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化工產品制備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阿維菌素的制備裝置。
背景技術:
阿維菌素是由阿佛曼鏈霉菌發酵生產的一組由十六元大環內酯與一個二齊墩果糖所構成的一類殺蟲抗生素,其在防治農業病蟲害和畜牧業寄生蟲病中有獨特效果,其衍生物如甲胺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產品是更安全、更高效、殺蟲譜更廣的新型殺蟲劑,極大的拓寬了阿維菌素使用范圍。在市場中表現出逐步替代阿維菌素趨勢。但由于各廠家在精制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有波動,生產出的阿維精粉質量存在較大差異,從而對后續衍生物合成造成較大的影響。如何改進阿維精制工藝,保證產品質量,是各廠家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阿維菌素的制備裝置,工藝簡單、效率高,提高阿維菌素的產品質量。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阿維菌素的制備裝置,包括混合反應釜,還包括過濾裝置和閃蒸干燥裝置,所述過濾裝置、閃蒸干燥裝置和混合反應釜依次相連,所述過濾裝置內設有微孔濾膜,所述閃蒸干燥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加料機、干燥機、旋風分離機和除塵器;所述干燥機內設有第一攪拌裝置,所述第一攪拌裝置包括第一攪拌軸,所述第一攪拌軸上設有第一攪拌葉,所述第一攪拌軸的一端安裝在干燥機的底部,所述干燥機的底部連接有鼓風機;所述旋風分離機的底部連接有除雜裝置,所述除雜裝置頂部設有甲醇添加裝置,所述除雜裝置外壁上設有夾層,所述夾層內設有螺旋盤管,所述螺旋盤管環繞在除雜裝置的外壁上,所述螺旋盤管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除雜裝置的內壁上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混合反應釜內設有第二攪拌軸,所述第二攪拌軸上設有第二攪拌葉,所述第二攪拌軸的頂端連接有電機。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攪拌葉和第二攪拌葉為螺旋葉片,所述螺旋葉片分別環繞在第一攪拌軸和第二攪拌軸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電機連接有變頻器。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混合反應釜的內壁設有聚乙烯防腐層。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如下:阿維菌素的質量穩定,成品全部符合國標要求及合成需要;現場工作環境大幅改善,充分保障員工身體健康,減少環境污染。此外,工藝簡單、經濟適用。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明中閃蒸干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混合反應釜1、過濾裝置2、閃蒸干燥裝置3、微孔濾膜4、加料機5、干燥機6、旋風分離機7、除塵器8、第一攪拌軸9、第一攪拌葉10、鼓風機11、除雜裝置12、甲醇添加裝置13、夾層14、螺旋盤管15、溫度傳感器16、第二攪拌軸17、第二攪拌葉18、電機19。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如圖1-2所示,一種阿維菌素的制備裝置,包括混合反應釜1,還包括過濾裝置2和閃蒸干燥裝置3,過濾裝置2、閃蒸干燥裝置3和混合反應釜1依次相連,過濾裝置內設有微孔濾膜4,閃蒸干燥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加料機5、干燥機6、旋風分離機7和除塵器8。
干燥機內設有第一攪拌裝置,第一攪拌裝置包括第一攪拌軸9,第一攪拌軸上設有第一攪拌葉10,第一攪拌葉為螺旋葉片,環繞在第一攪拌軸上,第一攪拌軸的一端安裝在干燥機的底部,用于對物料進行攪動,保證充分干燥,干燥機的底部連接有鼓風機11,鼓風機向干燥機內鼓入熱風用于對物料進行干燥。
旋風分離機的底部連接有除雜裝置12,除雜裝置頂部設有甲醇添加裝置13,除雜裝置外壁上設有夾層14,夾層內設有螺旋盤管15,螺旋盤管環繞在除雜裝置的外壁上,螺旋盤管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除雜裝置的內壁上設有溫度傳感器16。
混合反應釜內設有第二攪拌軸17,所述第二攪拌軸上設有第二攪拌葉18,第二攪拌葉18為螺旋葉片,環繞在第二攪拌軸上,用于對混合物料的攪拌,使物料充分混合,第二攪拌軸的頂端連接有電機19,為了更好的保證物料混合充分,電機外連接有變頻器(圖中未畫出),可以不停的改變轉動頻率。
為了延長混合反應釜的使用壽命,在混合反應釜的內壁上涂覆有聚乙烯防腐層。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先將阿維菌素發酵液放入過濾裝置2中進行固液分離,得到含有阿維菌素的固體濕菌絲,進入閃蒸干燥裝置進行閃蒸干燥處理,固體濕菌絲經加料機5送入干燥機,然后經過旋風分離處理,處理后得到的干菌絲從旋風分離機的底部進入除雜裝置12,粉塵經過除塵器處理(布袋式除塵器或者脈沖除塵器均可),甲醇添加裝置13向除雜裝置內添加甲醇,通過螺旋管道內的熱水將除雜裝置內的水加熱至80℃,保溫20分鐘,然后向螺旋盤管注入冷水,使除雜裝置內的溫度降低,靜置分層,最后做結晶處理,溫度傳感器可以檢測除雜裝置內的溫度,然后通過控制裝置控制向螺旋盤管內注入熱水或冷水。最后將結晶后的物料放入混合反應釜,與混合反應釜內的其他輔料一起攪拌混合制備出成品。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性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