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自動復蘇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醫學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細胞自動復蘇儀,它包括水浴鍋,在水浴過的內部中間位置水平設置有隔板,在隔板上表面的外圍設置有豎直的環形擋板,環形擋板與水浴鍋的側壁之間存在間隙,環形擋板將隔板分為內外兩個區域,且環形擋板與隔板的連接處密封;在環形擋板內部的隔板上間隔的設置有若干個通孔,在通孔內壁處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與細胞凍存管配合;在環形擋板與水浴鍋側壁之間的隔板上間隔的設置有若干個溢水孔;在隔板下端的水浴鍋內部設置有加熱體、進水管和排水管。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細胞自動復蘇儀,通過隔板和擋板的設置,在水浴鍋內的水處于流動狀態下,也不會將水濺起至凍存管上,確保凍存管無污染。
【專利說明】
細胞自動復蘇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醫學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細胞自動復蘇儀。
【背景技術】
[0002]干細胞是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是機體的起源細胞,是形成各種組織器官的原始細胞。干細胞可在體外培養、誘導和分化,在細胞移植、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和組織工程領域被廣泛應用。
[0003]在干細胞的研究和運輸過程中,需要用到細胞凍存管將干細胞凍存,然后復蘇用于研究或臨床應用,細胞復蘇一般用手拿捏住細胞凍存管,在37 V?39°C水浴中快速攪動,每次只能復蘇一支細胞凍存管,不便于進行凍存細胞的大量復蘇。而且在攪動過程中水容易濺起至凍存管的蓋子處,容易影響內部細胞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一次性進行大量細胞復蘇且能避免水派起的細胞自動復蘇儀。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細胞自動復蘇儀,它包括水浴鍋,在水浴過的內部中間位置水平設置有隔板,在隔板上表面的外圍設置有豎直的環形擋板,環形擋板與水浴鍋的側壁之間存在間隙,環形擋板將隔板分為內外兩個區域,且環形擋板與隔板的連接處密封;在環形擋板內部的隔板上間隔的設置有若干個通孔,在通孔內壁處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與細胞凍存管配合;在環形擋板與水浴鍋側壁之間的隔板上間隔的設置有若干個溢水孔;在隔板下端的水浴鍋內部設置有加熱體、進水管和排水管。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將細胞凍存管放入隔板上的通孔內,且與通孔內的密封圈之間密封固定連接,然后進水管向水浴鍋內加入水至水面與隔板的下表面一致;再利用加熱體對水進行加熱至設定溫度,保持水的溫度恒定。而且水內部發生流動過程中不會濺起,若水位相對生高,也會從溢水孔內溢流至擋板與水浴鍋的側壁之間,不會對凍存管造成污染,使用性能優越。
[0007]作為優化,在隔板下端的水浴鍋的側壁上設置有一個轉軸,轉軸貫通水浴鍋的側壁,在水浴鍋內部的轉軸上設置有螺旋葉片,水浴鍋外部的轉軸上設置有電動機。該結構的設計,能使得水浴鍋內部的水始終處于流動狀態,從而使每個凍存管上的溫度加熱均勻,穩定性更好。
[0008]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細胞自動復蘇儀,通過隔板和擋板的設置,在水浴鍋內的水處于流動狀態下,也不會將水濺起至凍存管上,確保凍存管無污染。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1]實施例1:
[0012]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描述的細胞自動復蘇儀,它包括水浴鍋I,在水浴過的內部中間位置水平設置有隔板2,在隔板2上表面的外圍設置有豎直的環形擋板3,環形擋板3與水浴鍋I的側壁之間存在間隙,環形擋板3將隔板2分為內外兩個區域,且環形擋板3與隔板2的連接處密封;在環形擋板3內部的隔板2上間隔的設置有若干個通孔4,在通孔4內壁處設置有密封圈6,所述的密封圈6與細胞凍存管5配合;在環形擋板3與水浴鍋I側壁之間的隔板2上間隔的設置有若干個溢水孔13;在隔板2下端的水浴鍋I內部設置有加熱體7、進水管8和排水管9。
[0013]在隔板2下端的水浴鍋I的側壁上設置有一個轉軸10,轉軸10貫通水浴鍋I的側壁,在水浴鍋I內部的轉軸1上設置有螺旋葉片11,水浴鍋I外部的轉軸1上設置有電動機12。
【主權項】
1.一種細胞自動復蘇儀,其特征是:它包括水浴鍋,在水浴鍋的內部中間位置水平設置有隔板,在隔板上表面的外圍設置有豎直的環形擋板,環形擋板與水浴鍋的側壁之間存在間隙,環形擋板將隔板分為內外兩個區域,且環形擋板與隔板的連接處密封;在環形擋板內部的隔板上間隔的設置有若干個通孔,在通孔內壁處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與細胞凍存管配合;在環形擋板與水浴鍋側壁之間的隔板上間隔的設置有若干個溢水孔;在隔板下端的水浴鍋內部設置有加熱體、進水管和排水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細胞自動復蘇儀,其特征是:在隔板下端的水浴鍋的側壁上設置有一個轉軸,轉軸貫通水浴鍋的側壁,在水浴鍋內部的轉軸上設置有螺旋葉片,水浴鍋外部的轉軸上設置有電動機。
【文檔編號】C12M1/00GK205420374SQ201620256244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0日
【發明人】奕志娟, 徐麗君, 蔡建光, 董云加
【申請人】杭州元研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