,所述插槽內可插拔設置有多個上打印塊,所述上打印塊包括外表面與上固定環7外表面處于同一圓周上的上插塊8及外表面設置有盲文凸點9的上壓塊10,所述下壓組件5包括與傳送帶2平行布置的下傳輸輪11及套設于下傳輸輪11外側的下固定環12,所述下固定環12外側環形陣列有多個插槽,所述插槽內可插拔設置有多個下打印塊,所述下打印塊包括外表面與下固定環12外表面處于同一圓周上的下插塊13及外表面設置有盲文凹槽14的下壓塊15,所述盲文凹槽14與盲文凸點9沿上傳輸輪6與下傳輸輪11的轉動一一對應。
所述上壓組件4包括驅動上傳輸輪6轉動的上驅動電機15,所述下壓組件5包括驅動下傳輸輪11轉動的下驅動電機16,所述下固定環12頂面與傳送帶2處于同一平面,所述機架1上還設置有控制上壓組件4上下移動的傳動絲杠17及控制傳動絲杠17轉動的控制轉環18。
所述傳輸機構3連接有驅動其上下移動的控制機構19,所述傳輸機構3包括導板及設置在導板底部的至少一個壓輪20,貼合在壓輪20底部的皮帶21,設置在壓輪20上方的皮帶收緊組件,設置在導板右端導向輪22,以及設置在導板左端的皮帶高度調節組件;所述皮帶21經皮帶高度調節組件被牽引至壓輪20底部,再經導向輪22被牽引至設置在壓輪20上方的皮帶收緊組件后,與所述皮帶高度調節組件相接。
所述皮帶高度調節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23以及將第一固定板23鎖緊在導板上的鎖緊件,第一固定板23上端通過活動軸縱向設置在導板左端;還包括通過活動軸設置在導板左端的第二固定板25,第二固定板25平行于第一固定板23;第一固定板23及第二固定板25間隙中設有平行于壓輪20的滾輪,滾輪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固定板23下端和第二固定板25下端。
所述鎖緊件包括第一固定板23左側延伸出的鎖緊塊24以及從下向上穿透鎖緊塊24的鎖緊螺絲;所述鎖緊塊24上方的導板上設置有一固定塊26,固定塊26設有與鎖緊螺絲匹配的螺孔;所述固定塊26設置于導板凹槽內左端,所述鎖緊螺絲為彈簧螺絲。
所述皮帶收緊組件包括設置在導板一側的第一滾輪27、第二滾輪28和第三滾輪29;第一滾輪27設置在導板的中部,所述第二滾輪28和第三滾輪29分別設置在第一滾輪27左右兩側的上方;所述皮帶21經皮帶高度調節組件依次經過第二滾輪28和第三滾輪29的上側,繞過第三滾輪29而纏繞于第一滾輪27左側后與導向輪22連接。
所述壓輪20包括彎臂30及設置在彎臂30下端的擺動臂31,所述擺動臂31上設有多個滾輪;所述彎臂30的上端向左側彎曲,彎臂30外側向右突出,內側向右凹陷并為圓弧過渡。
所述彎臂30上端設置有一軸孔32,軸孔32通過活動軸與工件連接,彎臂30下端設置有一活動軸孔34,彎臂30下端通過活動軸連接一擺動臂31中部;所述多個滾輪以活動軸孔34位置為中心左右對稱地設置在擺動臂31兩端;彎臂30上端最左側有一平頂凸臺33向上延伸。
所述彎臂30右端開設有一彈簧容納槽35,彈簧容納槽35內設有彈簧36,彈簧36上端與工件連接。
所述擺動臂31上表面為水平面,下表面為弧形面。
以上為本發明的其中具體實現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顯而易見的替換形式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