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所述設備由以下裝置順序連接組成:配料裝置,一機械混粉裝置,燒結裝置,粉體氧化裝置,粉體破碎裝置,另一個機械混粉裝置。燒結裝置中為了使粉體受熱均勻,采用了一個熱氣循環利用的裝置,即將處于燒結窯體部位的進料反應器頂部的熱氣通過一個壓力裝置抽出后從其底部噴出,這樣能使沉積在底部的粉體氧氣,使其受熱均勻、反應更加充分。
【專利說明】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燒結裝置中,往往會發生因為粉塵沉積而造成的受熱不均和反應不完全,采用單純的底部鼓風裝置會加大裝置的復雜性達不到最佳的有益效果。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4]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所述設備由以下裝置順序連接組成:配料裝置,一機械混粉裝置,燒結裝置,粉體氧化裝置,粉體破碎裝置,另一個機械混粉裝置,其特征在于:燒結裝置包括進料反應器、進料斗、出料口、燒結窯體、螺旋管、吸氣管、充氣管、壓力裝置、轉動軸、電機、支撐桿、傳動支架、鼓風口、分流通氣管,所述進料反應器中部位于燒結窯體內部,所述進料反應器一端頂部設置進料斗,所述進料反應器另一端底部設置出料口,所述轉動軸中段與螺旋管嵌合連接位于進料反應器內,所述轉動軸兩端設置有若干支撐桿,所述轉動軸任意一端設置有傳動支架,傳動支架與電機活動連接,所述吸氣管穿過燒結窯體頂部與進料反應器頂部連接,所述進料反應器底部設置若干個鼓風口,所述分流通氣管頂端設置有若干個大小、數量與進料反應器底部鼓風口大小、數量相符合的通氣口,所述分流通氣管底端設置有一個位置與充氣管相對應的通氣口,所述充氣管穿過燒結窯體底部與分流通氣管底端通氣口相連,所述吸氣管、所述充氣管與壓力裝置連接。
[0005]作為優選,所述進料反應器的靠近進料斗一端設置有第一冷卻裝置,進料反應器的靠近出料口一端設置有第二冷卻裝置。
[0006]作為優選,所述吸氣管、充氣管與進料反應器為活動連接。
[0007]作為優選,所述吸氣管、充氣管與壓力裝置為活動連接。
[0008]作為優選,所述燒結窯體內壁涂有保溫層。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為防止粉體沉積而造成受熱不均,采用了一個熱氣循環利用的裝置,即將處于燒結窯體部位的進料反應器頂部的熱氣通過一個壓力裝置抽出后從其底部噴出,這樣能使沉積在底部的粉體氧氣,使其受熱均勻、反應更加充分。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燒結裝置的主視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進料反應器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考附圖,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所述設備由以下裝置順序連接組成:配料裝置,一機械混粉裝置,燒結裝置,粉體氧化裝置,粉體破碎裝置,另一個機械混粉裝置,其特征在于:燒結裝置包括進料反應器7、進料斗3、出料口 8、燒結窯體5、螺旋管13、吸氣管14、充氣管9、壓力裝置10、轉動軸2、電機12、支撐桿1、傳動支架11、鼓風口 15、分流通氣管16,所述進料反應器7中部位于燒結窯體5內部,所述進料反應器7 —端頂部設置進料斗3,所述進料反應器7另一端底部設置出料口 8,所述轉動軸2中段與螺旋管13嵌合連接位于進料反應器7內,所述轉動軸2兩端設置有若干支撐桿I,所述轉動軸2任意一端設置有傳動支架11,傳動支架11與電機12活動連接,所述吸氣管14穿過燒結窯體5頂部與進料反應器7頂部連接,所述進料反應器7底部設置若干個鼓風口 15,所述分流通氣管16頂端設置有若干個大小、數量與進料反應器7底部鼓風口 15大小、數量相符合的通氣口,所述分流通氣管16底端設置有一個位置與充氣管9相對應的通氣口,所述充氣管9穿過燒結窯體5底部與分流通氣管16底端通氣口相連,所述吸氣管14、所述充氣管9與壓力裝置10連接,所述進料反應器7的靠近進料斗3 —端設置有第一冷卻裝置4,進料反應器7的靠近出料口 8 —端設置有第二冷卻裝置6,所述吸氣管14、充氣管9與進料反應器7為活動連接,所述吸氣管14、充氣管9與壓力裝置10為活動連接,所述燒結窯體5內壁涂有保溫層。
[0014]粉體從進料斗3進入進料反應器7,電機12通過傳動支架11控制轉動軸2轉動,進料反應器7內轉動軸2與螺旋管13嵌合工作推動粉體傳動,粉體先經過第一冷卻裝置4,再進入燒結窯體5區域,在燒結窯體5區域中時,吸氣管14負責從進料反應器7頂部抽取熱氣,通過壓力裝置10經過充氣管9把熱氣從進料反應器7底部噴出,這樣能使粉體受熱均勻,反應更加充分。粉體通過燒結窯體5區域后進入第二冷卻裝置6后從出料口 8排出。
【權利要求】
1.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所述設備由以下裝置順序連接組成:配料裝置,一機械混粉裝置,燒結裝置,粉體氧化裝置,粉體破碎裝置,另一個機械混粉裝置,其特征在于:燒結裝置包括進料反應器(7)、進料斗(3)、出料口(8)、燒結窯體(5)、螺旋管(13)、吸氣管(14)、充氣管(9)、壓力裝置(10)、轉動軸(2)、電機(12)、支撐桿(I)、傳動支架(11)、鼓風口(15)、分流通氣管(16),所述進料反應器(7)中部位于燒結窯體(5)內部,所述進料反應器(7)—端頂部設置進料斗(3),所述進料反應器(7)另一端底部設置出料口(8),所述轉動軸(2)中段與螺旋管(13)嵌合連接位于進料反應器(7)內,所述轉動軸(2)兩端設置有若干支撐桿(1),所述轉動軸(2)任意一端設置有傳動支架(11),傳動支架(11)與電機(12)活動連接,所述吸氣管(14)穿過燒結窯體(5 )頂部與進料反應器(7 )頂部連接,所述進料反應器(7)底部設置若干個鼓風口( 15),所述分流通氣管(16)頂端設置有若干個大小、數量與進料反應器(7)底部鼓風口( 15)大小、數量相符合的通氣口,所述分流通氣管(16)底端設置有一個位置與充氣管(9)相對應的通氣口,所述充氣管(9)穿過燒結窯體(5)底部與分流通氣管(16)底端通氣口相連,所述吸氣管(14)、所述充氣管(9)與壓力裝置(10)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反應器(7)的靠近進料斗(3)—端設置有第一冷卻裝置(4),進料反應器(7)的靠近出料口(8)一端設置有第二冷卻裝置(6 )。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氣管(14)、充氣管(9)與進料反應器(7)為活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氣管(14)、充氣管(9)與壓力裝置(10)為活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金屬陶瓷復合粉體制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窯體(5)內壁涂有保溫層。
【文檔編號】B22F9/16GK203830731SQ201420160286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日
【發明者】孫珂楊 申請人:浙江科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