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端筋部成型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管端筋部成型裝置,屬于管材筋部成型【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上固定板和筋部成形組件,上固定板通過一導向機構安裝于底座,上固定板固裝有上模板,上模板底部設有向下的凹膜,凹膜與管端筋部對應;筋部成形組件包括支撐板、內彈簧、外彈簧、芯棒和圓柱體頂錐,支撐板通過外彈簧支撐安裝于底座,支撐板頂端面設有工件定位環形槽,頂錐底端外凸有一凸臺并與底座連接,凸臺頂面設有環形凹槽,內彈簧底端嵌于環形凹槽,內彈簧頂端支撐安裝芯棒,芯棒頂端設有成形部,成形部沿圓周方向均設有三個徑向通槽,軸向設有軸向通孔,軸向通孔由圓形孔和錐度孔對接組成,錐度孔對應于芯棒頂端的成形部,芯棒安裝于內彈簧頂端使頂錐穿裝于軸向通孔。
【專利說明】一種管端筋部成型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管材筋部成型【技術領域】,尤其與一種幾何非對稱特定尺寸的管端筋部成型裝置有關。
【背景技術】
[0002]管材的應用涉及很多領域,在實際應用時,管材端部通常會成形一個筋部,管端頂部的設計通常有連接、過渡、固定、美觀等作用,現有管端筋部的成形方式及其裝置一般只適用于簡單且對稱的凸起,不過對于特定尺寸的非對稱結構的筋部不太適用,如筋部斜面的特定角度的成形尺寸與設計所需的尺寸存在一定差異,需要采用特定的成形方式以及裝置加工完成,但是這樣的裝置結構較復雜、成形效率不高、采購成本相對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管端筋部成形的方式及其裝置加工較復雜的缺陷,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結構簡單、加工尺寸精度好的管端筋部成型裝置。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管端筋部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端筋部成型裝置包括底座、上固定板和筋部成形組件,上固定板通過一導向機構活動安裝于所述底座上,上固定板上固定安裝有上模板,上模板底部設置有向下的凹膜,凹膜的內腔壁設置有與所述工件管端筋部斜面相對應的斜度;所述的筋部成形組件包括支撐板、內彈簧、外彈簧、芯棒和頂錐,支撐板通過所述外彈簧支撐安裝于所述底座上,支撐板頂端端面上設置有工件定位環形槽,頂錐為圓柱體,底端徑向外凸有一凸臺,凸臺底面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凸臺頂面上設置有環形凹槽,內彈簧底端嵌裝于所述環形凹槽內,對內彈簧起到限位作用,內彈簧頂端支撐安裝所述芯棒,所述芯棒頂端設置有成形部,成形部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有三個徑向通槽,軸向設置有軸向通孔,軸向通孔由圓形孔和錐度孔對接組成,圓形孔與所述頂錐相對應,錐度孔對應于芯棒頂端的成形部,芯棒安裝于所述內彈簧頂端使頂錐穿裝于所述軸向通孔內,所述的凹膜、芯棒頂錐、工件定位環形槽和環形凹槽的軸心線一致。
[0005]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補充和完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技術特征。
[0006]所述的導向機構包括導向柱和導向套,導向套垂直固定安裝于所述底座頂面,導向柱活動插裝于所述導向套內并與所述上固定板底面固定連接。
[0007]所述的支撐板上設置有導向孔,所述的底座上垂直安裝有導向針,導向針活動穿裝于所述導向孔內,使支撐板上下活動時起到導向作用,是支撐板穩定性好。
[0008]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芯棒從工件上端插入,然后同時將芯棒和工件放入支撐板上,使工件底端嵌裝于所述工件定位環形槽內,頂錐穿裝于芯棒的軸向通孔的圓形孔內,然后將上模板向下運動,帶動凹模向下運動并在接觸工件頂端后開始壓縮內彈簧和外彈簧,帶動支撐板和芯棒向下運動,使頂錐在軸向通孔內向錐度孔伸入,此時芯棒成形部逐漸外擴,至芯棒成形部成為工件管端筋部所需尺寸時。
[0009]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芯棒的錐度孔和頂錐配合,使管端的筋部成形方式簡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廠家的投入成本,通過更換芯棒的成形部可以適應于不同的管材,適應性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簡易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0013]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1、上固定板6和筋部成形組件,上固定板6通過一導向機構活動安裝于所述底座I上,導向機構包括導向柱5和導向套2,導向套2垂直固定安裝于所述底座I頂面,導向柱5活動插裝于所述導向套2內并與所述上固定板6底面固定連接,上固定板6上固定安裝有上模板7,上模板7底部設置有向下的凹膜,凹膜的內腔壁設置有與所述工件管端筋部斜面相對應的斜度;所述的筋部成形組件包括支撐板3、內彈簧11、外彈簧10、芯棒8和頂錐12,支撐板3通過所述外彈簧10支撐安裝于所述底座I上,支撐板3上設置有導向孔,所述的底座I上垂直安裝有導向針9,導向針9活動穿裝于所述導向孔內,使支撐板3上下活動時起到導向作用,使支撐板3穩定性好,支撐板3頂端端面上設置有工件定位環形槽,頂錐12為圓柱體,底端徑向外凸有一凸臺,凸臺底面與所述底座I固定連接,凸臺頂面上設置有環形凹槽,內彈簧11底端嵌裝于所述環形凹槽內,對內彈簧11起到限位作用,內彈簧11頂端支撐安裝所述芯棒8,所述芯棒8頂端設置有成形部,成形部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有三個徑向通槽,軸向設置有軸向通孔,軸向通孔由圓形孔和錐度孔對接組成,圓形孔與所述頂錐12相對應,錐度孔對應于芯棒8頂端的成形部,芯棒8安裝于所述內彈簧11頂端使頂錐12穿裝于所述軸向通孔內,所述的凹膜、芯棒8頂錐12、工件定位環形槽和環形凹槽的軸心線一致。
[0014]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芯棒8從工件4上端插入,然后同時將芯棒8和工件4放入支撐板3上,使工件4底端嵌裝于所述工件4定位環形槽內,頂錐12穿裝于芯棒8的軸向通孔的圓形孔內,然后將上模板7向下運動,帶動凹模向下運動并在接觸工件4頂端后開始壓縮內彈黃11和外彈黃10,帶動支撐板3和芯棒8向下運動,使頂維12在軸向通孔內向維度孔伸入,此時芯棒8成形部逐漸外擴,至芯棒8成形部成為工件4管端筋部所需尺寸時。
【權利要求】
1.一種管端筋部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端筋部成型裝置包括底座(I)、上固定板(6)和筋部成形組件,上固定板(6)通過一導向機構活動安裝于底座(I)上,上固定板(6)上固定安裝有上模板(7),上模板(7)底部設置有向下的凹膜,凹膜的內腔壁設置有與工件(4)管端筋部斜面相對應的斜度;所述的筋部成形組件包括支撐板(3)、內彈簧(11)、外彈簧(10)、芯棒(8)和頂錐(12),支撐板(3)通過所述外彈簧(10)支撐安裝于底座(I)上,支撐板(3)頂端端面上設置有工件定位環形槽,頂錐(12)為圓柱體,底端徑向外凸有一凸臺,凸臺底面與底座(I)固定連接,凸臺頂面上設置有環形凹槽,內彈簧(11)底端嵌裝于所述環形凹槽內,內彈簧(11)頂端支撐安裝芯棒(8),所述芯棒(8)頂端設置有成形部,成形部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有三個徑向通槽,芯棒(8)軸向設置有軸向通孔,軸向通孔由圓形孔和錐度孔對接組成,圓形孔與頂錐(12)相對應,錐度孔對應于芯棒(8)頂端的成形部,芯棒(8)安裝于內彈簧(11)頂端使頂錐(12)穿裝于所述軸向通孔內,所述的凹膜、芯棒(8)頂錐(12)、工件定位環形槽和環形凹槽的軸心線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端筋部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機構包括導向柱(5)和導向套(2),導向套(2)垂直固定安裝于底座(I)頂面,導向柱(5)活動插裝于導向套(2)內并與上固定板(6)底面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端筋部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板(3)上設置有導向孔,底座(I)上垂直安裝有導向針(9),導向針(9)活動穿裝于所述導向孔內。
【文檔編號】B21D19/00GK203972562SQ201420226601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6日
【發明者】毛睿, 莫偉偉, 劉明亮 申請人:麗水市海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