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摻雜鉬粉用溶液純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溶液純化技術領域,主要提出涉及一種摻雜鉬粉用溶液純化裝置。
背景技術:
雜質及微量元素對鉬的性能的影響極其明顯,若鉬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稀土氧化 物,可以提高鉬的再結晶溫度和高溫抗蠕變性能,明顯降低鉬的塑脆轉變溫度,增加延展 性,改變鉬的室溫脆性和高溫抗下 垂性能。近年來,由于對摻雜鉬的要求日益提高,故摻雜 鉬生產雜質含量較少。高質量摻雜鉬粉生產通常所用方法為液_液摻雜,即把摻雜物質加 入蒸餾水中經高溫加熱溶解后,加入二氧化鉬中充分混合,再進行摻雜鉬粉生產。由于該摻 雜物質及溶液中存在不同雜質,因此摻雜過程會帶入較多的雜質,進而影響摻雜鉬粉的性 能,這就要求使用高質量的蒸餾水和摻雜物質,這無形當中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生產效 率。
發明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摻雜鉬粉用溶液純化裝置,以解 決摻雜鉬粉用溶液中雜質去除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完成其發明任務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摻雜鉬粉用溶液純化裝置,由高壓泵和純化機構構成;所述純化機構包括中 轉容器、待裝溶液容器、摻雜溶液容器;高壓泵與純化機構的中轉容器連通;中轉容器與待 裝溶液容器連通;所述摻雜溶液容器內設置有濾芯,待裝溶液容器與摻雜溶液容器內的濾 芯連通;所述的中轉容器、待裝溶液容器為密閉容器。所述濾芯由濾紙、醫用脫脂棉、紗布從內到外依次包裹。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種摻雜鉬粉用溶液純化裝置,使后續生產工序混料效果好,機 械化程度高,有效的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材料成品率,降低生產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濾芯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排氣孔,2、橡皮管,3、橡皮塞,4、橡皮管,5、橡皮塞,6、橡皮管,7、摻雜溶液 容器,8、中轉容器,9、待裝溶液容器,10、濾芯,11、高壓泵,12、濾紙,13、醫用脫脂棉,14、紗布。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加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摻雜鉬粉用溶液純化裝置,由高壓泵11和純化機構構成,高壓泵上設置有排氣孔1,所述純化機構包括中轉容器8、待裝溶液容器9、摻雜溶液容器7 ;,中轉容器8通過橡皮管2與高壓泵相連通并通過橡皮管4與待裝溶液容器9連通,所述摻雜溶 液容器7內設置有濾芯10,待裝溶液容器9通過橡皮管2與摻雜溶液容器內濾芯10的出 口連通。所述中轉容器8、待裝溶液容器9為由橡皮塞3密封的密閉容器。濾芯10由濾紙 12、醫用脫脂棉13、紗布14從內到外依次包裹。 當過濾工作開始時,先將摻雜溶液倒入摻雜溶液容器內,并使濾芯10位于液面以 下,啟動高壓泵11,將中轉容器8內的空氣抽出,形成真空結構,外界大氣壓將摻雜溶液通 過濾芯10壓入待裝溶液容器內,摻雜溶液由濾芯20完成過濾,使雜質與摻雜溶液分離。
權利要求一種摻雜鉬粉用溶液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由高壓泵(11)和純化機構構成;所述純化機構包括中轉容器(8)、待裝溶液容器(9)、摻雜溶液容器(7);高壓泵(11)與純化機構的中轉容器(8)連通;中轉容器(8)與待裝溶液容器(9)連通;所述摻雜溶液容器(7)內設置有濾芯(10),待裝溶液容器(9)與摻雜溶液容器內的濾芯(10)連通;所述的中轉容器(8)、待裝溶液容器(9)為密閉容器。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摻雜鉬粉用溶液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濾芯(10)由濾紙 (12)、醫用脫脂棉(13)、紗布(14)從內到外依次包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溶液純化技術領域,主要涉及一種摻雜鉬粉用溶液純化裝置;純化裝置由高壓泵(11)和純化機構構成;所述純化機構包括中轉容器(8)、待裝溶液容器(9)、摻雜溶液容器(7);高壓泵(11)與純化機構的中轉容器(8)連通;中轉容器(8)與待裝溶液容器(9)連通;所述摻雜溶液容器(7)內設置有濾芯(10),待裝溶液容器(9)與摻雜溶液容器內的濾芯(10)連通;所述的中轉容器(8)、待裝溶液容器(9)為密閉容器。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摻雜鉬粉用溶液純化裝置,使后續生產工序混料效果好,機械化程度高,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材料成品率,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2F9/06GK201552301SQ20092029280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4日
發明者侯麥珍, 張二召, 張小艷, 彭光輝, 李偉, 陳利革 申請人: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