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加工方法

文檔序號:3329497閱讀:33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加工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具有兩個端面,一個端面用來做基準端面,另一個端面用來做非基準端面,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需先磨削加工出來并依基準端面為基準才能進行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后續工序的加工,因此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磨削后產生的平面度誤差會直接影響到后續各工序的加工精度。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磨削工藝過程大致如下
將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的一個端面平放在M74100平面磨床的電磁工作臺上,通上電使電磁工作臺處于充磁狀態,靠磁力吸附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的一個端面,另一個端面通過磨削加工使其成為非基準端面,然后斷電使電磁工作臺處于退磁狀態,再將另一個端面翻轉過來平放在M74100平面磨床的電磁工作臺上,再通上電使電磁工作臺處于充磁狀態, 靠磁力吸附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的另一個端面,一個端面通過磨削加工使其成為基準端面,基準端面磨削加工完畢對電磁工作臺斷電,并在基準端面做出相應標記。上述工藝過程存在如下問題
電磁工作臺的兩次磁力吸附會使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產生軸向輕微變形,軸向輕微變形的產生會直接影響到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平面度誤差,而平面度誤差的產生又會影響到后續各工序的加工精度。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加工方法,該加工方法的實施方式是用在M74100平面磨床上,通過平面墊塊的支撐和輔助機械夾具的卡緊使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不產生軸向變形,故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磨削后所產生的平面度符合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后續各工序的加工要求,加工方法簡單實用。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加工方法,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或是指該軸承的外圈,或是指該軸承的內圈,外圈的內徑具有內溝道,內圈的外徑具有外溝道,將外圈或是內圈未加工前的一個端面暫定為基I端面而將另一個端面暫定為基II端面,加工方法所用的機床是M74100平面磨床,加工方法涉及到數個平面墊塊,數個平面墊塊的結構尺寸完全一致,加工方法還涉及到數個輔助機械夾具以及厚度不等的墊片,則本發明的加工方法如下
將外圈或是內圈所述基I端面平放在M74100平面磨床的電磁工作臺上,在所述基I 端面和電磁工作臺之間放入數個平面墊塊,每個平面墊塊按外圈或是內圈的圓周方向均勻配置間距,在每個平面墊塊旁都配置有輔助機械夾具,所有輔助機械夾具均處于外圈的所述內溝道端,或均處于內圈的所述外溝道端,所有輔助機械夾具均固定在所述電磁工作臺上,通過平面墊塊和加在平面墊塊上的墊片來找正所述基II端面的水平位置,并通過數個輔助機械夾具卡在所述內溝道或是所述外溝道使外圈或是內圈得以固定在所述電磁工作臺上,所述電磁工作臺不能通電且不能處于充磁狀態,通過M74100平面磨床來粗磨削加工所述基II端面,并把所述基II端面標記為非基準端面,所述基II端面粗磨削加工后的平面度誤差應符合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的形位公差要求;將所述基II端面翻轉過來平放在均勻配置間距的數個平面墊塊,由于每個平面墊塊經磨削檢驗后是等高的,所以通過數個輔助機械夾具使外圈或是內圈再次固定在所述電磁工作臺上,此時所述電磁工作臺不能通電且不能處于充磁狀態,通過M74100平面磨床多道次來細磨削加工所述基I端面,并把所述基I端面標記為基準端面,所述基I端面細磨削加工后的平面度誤差應符合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的形位公差要求,至此完成外圈或是內圈的非基準端面磨削加工和基準端面磨削加工。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優越性
I、本發明有效地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所產生的問題,通過平面墊塊的支撐和輔助機械夾具的卡緊以及電磁工作臺不通電且不處于充磁狀態,使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不會產生軸向變形,故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磨削后所產生的平面度誤差符合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后續各工序的加工要求,加工方法簡單實用,為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提供了良好的基準要求。2、本發明的加工方法一般操作人員即可操作實施。3、采用平面墊塊和輔助機械夾具,可避免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產生軸向變形。4、輔助機械夾具在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內孔端配置,平面墊塊按其圓周方向均勻配置,保障了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所受的夾持力均勻,也避免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產生徑向變形。5、本發明為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磨削加工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新方法,減少了設備投入,節省了投資。
具體實施例方式關于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的相關技術標準參見GB/T271-1997。特大型軸承的公稱外徑尺寸D > 440mm的軸承,對于外徑尺寸> 440mm的超輕、特輕系列軸承套圈即稱為特大
型薄壁軸承套圈。本發明是一種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加工方法。該加工方法與背景技術所介紹的磨削工藝過程既有聯系又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均知,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或是指該軸承的外圈,或是指該軸承的內圈,薄壁外圈的內徑具有內溝道,薄壁內圈的外徑具有外溝道。下文中將薄壁外圈簡稱為外圈,將薄壁內圈簡稱為內圈,以免概念混淆。
為能清楚說明本發明,將外圈和內圈未加工前的任一個端面暫自定義為基I端面而將其另一個端面暫自定義為基II端面,加工方法所用的機床是M74100平面磨床,加工方法涉及到數個平面墊塊,數個平面墊塊的結構尺寸完全一致并經磨削加工使其具有等高, 加工方法還涉及到數個輔助機械夾具以及厚度不等的墊片。本發明的加工方法如下
將外圈或是內圈所述基I端面平放在M74100平面磨床的電磁工作臺上,在所述基I 端面和電磁工作臺之間放入數個平面墊塊,每個平面墊塊按外圈或是內圈的圓周方向均勻配置間距,在每個平面墊塊旁都配置有輔助機械夾具,所有輔助機械夾具均處于外圈的所述內溝道端,或均處于內圈的所述外溝道端,所有輔助機械夾具均固定在所述電磁工作臺上。通過平面墊塊和加在平面墊塊上的墊片來找正所述基II端面的水平位置,這種方式雖然沒有特別之處,但這種方式保證了外圈或是內圈所受的夾持力均勻,既不引起外圈或是內圈產生軸向變形,又避免了外圈或是內圈產生徑向變形。其次通過數個輔助機械夾具卡在所述內溝道或是所述外溝道使外圈或是內圈得以固定在所述電磁工作臺上,所述電磁工作臺不能通電且不能處于充磁狀態,通過M74100 平面磨床來粗磨削加工所述基II端面,并把所述基II端面標記為非基準端面,所述基II端面粗磨削加工后的平面度誤差應符合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的形位公差要求。將所述基II端面翻轉過來平放在均勻配置間距的數個平面墊塊,由于每個平面墊塊經磨削檢驗后是等高的,所以通過數個輔助機械夾具使外圈或是內圈再次固定在所述電磁工作臺上,此時所述電磁工作臺不能通電且不能處于充磁狀態,通過M74100平面磨床多道次來細磨削加工所述基I端面,并把所述基I端面標記為基準端面,所述基I端面細磨削加工后的平面度誤差應符合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的形位公差要求,至此完成外圈或是內圈的非基準端面磨削加工和基準端面磨削加工。所述電磁工作臺不能通電且不能處于充磁狀態,就從根本上保證了外圈或是內圈不會產生軸向變形。所述電磁工作臺在通電或處于充磁狀態下產生的磁力如果分布不均, 都會或多或少對薄壁外圈或是薄壁內圈產生一定的軸向變形。綜上,上述加工方法有效地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所產生的問題,通過平面墊塊的支撐和輔助機械夾具的卡緊以及電磁工作臺不通電且不處于充磁狀態,使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不會產生軸向變形,故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磨削后所產生的平面度誤差符合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后續各工序的加工要求,加工方法簡單實用,為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提供了良好的基準要求,同時本發明的加工方法一般操作人員即可操作實施,減少了設備投入,節省了投資。本發明的加工方法同樣可以用在其它大型磨床或是機床上。
權利要求
1.一種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加工方法,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或是指該軸承的外圈,或是指該軸承的內圈,外圈的內徑具有內溝道,內圈的外徑具有外溝道,將外圈或是內圈未加工前的一個端面暫定為基I端面而將另一個端面暫定為基Ii端面,加工方法所用的機床是M74100平面磨床,加工方法涉及到數個平面墊塊,數個平面墊塊的結構尺寸完全一致,加工方法還涉及到數個輔助機械夾具以及厚度不等的墊片,其特征是將外圈或是內圈所述基I端面平放在M74100平面磨床的電磁工作臺上,在所述基I 端面和電磁工作臺之間放入數個平面墊塊,每個平面墊塊按外圈或是內圈的圓周方向均勻配置間距,在每個平面墊塊旁都配置有輔助機械夾具,所有輔助機械夾具均處于外圈的所述內溝道端,或均處于內圈的所述外溝道端,所有輔助機械夾具均固定在所述電磁工作臺上,通過平面墊塊和加在平面墊塊上的墊片來找正所述基II端面的水平位置,并通過數個輔助機械夾具卡在所述內溝道或是所述外溝道使外圈或是內圈得以固定在所述電磁工作臺上,所述電磁工作臺不能通電且不能處于充磁狀態,通過M74100平面磨床來粗磨削加工所述基II端面,并把所述基II端面標記為非基準端面,所述基II端面粗磨削加工后的平面度誤差應符合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的形位公差要求;將所述基II端面翻轉過來平放在均勻配置間距的數個平面墊塊,由于每個平面墊塊經磨削檢驗后是等高的,所以通過數個輔助機械夾具使外圈或是內圈再次固定在所述電磁工作臺上,此時所述電磁工作臺不能通電且不能處于充磁狀態,通過M74100平面磨床多道次來細磨削加工所述基I端面,并把所述基I端面標記為基準端面,所述基I端面細磨削加工后的平面度誤差應符合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的形位公差要求,至此完成外圈或是內圈的非基準端面磨削加工和基準端面磨削加工。
全文摘要
一種特大型薄壁軸承套圈基準端面和非基準端面的加工方法,該軸承套圈或是指外圈或是指內圈,將外圈或是內圈未加工前的一個端面稱為基Ⅰ端面而將另一個端面稱為基Ⅱ端面,所用機床是M74100平面磨床,在所述基Ⅰ端面和電磁工作臺之間放入數個平面墊塊并配置輔助機械夾具,通過平面墊塊和墊片來找正所述基Ⅱ端面的水平位置,并通過數個輔助機械夾具卡在所述內溝道或是所述外溝道使外圈或是內圈得以固定在所述電磁工作臺上,所述電磁工作臺不能通電且不能處于充磁狀態,先粗磨所述基Ⅱ端面,再細磨所述基Ⅰ端面至符合形位公差要求,至此完成外圈或是內圈的非基準端面磨削加工和基準端面磨削加工,且不產生軸向和徑向變形,為后續加工提供便利。
文檔編號B24B7/16GK102601697SQ20121004768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8日
發明者史松霞, 張亞輝, 張德穎, 李立, 楊俊生, 魏闖 申請人:洛陽軸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