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床夾具,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翻轉夾具。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公開了這樣一種數控車床夾具,其結構特點是:在數控車床變速箱主軸上安裝有卡盤,在數控車床上斜置有走刀架,當加工已成型的鈑金制皮帶輪時,由于工件較簿,其卡盤裝夾工件的力度較難掌握,當裝夾力度較大時,易造成裝夾變形,影響加工精度;當裝夾力度較小時,易形成跳刀,影響表面光潔度,同時,又由于工件需兩面加工,因此,必須由人工進行停機、調頭,再開機加工,所以,費時又費力,提高了加工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控制裝夾力度、提高加工精度,同時又能自動調頭加工,降低成本的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翻轉夾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翻轉夾具,包括移動刀架,在移動刀架上設置有由旋轉氣缸連接塊、旋轉氣缸、平行機械夾連接塊、平行機械夾和夾爪組成的內翻轉裝置以及頂料機構,呈L狀的旋轉氣缸連接塊安裝在移動刀架上,在旋轉氣缸連接塊上連接有旋轉氣缸,在旋轉氣缸旋轉頭上安裝有平行機械夾連接塊,在平行機械夾連接塊上設置有平行機械夾,在平行機械夾上安裝有夾爪,頂料機構通過移動刀架置于旋轉氣缸連接塊下方,在與頂料機構對應的數控車床主軸上安裝有工件夾緊防錯裝置,工件夾緊防錯裝置通過管道和壓力表與氣泵連接。
所述頂料機構由氣缸、氣缸座、彈簧、頂料芯子、螺栓和連接套組成,在已設置于移動刀架上的氣缸座上安裝有氣缸,在氣缸桿上連接有連接套一端,連接套另一端通過螺栓與頂料芯子連接,在連接套與頂料芯子之間的螺栓上套裝有彈簧。
所述工件夾緊防錯裝置由卡盤、連接塊、T型塊、卡爪、擋板、防護罩、定位塊、卡盤蓋板和管狀拉桿組成,在與數控車床主軸連接的卡盤三個凹槽內分別設置有連接塊,連接塊通過定位螺釘與卡盤滑動連接,T型塊安裝在連接塊內,卡爪通過螺栓與T型塊連接,在卡爪朝外的端面上設置有擋板,在擋板與工件之間安裝有能防止鐵屑刮傷工件表面的防護罩,工件通過定位塊與已固定在卡盤上的卡盤蓋板連接,在卡盤上的中心孔內安裝有管狀拉桿,管狀拉桿一端穿過數控車床主軸與標準氣缸連接,管狀拉桿另一端通過管狀拉桿上的斜槽與連接塊滑動連接。
將所述連接塊設置橫截面呈十字狀,便于與卡盤上的十字凹槽配合,在橫截面呈十字狀的朝向工件的連接塊一端上設置有便于安裝T型塊的豎向燕尾槽,將朝向工件的連接塊一端面設置成能與卡爪接觸的鋸齒狀,在橫截面呈十字狀的朝向卡盤的連接塊另一端面上設置有便于定位螺釘深入的凹槽,在朝向卡盤中心線的連接塊端面上設置有能與管狀拉桿斜槽滑動配合的橫截面呈T字狀的滑塊。
將所述管狀拉桿設置成大小頭狀,在管狀拉桿沿軸向方向的大頭端上設置有徑向截面呈燕尾槽狀的斜槽。
將所述卡爪設置成凹狀,將卡爪一端面設置成能與連接塊接觸的鋸齒狀,將卡爪另一端設置成能與工件上的三角帶槽相對應的軸向截面呈倒三角形狀,并使定位塊和工件置于卡爪內表面上的凹槽內。
將所述擋板設置成軸向截面呈L狀,使擋板一端與卡爪接觸,擋板另一端與防護罩接觸。
將所述防護罩設置成軸向截面與工件側面相對應的S狀,防止鐵屑刮傷工件表面。
將所述定位塊設置成軸向截面呈T狀,在定位塊小頭端面上設置有能與卡盤蓋板配合的坎肩,在定位塊小頭端面上還設置有多個能與卡盤蓋板連接的孔和至少三個能與氣泵連接的孔。
在所述卡盤蓋板一端面上設置有能與定位塊配合的坎肩,在卡盤蓋板上還設置有多個能分別與定位塊和卡盤連接以及便于安裝管道的孔,在卡盤蓋板周邊上還設置有三個能安放卡爪的缺口。
采用這種結構后,由于在移動刀架上設置有內翻轉裝置以及頂料機構,呈L狀的旋轉氣缸連接塊安裝在移動刀架上,在旋轉氣缸連接塊上連接有旋轉氣缸,在旋轉氣缸旋轉頭上安裝有平行機械夾連接塊,在平行機械夾連接塊上設置有平行機械夾,在平行機械夾上安裝有夾爪,頂料機構通過移動刀架置于旋轉氣缸連接塊下方,在與頂料機構對應的數控車床主軸上安裝有工件夾緊防錯裝置,工件夾緊防錯裝置通過管道和壓力表與氣泵連接。從而達到能有效控制裝夾力度、提高加工精度,同時又能自動調頭加工,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翻轉夾具的主視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翻轉夾具內翻轉裝置的主視示意圖。
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翻轉夾具頂料機構的主剖視示意圖。
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翻轉夾具工件夾緊防錯裝置的主剖視示意圖。
附圖5是附圖4的俯視示意圖。
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翻轉夾具工件夾緊防錯裝置的管狀拉桿的右視示意圖。
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翻轉夾具工件夾緊防錯裝置的連接塊的主視示意圖。
附圖8是附圖7的右視示意圖。
圖中:1. 工件夾緊防錯裝置 2. 旋轉氣缸連接塊 3. 旋轉氣缸 4. 平行機械夾連接塊 5. 平行機械夾 6. 夾爪 7. 移動刀架 8. 頂料機構 9. 內翻轉裝置 10. 壓力表 11. 頂料芯子 12. 連接套 13. 氣缸座 14. 氣缸 15. 卡盤 16. 連接塊 17. T型塊 18. 卡爪 19. 擋板 20. 防護罩 21. 定位塊 22. 卡盤蓋板 23. 管狀拉桿。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數控車床的工件翻轉夾具,包括移動刀架7,在移動刀架7上設置有由旋轉氣缸連接塊2、旋轉氣缸3、平行機械夾連接塊4、平行機械夾5和夾爪6組成的內翻轉裝置9以及頂料機構8,呈L狀的旋轉氣缸連接塊2安裝在移動刀架7上,在旋轉氣缸連接塊2上連接有旋轉氣缸3,在旋轉氣缸3旋轉頭上安裝有平行機械夾連接塊4,在平行機械夾連接塊4上設置有平行機械夾5,在平行機械夾5上安裝有夾爪6,頂料機構8通過移動刀架7置于旋轉氣缸連接塊2下方,在與頂料機構8對應的數控車床主軸上安裝有工件夾緊防錯裝置1,工件夾緊防錯裝置1通過管道和壓力表10與氣泵連接。
附圖3所示所述頂料機構8由氣缸14、氣缸座13、彈簧、頂料芯子11、螺栓和連接套12組成,在已設置于移動刀架7上的氣缸座13上安裝有氣缸14,在氣缸14桿上連接有連接套12一端,連接套12另一端通過螺栓與頂料芯子11連接,在連接套12與頂料芯子11之間的螺栓上套裝有彈簧。
附圖4、附圖5所示所述工件夾緊防錯裝置1由卡盤15、連接塊16、T型塊17、卡爪18、擋板19、防護罩20、定位塊21、卡盤蓋板22和管狀拉桿23組成,在與數控車床主軸連接的卡盤15三個凹槽內分別設置有連接塊16,連接塊16通過定位螺釘與卡盤15滑動連接,T型塊17安裝在連接塊16內,卡爪18通過螺栓與T型塊17連接,在卡爪18朝外的端面上設置有擋板19,在擋板19與工件之間安裝有能防止鐵屑刮傷工件表面的防護罩20,工件通過定位塊21與已固定在卡盤15上的卡盤蓋板22連接,在卡盤15上的中心孔內安裝有管狀拉桿23,管狀拉桿23一端穿過數控車床主軸與標準氣缸連接,管狀拉桿23另一端通過管狀拉桿23上的斜槽與連接塊16滑動連接。
附圖4、附圖7和附圖8所示將所述連接塊16設置橫截面呈十字狀,便于與卡盤15上的十字凹槽配合,在橫截面呈十字狀的朝向工件的連接塊16一端上設置有便于安裝T型塊17的豎向燕尾槽,將朝向工件的連接塊16一端面設置成能與卡爪18接觸的鋸齒狀,在橫截面呈十字狀的朝向卡盤15的連接塊16另一端面上設置有便于定位螺釘深入的凹槽,在朝向卡盤15中心線的連接塊16端面上設置有能與管狀拉桿23斜槽滑動配合的橫截面呈T字狀的滑塊。
附圖4和附圖6所示將所述管狀拉桿23設置成大小頭狀,在管狀拉桿23沿軸向方向的大頭端上設置有徑向截面呈燕尾槽狀的斜槽。
附圖4所示將所述卡爪18設置成凹狀,將卡爪18一端面設置成能與連接塊16接觸的鋸齒狀,將卡爪18另一端設置成能與工件上的三角帶槽相對應的軸向截面呈倒三角形狀,并使定位塊21和工件置于卡爪18內表面上的凹槽內。
附圖4和附圖5所示將所述擋板19設置成軸向截面呈L狀,使擋板19一端與卡爪18接觸,擋板19另一端與防護罩20接觸;將所述防護罩20設置成軸向截面與工件側面相對應的S狀,防止鐵屑刮傷工件表面。
附圖4所示將所述定位塊21設置成軸向截面呈T狀,在定位塊21小頭端面上設置有能與卡盤蓋板22配合的坎肩,在定位塊21小頭端面上還設置有多個能與卡盤蓋板22連接的孔和至少三個能與氣泵連接的孔;在所述卡盤蓋板22一端面上設置有能與定位塊21配合的坎肩,在卡盤蓋板22上還設置有多個能分別與定位塊21和卡盤15連接以及便于安裝管道的孔,在卡盤蓋板22周邊上還設置有三個能安放卡爪18的缺口。
當工件置于定位塊16上時,標準氣缸帶動管狀拉桿23作軸向運動,由于管狀拉桿23上的斜槽作用,使斜槽上的連接塊16作徑向運動,并帶動連接塊16上的T型塊17和與T型塊17連接的卡爪18作徑向運動,從而夾緊工件,這時,氣泵動作并通過管道將氣體同時輸送至定位塊21上的三個孔內,當工件將定位塊21上的三個孔完全蓋住時,管道上的壓力表動作并接通電源;當工件沒有將定位塊21上的三個孔完全蓋住時,管道上的壓力表不動作,電源無法接通,此時,需重新裝夾工件。
當加工完工件一個面時,移動刀架7將其上的旋轉氣缸3、平行機械夾5和頂料機構8移至卡盤15前,這時,平行機械夾5前行且夾緊工件,然后,旋轉氣缸3動作,將工件翻轉180度,此時,頂料機構8動作,將工件置于定位塊21上,并由工件夾緊防錯裝置1重復上述夾緊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