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帶鋼鑄軋系統中的帶鋼鑄軋機,具體地指一種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帶鋼鑄軋機將側封板固定于雙輥式帶鋼鑄軋機上的鑄軋輥兩端并直接 與鋼水接觸。它不僅用來控制帶鋼的寬度,而且與帶鋼鑄機的正常操作和生產效率直接相 關,是側封裝置的關鍵部分。側封板的側封不良會使鑄帶邊緣產生毛剌、漏鋼、冷塊和缺損, 因而其是輥式帶鋼鑄軋技術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目前,廣泛應用的側封板僅為一 塊單獨的擋板,由于側封板本身不具備冷卻效果,導致與側封板內側接觸的鋼水冷卻效果 較差,因而熔池內高溫鋼水冷卻不均,直接影響鑄帶的質量;并且鋼水容易黏著在側封板側 壁上,影響了鑄帶邊緣的質量。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帶有冷卻效果、且能有效防止鋼水黏附于側封 板內壁上的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 為實現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包括通過連接部件組 合為一體的主板和蓋板,所述主板與蓋板相對的內側壁面上開設有循環水冷槽,所述循環 水冷槽的進水端和出水端設置在主板的邊緣上。 進一步地,所述循環水冷槽均勻對稱布置在主板與蓋板相接觸的內側壁面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主板的頂面上設置有激振器連接口 。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把側封板設計成帶有循環水冷槽的主板和對應蓋板 的組合結構,使得熔池內與側封板內壁接觸的鋼水被均勻冷卻,可有效改善鑄帶表面的質 量。同時,通過在主板的頂端上設置激振器連接口 ,并連接激振器,使得鑄軋過程中,具有振 動效果的側封板與旋轉的鑄軋輥組成整體呈動態的鋼水熔池,有效避免了鋼水黏著在側封 板內側壁上,改善了鑄帶邊緣的質量。
圖1為一種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側封板主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側封板安裝激振器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中所示的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包括通過螺栓連接為一體的主板1和蓋板2,所 述主板1與蓋板2相對的內側壁面上開設有均勻對稱分布的循環水冷槽3,所述循環水冷槽[0013] 上述技術方案中循環水冷槽3的槽寬設計為15mm、槽深設計為20mm。確保加冷卻 水后的側封板的冷卻強度與鑄軋輥的冷卻強度相匹配。使得熔池內與側封板內壁接觸的鋼 水被均勻冷卻,有效的改善了鑄帶表面的質量。 為了避免鋼水黏著在側封板內側壁上,所述主板1的頂面上設置有激振器連接口 6。接入激振器7后,側封板在頻率為100 300Hz,振幅為0. 05 0. 5mm的范圍內小幅振 動。以上設計使得鑄軋過程中,具有振動效果的側封板與旋轉的鑄軋輥組成整體呈動態的 鋼水熔池,改善了鑄帶邊緣的質量。 所述主板1與蓋板2的接觸面之間設置有石棉橡膠墊密封墊。所述接觸面加工粗 糙度為1. 6 ii m,其余面為3. 2 ii m。 本實用新型的主板1和蓋板2全部采用青銅材料,以利于耐磨和快速傳熱。
權利要求一種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其特征在于該側封板包括通過連接部件組合為一體的主板(1)和蓋板(2),所述主板(1)與蓋板(2)相對的內側壁面上開設有循環水冷槽(3),所述循環水冷槽(3)的進水端(4)和出水端(5)設置在主板(1)的邊緣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水冷槽(3)均勻對稱布置在主板(1)與蓋板(2)相接觸的內側壁面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水冷槽(3)的槽寬為15mm、槽深為20mm。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頂面上設置有激振器連接口 (6)。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頂面上設置有激振器連接口 (6)。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與蓋板(2)之間設置有密封墊。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墊為石棉橡膠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鋼鑄軋機用側封板,它包括通過連接部件組合為一體的主板和蓋板,所述主板與蓋板相對的內側壁面上開設有循環水冷槽,所述循環水冷槽的進水端和出水端設置在主板的邊緣上。同時,通過在主板的頂面上設置激振器連接口,并在工作中與激振器相連。本實用新型使得熔池內與側封板內壁接觸的鋼水被均勻冷卻,可有效改善鑄帶的表面質量,并且有效避免了鋼水黏著在側封板內側壁上,改善了鑄帶邊緣的質量。
文檔編號B22D11/06GK201455215SQ200920087310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14日
發明者張鳳泉, 張福斌, 曾春 申請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