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磨碗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磨碗機,包括支架、金剛石磨輪、磨輪驅動機構、保護箱、載物機構、角度調節機構、連接軸承、第一軸承、電源控制箱。磨輪驅動機構上的調速電機、步進電機驅動金剛石磨輪旋轉工作,角度調節機構通過旋轉電機、把手進行角度調節使載物機構上的材料旋轉、位移,從而實現通過金剛石磨輪的磨蝕作用在材料上磨出要求的碗形盲孔。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磨碗機具有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盲孔形狀規則、安全防護性好的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自動磨碗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自動磨碗機。
【背景技術】
[0002] 根據工藝和使用需要,突出需要在硬質無機材料諸如陶瓷、玻璃等的加工經常需 要在其內部形成碗狀盲孔。往往為了實現加工的目的需要把材料進行切割解剖在不同部位 分別磨孔,然后再粘合成為整體,粘合處的性能直接成為其應用上的短板;或者采用工具進 行手工挖孔,但是此方法對于盲孔的形狀很難控制,工作效率低,無法規模化加工,且此法 容易造成作業者的損傷,不利于安全生產和規模化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的一種自動磨碗機,有效地減 少了材料內部碗形盲孔加工的時間,保證了碗形盲孔形狀的規則性,保護了作業者的安全。
[0004]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磨碗機,包括支架、金剛石磨輪、磨輪驅動機構、保護 箱、載物機構、角度調節機構、連接軸承、第一軸承、電源控制箱。所述的保護箱在支架一 偵牝保護箱為打磨加工提供了防護屏蔽空間;磨輪驅動機構位于保護箱外部另一側,磨輪驅 動驅動機構在自動磨碗形盲孔的過程中帶動金剛石磨輪高速轉動,高速轉動的金剛石磨輪 磨蝕材料,實現自動磨盲孔;載物機構位于保護箱底部正下方,在實際加工的過程中,把需 要加工的材料固定在載物機構上,避免其在自動磨碗形盲孔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位置漂移; 電源控制箱位于支架的底部下方,在電源控制箱上分別設置總電源、調速電機電源開關、步 進電機電源開關、旋轉電機電源開關和急停控制開關,有利于對加工過程選擇控制和危急 斷電處理;金剛石磨輪與載物機構在保護箱體內部,在實際加工的過程中有效隔離了打磨 加工的環境與外部環境,避免了打工加工過程中的高溫粉末飛濺出來造成的對作業者的傷 害;磨輪驅動機構通過連接軸承與金剛石磨輪連接,載物機構通過第一軸承與角度調節機 構連接,有效地把裝置的不同機構和部件形成一個自動化操作的整體。
[0006] 優選地,所述的磨輪驅動機構包括調速電機、步進電機、第一螺旋軸承、第一皮帶 輪、第二皮帶輪、皮帶、皮帶罩、軸承罩。調速電機水平固定在支架的右側,步進電機垂直安 裝在調速電機的左側前方,第一皮帶輪安裝在調速電機上,第二皮帶輪安裝在連接軸承端 部,第一皮帶輪與第二皮帶輪通過皮帶連接,調速電機在電源開啟后高速旋轉,隨之通過皮 帶的傳動導致連接軸承轉動,固定在連接軸承端部的金剛石磨輪也隨之轉動,與材料的接 觸后會磨蝕材料,形成弧形的凹坑;步進電機通過第一螺旋軸承與連接軸承的中部連接,當 步進電機開啟后,步進電機帶動第一螺旋軸承上下運動,帶動連接軸承的升降,使金剛石磨 輪上下運動,有效地實現了對磨蝕深度的控制;當調速電機與步進電機同時開啟配合,可以 最終獲取到不同深度的弧形凹坑;皮帶外部設皮帶罩,步進電機與連接軸承連接處外部設 有軸承罩,有效地隔離了裝置運轉的外界影響,既保證了運轉過程的流暢性,又實現了對于 作業者的防護。
[0007] 優選地,所述的載物機構包括固定套、底座、六角螺絲、調節座。固定套位于金剛 石磨輪的正下方,固定套固定在底座上表面,固定套與底座中間形成空腔,在實際加工的過 程中把需要加工的材料裝入空腔內,固定套扣在其表面固定;底座通過六角螺絲固定在調 節座的上方,六角螺絲旋動后,可以根據需要以六角螺絲作為旋轉軸轉動底座,從而實現對 于待加工材料不同位置和加工的加工要求;調節座的底部通過第一軸承與角度調節機構連 接,通過角度調節機構從而實現了對底座的角度調整,從而可以改變待加工材料的角度調 節控制。
[0008] 優選地,所述的角度調節機構包括旋轉電機、滑板、滑板固定架、第一滾動軸承、第 二滾動軸承、第二螺旋軸承、轉輪、第一把手、連桿、第一齒輪、第二齒輪、棍筒、第二把手。滑 板固定架固定在支架底部下方,滑板呈兩橫三堅交錯狀,通過第一滾動軸承、第二滾動軸承 連接在滑板固定架中部,可以在滑板固定架內左右前后移動;旋轉電機固定在滑板上,旋轉 電機通過所述的第一軸承與載物機構的調節座的底部連接,旋轉電機開啟后,直接帶動第 一軸承旋轉,引起底座的轉動,直接導致待加工的材料自轉,在調速電機同時開啟后,弧形 凹坑被旋轉磨蝕形成碗形盲孔,步進電機、調速電機同時開啟后,可以對于碗形盲孔的深度 實現有效的選擇控制;滑板左側連接第二螺旋軸承,第二螺旋軸承的另一端部安裝有轉輪, 轉輪上設置有第一把手,通過第一把手,可以省力地旋動第二螺旋軸承的左右運動,隨之引 起滑板的左右移動,從而實現碗形盲孔在左右方向的選擇控制;滑板的前側與連桿連接,連 桿的端部固定在第一齒輪上,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齒牙咬合,在第二齒輪的外側面上連接 輥筒,輥筒上設置有第二把手,轉動第二把手,帶動連桿,會引起滑板的前后移動,從而實現 在前后方向上對于碗形盲孔形狀的控制。
[0009] 優選地,所述的第一滾動軸承、第二滾動軸承與滑板固定架的接觸處為橢圓形孔 狀,從而為滑板在第二把手旋動后前后移動提供了軌跡。
[0010] 優選地,所述的保護箱上設置有冷卻液輸送孔、冷卻液輸送管、排液孔。在打磨加 工的過程中,通過冷卻液輸送管噴灑冷卻液,冷卻液從切割面流淌而下,有效帶走切割加工 形成的熱量,既避免了過分高溫對設備造成的損傷,又防止了高溫對于加工者可能造成的 灼傷。
[0011] 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磨碗機與切割粘合方法和手工挖孔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的 有益效果:第一,結構簡單,設備造價低廉;第二,,盲孔打磨需要的時間少,生產效率高;第 三,加工的盲孔形狀可控,保證盲孔的規則性;第四,自動化程度高。作業安全性好,有效避 免了手工挖孔對作業者的傷害;第五,應用面廣,不僅適用于碗狀,而且可以加工酒杯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磨碗機的正視圖;
[0013]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磨碗機的左視圖;
[0014]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磨碗機的俯視布局圖;
[0015]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磨碗機的保護箱剖面圖;
[0016]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磨碗機的滑板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實施例及 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產品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8]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自動磨碗機,包括支架1、金剛石磨輪2、磨輪驅動機構7、 保護箱3、載物機構8、角度調節機構9、連接軸承4、第一軸承5、電源控制箱11。所述的保 護箱3在支架1左側,保護箱3為打磨加工提供了防護屏蔽空間;磨輪驅動機構7位于保護 箱3外部右側,磨輪驅動驅動機構在自動磨盲孔的過程中帶動金剛石磨輪2高速轉動;載物 機構8位于保護箱1底部正下方,載物機構8提供待加工材料固定空間;電源控制箱11位 于支架1的右側底部下方,在電源控制箱11上分別設置總電源開關、調速電機電源開關、步 進電機電源開關、旋轉電機電源開關和急停控制開關,對加工過程進行開啟或關閉控制;金 剛石磨輪2與載物機構8在保護箱體1內部,在實際加工的過程中有效隔離了打磨加工的 環境與外部環境,避免了打工加工過程中的高溫粉末或者火花飛濺出來造成的對作業者的 傷害,適當的時候,可以在保護箱3的頂部加上屋形罩進一步防護;磨輪驅動機構7通過連 接軸承4與金剛石磨輪2連接,載物機構8通過第一軸承5與角度調節機構9連接,有效地 把裝置的不同機構和部件形成一個自動化操作的整體。
[0019] 如圖2、圖3所示,所述的保護箱3上設置有冷卻液輸送孔31、冷卻液輸送管32、排 液孔33。在打磨加工的過程中,通過冷卻液輸送管噴灑冷卻液,冷卻液從切割面流淌而下, 降低粉塵,有效帶走切割加工形成的熱量,既避免了過分高溫對設備造成的損傷,又防止了 高溫對于加工者可能造成的灼傷。
[0020] 如圖2所示,磨輪驅動機構7包括調速電機71、步進電機72、第一螺旋軸承73、第 一皮帶輪74、第二皮帶輪75、皮帶76、皮帶罩77、軸承罩78。調速電機水平71固定在支架 1的右側,步進電機72垂直安裝在調速電機71的左側前方,第一皮帶輪74安裝在調速電機 71上,第二皮帶輪75安裝在連接軸承4端部,第一皮帶輪74與第二皮帶輪75通過皮帶76 連接,調速電機71在開啟后高速旋轉,隨之通過皮帶的傳動導致連接軸承轉動,固定在連 接軸承端部的金剛石磨輪2也隨之轉動,與材料的接觸后會磨蝕材料,形成弧形狀的凹坑; 步進電機72通過第一螺旋軸承73與連接軸承4的中部連接,當步進電機開啟后,步進電機 帶動第一螺旋軸承73上下運動,帶動連接軸承4的升降,實現金剛石磨輪2上下運動,有效 地實現了對磨蝕深度的控制;當調速電機71與步進電機72同時開啟配合,可以最終獲取到 不同深度的弧形凹坑;皮帶76外部設皮帶罩77,步進電機72與連接軸承4連接處外部設 有軸承罩78,有效地隔離了裝置運轉的外界影響,既保證了運轉過程的流暢性,又實現了對 于作業者的防護。
[0021] 如圖4所示,所述的載物機構8包括固定套81、底座83、六角螺絲84、調節座85。 固定套81位于金剛石磨輪2的正下方,固定套81固定在底座83上表面,固定套81與底座 83中間形成空腔,在實際加工的過程中把需要加工的材料82裝入空腔內,固定套扣在其表 面固定;底座83通過六角螺絲84固定在調節座85的上方,六角螺絲旋動后,可以根據需要 以六角螺絲86作為旋轉軸轉動底座,從而實現對于待加工材料不同位置和加工的加工要 求;調節座85的底部通過第一軸承5與角度調節機構9連接,通過角度調節機構9從而實 現了對底座83的角度調整,從而可以實現對材料的角度調節控制。
[0022] 如圖5所示,所述的角度調節機構9包括旋轉電機91、滑板92、滑板固定架93、第 一滾動軸承94、第二滾動軸承95、第二螺旋軸承96、轉輪97、第一把手971、連桿98、第一齒 輪99、第二齒輪910、輥筒911、第二把手9111。滑板固定架93固定在支架1底部下方,滑 板92呈兩橫三堅交錯狀,通過第一滾動軸承94、第二滾動軸承95橫向連接在滑板固定架 93中部,可以在滑板固定架93空間內移動;旋轉電機91固定在滑板92上,旋轉電機91通 過所述的第一軸承5與載物機構8的調節座85的底部連接,旋轉電機91開啟后,直接帶動 第一軸承5旋轉,引起底座83的轉動,使在底座83上固定的材料自轉,在調速電機71同時 開啟后,弧形凹坑被旋轉磨蝕形成碗形盲孔,步進電機72、調速電機71同時開啟后,可以對 于碗形盲孔的深度實現有效的選擇控制;滑板92左側連接第二螺旋軸承96,第二螺旋軸承 96的另一端部安裝有轉輪97,轉輪97上設置有第一把手971,通過第一把手971,可以省力 地旋動第二螺旋軸承96的左右運動,隨之引起滑板92的左右移動,從而實現盲孔在左右方 向的選擇控制;滑板92的前側與連桿98連接,連桿98的端部固定在第一齒輪99上,第二 齒輪910與第一齒輪99齒牙咬合,在第二齒輪99的外側面上連接輥筒911,輥筒上設置有 第二把手9111,旋動第二把手9111,帶動連桿98,會引起滑板92的前后移動,從而實現在前 后方向上對于碗形盲孔形狀的拓展。
[0023] 如圖5所示,所述的第一滾動軸承94、第二滾動軸承95與滑板固定架92的接觸處 為橢圓形孔狀,從而為滑板92在第二把手9111旋動后前后移動提供了軌跡。
[0024]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實用 新型;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可利用以上所 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 例;同時,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 演變等,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自動磨碗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金剛石磨輪(2)、磨輪驅動機構(7)、 保護箱(3)、載物機構(8)、角度調節機構(9)、連接軸承(4)、第一軸承(5)、電源控制箱 (11),所述的保護箱(3)在支架(1) 一側,磨輪驅動機構(7)位于保護箱(3)外部另一側,載 物機構(8 )位于保護箱(1)底部正下方,電源控制箱(11)位于支架(1)的底部下方,金剛石 磨輪(2)與載物機構(8)在保護箱體(1)內部;磨輪驅動機構(7)通過連接軸承(4)與金剛 石磨輪(2)連接,載物機構(8)通過第一軸承(5)與角度調節機構(9)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磨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輪驅動機構(7)包 括調速電機(71)、步進電機(72)、第一螺旋軸承(73)、第一皮帶輪(74)、第二皮帶輪(75)、 皮帶(76)、皮帶罩(77)、軸承罩(78),調速電機水平(71)固定在支架(1)的右側,步進電機 (72)垂直安裝在調速電機(71)的左側前方,第一皮帶輪(74)安裝在調速電機(71)上,第二 皮帶輪(75)安裝在連接軸承(4)端部,第一皮帶輪(74)與第二皮帶輪(75)通過皮帶(76) 連接,步進電機(72 )通過第一螺旋軸承(73 )與連接軸承(4 )的中部連接,皮帶(76 )外部設 皮帶罩(77 ),步進電機(72 )與連接軸承(4)連接處外部設有軸承罩(78 )。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磨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載物機構(8)包括固 定套(81)、底座(83)、六角螺絲(84)、調節座(85),固定套(81)位于金剛石磨輪(2)的正下 方,固定套(81)固定在底座(83)上表面,固定套(81)與底座(83中間形成空腔,底座(83) 通過六角螺絲(84)固定在調節座(85)的上方,調節座(85)的底部通過第一軸承(5)與角 度調節機構(9)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動磨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調節機構(9)包括 旋轉電機(91)、滑板(92)、滑板固定架(93)、第一滾動軸承(94)、第二滾動軸承(95)、第二 螺旋軸承(96)、轉輪(97)、第一把手(971)、連桿(98)、第一齒輪(99)、第二齒輪(910)、輥 筒(911)、第二把手(9111);滑板固定架(93)固定在支架(1)底部下方,滑板(92呈兩橫三 堅交錯狀,通過第一滾動軸承(94)、第二滾動軸承(95)連接在滑板固定架(93)中部,旋轉 電機(91固定在滑板(92)上,旋轉電機通過所述的第一軸承(5)與載物機構(8)的調節座 (85)的底部連接;第二滑板(92)左側連接第二螺旋軸承(96),第二螺旋軸承(96)的另一 端部安裝有轉輪(97 ),轉輪(97 )上設置有第一把手(971);滑板(92 )的前側與連桿(98 )連 接,連桿(98)的端部固定在第一齒輪(99)上,第二齒輪(910)與第一齒輪(99)齒牙咬合, 在第二齒輪(99 )的外側面上連接輥筒(911 ),輥筒上設置有第二把手(9111)。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動磨碗機,其特征在于:第一滾動軸承(94)、第二滾動 軸承(95)與滑板固定架(92)的接觸處為橢圓形孔狀。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5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自動磨碗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保護箱(3)上設置有冷卻液輸送孔(31)、冷卻液輸送管(32)、排液孔(33)。
【文檔編號】B24B41/06GK203863466SQ201420312083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3日
【發明者】曾陽明 申請人:倪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