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從單不飽和脂肪酸或者酯合成ω-氨基酸或者酯的方法【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用于從天然不飽和脂肪酸經由ω-不飽和腈類型中間化合物來合成ω-氨基-鏈烷酸或者它們的酯的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方法該方法是實施簡單的,同時相對于已知方法,一方面避免環境約束和另一方面避免由該反應副產物引起的經濟缺點。【專利說明】用于從單不飽和脂肪酸或者酯合成ω-氨基酸或者酯的方法[0001]獲得本發明的研究工作作為以項目編號241718EUROBIOREF在7i6meProgrammeCadre(FP7/2007-2013)框架中接受了來自歐盟部分的資助。[0002]本發明涉及用于從天然不飽和脂肪酸經由ω-不飽和腈類型中間化合物來合成ω-氨基-鏈烷酸或者它們的酯的方法。[0003]該聚酰胺工業使用由長鏈ω-氨基酸組成的整個系列單體,通常被稱為尼龍,其通過將兩個-CO-NH-酰胺官能團分開的亞甲基鏈(-CH2)η的長度進行表征。因此已知的為尼龍_6、尼龍6-6、尼龍6-10、尼龍7、尼龍8、尼龍9、尼龍11、尼龍13等。這些單體例如通過化學合成途徑,特別地使用C2至C4烯烴、環烷烴或者苯,而且蓖麻油(尼龍11)、芥酸油或者羥基廿碳烯酸油(尼龍13)等等作為原材料的途徑進行制備。[0004]當前在環境方面的進展在能量和化學領域引起優先開發來源于可再生來源的天然原材料。這是為什么一些研究已經得到開展以工業上建立使用脂肪酸/酯作為原料的制備這些單體的方法。[0005]這種類型方法只有少數的工業實例。利用脂肪酸作為原料的工業方法的少有的實例之一是從提取自蓖麻油的蓖麻油酸制備11-氨基十一烷酸的制備方法,11-氨基十一烷酸是用于合成Rilsan11?的基礎。這種方法描述在A.Chauvel等的著作“LesProcedesdeP6trochimie”,由EditionsTECHNIP出版(1986)中。11-氨基4^一烷酸以多個步驟獲得。第一步涉及蓖麻油在堿性介質中的甲醇解,產生蓖麻油酸甲酯,其隨后經受熱解以一方面得到庚醛和另一方面得到十一碳烯酸甲酯。后者通過水被轉化為酸形式。該形成的酸隨后經受溴氫化作用以得到該ω-溴化酸,其通過胺化被轉化為11-氨基十一烷酸。[0006]主要的研究工作已涉及從天然來源的油酸合成9-氨基壬酸,其是尼龍9的前體。[0007]關于這種特定單體,可以提到著作“n-Nylons,TheirSynthesis,StructureandProperties”-1997,由J.WileyandSons出版,其2.9章(381至389頁)致力于9-尼龍。該文章總結了關于這個問題的成就和所實施的研究。在其中在第381頁上提到了由前蘇聯開發的方法,其已引起Pelargon?的商業化。在其中在384頁上還提到了由日本開發的方法,其使用來源于大豆油的油酸作為原材料。該相應的描述參考A.Rawe的著作“OrganicChemistryofMacromolecules”(1967),MarcelDekker,Inc.,其第15部分致力于聚酸胺,其在279頁提到存在這種方法。[0008]為了補充關于在這個問題上的現有技術,需要提到許多由E.H.Pryde等在1962-1975年期間在-JournaloftheAmericanOilChemists‘Society-“AldehydicMaterialsbytheOzonizationofVegetableOiIs”第39卷第496-500頁;“PilotRun,PlantDesignandCostAnalysisforReductiveOzonolysisofMethylSoyate”第49卷第643-648頁中發表的文章;和R.B.Perkins等在“Nylon-9fromUnsaturatedFattyDerivatives: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JA0CS,第52卷第473-477頁中發表的文章。應當注意的是,這些文章的第一篇也在第498頁上參考由日本作者:H.0tsuki和H.Funahashi實施的在先研究。[0009]為了總結涉及從植物油合成“尼龍9”的這種類型合成的現有技術的該部分,可以描述以下適用于油酸酯的簡化反應機理,油酸酯通過甲醇分解從油提取出:還原性臭氧解【權利要求】1.用于從式(RfCH=CH-(CH2)p-COO)xR2的單不飽和脂肪酸(酯)合成式R3OOC-(CH2),-CH2NH2的ω-氨基酸(酯)的方法,其中R3是H或者正丁基和q是在2至13之間的整數指數,其中X表示1、2或3,R1是H或者包括4-11個碳原子的烴基,和必要時羥基官能團,R2是H或者包含2至4個碳原子的烷基,并且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雜原子,和P是2-11的整數指數,該方法包括引起羰基官能團轉化為腈官能團的氨化反應步驟,特征在于:-在第一階段期間,在乙烯解和氨化的兩個任何順序的連續步驟中,使不飽和脂肪酸/酯轉化為式CH2=CH-(CH2)p-CN的ω-不飽和腈,然后-在第二階段期間,使用式(I)催化劑,通過ω-不飽和腈與式CH2=CH-COORd^丙烯酸酯的交叉復分解反應將這種ω-不飽和腈轉化為式R3OOC-CH=CH-(CH2)P_CN的酯腈,其中R3是正丁基,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在第一階段期間,首先實施該酸(酯)的乙烯解,以在后面跟有ω-鏈烯酸的氨化。3.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在第一階段期間,首先實施該酸(酯)的氨化,以在后面跟有該起始脂肪酸腈的乙烯解。4.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在第一階段期間,首先實施含羥基的脂肪酸(酯)的熱解,以在后面跟有從該熱解獲得的ω-鏈烯酸(酯)的氨化。5.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特征在于在第一階段期間,實施酸(酯)的氨化,而不進行乙烯解反應。【文檔編號】C07C227/04GK103842331SQ201280048363【公開日】2014年6月4日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優先權日:2011年8月1日【發明者】J-L.庫蒂里耶,J-L.迪布瓦申請人:阿肯馬法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