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生物發酵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色價兼具高生物安全的紅曲色素發酵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紅曲色素是由紅曲霉屬的絲狀真菌經發酵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其因性質穩定、著色性好、無毒等優點常被選作高質的天然食用色素。但傳統紅曲色素的生產時間長,效率較低,且生產過程中常伴隨著桔霉素的生成。而桔霉素具有強烈的腎毒性,國家標準(GB/T 5009.222-2008)中對紅曲液態、固態樣品中桔霉素含量的限定分別為:液態<50μg/L;固態<1mg/kg。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傳統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色價兼具高生物安全的紅曲色素發酵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紅曲色素的發酵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紅曲霉種子液的制備:將兩塊直徑為6 mm的紅曲霉菌餅接種于50mL PD液體培養基中,于30-32℃、120-150r/min條件下恒溫振蕩培養2-3d,得紅曲霉種子液;
2)紅曲色素的發酵:按液態發酵培養基體積的10%接入步驟1)所得紅曲霉種子液,32℃、180r/min條件下培養12d;
3)發酵液中桔霉素的去除:培養結束后,將所得發酵液與體積濃度為70-75%的乙醇溶液按體積比1:7-1:10混合搖勻,室溫下避光靜置20-40min,取出后4000 r/min離心5-10 min,所得上清液于旋轉蒸發器中55℃-60℃條件下蒸干,再加入少量體積濃度為70-75%的乙醇溶液溶解,得濃縮液;取所得濃縮液采用硅膠柱層析進行分離,并根據硅膠柱上不同顏色的區間帶分別進行收集,將紅色區間帶收集得到的洗脫液于旋轉蒸發器中55℃-60℃蒸干,即得去除桔霉素的紅曲色素。
所用紅曲霉菌為紫色紅曲霉183-3。
所述PD液體培養基的制備方法為:將200g馬鈴薯去皮、切塊,于1000 mL水中煮沸半小時,然后用紗布過濾,濾液中添加20g葡萄糖,待其充分溶解后加水補足至1000 mL,再于121℃滅菌30 min,即得。
所述液態發酵培養基中含12wt%可溶性淀粉、1wt%蛋白胨、0.02wt% ZnSO4、0.02wt% MnSO4、0.005% FeSO4,其初始pH值為4.5-5.0。
所述硅膠柱層析分離采用濕法上柱;所用柱子的徑高比為1:10-1:15;所用硅膠為80-120目,其重量為上樣濃縮液體積的20-25倍;所用洗脫劑為乙酸乙酯,其流速為1-2滴/s。
本發明的顯著優點在于:
(1)本發明在液態發酵培養基中以可溶性淀粉作為碳源,并添加硫酸鹽發酵紅曲霉,可大大提高紅曲色素的產量,其產量可達350.8U/mL,與現有發酵工藝相比(紅色價為138.3U/mL)相比,紅曲色素產量提高了1.54倍。
(2)本發明在液態發酵的基礎上結合硅膠柱層析法進行制備,可有效去除桔霉素,經HPLC檢測,所得紅曲色素中桔霉素含量為17.2μg/L,達國標要求。
(3)本發明在大幅度提高紅曲色素產量的同時可有效去除桔霉素,其方法操作簡單,實用性強,為紅曲色素在食品方面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打下了基礎。
附圖說明
圖1為發酵后所得發酵液的高效液相色譜圖。
圖2為柱層析分離后所得樣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譜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所述的內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限于此。
所用紫色紅曲霉183-3為申請人自行選育獲得,其選育方法參見“高產紅色素及糖化酶紅曲菌株的誘變選育”(徐美愛 等,《中國食品學報》,2015,15(2):74-82)。
實施例1 液態發酵
(1)取紫色紅曲霉183-3菌株斜面,用灼燒滅菌后的接種環挑取孢子于PDA平板上劃線,30℃培養3-4d,挑取生長快、菌落大的進行傳代培養,獲得生長力旺盛的紅曲霉菌株;
(2)用打孔器在紅曲霉平板上打出2個菌餅(6mm),接種到PD液體培養基中(培養基分裝于250mL錐形瓶中,裝液量為50mL/瓶),置于往復式搖床中,于32℃、120r/min條件下恒溫振蕩培養3d,得紅曲霉種子液;
(3)將液態發酵培養基分裝于250mL錐形瓶中,裝液量為50mL/瓶,然后接入5mL紅曲霉種子液,于32℃、180r/min條件下培養12d,得發酵液。
所用PD液體培養基的制備方法為:將200g馬鈴薯去皮、切塊,于1000 mL水中煮沸半小時,然后用紗布過濾,濾液中添加20g葡萄糖,待其充分溶解后加水補足至1000 mL,再于121℃滅菌30 min,即得。
所用液態發酵培養基中含12wt%可溶性淀粉、1wt%蛋白胨、0.02wt% ZnSO4、0.02wt% MnSO4、0.005% FeSO4,其初始pH值為5.0。
實施例2 桔霉素的去除
(1)取發酵液10mL,加入90mL體積濃度為75%的乙醇溶液,震蕩混勻,室溫下避光放置20min,取出后4000r/min離心8min,所得上清液于旋轉蒸發器中55℃蒸干,再加入5mL體積濃度為75%乙醇溶液溶解,得濃縮液;
(2)將10g、80-120目的柱層析用硅膠用乙酸乙酯浸泡后濕法裝柱,柱子的直徑為10mm,裝柱高度為10cm;取0.5mL濃縮液上樣,以乙酸乙酯為洗脫劑進行洗脫,洗脫劑流速控制在1-2滴/秒,根據硅膠柱上不同顏色的區間帶分別進行收集;
(3)將紅色區間帶收集得到的洗脫液于旋轉蒸發器中55℃蒸干,加入3mL體積濃度為75%的乙醇溶液溶解,得樣品溶液。
實施例3 HPLC檢測方法
采用配有熒光檢測器的高效液相色譜系統
色譜柱:HITACHI LaChromUltra C18 (150mm×4.6mm,粒度5μm);
流動相:乙腈:超純水(用磷酸調pH至2.5)=35:65;
檢測器:熒光檢測器,激發波長331nm,發射波長500nm;
進樣量:20μL;
流速:1 mL/min;
柱溫:28℃。
實驗結果:圖1、2分別為所檢測發酵液與樣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譜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發酵液中桔霉素(t=12.989)含量較高,而經硅膠柱層析后的樣品溶液中幾乎不含有桔霉素。
經計算,發酵液中桔霉素含量為39.09mg/L,而經硅膠柱層析分離后樣品溶液中桔霉素含量為17.2μg/L,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液態<50μg/L),且紅曲色素收率為66.98%。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