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導光板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
背景技術:
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簡稱LGP)是利用光學級的亞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極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學級的亞克力板材底面通過印刷技術印上網點,這些網點可同時進行光的反射和折射。目前業界對應用于LED顯示的導光板網點的設計面臨一大技術瓶頸背光源LED入光區的上下端存在暗區,導致整體發光不均勻,甚至出現亮帶現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表面設置有數列網點,同一列的所述網點的大小相等,相鄰的兩列網點的大小沿遠離入光區的方向逐漸增大,緊鄰所述入光區的至少兩列網點中靠近所述基板上下兩邊緣設置的網點的大小大于該兩列網點中的其它網點的大小。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進一步包括所述網點呈圓形。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進一步包括所述網點呈方形。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通過把背光源LED入光區上下邊緣的部分網點變大,使背光源LED入光區上下暗區增亮使更多光源能反射到暗區,從而提高整體光學均勻度,解決背光源入光區上下暗區的瓶頸,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以下結合附圖
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基板,2、網點,3、網點,4、網點,5、網點,6、網點,7、入光區。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圖I所示,一種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I的表面設置有數列網點,同一列的所述網點2、3的大小相等,相鄰的兩列網點2、4以及網點4、5的大小沿遠離入光區7的方向逐漸增大,緊鄰所述入光區7的至少兩列網點中,本實用新型優選為三列網點,其中,靠近所述基板I上下兩邊緣a、b設置的網點6的大小大于該三列網點中的其它網點2、4、5的大小。由于LED入光區7在上下兩端處存在暗區A、B,因此從LED入光區7發射出的過強的光線能通過設在靠近基板I上下兩邊緣a、b處的網點6反射到LED入光區7的上下暗區A、B,使LED入光區7的上下暗區A、B增亮使更多光源能反射到暗區,從而提高整體光學均勻度。本實用新型優選所述網點2、4、5、6呈圓形,但并不局限于圓形,還可以呈方形。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 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包括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表面設置有數列網點,同一列的所述網點的大小相等,相鄰的兩列網點的大小沿遠離入光區的方向逐漸增大,緊鄰所述入光區的至少兩列網點中靠近所述基板上下兩邊緣設置的網點的大小大于該兩列網點中的其它網點的大小。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網點呈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網點呈方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善光學均勻度的導光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表面設置有數列網點,同一列的所述網點的大小相等,相鄰的兩列網點的大小沿遠離入光區的方向逐漸增大,緊鄰所述入光區的至少兩列網點中靠近所述基板上下兩邊緣設置的網點的大小大于該兩列網點中的其它網點的大小。本實用新型通過把背光源LED入光區上下邊緣的部分網點變大,使背光源LED入光區上下暗區增亮使更多光源能反射到暗區,從而提高整體光學均勻度,解決背光源入光區上下暗區的瓶頸,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G02B6/00GK202720353SQ20122031284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日
發明者張小成 申請人:蘇州市昶錦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