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車身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車身,特別是在車身的車門門口下方延伸的車門檻的端部區域內的汽車車身的結構。車門檻通常在朝向車身的前后車輪罩的末端上由車門檻隔板從端側封閉,從而在車門檻內部形成一個空腔,該空腔得到防止來自車輪罩的雨水或噴水侵入的保護。例如由DE 102007015394A1和DE 102008049758A1已知具有這種車門檻隔板的汽車車身。
背景技術:
在常規方式中,車門檻在其末端與在其上延伸的車身翼子板相連接。通過螺栓連接車門檻和翼子板的前提是在車門檻上具有可使螺栓穿過的開口 ;所述開口必須設置在車門檻隔板的另一側,以便不損害空腔的密封性。為了確保翼子板和車門檻不會由于內部應 力而發生相互扭轉并且為了在兩個部件之間形成均勻的接縫,至少需要兩個螺栓,其安裝 過程較費時。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快速且經濟地組裝的車身構造。所述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方式解決,S卩,汽車車身具有在車門門口下方延伸的車門檻、固定在車門檻上的翼子板和從端側封閉車門檻內部空腔的車門檻隔板,在所述汽車車身上設有至少一個用于在車門檻隔板上固定翼子板的第一固定點。為了相互固定,車門檻和翼子板相宜地具有相互對置的表面區域。此外,第一固定點可以相宜地包含凸起,所述凸起穿過車門檻的表面區域的開口嚙合到翼子板的表面區域的開口內。因此這適合至少臨時將翼子板安裝在車門檻隔板的凸起上。當所述開口設置于車門檻的上側和在翼子板的下部邊緣處彎折的固定凸緣內時,翼子板通過其自身重量至少臨時保持在凸起上。凸起和翼子板開口的橫截面應這樣彼此配合,以便使翼子板通過凸起的嚙合沿至少一個平行于前述表面區域的方向固定在車門檻上。凸起可以與車門檻隔板設計為一體;為了組裝車門檻隔板,可以使車門檻隔板經由開放的內側插入車門檻內,將凸起插入車門檻的開口,之后使車門檻隔板圍繞基本上指向汽車橫向的軸翻轉到直立位置。但是也可以考慮將車門檻隔板和凸起設計為兩個部分并且在將車門檻隔板翻轉至直立位置后,才將凸起穿過車門檻的開口安裝到車門檻隔板上。如果凸起通過優選可切斷的銷釘與凸緣相連接,則當發生事故時可以通過切斷銷釘防止在翼子板和車門檻之間傳導變形,并且通過將新銷釘與新凸起固定在一起,能夠為便捷且廉價地重新固定已修復或更換的翼子板創造前提條件。當翼子板的表面區域置于凸起的階面上時,能夠以簡單的方式可精確重復地調節車門檻和翼子板之間的接縫寬度。
突伸超過所述階面并且嚙合到翼子板開口內的凸起尖部可以保證至少在平行于前述表面區域的方向上相對于車門檻固定翼子板。借助能夠彼此分開或撐開的尖部定位銷,也可以在垂直于表面區域的方向上固定翼子板。將車門檻和翼子板相互固定在第二固定點上是所期望的,以便確保車門檻和翼子板相互對置的表面區域不會圍繞共同的表面法線彼此相對地旋轉。所述第二固定點尤其可以包含螺栓連接。所述車門檻隔板不必參與第二固定點。為了還能夠將橫截面通常呈近似U形的車門檻快速地固定在車門檻隔板的下側,車門檻隔板可以在其下側具有貫穿形成于車門檻下側邊處的開口的掛鉤。
沿車門檻的縱向看,所述開口優選位于車門檻隔板的背離內部空腔的一側,以便不影響所述空腔的密封性。掛鉤優選卡鉤在沿汽車橫向延伸的開口邊緣上。這樣當車門檻隔板在車門檻內部翻轉到其直立位置時,掛鉤就已經可以與開口邊緣嚙合。
本發明其它的特征參照附圖由以下對實施例的說明得出。該說明還提到了實施例的未包含在權利要求中的特征。這些特征也可以按不同于在此特別公開的組合方式出現。因此,多個這些特征在同一句子中或者以另一種相互上下文關系提到的事實并不證明這些特征只能按特別公開的組合方式出現;而是原則上可以認為,在多個這些特征中可以省去或變換單獨的特征,只要這種省去或轉換不會影響本發明的功能性。在附圖中圖I示出應用了本發明的汽車車身;圖2示出依據本發明的第一種設計方案的汽車車身的部件的局部立體視圖;圖3示出汽車車身的車門檻和車門檻隔板的第二立體圖,其中省略了設置用于固定在其上的翼子板;圖4示出車門檻隔板和車身的支撐部件,無車門檻和翼子板;圖5示出車門檻隔板及固定于其上的、車門檻和翼子板相互對置的表面區域的沿汽車縱向的截面示意圖;圖6示出依據本發明的一種變型設計方案的車門檻、車門檻隔板、待組裝在車門檻隔板上的凸起和將凸起錨固在車門檻隔板上的銷釘的分解截面示意圖;和圖7示出圖5所示部件和借此被固定的翼子板沿汽車縱向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在側視圖中示出其上能夠應用本發明的汽車車身。根據本身已知的方式,車門檻I在前后車車輪罩4、5之間在車門2、3下方延伸。前后翼子板6、7圍繞車輪罩4、5延伸,所述翼子板分別具有通過其尖端固定在車門檻I端部區段上的細長的連接臂8。圖2示出車門檻I的前端部區段和前翼子板6固定在其上的連接臂8的尖端以及沿橫向延伸穿過車門檻I的內部空腔的車門檻隔板9。車門檻I和翼子板6在本領域中通常由板坯成型。所述車門檻I具有在汽車縱向上保持不變的或必要時有微小變化的呈近似U形或Ω形的橫截面,所述橫截面具有大致水平的或者在所示情況下向汽車內側輕微抬起的、在其自由端彼此遠離的上下側邊11、12和從汽車外側可見的、連接側邊11、12的彎曲的中間段13。由塑料注塑成型的車門檻隔板9具有基本上垂直地且沿汽車橫向定向的基礎板14,所述基礎板被加強的邊緣15環繞。車門檻I的整個周向緊貼在邊緣15上,并且在圖2中不可見的泡沫塑料層防水地封閉邊緣15與車門檻I之間可能出現的接縫,從而防止水從車輪罩4的側面侵入在車門檻隔板9的另一側在車門檻I長度的絕大部分上延伸的空腔。另一個在附圖中未示出的具有近似結構的車門檻隔板可以設置在車門檻I朝向后部車輪罩5的端部處,以便也從后部密封所述空腔。在基礎板14的上部區域內成型出支撐車門檻I的側邊11的凸緣,所述凸緣在此形式為在基礎板14朝向相鄰車輪罩4的一側上突伸出的拱腳16。拱腳16在其上側支撐著在圖2中僅部分可見的凸起18,所述凸起18貫穿車門檻I的上部側邊11中(在圖2中被遮擋)的開口并且貫穿翼子板6的在其連接臂8的端部處基本上水平彎折的固定凸緣17 中的開口 19。通過使凸起18在三個或更多個點處無間隙地接觸固定凸緣17的開口 19的邊緣,所述凸起18至少在與固定凸緣表面平行的方向上將固定凸緣17固定住。為了防止固定凸緣17垂直于其表面移動以及圍繞可能通過凸起18與開口 19的嚙合而定義出的旋轉軸線轉動,螺栓20穿過固定凸緣17的第二開口旋擰入螺紋夾子21中,所述螺紋夾子21錨固在側邊11的第二開口上。在下部側邊12的向外彎折的邊緣區域內切開一個開口 22,與基礎板14呈一體的掛鉤23延伸穿過所述開口 22。圖3示出與圖2視角類似的視圖,但是其中省略了翼子板6并且車門檻I透明地表示,以便可以更清楚地示出車門檻隔板9和其凸起18以及螺紋夾子21。車門檻隔板9彈性地夾緊在車門檻I的側邊11、12之間,由此上側邊11環形地圍繞上述提及的標記為24的開口被置于拱腳16之上。凸起18以在汽車橫向上很小的間隙貫穿開口 24,由此通過車門檻隔板9在車身側板10上的固定基本上確定了車門檻I在汽車橫向上和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凸起18分為緊湊的塊25和尖部27,此處所述塊25的基面大約呈在拐角處倒圓的矩形的形狀并且其側面與開口 24的邊緣相接觸地確定車門檻I的位置,所述尖部27突伸超過塊25的上側26,該尖部27與開口 22 (在圖3中未示出)嚙合,由此將翼子板6相對于車門檻I固定。此處,尖部27由中心銷釘28和多個圍繞銷釘28的定位銷29構成,其功能隨后進
一步闡述。所述螺紋夾子21包含在側邊11上的置于其中沖裁出的開口 30上方的基礎板31,四個定位銷32從基礎板31的窄側在基礎板31的上方回彎,由此分別在用于螺栓20的通孔33的一部分環周上限定該通孔33。通過定位銷32被螺栓20的螺紋軸向偏轉,定位銷32形成與所述螺紋互補的、保持螺栓20的螺紋線。從基礎板31的寬側彎折的側邊34貫穿開口 30延伸至車門檻I的內部,并且在其彼此相對的遠端端部固定螺栓20的尖部。從側邊34上自由切削出且伸出的簧片35通過其遠端端部接觸側邊11的底面并且由此將螺紋夾子21固定在車門檻I上。
圖4示出車門檻隔板9和車身側板10,而沒有車門檻I和翼子板6。所示內容并不對應車身組裝的中間階段,因為事實上車門檻隔板9和車身側板10只有通過車門檻I才能彼此間接連接。凸起18和固定凸起18的銷釘28安裝在拱腳16上并且以分解圖的形式分離展示。只要凸起18沒有安裝在拱腳16上,車門檻隔板9便可以輕松安置在車門檻I內。這通過以下方式實現,即車門檻隔板以基本上水平定向的基礎板14插入車門檻I內,之后圍繞基本上沿汽車橫向定向的軸作垂直方向的翻轉。通過這種翻轉運動,使車門檻隔板9的掛鉤23伸入車門檻I的下側邊12內的開口 22中,并且開口 22沿汽車橫向延伸的邊緣段36 (參見圖3)插接到掛鉤23的槽37內。在此,掛鉤23伸入槽37內的齒38有輕微變形,以便無間隙地使側邊12保持在掛鉤23上。在現在到達的位置中,上側邊11內的開口 24與拱腳16的上側重疊,由此可以在其中安裝凸起18。這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即,首先將凸起18的定位銷29插入固定凸緣17的開口 19內并且卡鎖在其中,隨后借助螺栓20以及通過將銷釘28穿過凸起18的鉆孔39插入至拱腳16的鉆孔42 (參見圖5)中而將固定凸緣17錨固在車門檻I上。通過使施加在車門檻隔板9的沿邊緣15延伸的凹槽中的泡沫填充物40在車身通過烘漆爐時膨脹, 形成了在邊緣15和車門檻I之間不透水的連接。在圖6和圖7所示的變型設計方案中,凸起18在其朝向拱腳16的底側上環繞鉆孔39地具有卡鉤41。當在將車門檻隔板9安置到車門檻I內部后凸起18穿過上側邊11的開口壓靠在拱腳16上時,卡鉤41嚙合到拱腳鉆孔42的側凹43內,由此使凸起18固定在拱腳16上并且暫時地固定車門檻I。接下來,安裝翼子板6,其中固定凸緣17的開口 19套在凸起18的定位銷29上并且固定凸緣17最終置于塊25的上側26上。可以在安裝螺栓20之前或之后,安置銷釘28。通過將銷釘28插入凸起18和拱腳16的鉆孔39、42中,使卡鉤41和定位銷29固定在其位置上,使得只有拉斷卡鉤41才能將凸起18從車門檻隔板9上松開,并且定位銷29的輪廓,尤其如圖7所示,也可以防止固定凸緣17從上側26上抬起。銷釘28由具有適當抗剪強度的塑料材料制成。當發生事故時可能在固定凸緣17和車門檻I的側邊11之間出現的剪切力導致銷釘28在拱腳16上側的高度上被切斷并且導致卡鉤41扯斷。由此,車門檻I和翼子板6可沿汽車縱向相對移動并且可以偏移或緩沖變形力,而不會彼此造成損壞。為了在必要時安裝新的車門檻1,只更換凸起18和銷釘28就足夠了。這樣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進行維修工作。附圖標記清單I車門檻25 23掛鉤2 車門24 開口3車門25塊4車輪罩26上側5車輪罩27尖部6翼子板30 28銷釘7翼子板29定位銷8連接臂30開口9車門檻隔板31基礎板
10車身側板32定位銷11側邊35 33通孔12側邊34側邊13中間段35簧片14基礎板36邊緣段15 邊緣37 槽16 拱腳40 38 齒
17固定凸緣39鉆孔18凸起40泡沫填充物19 開口41 卡鉤20螺栓42鉆孔21螺紋夾子45 43側凹22 開口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車身,具有在車門門口下方延伸的車門檻(I)、固定在該車門檻(I)上的翼子板(6)和從端側封閉所述車門檻⑴的內部空腔的車門檻隔板(9),其特征在于,設有至少一個用于在所述車門檻隔板(9)上固定所述翼子板(6)的第一固定點。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車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門檻(I)和所述翼子板(6)具有相互對置的表面區域(11、17)并且所述第一固定點包含凸起(18),所述凸起(18)穿過所述車門檻⑴的表面區域(11)的開口(24)嚙合到所述翼子板(6)的表面區域(17)的開口(19)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24、19)設置于所述車門檻⑴的上側(11)和在所述翼子板出)的下部邊緣處彎折的固定凸緣(17)內。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6)通過所述凸起(18)的嚙合沿至少一個平行于所述表面區域(11、17)的方向固定在所述車門檻(I)上。
5.如權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8)與所述車門檻隔板(9)的凸緣(16)相接合,所述凸緣(16)支撐所述車門檻(I)的表面區域(11)。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8)通過優選可切斷的銷釘(28)與所述凸緣(16)相連接。
7.如權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6)的表面區域(17)置放于所述凸起(18)的階面(26)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8)突伸超出所述階面(26)的尖部(27)嚙合到所述翼子板(6)的開口(19)內。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部(27)包含可彼此分開的定位銷(29)。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門檻(I)和所述翼子板(6)在第二固定點上相互固定。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點包含螺栓連接(20、21)。
12.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門檻隔板(9)具有穿過開口 (22)的掛鉤(23),所述開口 (22)位于所述車門檻(I)的下側(12)。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22)設置在所述車門檻隔板(9)的背離所述內部空腔的一側上。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鉤(23)卡鉤在所述開口沿汽車橫向延伸的邊緣(36)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車身,其具有在車門門口下方延伸的車門檻(1)、固定在車門檻(1)上的翼子板(6)和從端側封閉車門檻(1)的內部空腔的車門檻隔板(9),在所述車身上設有至少一個用于在車門檻隔板(9)上固定翼子板(6)的固定點(18)。
文檔編號B62D25/20GK102862611SQ20121023662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8日
發明者R.萊斯梅斯特 申請人:通用汽車環球科技運作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