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顯示屏生產加工設備,特別涉及一種LCD顯示屏生產線。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LCD顯示屏,傳統工序是首先通過灌晶機將LCD玻璃灌晶,然后通過封口機封口,再經過UV固化爐固化后進行人工排片,人工排好片后置于打粒機內進行打粒裁剪,之后將LCD玻璃進行清洗,清洗完畢后進行目檢,經過目檢后送入電檢測機內進行電子檢測,電子檢測后進行人工貼膜,貼好膜后進入烤箱加溫加壓進行消泡,然后進行產品檢測后包裝產品。整個生產過程分成三段工作,每段工作之間需要采用人工搬運及協調,許多工作重復,生產周期也長,生產效率低,經濟效益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生產周期短,生產效率高的LCD顯示屏生產線。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LCD顯示屏生產線,包括灌晶機、封口機、UV固化爐、目檢工作臺、打粒機、清洗機、貼片機和電檢測機;所述封口機的入口通過輸送帶與灌晶機的出口連通、出口與UV固化爐的入口通過輸送帶連通;所述目檢工作臺前方與UV固化爐的出口通過輸送帶連通、后方與打粒機的入口通過輸送帶連通;所述清洗機的入口與打粒機的出口通過輸送帶連通、出口與貼片機的入口通過輸送帶連通;所述電檢測機的入口與貼片機的出口通過輸送帶連通。
還包括成品檢測工作臺,所述成品檢測工作臺前方與電檢測機的出口連通。
還包括包裝機,所述包裝機置于成品檢測工作臺后方且通過輸送帶與成品檢測工作臺連通。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由于包括灌晶機、封口機、UV固化爐、目檢工作臺、打粒機、清洗機、貼片機和電檢測機,將目前排片工作臺或工序取消,再將目檢工序提前完成,直接由目檢人員完成排片工作,且將目前所有的設備重新通過輸送帶連接,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流水線生產,使用方便,生產周期短,生產效率高,經濟效益高;清洗后直接貼片,減少了目檢、電檢流程污染,提升了良品率;清洗后直接貼片,減少了貼片前的工作,直接降低了貼片返工率;通過將貼片、電檢、成檢、包裝連成流水線,既加快生產速度,又提高生產效率,達到了1+1>2的效果。再次,采用貼片機代替人工貼片,無需再進行消泡流程,減少了操作人員,縮短了生產時間,生產周期短,生產效率高,經濟效益高。
由于還包括成品檢測工作臺,成品檢測工作臺前方與電檢測機的出口連通,操作更便捷簡單,使用更方便。
由于還包括包裝機,所述包裝機置于成品檢測工作臺后方且通過輸送帶與成品檢測工作臺連通,生產更簡單方便,生產成本更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LCD顯示屏生產線,包括灌晶機1、封口機2、UV固化爐3、目檢工作臺4、打粒機5、清洗機6、貼片機7和電檢測機8。封口機2的入口通過輸送帶與灌晶機1的出口連通、出口與UV固化爐3的入口通過輸送帶連通。目檢工作臺4前方與UV固化爐3的出口通過輸送帶連通、后方與打粒機5的入口通過輸送帶連通。清洗機6的入口與打粒機5的出口通過輸送帶連通、出口與貼片機7的入口通過輸送帶連通。電檢測機8的入口與貼片機7的出口通過輸送帶連通。
為了操作更便捷簡單,使用更方便,還包括成品檢測工作臺9,成品檢測工作臺9前方與電檢測機8的出口連通。
為了生產更簡單方便,生產成本更低,還包括包裝機10,包裝機10置于成品檢測工作臺9后方且通過輸送帶與成品檢測工作臺9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