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鑄造用冷鐵,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覆砂鐵丸冷鐵。
背景技術:
在鑄造生產中,在鑄件的厚大部位如果凝固晚又得不到金屬液體的補充,就會形成縮孔或縮松缺陷,導致其報廢。為了防止這些缺陷的產生,鑄造工藝上通常會采用激冷的方法。
激冷的方法有多種,但目前最實用、最簡便的是冷鐵激冷。具體方法是:在鑄件的厚大部位安放冷鐵,使其因為激冷而快速凝固,在凝固過程中能夠得到金屬液體的補充,從而避免該處產生縮孔或縮松的鑄造缺陷。冷鐵的大小,是根據激冷部位的厚大情況來選擇的,如果冷鐵過小不能吸收足夠的熱量,這個厚大部位同樣會產生縮孔或縮松的鑄造缺陷。有的產品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只有狹窄的出砂口(用來清理該空間成形的芯砂),而在該空間里存在厚大結構需要激冷,這時,冷鐵的尺寸過大就無法從狹窄的出砂口取出來,冷鐵過小不僅激冷作用小達不到工藝要求,而且安放繁雜,操作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鑄件狹窄出砂口內空間厚大部位激冷的覆砂鐵丸冷鐵,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覆砂鐵丸冷鐵,其特征在于:包括砂殼、填充在砂殼內腔中的激冷鐵丸和用于密封砂殼的蓋板;所述砂殼與鑄件激冷部位相接觸的面為工作面,所述蓋板位于砂殼的非工作面上。
進一步地說,所述砂殼的工作面壁厚為3-8mm。
再進一步說,所述激冷鐵丸的粒度為2-5mm。
再進一步說,其形狀為長方體結構、圓柱體結構或者工作面為圓弧面的梯形體結構。
更進一步說,所述砂殼上,在離開工作面方向上的外側面設有拔模斜度。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鑄件狹窄出砂口內空間厚大部位激冷,既能夠起到激冷的作用,防止在這些部位的內部在凝固后存在縮孔或縮松等鑄造缺陷,又能夠在逐漸凝固后潰散,便于從狹窄的出砂口漏出,克服了冷鐵尺寸大于出砂口尺寸不能取出的困難,有助于解決實際困難、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運營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應用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覆砂鐵丸冷鐵,包括砂殼1、填充在砂殼1內腔中的激冷鐵丸2和用于密封砂殼1的蓋板3。
制作砂殼1的模具:根據采用的型芯砂種類來確定模具的材質和類型,如果采用樹脂砂,則模具材料可以采用木材或者鋁合金;如果采用覆膜砂,模具材料采用鑄鐵。為了節約能源和降低成本,通常采用樹脂砂、木模。所述砂殼1的工作面壁厚為3-8mm,視其本身外廓尺寸大小成正比而定:若本身尺寸小,壁厚偏向下限;反之本身尺寸大,尺寸偏向上限。
所述激冷鐵丸2的粒度為2-5mm。制作激冷鐵丸2的材料通常采用低牌號灰鑄鐵(HT150或以下),丸狀,視覺清潔即可,其它力學性能、尺寸精度、圓整度、不同尺寸鐵丸所占比例等都無具體要求。鐵丸的用量,則根據已知的鑄造工藝在該部位使用塊狀冷鐵的體積,折算為鐵丸的近似體積,然后乘以1.2-1.5的保險系數,這是因為鑄件厚大部位的熱量要通過覆砂層才能傳遞到鐵丸,而且鐵丸與鐵丸之間的熱量傳遞效率也要低于熱量在塊狀冷鐵內部的傳遞。
所述砂殼1與鑄件激冷部位相接觸的面為工作面11,所述蓋板3位于砂殼1的非工作面上,用粘接劑粘牢。
所述砂殼1上,在離開工作面11方向上的外側面12設有拔模斜度,防止其從坭芯中松動或脫出,其拔模斜度的選擇在鑄造行業是已知的。
所述覆砂鐵丸冷鐵的形狀為如圖1所示的長方體結構,也可以是如圖2、3中所示位于鑄件A中心的圓柱狀覆砂鐵丸冷鐵B,還可以是如圖2、3中所示位于鑄件A外圍的工作面為圓弧面梯形覆砂鐵丸冷鐵C。
需要本實用新型所述覆砂鐵丸冷鐵激冷的部位一般是鑄件的內腔,而鑄件的內腔一般是使用坭芯成形,因此,覆砂鐵丸冷鐵應該預制成形。使用時,將其工作面貼在芯盒內鑄件模型需要激冷的部位,然后,充填芯砂制芯(制芯的方法在鑄造行業是已知的,只是應當在緊實芯砂的時候要避免覆砂鐵丸冷鐵的砂殼破裂)。覆砂鐵丸冷鐵需要的數量是根據需要吸收的熱量多少來確定的,這在鑄造工藝學中是已知的。
本實用新型所述覆砂鐵丸冷鐵安放在坭芯中可以與坭芯一起刷涂料、烘干等,不會影響使用;覆砂鐵丸冷鐵的排氣,按照鑄造行業已知的坭芯排氣方法處理即可。
應用實施例:
如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是一種鑄件的一個空間內局部具有圓柱狀的厚大部位,這個部位需要激冷,此空間只留有一個比較狹小的出孔,如果冷鐵尺寸大于這個尺寸則無法從此孔中取出,冷鐵過小則安放繁瑣。在鑄件A的中心部位采用的圓柱狀覆砂鐵丸冷鐵B,鑄件A外側的圓弧面梯形覆砂鐵丸冷鐵C,圓柱狀覆砂鐵丸冷鐵B與圓弧面梯形覆砂鐵丸冷鐵C共同對該部位激冷,比較好地解決了這個狹窄空間內厚大部位激冷冷鐵尺寸過大不能取出的問題。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