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精密磨床工作臺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磨床(grinding machine)是利用磨具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加工的機床。大多數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轉的砂輪進行磨削加工,其雖然能滿足加工使用需求,但是由于其是采用液壓機構來驅動工作臺移動,即通過液壓油缸出力桿直接推動工作臺作反復運動。使用液壓油缸推動最大的問題是高能耗,并且要使用配套液壓站,不僅不環保,而且維護成本高、位置控制不精準等,難以保證工作精度。另外,底座也不方便安裝龍門支架,給安裝和維護帶來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巧妙、合理,結構穩定性好,運行平穩,移動位置控制精準的精密磨床工作臺驅動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精密磨床工作臺驅動機構,其包括底座、工作臺、步進電機、機座、絲桿和與該絲桿相適配的螺母座,所述工作臺通過水平直線導軌活動設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中部兩側對稱凸起各形成一立柱安裝部,所述絲桿通過軸承座設置在底座上,所述步進電機對應絲桿的端部位置通過機座設置在底座上,且該步進電機的驅動軸與絲桿的一端相連接,所述螺母座設置在工作臺的底面,且與所述絲桿相配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底座的端部凸起形成用來安裝所述機座的安裝凸臺,所述步進電機固定在機座的側壁,且步進電機的驅動軸穿過該機座,并與所述絲桿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立柱安裝部上設有鏤空部。在保證結構強度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減少用料,降低成本,且減輕自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所述底座的底面邊緣凸起形成安裝凸緣,該安裝凸緣上設有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巧妙、合理,通過步進電機配合絲桿和螺母座來驅動工作臺作往復運動,相對于傳統液壓機構驅動,有效簡化整體結構,行程遠,工作穩定性好,耗能低,而且移動位置控制精度高,進而提高磨床的加工精度,另外整體結構緊湊,易于實現,底座上設有立柱安裝部,給安裝和維護帶來方便,利于廣泛推廣應用。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精密磨床工作臺驅動機構,其包括底座1、工作臺2、步進電機3、機座4、絲桿5和與該絲桿5相適配的螺母座6,所述工作臺2通過水平直線導軌活動設置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的中部兩側對稱凸起各形成一立柱安裝部11,以方便安裝龍門架7,給安裝和維護帶來方便。龍門架7包括橫板及兩垂直設置在該橫板71兩端位置的立柱72,該立柱72的中部位置設有長通槽,該立柱72的下端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立柱安裝部11上。較佳的,還在所述立柱安裝部11上設有鏤空部。在保證整體剛性和結構強度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減少用料,降低成本,同時也相應減輕重量,給安裝與維護帶來方便。
所述絲桿5通過軸承座8設置在底座1上,所述步進電機3對應絲桿5的端部位置通過機座4設置在底座1上,且該步進電機3的驅動軸與絲桿5的一端相連接。
在所述底座1的端部凸起形成用來安裝所述機座4的安裝凸臺12,給安裝帶來方便。所述步進電機3固定在機座4的側壁,且步進電機3的驅動軸穿過該機座4,并與所述絲桿5相連接,所述螺母座6設置在工作臺2的底面,且與所述絲桿5相配合。具體的,所述螺母座6包括安裝平板和設置在該安裝平板上的圓筒,該圓筒內設有與所述絲桿5相適配的螺母,所述安裝平板通過螺絲固定在工作臺2的底面,安裝方便、簡單。
所述底座1的底面邊緣凸起形成安裝凸緣13,該安裝凸緣13上設有安裝孔,給安裝固定帶來方便,同時也提升底座1的工作穩定性,進而提升加工精度。
工作時,通過步進電機3配合絲桿5和螺母座6來驅動工作臺2作往復運動,相對于傳統液壓機構驅動,有效簡化整體結構,行程遠,工作穩定性好,耗能低,而且移動位置控制精度高,有效提高磨床的加工精度,保證產品質量。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如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所述,采用與其相同或相似的結構而得到的其它設備,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