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機車剎車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
背景技術:
V型剎車裝置由于價格低,結構簡單,在自行車中應用十分廣泛。目前市場上的自行車V閘系統,V閘復位都是靠V閘上的制動臂回位彈簧控制,制動臂回位彈簧一般采用硬性金屬配合彈簧調節螺絲調控彈簧彈力。然而,由于制動臂回位彈簧材質的問題,現有的制動臂回位彈簧時間長了會產生彈力松弛,造成剎車不穩,影響安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復位靈敏、經濟實惠、產品適用性廣、裝配快速、外型美觀的自行車剎車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包括中部固定有制動塊的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其中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前端均配設有調節組件,調節組件包括有采用合金材質線形結構的制動臂回位彈簧,第一制動臂臂后端設有彎管座;第二制動臂臂后端設有用于鎖緊剎車線的鎖線螺釘,剎車時,彎管座及鎖線螺釘受到剎車線牽動導致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繞剎車固定座旋轉,使制動塊與車圈發生摩擦制動。采取的措施還包括上述的調節組件包括有上調節圈、下調節圈、銅套、平墊片、塑料頭套及彈簧調節螺絲,塑料頭套依次貫穿上調節圈、制動臂回位彈簧及下調節圈且塑料頭套下端扣設于銅套的卡槽內,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通過銅套與各自配設的調節組件固定連接。上述的平墊片扣設于下調節圈下端。上述的彎管座通過鉚釘與第一制動臂鉚接固定。上述的鎖線螺釘通過鎖螺帽鎖緊固定在第二制動臂上。上述的第一制動臂中部及第二制動臂中部均設有制動定位孔,制動塊上伸出有螺紋體,螺紋體穿過制動定位孔并與制動螺帽螺紋配合。上述的螺紋體在制動定位孔兩側均配合有定位螺母。上述的定位螺母與制動定位孔之間設有緩沖片。上述的螺紋體與制動螺帽配合處設有墊圈。上述的第一制動臂臂體及第二制動臂臂體均設有加強筋并沖壓成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包括中部固定有制動塊的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其中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前端均配設有調節組件,調節組件包括有采用合金材質線形結構的制動臂回位彈簧,第一制動臂臂后端設有彎管座;第二制動臂臂后端設有用于鎖緊剎車線的鎖線螺釘,剎車時,彎管座及鎖線螺釘受到剎車線牽動導致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繞剎車固定座旋轉,使制動塊與車圈發生摩擦制動。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制動臂、銅套、平墊片、調節組件、制動塊、彎管座、鎖線螺釘等部分構成。制動臂與調節組件是由一塑料材質的頭套倒扣在銅套卡槽內將其組合在一起,此種結構與市場同類型產品比較有裝配快速的特點。彎管座通過鉚釘與第一制動臂鉚接,鎖線螺釘通過螺帽鎖緊在第二制動臂上。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螺釘螺接將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固定在自行車剎車固定座上,由剎車控制裝置拉動固定在穿線螺釘的剎車線帶動制動臂繞剎車固定座旋轉帶動制動塊與車圈發生摩擦而帶來制動力制動自行車。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通過沖壓技術成型,并設有加強筋,保證強度,此種結構與市場同類型產品比較外型美觀,生產效率高。其中制動臂回位彈簧采用新型合金材質線形結構保證了制動臂回位靈活及調節靈敏。本實用新型具有復位靈敏、經濟實惠、產品適用性廣、裝配快速、外型美觀的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爆炸示意圖;圖3是圖I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圖I至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的圖I至圖3中的附圖標記為第一制動臂I、第二制動臂2、調節組件3、制動臂回位彈簧31、上調節圈32、下調節圈33、銅套34、平墊片35、塑料頭套36、彈簧調節螺絲37、制動塊4、螺紋體41、制動螺帽42、定位螺母43、緩沖片44、墊圈45、彎管座5、鉚釘51、鎖線螺釘6、鎖螺帽61、制動定位孔7。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包括中部固定有制動塊4的第一制動臂I及第二制動臂2,其中,第一制動臂I及第二制動臂2前端均配設有調節組件3,調節組件3包括有采用合金材質線形結構的制動臂回位彈簧31,第一制動臂I臂后端設有彎管座5 ;第二制動臂2臂后端設有用于鎖緊剎車線的鎖線螺釘6,剎車時,彎管座5及鎖線螺釘6受到剎車線牽動導致第一制動臂I及第二制動臂2繞剎車固定座旋轉,使制動塊4與車圈發生摩擦制動。實施例中,調節組件3包括有上調節圈32、下調節圈33、銅套34、平墊片35、塑料頭套36及彈簧調節螺絲37,塑料頭套36依次貫穿上調節圈32、制動臂回位彈簧31及下調節圈33且塑料頭套36下端扣設于銅套34的卡槽內,第一制動臂I及第二制動臂2通過銅套34與各自配設的調節組件3固定連接。實施例中,平墊片35扣設于下調節圈33下端。實施例中,彎管座5通過鉚釘51與第一制動臂I鉚接固定。實施例中,鎖線螺釘6通過鎖螺帽61鎖緊固定在第二制動臂2上。實施例中,第一制動臂I中部及第二制動臂2中部均設有制動定位孔7,制動塊4上伸出有螺紋體41,螺紋體41穿過制動定位孔7并與制動螺帽42螺紋配合。實施例中,螺紋體41在制動定位孔7兩側均配合有定位螺母43。實施例中,定位螺母43與制動定位孔7之間設有緩沖片44。[0031]實施例中,螺紋體41與制動螺帽42配合處設有墊圈45。實施例中,第一制動臂I臂體及第二制動臂2臂體均設有加強筋并沖壓成型。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第一制動臂I、第二制動臂2、調節組件3、制動臂回位彈簧31、制動塊4、螺紋體41、彎管座5、鎖線螺釘6組成,制動臂與調節組件是由一塑料材質的頭套倒扣在銅套34卡槽內將其組合在一起,此種結構與市場同類型產品比較有裝配快速的特點。彎管座5通過鉚釘與第一制動臂I鉚接,鎖線螺釘6通過螺帽鎖緊在第二制動臂2上。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螺釘螺接將第一制動臂I及第二制動臂2固定在自行車剎車固定座上,由剎車控制裝置拉動固定在穿線螺釘的剎車線帶動制動臂繞剎車固定座旋轉帶動制動塊4與車圈發生摩擦而帶來制動力制動自行車。第一制動臂I及第二制動臂2通過沖壓技術成型,并設有加強筋,保證強度,此種結構與市場同類型產品比較外型美觀,生產效率高。其中制動臂回位彈簧31采用新型合金材質線形結構保證了制動臂回位靈活及調節靈敏。本實用新型具有復位靈敏、經濟實惠、產品適用性廣、裝配快速、外型美觀的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包括中部固定有制動塊(4)的第一制動臂(I)及第二制動臂(2),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制動臂(I)及第二制動臂(2)前端均配設有調節組件(3),所述的調節組件(3)包括有采用合金材質線形結構的制動臂回位彈簧(31),所述的第一制動臂(I)臂后端設有彎管座(5);所述的第二制動臂(2)臂后端設有用于鎖緊剎車線的鎖線螺釘(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調節組件(3)包括有上調節圈(32)、下調節圈(33)、銅套(34)、平墊片(35)、塑料頭套(36)及彈簧調節螺絲(37),所述的塑料頭套(36)依次貫穿上調節圈(32)、制動臂回位彈簧(31)及下調節圈(33)且塑料頭套(36)下端扣設于銅套(34)的卡槽內,所述的第一制動臂(I)及第二制動臂(2)通過銅套(34)與各自配設的調節組件(3)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平墊片(35)扣設于下調節圈(33)下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彎管座(5)通過鉚釘(51)與第一制動臂(I)鉚接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鎖線螺釘(6)通過鎖螺帽¢1)鎖緊固定在第二制動臂(2)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制動臂(I)中部及第二制動臂(2)中部均設有制動定位孔(7),所述的制動塊(4)上伸出有螺紋體(41),所述的螺紋體(41)穿過制動定位孔(7)并與制動螺帽(42)螺紋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螺紋體(41)在制動定位孔(7)兩側均配合有定位螺母(4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螺母(43)與制動定位孔(7)之間設有緩沖片(4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螺紋體(41)與制動螺帽(42)配合處設有墊圈(45)。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制動臂(I)臂體及第二制動臂(2)臂體均設有加強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行車剎車裝置,包括中部固定有制動塊的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其中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前端均配設有調節組件,調節組件包括有采用合金材質線形結構的制動臂回位彈簧,第一制動臂臂后端設有彎管座;第二制動臂臂后端設有用于鎖緊剎車線的鎖線螺釘,剎車時,彎管座及鎖線螺釘受到剎車線牽動導致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繞剎車固定座旋轉,使制動塊與車圈發生摩擦制動。第一制動臂及第二制動臂通過沖壓技術成型,并設有加強筋,保證強度,此種結構與市場同類型產品比較外型美觀,生產效率高。本實用新型具有復位靈敏、經濟實惠、產品適用性廣、裝配快速、外型美觀的優點。
文檔編號B62L1/14GK202765203SQ20122036226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
發明者陸國杰 申請人:寧波力盟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