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背光模組及顯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48172閱讀:1333來源:國知局
背光模組及顯示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顯示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包含該背光模組的顯示器。



背景技術:

量子點顯示器利用半導體納米晶體技術,可以準確輸送光線,高效提升顯示屏的色域值,讓色彩更加純凈鮮艷,使色彩表現更具張力,顯示效果更好。現有的量子點顯示器,一般是在背光模組中增加量子膜來實現量子點技術的顯示效果,但量子膜的制造成本非常高,組裝也不方便,使得量子點顯示器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使用量子膜的量子點顯示器的制造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從前向后依次設置的顯示玻璃、膜片、導光板及反射片,還包括設于所述導光板側邊的光源,所述導光板的后側面上設有若干凹槽,每個所述凹槽內均設有向所述導光板的后側凸起的量子點油墨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呈矩陣式均勻分布與所述導光板的后側面。

進一步地,所述凹槽為球面型凹槽。

進一步地,相鄰的所述凹槽之間設有聚光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聚光凸起為曲面型聚光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量子點油墨凸起的后端面不突出于所述凹槽的后端面。

進一步地,所述導光板的前板面上設有擴散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擴散凸起均勻的分布于所述導光板的前板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擴散凸起為四棱錐形凸起或球面型凸起。

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背光模組中,導光板背面的凹槽利用熱壓或鐳射進行成型,再通過絲印技術將指定尺寸的量子點油墨凸起印刷在各個凹槽中,相比傳統的真空蒸鍍制造量子膜的技術,絲印技術的制造成本更低,且印刷尺寸更容易掌握,產品質量更容易把控;同時,還實現了凹槽和量子點油墨凸起的兩次散光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實現光線的均勻化,進而能實現量子點技術的顯示效果;并且,量子點油墨凸起位于凹槽內,能夠避免油墨網點被剮蹭,進而保證使用性能的穩定。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顯示器,包含上述的背光模組,還包括背板、中框及前框,所述中框設于所述背板前側且與所述背板之間形成容納腔,所述背光模組設于所述容納腔內,所述前框套設于所述中框外周。

本發明提供的顯示器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顯示器,采用了上述將量子點油墨凸起設置于導光板后側面凹槽內的結構,不僅達到了量子點技術的顯示效果,同時,無需再安裝量子膜,節省了顯示器內部的空間,有利于使顯示器整體結構更加緊湊,顯示器整體的的生產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采用的導光板、反射片及光源的裝配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部放大圖;

圖4為圖2中導光板的仰視局部結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二采用的導光板及反射片的裝配結構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三采用的導光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中各附圖標記:

1-顯示玻璃;2-膜片;3-導光板;4-反射片;5-光源;6-凹槽;7-量子點油墨凸起;8-聚光凸起;9-擴散凸起;10-背板;11-中框;12-前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間接在該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間接連接至該另一個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請一并參閱圖1至圖5,現對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進行說明。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從前向后依次設置的顯示玻璃1、膜片2、導光板3及反射片4,還包括設于導光板3側邊的光源5,導光板3的后側面上設有若干凹槽6,每個凹槽6內均設有向導光板3的后側凸起的量子點油墨凸起7。

光線從導光板3的一側進入導光板3后,部分光線從導光板3的前側出射。還有部分光線射到導光板3的后側面上,該部分光線又被分成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光線先在導光板內經過凹槽6界面的第一步散光,并且還會從導光板3中出射到量子點油墨凸起7上,該光線會激發量子點材質發出紅光及綠光,該紅光和綠光會被反射片4反射回導光板3中,同時,還會進行第二步散光,請參閱圖5,序號“(1)”為第一步散光的原理圖,序號“(2)”為第二步散光的原理圖;第二部分光線從導光板3后側面射出,再經過反射片反射回導光板3,反射過程中會激發量子點油墨凸起7向導光板3的方向出射紅光和綠光。部分光線經過兩步散光,使得擴散更加均勻,同時還發揮了量子點材料的作用,時顯示畫質更加艷麗和清晰。

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與現有技術相比,導光板3背面的凹槽6利用熱壓或鐳射進行成型,再通過絲印技術將指定尺寸的量子點油墨凸起7印刷在各個凹槽6中,相比傳統的真空蒸鍍制造量子膜的技術,絲印技術的制造成本更低,且印刷尺寸更容易掌握,產品質量更容易把控;同時,還實現了凹槽6和量子點油墨凸起7的兩次散光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實現光線的均勻化,進而能實現量子點技術的顯示效果;并且,量子點油墨凸起7位于凹槽6內,能夠避免油墨網點被剮蹭,進而保證使用性能的穩定。

進一步地,作為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為配合量子點材質發揮作用,光源5為led藍光燈條。

進一步地,請一并參閱圖4,作為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光線分散的更加均勻,且便于制造,凹槽6呈矩陣式均勻分布與導光板3的后側面。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3及圖4,作為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凹槽6為球面型凹槽,有利于使光線向四方分散。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1至圖5,作為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有效防止油墨被剮蹭到,量子點油墨凸起7的后端面不突出于凹槽6的后端面。

進一步地,參閱圖6,作為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相鄰的凹槽6之間設有聚光凸起8。使得反射片4反射的各個方向的光線更容易再次被折射進入擴散板內,提高折射率,進而提高光線進入導光板3的效率,進而提高光線利用率。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6,作為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聚光凸起8為曲面型聚光凸起,基本能覆蓋相鄰的凹槽6之間的導光板3的板面。

進一步地,參閱圖7,作為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導光板3的前板面上設有擴散凸起9。增設擴散凸起9及聚光結構10的擴散板3的工作原理為:光線從光源5中出射后,大部分光線直接在導光板3內部進行擴散傳播(需要經過折射、反射等傳播方式),然后到達擴散凸起9處,經過擴散凸起9的折射與散射,光線實現充分散色,相當于導光板3將光線擴散成了均勻的面光源;同時,一部分光線會導光板3后側面出射,這部分光線經過反射片4的反射后,又被重新接收,進而被重新傳遞于導光板3內部,最大限度的利用光源5所散發的全部光線,光線在整個平面上實現均勻的擴散,平衡透光率與霧度指標,避免了光線擴散不均勻導致的色彩不自然等缺陷,進一步提高了變成均勻面光源的視覺效果。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7,作為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保證擴散的均勻性,擴散凸起9均勻的分布于導光板3的前板面上。

進一步地,請參閱圖7,作為本發明提供的背光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擴散凸起9為四棱錐形凸起或球面型凸起。光線到達擴散凸起9后,經過折射和反射,光線能被擴散成均勻的面光源,類似于凸透鏡的結構還能夠通過光線在一定程度上的聚集達到光學增亮效果。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顯示器,所述顯示器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組,還包括背板10、中框11及前框12,中框11設于背板10前側且與背板10之間形成容納腔,背光模組設于容納腔內,前框12套設于中框11外周。

本發明提供的顯示器,采用了上述將量子點油墨凸起設置于導光板后側面凹槽內的結構,不僅達到了量子點技術的顯示效果,同時,無需再安裝量子膜,節省了顯示器內部的空間,有利于使顯示器整體結構更加緊湊,顯示器整體的的生產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