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鑄造砂焙燒處理的立式火焰焙燒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鑄造砂焙燒處理的立式火焰焙燒爐。
【背景技術】
[0002]砂型鑄造一在砂型中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由于砂型鑄造所用的造型材料價廉易得,鑄型制造簡便,對鑄件的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均能適應,長期以來,一直是鑄造生產中的基本工藝。
[0003]2010年我國年產鑄件約3500萬噸,是世界第一鑄造大國。但我國每噸鑄件生產要排放廢舊砂約I噸,年排放鑄造廢舊砂3000多萬噸,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都十分驚人。一些大型鑄造企業年排放鑄造廢舊砂都在10萬噸以上,而在企業排放大量鑄造廢舊砂的同時,企業需向生產線補充等量的新砂以維持生產線運行,每年全國由此造成的新砂采購成本和運輸成本達百億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也給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因此,鑄造廢舊砂的處理和回收再利用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對我國鑄造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
[0004]鑄造廢舊砂的回收利用有很多方法,其中熱法再生(或干法一熱法聯合再生)應用的更廣泛,這種方法中有一道工序是對舊砂進行焙燒。
[0005]焙燒需要用到焙燒爐,但現有的焙燒爐,加熱效率低,舊砂熱的不均勻,且能耗太尚O
[0006]因此,設計一種新型的用于鑄造砂焙燒處理的焙燒爐,加熱效率高,舊砂熱的均勻,且能耗低,是本領域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設計一種新型的用于鑄造砂焙燒處理的焙燒爐,加熱效率高,舊砂熱的均勻,且能耗低。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9]一種用于鑄造砂焙燒處理的立式火焰焙燒爐,包括頂蓋、爐體和支撐架,所述爐體包括從上至下依次分布的進料段、焙燒段、存料段、水冷段和落料噴吹段;所述爐體內壁設有環繞整個內壁的隔熱層,隔熱層的材料為耐熱且熱傳導率低的材料;所述進料段和焙燒段的內壁設有砂粒迂回流道,所述砂粒迂回流道包括插裝在所述隔熱層上的多塊擋板,多塊所述擋板分別均勻分布在所述所述進料段和焙燒段兩側的隔熱層上,且兩側的擋板相互錯開,使流道成S形;所述擋板上均設有斜坡板;所述焙燒段的下端的外側設有燃燒器,所述燃燒器的噴火嘴穿過所述爐體和隔熱層,伸入所述焙燒段。
[0010]優選的,所述爐體在所述進料段和焙燒段這兩段設置成兩個爐腔,兩個所述爐腔的設置一致,均設有隔熱層和砂粒迂回流道,兩個爐腔的出料端均連通到所述存料段。
[0011]優選的,所述斜坡板與擋板的角度為35度。
[0012]優選的,所述爐體的橫截面為矩形,所述擋板為與所述爐體匹配的矩形形狀。
[0013]優選的,所述擋板的材料為一種馬氏體耐熱鋼。
[0014]優選的,所述隔熱層的材料為耐火磚。
[0015]優選的,所述頂蓋上設有下料機,所述下料機能定量、均勻下料。
[0016]優選的,所述爐體內設有多個溫度傳感器。
[001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鑄造砂焙燒處理的立式火焰焙燒爐,在爐體的進料段和焙燒段的內壁設有砂粒迂回流道,即在進料段和焙燒段的隔熱層上插裝擋板,擋板從上到下均勻分布,且兩側相互錯開,形成S形通道,這樣砂粒流過的通道長度較長,且一直處于流動中(可以說一直在翻身),加熱比較均勻,加上加熱的燃燒器設在焙燒段的底部,爐體四壁有隔熱層,能耗比較低。其有益效果是:加熱效率高,舊砂熱的均勻,且能耗低。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用于鑄造砂焙燒處理的立式火焰焙燒爐的不意圖;
[0020]圖2為圖1的左視圖的示意圖。
[0021]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0022]1.頂蓋 21.進料段 22.焙燒段 23.存料段24.水冷段 25.落料噴吹段3.支撐架4.隔熱層51.擋板52.斜坡板6.燃燒器7.砂粒8.下料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4]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在爐體的進料段和焙燒段的內壁設有砂粒迂回流道,即在進料段和焙燒段的隔熱層上插裝擋板,擋板從上到下均勻分布,且兩側相互錯開,形成S形通道,這樣砂粒流過的通道長度較長,且一直處于流動中(可以說一直在翻身),加熱比較均勻,加上加熱的燃燒器設在焙燒段的底部,爐體四壁有隔熱層,能耗比較低。
[0025]實施例:
[0026]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用于鑄造砂焙燒處理的立式火焰焙燒爐,包括頂蓋1、爐體和支撐架3,爐體包括從上至下依次分布的進料段21、焙燒段22、存料段23、水冷段24和落料噴吹段25 ;爐體內壁設有環繞整個內壁的隔熱層4,隔熱層4的材料為耐熱且熱傳導率低的材料;進料段21和焙燒段22的內壁設有砂粒迂回流道,砂粒迂回流道包括插裝在隔熱層上的多塊擋板51,多塊擋板51分別均勻分布在進料段21和焙燒段22兩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