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子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液晶模組上集成攝像頭的方法、液晶模組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用戶更傾向于液晶顯示產品窄邊框、薄型化設計。而作為具有攝像頭的電子設備,攝像頭安裝位置(cameraplacement)對電子設備輕薄化的設計有很大影響。然而,目前的攝像頭模塊(cameramodule)需要另外追加部件來遮蔽攝像頭(camera)和攝像頭電子線(cameracable),這樣,會使得電子設備整機厚度變厚,外觀造型的美觀度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期望提供一種在液晶模組上集成攝像頭的方法、液晶模組及電子設備,能解決攝像頭模塊需另外追加部件來遮蔽攝像頭和攝像頭電子線的問題,還能降低電子設備整機厚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在液晶模組上集成攝像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將攝像頭模組嵌入至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與模組背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中;在所述容置空間中,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液晶模組的背光組件分區布局。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在所述容置空間中,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液晶模組的背光組件分區布局,包括:
在所述模組中框中布局所述攝像頭模組;
將所述背光組件與所述模組背板的不對外顯露面相連接,使所述背光組件與布局在所述模組中框中的所述攝像頭模組不接觸。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在所述模組中框中布局所述攝像頭模組,包括:
在所述模組中框中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的第一位置開設孔,并將所述攝像頭模組的相機鏡頭裝載于所述孔中;
在所述模組中框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以及與所述液晶面板側邊對應的至少一個豎框上開設線材通道,所述線材通道用于布局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電子線。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在所述模組中框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以及與所述液晶面板側邊對應的至少一個豎框上開設線材通道,包括:
在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上的第一區域設置第一線材通道;
在與所述液晶面板左側邊對應的第一豎框上的第二區域設置第二線材通道,或在與所述液晶面板右側邊對應的第二豎框上的第二區域設置第二線材通道,所述第一線材通道與所述第二線材通道中的電子線可連通。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上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的中心相對應;
所述第一區域位于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上,且以所述第一位置為中心,所述第一位置的左側部分或右側部分;
所述第二區域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左側邊對應的第一豎框上的一整條區域,或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右側邊對應的第二豎框上的一整條區域,其中,所述一整條區域的長與所述第一豎框及所述第二豎框的長相等。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所述液晶模組包括:液晶面板,背光組件,模組中框,模組背板,所述液晶模組還包括攝像頭模組,所述攝像頭模組嵌入至所述模組中框與所述模組背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中;在所述容置空間中,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背光組件分區布局。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攝像頭模組布局在所述模組中框中;所述背光組件與所述模組背板的不對外顯露面相連接,所述背光組件與所述攝像頭模組不接觸。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模組中框由橫框和豎框組成;
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的第一位置開設有孔,所述孔用于裝載所述攝像頭模組的相機鏡頭;
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以及與所述液晶面板側邊對應的至少一個豎框上開設線材通道,所述線材通道用于布局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電子線。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在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上的第一區域設置有第一線材通道;
在與所述液晶面板左側邊對應的第一豎框上的第二區域設置有第二線材通道,或在與所述液晶面板右側邊對應的第二豎框上的第二區域設置有第二線材通道,所述第一線材通道與所述第二線材通道中的電子線可連通。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上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的中心相對應;所述第一區域位于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上,且以所述第一位置為中心,所述第一位置的左側部分或右側部分;所述第二區域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左側邊對應的第一豎框上的一整條區域,或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右側邊對應的第二豎框上的一整條區域,其中,所述一整條區域的長與所述第一豎框及所述第二豎框的長相等。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液晶面板為無邊框液晶面板時,所述模組中框在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一表面不顯露;所述液晶面板為有邊框液晶面板,所述模組中框的一部分框體作為所述有邊框液晶面板的邊框,所述一部分框體在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一表面顯露;
所述模組中框與所述模組背板構成所述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框體。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包括:
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所述液晶模組包括液晶面板,背光組件,模組中框,模組背板,其中,所述模組背板與所述模組中框圍構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背光組件以及所述攝像頭模組的容置空間;
與所述液晶模組相連接的系統部件模組,所述系統部件模組設置于所述液晶模組的模組背板的對外顯露面的第一區域。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用于裝載所述系統部件模組的后蓋,所述后蓋覆蓋于所述第一區域上,所述后蓋對外顯露,使所述第一區域不對外顯露,但所述模組背板的對外顯露面除所述第一區域之外的區域對外顯露;
所述后蓋的與所述第一區域接觸部分的大小及形狀,與所述模組背板的對外顯露面的第一區域的大小及形狀相適配。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第一區域上設置有至少兩類線材通道,第一類線材通道用于供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系統部件模組中的相應系統部件連接,實現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相應系統部件的相互通信,第二類線材通道用于供所述液晶模組與所述系統部件模組中的相應系統部件連接,實現所述液晶模組與所述相應系統部件的相互通信。
上述方案中,可選地,所述模組中框與所述模組背板構成所述電子設備的框體;
所述液晶面板為無邊框液晶面板時,所述模組中框在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一表面不顯露,所述模組背板作為所述電子設備的后殼的一部分;
所述液晶面板為有邊框液晶面板,所述模組中框的一部分框體作為所述有邊框液晶面板的邊框,所述一部分框體在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一表面顯露,所述模組背板作為所述電子設備的后殼的一部分。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存儲介質中存儲有計算機可執行指令,所述計算機可執行指令用于執行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在液晶模組上集成攝像頭的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中,將攝像頭模組嵌入至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與模組背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中;在所述容置空間中,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液晶模組的背光組件分區布局;如此,借助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與模組背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來布局攝像頭模組,能解決攝像頭模塊需另外追加部件來遮蔽攝像頭和攝像頭電子線的問題,還能降低電子設備整機厚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在液晶模組上集成攝像頭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3所示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攝像頭電子線布線示意圖一;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3所示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攝像頭電子線布線示意圖二;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3所示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攝像頭電子線布線示意圖三;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7所示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攝像頭電子線布線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7所示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后視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的正視圖;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11所示電子設備的側視圖;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置于墻面上的一種效果展示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加詳盡地了解本發明的特點與技術內容,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現進行詳細闡述,所附附圖僅供參考說明之用,并非用來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一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在液晶模組上集成攝像頭的方法,如圖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101:確定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與模組背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間。
這里,所述液晶模組包括:液晶面板,背光組件,模組中框,模組背板。所述模組中框與所述模組背板能形成容置空間。
步驟102:將攝像頭模組嵌入至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與模組背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中;在所述容置空間中,將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液晶模組的背光組件分區布局。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在所述容置空間中,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液晶模組的背光組件分區布局,包括:
在所述模組中框中布局所述攝像頭模組;
將所述背光組件與所述模組背板的不對外顯露面相連接,使所述背光組件與布局在所述模組中框中的所述攝像頭模組不接觸。
也就是說,將攝像頭模組和背光組件都布局在容置空間中,但是對攝像頭模組及背光組件分區布局,從而達到既能節省空間,又能防止二者相互影響的效果。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在所述模組中框中布局所述攝像頭模組,包括:
在所述模組中框中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的第一位置開設孔,并將所述攝像頭模組的相機鏡頭裝載于所述孔中;
在所述模組中框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以及與所述液晶面板側邊對應的至少一個豎框上開設線材通道,所述線材通道用于布局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電子線。
這里,在模組中框中布局攝像頭模組,能夠對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進行充分利用,將攝像頭模組固定于模組中框中,解決攝像頭模塊需另外追加部件來遮蔽攝像頭和攝像頭電子線的問題;由于利用液晶模組自身所能形成的容置空間來布局攝像頭模組,攝像頭模組無需占用液晶模組之外的空間,相對于在液晶模組之外來布局攝像頭模組來說,能夠降低具有液晶模組的電子設備的整機厚度。
在一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模組中框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以及與所述液晶面板側邊對應的至少一個豎框上開設線材通道,包括:
在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上的第一區域設置第一線材通道;
在與所述液晶面板左側邊對應的第一豎框上的第二區域設置第二線材通道,或在與所述液晶面板右側邊對應的第二豎框上的第二區域設置第二線材通道,所述第一線材通道與所述第二線材通道中的電子線可連通。
在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上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的中心相對應。
在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位于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上,且以所述第一位置為中心,所述第一位置的左側部分或右側部分;所述第二區域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左側邊對應的第一豎框上的一整條區域,或位于所述液晶面板右側邊對應的第二豎框上的一整條區域,其中,所述一整條區域的長與所述第一豎框及所述第二豎框的長相等。
這里,需保證所述第一區域中的第一線材通道與所述第二區域中的第二線材通道中的電子線能夠連通,如此,攝像頭模組能夠向電子設備的主機發送信號,并能夠接收所述主機發送的信號。
本實施例中,并不對所述模組中框的材質進行限定。比如,其材質可以為為金屬,也可以為塑料,還可以為玻璃。
本實施例中,所述液晶模組的液晶面板為無邊框液晶面板,或者邊框符合預設標準的液晶面板。
這里,所述無邊框液晶面板,是指從液晶面板的對外顯露面來看,即從液晶面板的顯示輸出區域所在面來看,液晶面板的周圍沒有邊框。
這里,邊框符合預設標準,可以理解為,從液晶面板的對外顯露面來看,也即用戶可以看到的液晶面板的邊框符合外觀設計需求所要求的窄薄化標準。
本實施例所述技術方案,通過在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中打開用于布局攝像頭模組電子線的線材通道,并在模組中框中固定相機鏡頭,從而在實現超薄化設計同時,通過合理布置相機鏡頭位置,還可以滿足更優化的用戶體驗。攝像頭模組與背光組件整合空間集成化設計,使整個系統空間薄化。攝像頭模組與背光組件分區化設計,滿足外觀要求的同時,還可節省不必要的部件遮擋。
實施例二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組成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所述液晶模組包括:液晶面板10,模組中框20,模組背板30,背光組件40,所述液晶模組還包括攝像頭模組50,所述攝像頭模組50嵌入至所述模組中框20與所述模組背板30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中;在所述容置空間中,所述攝像頭模組50與所述背光組件40分區布局。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攝像頭模組50布局在所述模組中框20中;所述背光組件40與所述模組背板30的不對外顯露面相連接,所述背光組件30與所述攝像頭模組50不接觸。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模組中框20由橫框21和豎框22組成;
與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橫框21的第一位置開設有孔211,所述孔211用于裝載所述攝像頭模組50的相機鏡頭51;
與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橫框21、以及與所述液晶面板10側邊對應的至少一個豎框22上開設線材通道,所述線材通道用于布局所述攝像頭模組50的電子線52。
這里,所述孔211的深度根據攝像頭的大小決定。優選地,相機鏡頭51的外表面所在平面與所述模組中框20的外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在與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橫框21上的第一區域設置有第一線材通道;
在與所述液晶面板10左側邊對應的第一豎框221上的第二區域設置有第二線材通道,或在與所述液晶面板右側邊對應的第二豎框222上的第二區域設置有第二線材通道,所述第一線材通道與所述第二線材通道中的電子線可連通。
在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對應的橫框上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與所述液晶面板頂部邊的中心相對應。
在一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位于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橫框21上,且以所述第一位置為中心,所述第一位置的左側部分或右側部分;所述第二區域位于所述液晶面板10左側邊對應的第一豎框221上的一整條區域,或位于所述液晶面板10右側邊對應的第二豎框222上的一整條區域,其中,所述一整條區域的長與所述第一豎框221及所述第二豎框222的長相等。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液晶面板10為有邊框液晶面板,所述模組中框20的一部分框體作為所述有邊框液晶面板的邊框,所述一部分框體在所述液晶面板10的第一表面顯露;所述模組中框20與所述模組背板40構成所述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框體。
圖3示出了一種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圖3中,該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中的液晶面板為不可觸控的液晶面板;即該液晶面板只具有輸出顯示信息的作用;從圖3可以看出,在液晶面板10、模組中框20、模組背板30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中,所述攝像頭模組50布局在所述模組中框20中,與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橫框21的第一位置開設有孔211,所述孔211用于裝載所述攝像頭模組50的相機鏡頭51;這里,所述孔211的深度根據攝像頭(即相機鏡頭51)的大小決定。所述攝像頭模組50與所述背光組件40分區布局,所述背光組件30與所述攝像頭模組50不接觸。所述背光組件40與所述模組背板30的不對外顯露面相連接。圖3中所述模組背板30與所述模組中框20構成該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框體,所述模組背板30相當于該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后殼。從圖3中所示的模組背板30的剖面圖可以看出,所述模組背板30呈直角形。這里,所成的角可以根據電子設備或液晶模組的外觀設計需求進行設定。
圖4為圖3所示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攝像頭電子線布線示意圖一,從圖4可以看出,與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橫框21、以及與所述液晶面板10左側邊對應的豎框22上開設線材通道,所述線材通道用于布局所述攝像頭模組50的電子線52。
圖5為圖3所示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攝像頭電子線布線示意圖二,圖5示出了與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橫框21中的電子線布線圖,即在與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橫框21中的線材通道中布線。圖6為圖3所示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攝像頭電子線布線示意圖三,攝像頭模組的柔性電路板(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粘貼在與所述液晶面板10左側邊對應的第一豎框221上。對于攝像頭模組來說,有的支持fpc,有的不支持fpc。對于不支持fpc的攝像頭模組來說,通過電子線來傳輸信號。對于支持fpc的攝像頭模組來說,通過電子線以及fpc共同來完成信號傳輸。
需要說明的是,圖4、圖5和圖6僅僅是示出了一種具體布線形式,還可存在其他布線形式,只要是滿足在模組中框中布局攝像頭模組的電子線,且使攝像頭模組與背光組件互不影響即可,在此不再對其它可行的布線形式進行描述。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液晶面板10為無邊框液晶面板時,所述模組中框20在所述液晶面板10的第一表面不顯露。這里,所述第一表面是顯示輸出區域所在面。
圖7示出了另一種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剖面示意圖,圖7中,該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中的液晶面板為可觸控的液晶面板;即該液晶面板不僅具有輸出顯示信息的作用,還能支持觸控;從圖7可以看出,在液晶面板10、模組中框20、模組背板30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中,所述攝像頭模組50布局在所述模組中框20中,與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所述模組中框20的橫框21的第一位置開設有孔211,所述孔211用于裝載所述攝像頭模組50的相機鏡頭51;這里,所述孔211的深度根據攝像頭(即相機鏡頭51)的大小決定。需要說明的是,圖7中的模組中框20在所述液晶面板10的第一表面不顯露。所述攝像頭模組50與所述背光組件40分區布局,所述背光組件30與所述攝像頭模組50不接觸。所述背光組件40與所述模組背板30的不對外顯露面相連接。圖7中所述液晶面板10與所述模組中框20構成該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框體,所述模組背板30相當于該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后殼,且所述模組中框20在所述液晶面板10的第一表面不顯露。從圖7中所示的模組背板30的剖面圖可以看出,所述模組背板30呈現圓弧形。這里,所成的角可以根據電子設備或液晶模組的外觀設計需求進行設定。
在一具體實施方式中,相機鏡頭51與垂直于玻璃蓋板的平面呈預設角度,比如呈8度。如此,通過對相機鏡頭51位置的設置,使得攝像頭模組的視場角更好,進而使得相機鏡頭51所采集到的圖像畫面更好看,更漂亮,用戶體驗效果更加。
需要說說明的是,無論是有邊框液晶模組,還是無邊框液晶模組,制作液晶模組的模組背板的模具可以共用。
圖8為圖7所示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攝像頭電子線布線示意圖,從圖8可以看出,與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橫框21、以及與所述液晶面板10左側邊對應的第一豎框221上開設線材通道,所述線材通道用于布局所述攝像頭模組50的電子線52。
圖9為圖8所示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的后視圖,圖9示出了在位于與所述液晶面板10頂部邊對應的橫框21上的中心位置安裝相機鏡頭51,無需在覆蓋于液晶面板10上方的玻璃面板上打孔,因為玻璃面板的穿透力非常強,不影響攝像頭采集圖像。從圖9可以看出,所述模組中框20在所述液晶面板10的第一表面不顯露。這里,所述第一表面是顯示輸出區域所在面。背光組件40的光學器件41與模組背板30連接,圖中僅僅示出了光學器件41,未示出模組背板30。
本實施例中,借助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與模組背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來布局攝像頭模組,在模組中框上打孔,使得攝像頭模組的相機鏡頭能夠顯露,在模組中框上打開線材通道,使得攝像頭模組的電子線能夠在線材通道上布局。進而可以將攝像頭模組與液晶模組整合在一起。如此,能解決攝像頭模塊需另外追加部件來遮蔽攝像頭和攝像頭電子線的問題,若電子設備采用這類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還能降低電子設備整機厚度。
實施例三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的組成結構示意圖,如圖10所示,所述電子設備包括:
集成攝像頭的液晶模組91,所述液晶模組91包括液晶面板,背光組件,模組中框,模組背板,其中,所述模組背板與所述模組中框圍構形成用于放置所述背光組件以及所述攝像頭模組的容置空間;
與所述液晶模組91相連接的系統部件模組92,所述系統部件模組92設置于所述液晶模組91的模組背板的對外顯露面的第一區域。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電子設備還包括:用于裝載所述系統部件模組92的后蓋93(在圖10中未示出),所述后蓋93覆蓋于所述第一區域上,所述后蓋93對外顯露,使所述第一區域不對外顯露,但所述模組背板的對外顯露面除所述第一區域之外的區域對外顯露;所述后蓋93的與所述第一區域接觸部分的大小及形狀,與所述模組背板的對外顯露面的第一區域的大小及形狀相適配。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上設置有至少兩類線材通道,第一類線材通道用于供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系統部件模組中的相應系統部件連接,實現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相應系統部件的相互通信,第二類線材通道用于供所述液晶模組與所述系統部件模組中的相應系統部件連接,實現所述液晶模組與所述相應系統部件的相互通信。
在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模組中框與所述模組背板構成所述電子設備的框體;
所述液晶面板為無邊框液晶面板時,所述模組中框在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一表面不顯露,所述模組背板作為所述電子設備的后殼的一部分;
所述液晶面板為有邊框液晶面板,所述模組中框的一部分框體作為所述有邊框液晶面板的邊框,所述一部分框體在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一表面顯露,所述模組背板作為所述電子設備的后殼的一部分。
本發明實施例中,將攝像頭模組嵌入至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與模組背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中;在所述容置空間中,所述攝像頭模組與所述液晶模組的背光組件分區布局;如此,借助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與模組背板所形成的容置空間來布局攝像頭模組,能解決攝像頭模塊需另外追加部件來遮蔽攝像頭和攝像頭電子線的問題,由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與模組背板構成電子設備的框體,即直接利用液晶顯示模組的模組中框和背板作為一體機的前框和后殼,不僅能降低電子設備整機厚度,滿足窄薄化需求;同時還節省了另加部件作為電子設備的前框和后殼的材料成本。
圖11示出了一種電子設備的正視圖,從圖11可以看出,攝像頭模組中的相機鏡頭位于模組中框的中間位置,這樣,在用戶使用攝像頭時,不會出現攝像頭放置于電子設備的底部時所出現的畫面不全或成像畫面不美觀等問題。由于采用液晶模組的模組中框與模組背板構成所述電子設備的框體,從圖10可以看出,電子設備四周的邊框很薄。將上邊框的尺寸記為第一預設值,左邊框、右邊框的尺寸記為第二預設值,下邊框的尺寸記為第三預設值,可見,第二預設值<第一預設值<第三預設值。當然,第一預設值的大小、第二預設值的大小、第三預設值的大小,以及第一預設值、第二預設值、第三預設值三者之間的大小關系,可以根據電子設備的外觀設計需求進行設定。
圖12示出了圖11所示電子設備的側視圖,從圖12可以看出,所述電子設備為一體機,該一體機占用空間較小,側面符合窄薄化的既視感。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子設備置于墻面上的一種效果展示示意圖,從圖13可以看出,該電子設備的側面符合窄薄化要求,正是因為其符合窄薄化的特點,將這種電子設備掛于墻面上,才不會占用較大的空間。
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之后,能夠實現前述任意一項或多項在液晶模組上集成攝像頭的方法。
所述計算機存儲介質可為各種類型的存儲介質,在本實施例中可優選為非瞬間存儲介質。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實施例的存儲介質中各程序的功能,可參照實施例所述的在液晶模組上集成攝像頭的方法的相關描述而理解。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設備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以上所描述的設備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外,所顯示或討論的各組成部分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設備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的、機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既可以位于一個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單元分別單獨作為一個單元,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程序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儲于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執行包括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移動存儲設備、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或者,本發明上述集成的單元如果以軟件功能模塊的形式實現并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也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移動存儲設備、rom、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