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光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主動矩 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資訊通訊產業已成為現今的主流產業,特別是攜帶型的各式通訊顯示 產品更是發展的重點,而平面顯示器為人與資訊的溝通界面,因此其發展
顯得特別重要。目前應用在平面顯示器的技術主要有下列幾種電漿顯示 器(Plasma Display Panel, PDP)、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無機電致發光顯示器(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發光二極管 (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真空熒光顯示器(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場致發射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以及電變色顯 示器(Electro-chromic Display)等。相較于其他平面顯示技術,有機電激 發光顯示面板因其具有自發光、無視角依存、省電、制程簡易、低成本、 低操作溫度范圍、高應答速度以及全彩化等優點,而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 可望成為下一代的平面顯示器的主流。
圖1是現有習知的驅動電路的電路圖。請參閱圖1,現有習知的驅動電 路100適于與一高電壓源V。。以及一低電壓源Vcx搭配,以驅動一有機電激發 光元件0EL。現有習知的驅動電路100包括一掃描線110、 一資料線120以 及一控制單元130。其中,控制單元130電性耦接至掃描線110、資料線 以及高電壓源VDD,且有機電激發光元件0EL電性耦接于控制單元130與低
電壓源Vcx之間。
一般而言,高電壓源V。D為正電壓,而低電壓源Vo:的電壓
通常為0伏特(處于接地狀態)。
由圖1可知,驅動電路10 0中的控制單元13 0是由兩個薄膜電晶體T1 、 T2以及一個電容器C所構成。其中,薄膜電晶體T1具有閘極G1、源極Sl 以及汲極D1,而閘極G1電性耦接至掃描線110,且汲極D1電性耦接至資 料線120。此外,薄膜電晶體T2具有閘極G2、源極S2以及汲極D2,閘極 G2電性耦接至Sl源極,而汲極D2電性耦接至高電壓源VDD,且源極S2則 電性耦接至有機電激發光元件0EL。值得注意的是,在現有習知的驅動電路 100中,電容器C電性電性耦接于第二閘極G2以及汲極D2之間。
當一掃描訊號V,傳送至掃描線110時,薄膜電晶體Tl會被開啟,此 時,從資料線120所傳送的電壓訊號V隨便會透過薄膜電晶體Tl施加于薄
膜電晶體T2的閘極G2上,而施加于閘極G2上的電壓訊號V隨可控制流經 薄膜電晶體T2以及有機電激發光元件OEL的電流I,以控制有機電激發光 元件OEL所欲顯示的亮度。在資料線120所傳送的電壓訊號V隨施加于閘極 G2的同時,電壓訊號V,亦會對電容器C進行充電的動作,且其參考電壓 為高電壓源V。D。換言之,當電壓訊號V。ATA施加于閘極G2時,電容器C會記 錄其兩端的跨壓(I V隨-VDD I )。理想狀態下,當薄膜電晶體Tl被關閉 時,電容器C可有效地維持施加于薄膜電晶體T2的閘極G2上的電壓(VDATA), 但實際上,在長時間的操作后,薄膜電晶體T2的源極S2的電壓Vs常會有 向上飄移的現象,使得閘極G2與源極S2的電壓差Vgs逐漸變小,進而造成 控制有機電激發光元件OEL所欲顯示的亮度衰減。
由上述可知,驅動電路100中的控制單元130仍然無法十分穩定地控 制通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OEL的電流I,而如何使通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OEL的電流I更為穩定,將是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在制造上會面臨到的問 題。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 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 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 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 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面板,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基于 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 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 面板,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使其更具有實用性。 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過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 實用價值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存在的缺 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穩定地發光,并使主動矩陣式有 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具有穩定的影像品質。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
基板; 一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包括多個陣列排列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且
該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的多個陽極配置于該基板上; 一驅動電路陣列,配 置于該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上,該驅動電路陣列包括多個陣列排列的驅 動電路,其中該些驅動電路適于與一高電壓源以及一低電壓源搭配,以驅
動對應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而每一驅動電路包括 一掃描線; 一資料線;以 及一控制單元,電性耦接至該掃描線、該資料線以及該低電壓源,且對應的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電性耦接于該控制單元與該高電壓源之間;以及一絕緣 層,配置于該基板上,且位于該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與該驅動電路陣列 之間,該絕緣層暴露部分每一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的高電壓源的電 壓為V1伏特,而該低電壓源的電壓為V2伏特,且V1 〉 V2 = 0。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的每一控制單元 包括 一第一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一閘極、 一第一源極以及一第一汲極,其 中該第一閘極電性耦接至該掃描線,且該第一汲極電性耦接至該資料線;一 第二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二閘極、 一第二源極以及一第二汲極,其中該 第二閘極電性耦接至該第一源極,而該第二源極電性耦接至該低電壓源,且 該第二汲極電性耦接至對應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以及一電容器,電性耦 接于該第二閘極以及該第二源極之間。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一薄膜電晶 體與該第二薄膜電晶體為非晶硅薄膜電晶體。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一薄膜電晶 體與該第二薄膜電晶體為低溫多晶硅薄膜電晶體。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的第一薄膜電晶 體與該第二薄膜電晶體為有機硅薄膜電晶體。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中所述的有機電激發光元 件陣列更包括 一匯流線,電性耦接至該些陽極,以使該些陽極同時電性 耦接至該高電壓源;多個有機官能層,配置于該些陽極上;以及多個彼此 電性絕緣的陰極,分別配置于對應的有機官能層上,而每一陰極分別與對 應的第二汲極電性耦接。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的陽極為多個條 狀電極,而該些條狀電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該些掃描線的延伸方向,且該 匯流線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該些掃描線的延伸方向。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保護 層,配置于該絕緣層上。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阻隔 圖案,配置于該保護層上,以使該些陰極彼此電性絕緣。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有
機材料層,配置于該阻隔圖案上;以及一導電材料層,配置于該有機材料 層上,其中該有機材料層的材料與該些有機官能層的材料相同,且該導電 材料層的材料與該些陰極的材料相同。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的每一有機官能 層包括 一電洞傳輸層,配置于對應的陽極上; 一有機電激發光層,配置 于該電洞傳輸層上;以及一電子傳輸層,配置于該有機電激發光層上。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中所述的有機電激發光 元件陣列包括 一共用陽極,配置于該基板上,而該共用陽極電性耦接至 該高電壓源;多個有機官能層,配置于該共用陽極上;以及多個彼此電性 絕緣的陰極,分別配置于對應的有機官能層上,而每一陰極分別與對應的 第二汲極電性耦接。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保護 層,配置于該絕緣層上。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阻隔 圖案,配置于該保護層上,以使該些陰極彼此電性絕緣。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有 機材料層,配置于該阻隔圖案上;以及一導電材料層,配置于該有機材料 層上,其中該有機材料層的材料與該些有機官能層的材料相同,且該導電 材料層的材料與該些陰極的材料相同。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每 一有機官能層包括 一電洞傳輸層,配置于該共用陽極上; 一有機電激發 光層,配置于該電洞傳輸層上;以及一電子傳輸層,配置于該有機電激發 光層上。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共 同陽極中具有多個開口,而該些控制單元位于該些開口上方。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依據本 發明提出的一種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 一基板上形成一第一導電層;在該基板上形成一絕緣層,該絕緣層暴露出 部分該導電層;在該絕緣層上形成一驅動電路陣列;在該絕緣層上形成一 保護層;在該絕緣層所暴露的該導電層上形成一有機官能層;以及在該基 板上形成圖案化的第二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位于該有機官能層上,且與
該驅動電路陣列電性耦接。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名稱,其中所述
的第一導電層為多個條狀導電材料層。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更
包括在形成該第 一導電層之后以及形成該絕緣層之前,在該基板與部分該 第 一導電層上形成一匯流線。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更 包括在形成該保護層之后以及在形成該有機官能層之前,在該保護層上形 成一阻隔圖案。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的有 機官能層的形成方法包括噴墨印刷制程或使用遮罩搭配沉積制程。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更 包括在形成該有機官能層之后以及在形成該第二導電層之前,在該保護層 上形成一阻隔圖案。
前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的第 二導電層的形成方法包括使用遮罩搭配沉積制程。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
;'J優點本發明將有機4激發光元件電性耦接于控制單元與高電壓源之間, 以使得驅動電流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依序流經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以及控 制單元,因此本發明的驅動電路可使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穩定地發光。
綜上所述,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主動矩陣式有^L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 包括基板、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陣列與絕緣層。有機電激發 光元件陣列的多個陽極配置于基板上。驅動電路陣列配置于有機電激發光 元件陣列上。絕緣層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與驅動 電路陣列之間,絕緣層暴露部分每一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每一個驅動電 路包括掃描線、資料線與控制單元。控制單元電性耦接至掃描線、資料線 以及低電壓源,且對應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電性耦接于控制單元與高電壓 源之間。本發明的驅動電路可使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穩定地發光。本發明具 有上述諸多優點及實用價值,其不論在產品結構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 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有機電 激發光顯示面板具有增進的突出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并具有產業的 廣泛利用價值,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 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 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現有習知的驅動電路的電路圖。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驅動電路的電路圖。
圖3A至圖3G是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繪示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
顯示面板的制作流程剖面圖。
圖4A是依照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元件的陽極
的示意圖。
圖4B是依照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元件的陽極的示意圖。
100、 200:驅動電路110、 210:掃描線
120、 220:資料線130、 230:控制單元
200a:驅動電路陣列300:基板
302、 314:導電層302a、 302b:導電材料層
303:開口304:匯流線
306:絕緣層308:保護層
310:接觸窗312:阻隔圖案
316: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Vcc:低電壓源
VDD:高電壓源VSCAN:掃描訊號
VDATA:高電壓源OEL: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Tl、 T2:薄膜電晶體Gl、 G2:閘極
Sl、 S2:源極Dl、 D2:汲極
C:電容器I: 電流
HTL:電洞傳輸層R、 G、 B:有機電激發光層
ETL:電子傳輸層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 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 發光顯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
細i兌明如后。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驅動電路的電路圖。請參閱圖2,本發明的驅動電
路200適于與一高電壓源V。。以及一低電壓源Vee搭配,以驅動一有機電激發
光元件OEL。由圖2可知,驅動電路200包括一掃描線210、 一資料線220 以及一控制單元230。其中,控制單元230電性耦接至掃描線210、資料線 "0以及低電壓源Vcx,且有機電激發光元件OEL電性耦接于控制單元230 與高電壓源V。。之間。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高電壓源V。。所提供的電壓 為正電壓(Vl伏特),而低電壓源L所提供的電壓(V2伏特)為正電壓或 負電壓,且V1 > V2。當然,低電壓源Vcc亦可以是接地,意即V2 = 0。
本發明的驅動電路200中,控制單元230可采用多種不同的電路布局 (circuit layout),如2T1C架構、4T1C架構等,本發明以下雖僅舉2T1C
架構為例子進4于i兌明,^f旦本發明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電路連4妻方式〗又適
用于2T1C架構中,任何熟習此項技藝的人士,當可將本發明所揭露的電路 連接方式與4T1C架構或是其他架構的控制單元進行整合。
由圖2可知,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控制單元230包括一第一薄 膜電晶體T1、 一第二薄膜電晶體T2以及一電容器C。其中,第一薄膜電晶 體T1具有一第一閘極G1、 一第一源極S1以及一第一汲極D1,而第一閘極 Gl電性耦接至掃描線210,且第一汲極D1電性耦接至資料線D1。第二薄膜 電晶體T2具有一第二閘極G2、 一第二源極S2以及一第二汲極D2,第二閘 極G2電性耦接至第一源極Sl,而第二源極S2電性耦接至低電壓源Vcx,且 第二汲極D2電性耦接至有機電激發光元件0EL。此外,由圖2可清楚得知,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0EL具有一電性耦接至高電壓源V。。的陽極(+)以及一電 性耦接至第二汲極D2的陰極(-)。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發明的驅動電路200中,電容器C電性電性耦接 于第二閘極G2以及第二源極S2之間,以有效地維持第二閘極G2以及第二 源極S2之間的電壓差,進而避免通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0EL的電流因長時 間操作而發生亮度衰減的問題。
在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第一薄膜電晶體Tl與第二薄膜電晶體T2 可為非晶硅薄膜電晶體、低溫多晶硅薄膜電晶體或有機薄膜電晶體。除此 之外,第一薄膜電晶體Tl與第二薄膜電晶體T2可以是頂閘極型態的薄膜 電晶體(top gate TFT)或是底電極型態的薄膜電晶體(bottom gate TFT)。
當一掃描訊號V,傳送至掃描線210時,第一薄膜電晶體Tl會被開啟, 此時,從資料線220所傳送的電壓訊號V,便會透過第一薄膜電晶體Tl施 加于第二薄膜電晶體T2的第二閘極G2上,而施加于第二閘極G2上的電壓 訊號V隨可控制流經第二薄膜電晶體T2以及有機電激發光元件OEL的電流 I,以控制有機電激發光元件OEL所欲顯示的亮度。在資料線220所傳送的 電壓訊號V隨施加于第二閘極G2的同時,電壓訊號V隨亦會對電容器C進 行充電的動作,且其參考電壓為低電壓源Vce。換言之,當電壓訊號V隨施 加于第二閘極G2時,電容器C會記錄其兩端的跨壓(I VDATA - Vrc I )。在 本發明的驅動電路中,當第 一薄膜電晶體T1被關閉時,電容器C將可有效地 維持施加于第二薄膜電晶體T2的第二閘極G2上的電壓(VDATA),此外,在長 時間的操作后,由于電容器C是電性耦接于第二閘極G2與第二源極S2,因此 第二源極S2的電壓Vs便不會有嚴重地飄移現象。換言之,第二閘極G2與 第二源極S2的電壓差Vgs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如此設計將可有效地控制通 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0EL的電流I,以使得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顯示品 質更為穩定。
本發明將舉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如下,以闡述如何將圖2中的驅動 電路200制作于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上。
圖3A至圖3G為依照本發明實施例所繪示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
顯示面板的制作流程剖面圖。首先,請參照圖3A,提供基+反300,并在基 板300上形成導電層302。導電層302可作為本發明的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 光顯示面板中的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元件的陽極之用。導電層302的材料例 如是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或是其他透明/不透明的導電材料。在本實施 例中,導電層302例如為多個條狀導電材料層。然后,在基板300與部分 導電層302上形成匯流線304,以與導電層302電性耦接,使多個導電層 302同時電性耦接至高電壓源VDD。匯流線304的材料例如是金屬、合金或
是其他透明/不透明的導電材料。
接著,請參閱圖3B,在基板300上形成絕緣層306,以將導電層302 以及匯流線304與后續所形成的驅動電路陣列電性隔離。此外,絕緣層306 暴露出部分導電層302,也就是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元件用以顯示的區域。繼 之,在絕緣層306上形成驅動電路陣列200a。驅動電路陣列200a包括多個 陣列排列的驅動電路200。有關于各個驅動電路200中的構件(如掃描線 210、資料線220、控制單元230、第一薄膜電晶體T1、第二薄膜電晶體T2、 電容器C以及低電壓源Vcx等)以及各構件之間的電性耦接關系,已在圖2 的相關說明中敘述,故在此不再重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掃描線210、資料線220以及控制單元230中的 第一薄膜電晶體T1、第二薄膜電晶體T2與電容器C皆可采用目前的薄膜電 晶體陣列制程(TFT-array process)來制作,如非晶硅薄膜電晶體陣列制程、 低溫多晶硅薄膜電晶體陣列制程、有機薄膜電晶體陣列制程等。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導電層30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掃描線210的延 伸方向,且匯流線30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掃描線210的延伸方向。當然,導 電層302的延伸方向亦可以是平行于資料線220的延伸方向或是設計成其 他延伸方向,且匯流線304的延伸方向隨著導電層302的延伸方向而改變。
特別一提的是,上述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元件的陽極除了可以是由多個 條狀導電層組成之外,也可以是由一整塊導電材料層302a所形成的共用陽 極(請參照圖4A),或者也可以是其中具有多個開口 303的圖案化導電材料 層302b所形成的共用陽極(請參照圖4B),而開口 303暴露出部分基底300。 也就是說,導電材料層302b中具有多個開口 303,而后續所形成的驅動電 路200中的第一薄膜電晶體T1與第二薄膜電晶體T2則位于開口 303上方 的絕緣層306上。重要的是,當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元件的陽極為共用陽極 時,可以省去制作匯流線304的步驟。
然后,請參閱圖3C,在絕緣層306上形成保護層308。保護層308將 驅動電路陣列200a覆蓋住,且保護層308具有多個接觸窗310,以暴露出 部分第二汲極D2。保護層308的材料例如是聚酰亞胺(polyimide)、環氧樹 脂(epoxy)或是其他材質。而后,在308保護層上形成阻隔圖案312。阻隔 圖案312用以定義出后續所形成的陰極的位置。阻隔圖案312的材料例如 為介電材料,且阻隔圖案312的側壁(sidewall)為底切的輪廓(under-cut
profile),以使得后續所形成的膜層能夠自然地被阻隔圖案312分離成各 自獨立的薄膜圖案(individual film patterns)。
然后,請參閱圖3D 圖3F,在形成阻隔圖案312之后,在導電層302 上形成有機官能層。由于阻隔圖案312具有將膜層自動分離的功能,因此 在形成有機官能層的同時,阻隔圖案312上也會形成有機材料層,且有機 材料層的材料與有機官能層的材料相同。在本實施例中,有機官能層例如 是依序形成于導電層302上的電洞傳輸層HTL、有機電激發光層R、 G、 B以 及電子傳輸層ETL,且各層有機薄膜可釆用蒸鍍、噴墨印刷等方式制作。
之后,請參閱圖3G,在各個有機官能層上形成彼此電性絕緣的導電層
示元件的陰極之用。此外,導^層314藉由接觸窗310與驅動電路陣列200a 的各個第二汲極D2電性耦接。由于阻隔圖案312具有將膜層自動分離的功 能,因此在形成導電層314的同時,有機材料層上會形成導電材料層,且 導電材料層的材料與導電層314的材料相同,例如為鋁金屬。
特別一提的是,上述電洞傳輸層HTL、有機電激發光層R、 G、 B以及電 子傳輸層ETL的圖案化不一定是要透過阻隔圖案312,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 采用其他方式來進行這些膜層的圖案化,例如利用遮罩(shadow mask)并 搭配沉積制程,或者使用噴墨印刷制程,而省去阻隔圖案312的制作步驟。 此外,當省去阻隔圖案312的制作步驟時,在形成電洞傳輸層HTL、有機電 激發光層R、 G、 B以及電子傳輸層ETL之后,可以形成另一個阻隔圖案以 形成彼此電性絕緣的導電層314,或者也可以遮罩搭配沉積制程來形成導電 層314。
值得注意的是,在彼此電性絕緣的導電層314制作完成之后,各個有 機電激發光元件OEL便已被視為制作完成,此時,由有機電激發光元件0EL 陣列排列而成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316亦被視為制作完成。
以下將以圖3G來說明本發明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
請參閱圖3G,本發明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包括基板 300、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316、驅動電路陣列200a與絕緣層(未繪示)。 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316包括多個陣列排列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且有 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316的陽極(導電層302)配置于基板300上。驅動電路 陣列200a配置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316上。絕緣層配置于基板300上, 且位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316與驅動電路陣列200a之間,以使有機電 激發光元件陣列316與驅動電路陣列200a電性隔離。絕緣層暴露部分的每 一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驅動電路陣列200a包括多個陣列排列的驅動電路200,其中驅動電路
200適于與高電壓源V。。以及低電壓源Vo;搭配,以驅動對應的有機電激發光
元件。有關于各個驅動電路200中的構件以及各構件之間的電性耦接關系, 已在圖2的相關說明中敘述,故在此不再重述。
在本實施例中,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316還包括匯流線3(M、有機官 能層與多個彼此電性絕緣的陰極(導電層314)。上述的陽極(導電層302)例 如為多個條狀電極,而條狀電極的延伸方向例如是平行于掃描線210的延 伸方向。匯流線304電性耦接至陽極(導電層302),以使所有的陽極(導電 層302)同時電性耦接至高電壓源VDD。匯流線304的延伸方向例如是垂直于 掃描線210的延伸方向。當然,條狀陽極(導電層302)的延伸方向亦可以是 平行于資料線220的延伸方向或是設計成其他延伸方向,且匯流線304的 延伸方向隨著條狀陽極(導電層302)的延伸方向而改變。
有機官能層配置于陽極(導電層302)上。有機官能層例如包括依序配置 于陽極(導電層302)上的電洞傳輸層HTL、有機電激發光層R、 G、 B以及電 子傳輸層ETL。陰極(導電層314)分別配置于對應的有機官能層上,并分別 與對應的第二汲極D2電性耦接。
此外,保護層308選擇性地配置于絕緣層上,而阻隔圖案312選擇性 地配置于保護層308上,以使陰極(導電層314)彼此電性絕緣。保護層308 具有多個接觸窗310,而陰極(導電層314)則藉由接觸窗310與第二汲極D2 電性耦接。另外,有機材料層(未繪示)配置于阻隔圖案312上,而導電材 料層(未繪示)配置于有機材料層上。有機材料層的材料與有機官能層的材 料相同,且導電材料層的材料與陰極(導電層314)的材料相同。
特別一提的是,陽極(導電層302)除了可以是由多個條狀電極之外,也 可以是塊狀的共同電極。在另一實施例中,當陽極為共同電極(即圖4A中 的導電材料層302a)時,則可以省去匯流線304的配置。此外,在又一實施 例中,共同電極(即圖4B中的導電材料層302b)中還可以具有多個開口 303, 而第一薄膜電晶體Tl與第二薄膜電晶體T2則位于開口 303上方的絕緣層 上。
綜上所述,由于本發明將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電性耦接于控制單元與高 電壓源之間,使得驅動電流在控制單元的控制下,依序流經有機電激發光 元件以及控制單元本發明的驅動電路,因此本發明可使主動矩陣式有機電 激發光顯示面板具備較佳的顯示品質。此外,本發明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 激發光顯示面板在制作上與現有制程相容,且不會造成過度的成本負擔。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 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 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 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 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一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包括多個陣列排列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且該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的多個陽極配置于該基板上;一驅動電路陣列,配置于該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上,該驅動電路陣列包括多個陣列排列的驅動電路,其中該些驅動電路適于與一高電壓源以及一低電壓源搭配,以驅動對應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而每一驅動電路包括一掃描線;一資料線;以及一控制單元,電性耦接至該掃描線、該資料線以及該低電壓源,且對應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電性耦接于該控制單元與該高電壓源之間;以及一絕緣層,配置于該基板上,且位于該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與該驅動電路陣列之間,該絕緣層暴露部分每一有機電激發光元件。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 在于其中所述的高電壓源的電壓為VI伏特,而該低電壓源的電壓為V2伏 特,且V1 > V2 = 0。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每一控制單元包括一第一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一閘極、 一第一源極以及一第一汲極,其中該第 一閘極電性耦接至該掃描線,且該第 一汲極電性耦接至該資料線;一第二薄膜電晶體,具有一第二閘極、 一第二源極以及一第二汲極,其 中該第二閘極電性耦接至該第一源極,而該第二源極電性耦接至該低電壓 源,且該第二汲極電性耦接至對應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以及 一電容器,電性耦接于該第二閘極以及該第二源極之間。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薄膜電晶體與該第二薄膜電晶體為非晶硅薄膜電晶 體。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 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薄膜電晶體與該第二薄膜電晶體為低溫多晶硅薄膜電 晶體。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 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薄膜電晶體與該第二薄膜電晶體為有機硅薄膜電晶 體。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 在于其中所述的有^^幾電激發光元件陣列更包括一匯流線,電性耦接至該些陽極,以使該些陽極同時電性耦接至該高 電壓源;多個有機官能層,配置于該些陽極上;以及多個彼此電性絕緣的陰極,分別配置于對應的有機官能層上,而每一 陰極分別與對應的第二汲極電性耦接。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 在于其中所述的陽極為多個條狀電極,而該些條狀電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 該些掃描線的延伸方向,且該匯流線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該些掃描線的延伸 方向。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 在于更包括一保護層,配置于該絕緣層上。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 征在于更包括一阻隔圖案,配置于該保護層上,以使該些陰極彼此電性絕 緣。
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 征在于更包括一有機材料層,配置于該阻隔圖案上;以及 一導電材料層,配置于該有機材料層上,其中該有機材料層的材料與該些有機官能層的材料相同,且該導電材 料層的材料與該些陰極的材料相同。
12、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 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每一有機官能層包括一電洞傳輸層,配置于對應的陽極上; 一有機電激發光層,配置于該電洞傳輸層上;以及 一電子傳輸層,配置于該有機電激發光層上。
13、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 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包括一共用陽極,配置于該基板上,而該共用陽極電性耦接至該高電壓源; 多個有機官能層,配置于該共用陽極上;以及多個彼此電性絕緣的陰極,分別配置于對應的有機官能層上,而每一 陰極分別與對應的第二汲極電性耦接。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保護層,配置于該絕緣層上。
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阻隔圖案,配置于該保護層上,以使該些陰極彼此電性絕緣。
16、 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 ;f正在于更包4舌一有機材料層,配置于該阻隔圖案上;以及 一導電材^F層,配置于該有機材料層上,其中該有機材料層的材料與該些有機官能層的材料相同,且該導電材料層的材料與該些陰極的材料相同。
17、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每一有機官能層包括 一電洞傳輸層,配置于該共用陽極上; 一有機電激發光層,配置于該電洞傳輸層上;以及 一電子傳輸層,配置于該有機電激發光層上。
18、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特 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共同陽極中具有多個開口,而該些控制單元位于該些開 口上方。
19、 一種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一基板上形成一第一導電層;在該基板上形成一絕緣層,該絕緣層暴露出部分該導電層;在該絕緣層上形成一驅動電路陣列;在該絕緣層上形成一保護層;在該絕緣層所暴露的該導電層上形成一有機官能層;以及 在該基板上形成圖案化的第二導電層,該第二導電層位于該有機官能 層上,且與該驅動電路陣列電性耦接。
20、 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 方法名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導電層為多個條狀導電材料層。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在形成該第 一導^層之后以及形成該絕緣層之前, 在該基板與部分該第 一導電層上形成一匯流線。
21、<image>imag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image>
22、 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 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在形成該保護層之后以及在形成該有機官能層之 前,在該保護層上形成一阻隔圖案。
23、 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 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有機官能層的形成方法包括噴墨印刷制程或 使用遮罩搭配沉積制程。
24、 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 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在形成該有機官能層之后以及在形成該第二導電 層之前,在該保護層上形成一阻隔圖案。
25、 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的制作 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導電層的形成方法包括使用遮罩搭配沉 積制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主動矩陣式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其包括基板、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驅動電路陣列與絕緣層。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的多個陽極配置于基板上。驅動電路陣列配置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上。絕緣層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陣列與驅動電路陣列之間,絕緣層暴露部分每一個有機電激發光元件。每一個驅動電路包括掃描線、資料線與控制單元。控制單元電性耦接至掃描線、資料線以及低電壓源,且對應的有機電激發光元件電性耦接于控制單元與高電壓源之間。本發明的驅動電路可使有機電激發光元件穩定地發光。
文檔編號G09G3/30GK101192368SQ20061016086
公開日2008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30日
發明者陳彥君 申請人:錸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