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239666閱讀:36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
(二)
背景技術
摩托車的制動凸輪是摩托車上的一個重要部件,在現有技術中,摩托車制動凸輪 采用銑削加工,其還存在的缺點在于采用銑削加工加工工藝較復雜,而且加工精度難以得 到保證,尤其是在圓角過渡處光滑度很差。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摩托車制動凸輪采用銑削加工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 提供一種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包括模 具本體,所述的模具本體上設有冷擠壓成型孔,所述的冷擠壓成型孔的頭部為擠入段,所述 擠入段的后方為冷擠壓成型孔的成型段,成型段的冷擠壓成型孔為圓柱形孔;所述的成型 段和擠入段之間為工作帶段,工作帶段的冷擠壓成型孔亦為圓柱形孔;所述的擠入段包括 圓柱形的入模口和位于所述入模口后方的倒圓臺形的擠入口 ,所述擠入口的前端與所述的 入模口通過上圓弧銜接,所述擠入口的后端與所述的工作帶段通過下圓弧銜接所述擠入口 的縱截面的兩條母線之間的夾角為145° 175° 。 進一步,所述擠入口的縱截面的兩條母線之間的夾角為170° 。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所述工作帶段的深度為2. 5 3. 5mm。 所述上圓弧和下圓弧的半徑為1. 5 2. 5mm。 所述成型段的直徑等于下圓弧的開端處的擠入口橫截面直徑。 采用本實用新型,可實現摩托車制動凸輪的冷擠壓加工。將料頭通過沖床擠壓入
冷擠壓成型孔,實現冷擠壓成型的初步成型,再經過后續冷擠壓模具和沖床的配合,最終冷
擠壓出摩托車制動凸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l.擠入口的縱截面的兩條母線之間的夾角為 145° 175° ,可減輕工件的連接印,使產品更加光滑。2.在成型段和擠入段之間設置工 作帶段,可減輕工件與模具之間的摩擦力,增加模具壽命,減少工件變形系數。3.擠入口的 前端與所述的入模口通過上圓弧銜接,擠入口的后端與工作帶段通過下圓弧銜接,可減少 工件移動中的阻力。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0013] 參照圖l,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包括模具本體l,所述的模具本體1上設有 冷擠壓成型孔,所述的冷擠壓成型孔的頭部為擠入段,所述擠入段的后方為冷擠壓成型孔 的成型段2,成型段2的冷擠壓成型孔為圓柱形孔;所述的成型段2和擠入段之間為工作帶 段3,工作帶段3的冷擠壓成型孔亦為圓柱形孔,所述工作帶段3的深度為2. 5 3. 5mm(以 3mm為最佳)。 所述的擠入段包括圓柱形的入模口 4和位于所述入模口 4后方的倒圓臺形的擠入 口 5,所述擠入口 5的前端與所述的入模口 4通過上圓弧銜接,所述擠入口 5的后端與所述 的工作帶段3通過下圓弧銜接;所述成型段2的直徑等于下圓弧的開端處的擠入口橫截面 直徑。圓弧與下圓弧的半徑為1. 5mm 2. 5mm(以2mm為最佳)。 所述擠入口 5的縱截面的兩條母線之間的夾角為170° ,當然擠入口的縱截面的 兩條母線之間的夾角并不局限于170。,經過試驗及探索,發現145。 175°是一個合適 的范圍。
權利要求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包括模具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本體上設有冷擠壓成型孔,所述的冷擠壓成型孔的頭部為擠入段,所述擠入段的后方為冷擠壓成型孔的成型段,成型段的冷擠壓成型孔為圓柱形孔;所述的成型段和擠入段之間為工作帶段,工作帶段的冷擠壓成型孔亦為圓柱形孔;所述的擠入段包括圓柱形的入模口和位于所述入模口后方的倒圓臺形的擠入口,所述擠入口的前端與所述的入模口通過上圓弧銜接,所述擠入口的后端與所述的工作帶段通過下圓弧銜接所述擠入口的縱截面的兩條母線之間的夾角為145°~175°。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入口的縱截 面的兩條母線之間的夾角為170° 。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帶段 的深度為2. 5 3. 5mm。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圓弧和 下圓弧的半徑為1. 5 2. 5mm。
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段的 直徑等于下圓弧的開端處的擠入口橫截面直徑。
專利摘要摩托車制動凸輪冷擠壓模具,模具本體上設有冷擠壓成型孔,冷擠壓成型孔的頭部為擠入段,擠入段的后方為成型段;成型段和擠入段之間為工作帶段;擠入段包括圓柱形的入模口和位于入模口后方的倒圓臺形的擠入口,擠入口的前端與入模口通過上圓弧銜接,擠入口的后端與工作帶段通過下圓弧銜接,擠入口的縱截面的兩條母線之間的夾角為145°~175°。擠入口的縱截面的兩條母線之間的夾角為145°~175°,可減輕工件的連接印,使產品更加光滑。設置工作帶段,可減輕工件與模具之間的摩擦力,增加模具壽命,減少工件變形系數。擠入口的前端與所述的入模口通過上圓弧銜接,擠入口的后端與工作帶段通過下圓弧銜接,可減少工件移動中的阻力。
文檔編號B21C25/02GK201500689SQ200920198130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12日
發明者顏海君 申請人:顏海君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