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回轉工作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回轉工作臺,特別是一種用于齒輪感應淬火工藝的回轉工作臺,屬于機械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回轉工作臺是機械工程中常見的零部件加工機床附件,其帶有可轉動的臺面,用以裝夾工件并實現回轉和分度定位,簡稱轉臺或第四軸。齒輪的感應淬火工藝也可以通過回轉工作臺來實現,但是在齒輪的逐齒感應淬火過程中,感應器與齒輪之間的間隙需要進行精確的控制,才能確保淬火后的齒輪獲得均勻、合格的硬化層。因此,對放置齒輪的回轉工作臺有以下要求一、能夠流暢回轉;二、齒輪能被穩 定的固定在回轉工作臺上,確保淬火進行時不發生位移;三、齒輪齒部端面跳動在O. 05mm以內;四、齒輪齒頂圓面跳動在O. 05mm以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回轉工作臺,結構緊湊、剛度良好、回轉流暢,適用于齒輪的逐齒感應淬火。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回轉工作臺,包括轉臺和基座,所述轉臺包括呈圓柱狀的主體和位于主體中段的臺面,主體沿著垂直方向具有上下兩個自由端,所述基座為圓柱體,其內腔收容轉臺的主體的下自由端,所述轉臺與基座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所述軸承包括水平設置的推力球軸承和垂直設置的角接觸球軸承和深溝球軸承。優選,所述角接觸球軸承與深溝球軸承之間還設有隔套。優選,所述主體的下自由端上還設有壓圈,通過螺紋與轉臺連接,通過二者之間的螺紋預緊力,固定軸承、轉臺、基座之間的位置。優選,還包括螺紋連接在主體的上自由端上的壓緊螺母,借助螺紋預緊力提供軸向力壓緊放置在二者之間的齒輪工件。優選,所述轉臺的主體上還設有水平調整螺母,借助螺紋預緊力提供徑向壓力調整齒輪圓面跳動,使所述齒輪齒頂圓面跳動控制在O. 05mm以內,可以使齒輪更穩定地固定在回轉工作臺上,確保齒輪在淬火時不發生位移,使齒輪和感應器之間的間隙得到精確的控制,這樣,齒輪淬火后獲得的硬化層會更均勻。進一步優選,所述轉臺的臺面上還設有垂直調整螺母,借助螺紋預緊力提供軸向壓力調整齒輪端面跳動,使所述齒輪齒部端面跳動控制在O. 05mm以內。這樣可以使齒輪更穩定地固定在回轉工作臺上,確保齒輪在淬火時不發生位移,使齒輪和感應器之間的間隙得到更精確的控制,齒輪淬火后會獲得更均勻的硬化層。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由于回轉工作臺的轉臺和基座利用深溝球軸承、角接觸軸承、推力球軸承相互連接,因此,可以分別從軸向和徑向上均勻承載負荷,實現了回轉工作臺的平穩、精確運轉。如果進一步采用水平調整螺母和垂直調整螺母的方式,使齒輪齒部的端面跳動在O. 05mm以內、齒輪齒頂圓面跳動在O. 05mm以內,貝U可以使齒輪更穩定的固定在回轉工作臺上,實現齒輪和感應器之間間隙的更精確控制,從而使齒輪獲得更均勻的硬化層。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回轉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回轉工作臺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如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回轉工作臺包括轉臺I和基座2,其中,轉臺I為一體式結構,包括呈圓柱狀的主體11和位于主體11中段的臺面12,主體11沿著垂直方向具有上下兩個自由端13、14,臺面12同樣沿著垂直方向具有上下兩個平面15、16。工作狀態下,需要加工的工件則放置在臺面12的上平面15上,并通過螺紋連接在主體11的上自由端13上的壓緊螺母4壓緊,借助螺紋預緊力提供軸向力壓緊放置在二者之間的齒輪工件。主體11上沿圓周均布有水平調整螺母5,通過螺紋與轉臺I連接,借助螺紋預緊力傳遞徑向力給齒輪,調整齒輪的圓面跳動在O. 05mm以內。臺面12上沿圓周均布有垂直調整螺母6,通過螺紋與轉臺I連接,借助螺紋預緊力傳遞軸向力給齒輪,調整齒輪的端面跳動在O. 05mm以內。基座2同樣為圓柱體,其內腔用于收容轉臺I的主體11的下自由端14,請參閱圖1,下自由端14與基座2之間通過三個軸承7、8、9連接,其中,軸承7為推力球軸承,用于承載軸向載荷,軸承8為角接觸球軸承,用于承載軸向載荷與徑向載荷,軸承9為深溝球軸承,用于承載徑向載荷。另外,在位于軸承8與軸承9之間還設有隔套3,用于精確定位二者的位置。在主體11的下自由端14上,還設有壓圈10,通過螺紋與轉臺I連接,通過二者之間的螺紋預緊力,固定軸承7,8,9、轉臺I、基座2六者之間的位置。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基座連接在齒輪感應淬火機床上,轉臺可相對于基座轉動。正常工作時,可使用液壓機構、伺服電機等對機構傳動轉臺,對其進行回轉、分度。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前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精髓的啟示下,還可能做出其他變更,但只要其實現的功能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似,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回轉工作臺,包括轉臺(I)和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臺(I)包括呈圓柱狀的主體(11)和位于主體(11)中段的臺面(12),主體(11)沿著垂直方向具有上、下兩個自由端(13、14),所述基座(2)為圓柱體,其內腔收容轉臺(I)的主體(11)的下自由端(14),所述轉臺(I)與基座(2)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所述軸承包括水平設置的推力球軸承(7)和垂直設置的角接觸球軸承(8)和深溝球軸承(9)。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回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接觸球軸承(8)與深溝球軸承(9)之間還設有隔套(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1)的下自由端(14)上還設有壓圈(10),通過螺紋與轉臺(I)連接,通過二者之間的螺紋預緊力固定軸承(7,8,9)、轉臺(I)、基座(2)相互之間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回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螺紋連接在主體(11)的上自由端(13)上的壓緊螺母(4),通過螺紋預緊力提供軸向力壓緊放置在二者之間的齒輪工件。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回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臺(I)的主體(11)上還設有水平調整螺母(5)。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回轉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臺(I)的臺面(12)上還設有垂直調整螺母(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回轉工作臺,包括轉臺和基座,所述轉臺包括呈圓柱狀的主體和位于主體中段的臺面,主體沿著垂直方向具有上下兩個自由端,所述基座為圓柱體,其內腔收容轉臺的主體的下自由端,所述轉臺與基座之間通過軸承連接,所述軸承包括水平設置的推力球軸承和垂直設置的角接觸球軸承和深溝球軸承,從軸向和徑向上分別可以承載負荷,實現轉臺的平穩、精確運轉。
文檔編號C21D9/32GK202576482SQ20122010440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9日
發明者蒲銳, 陳金龍, 楊晟, 胡寅岳 申請人: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