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輪摩托車前輪擺臂減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三輪摩托車前輪擺臂減震器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三輪摩托車減震器,具體是一種三輪摩托車前輪擺臂減震 器,屬于三輪摩托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三輪摩托車的前減震大多采用二輪摩托車的直筒式減震,也就是前叉管的上 端固定安裝在上下連接板的安裝孔內,前叉管的下端插接在減震底筒內,前叉管內設有減 震彈簧,減震底筒和前叉管內設有減震油,減震底筒的上端與前叉管之間設有密封圈和油 封。這種結構的前減震器存在很多缺陷前叉管和減震底筒的接口油由于推拉摩擦而造成 油封漏油,降低減震效果,縮短使用壽命;由于檢察官和減震底筒的插接接觸面積大,且插 接部位不但要承受直線運動力,而且還要承受縱、橫向的推理,致使行駛中減震性能下降; 由于三輪摩托車的自動和載重都遠遠大于二輪摩托車,直通式前減震的防撞性和承載性不 能滿足現在三輪摩托車的需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發明內容[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三輪摩托車前輪擺臂減震 器,具有增加減震性能、增加減震器的使用壽命,又增強三輪摩托車的防撞性能和安全性能 的效果。[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三輪摩托車前輪擺臂減 震器,包括上聯板、上聯板緊固螺栓、左減震器彎管、右減震器彎管、方向柱焊接、下聯板緊 固螺栓和彈簧減震器,左減震器彎管、右減震器彎管穿過方向柱焊接中的兩個孔,并通過下 聯板緊固螺栓固定,上聯板上的兩個孔分別套入左減震器彎管和右減震器彎管,并通過上 聯板緊固螺栓固定,還包括V型擺臂,兩個彈簧減震器的上端分別固定在左減震器彎管、右 減震器彎管的中部,彈簧減震器的下端通過前輪軸連接V型擺臂的一端,兩個V型擺臂的另 一端分別連接在左減震器彎管、右減震器彎管的下部。[0005]所述的V型擺臂通過套管、襯管、輪軸螺栓、螺母、墊圈與左減震器彎管、右減震器 彎管的下端連接。[0006]所述V型擺臂與前輪軸連接的一端的孔內裝入軸套、軸承、彈性擋圈,前輪軸通過 螺母、墊圈把V型擺臂連同套管、襯管安裝在兩減震器的下端。[0007]所述的兩個彈簧減震器的上端分別通過螺栓固定在左減震器彎管、右減震器彎管 的中部。[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減震器彎管通過V型擺臂將車架前端與前輪軸牢牢的 連接在一起,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前叉管與底筒插接因受不同方向而導致油封漏油、減震器 損壞等問題;彈簧減震器與V型擺臂的位于前輪中心的前方,有力的減少了凹凸路面對前 輪的沖擊力,減少了對前減震器的沖擊力,增加了前減震行程的防撞性能好等安全性能。利 用杠桿原理,設置V型擺臂,以前輪軸為軸線,以V型擺臂的兩安裝孔的中心距離為半徑進行擺動,使彈簧減震器只承受直線運動力,從而增加了彈簧減震器的使用壽命,同時也克服 了因作用力通過彈簧減震器傳遞到前輪上而使三輪摩托車防撞性、承載性和安全性較差的 缺陷。增加了三輪摩托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增加了三輪摩托車的防撞和承載能力,減少維 修。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主視圖;[0011]圖3是圖1的A-A方向視圖。[0012]圖中1、上聯板,2、上聯板緊固螺栓,3、左減震器彎管,4、右減震器彎管,5、方向柱 焊接,6、下聯板緊固螺栓,7、螺栓,8、彈簧減震器,9、V型擺臂,10、螺母,11、墊圈,12、彈性擋 圈,13、軸承,14、軸套,15、襯套,16、前輪軸,17、套管,18、輪軸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4]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上聯板1、上聯板緊固螺栓2、左減震器彎 管3、右減震器彎管4、方向柱焊接5、下聯板緊固螺栓6和彈簧減震器8,左減震器彎管3、 右減震器彎管4穿過方向柱焊接5中的兩個孔,并通過下聯板緊固螺栓6固定,上聯板I上 的兩個孔分別套入左減震器彎管3和右減震器彎管4,并通過上聯板緊固螺栓2固定,還包 括V型擺臂9,兩個彈簧減震器8的上端分別固定在左減震器彎管3、右減震器彎管4的中 部,彈簧減震器8的下端通過前輪軸16連接V型擺臂9的一端,兩個V型擺臂9的另一端 分別連接在左減震器彎管3、右減震器彎管4的下部;V型擺臂9通過套管17、襯管15、輪軸 螺栓18、螺母10、墊圈11與左減震器彎管3、右減震器彎管4的下端連接;V型擺臂9與前 輪軸16連接的一端的孔內裝入軸套14、軸承13、彈性擋圈12,前輪軸16通過螺母10、墊圈 11把V型擺臂9連同套管17、襯管15安裝在兩減震器8的下端;兩個彈簧減震器8的上 端分別通過螺栓7固定在左減震器彎管3、右減震器彎管4的中部。[0015]本實用新型的安裝過程是安裝時將方向柱焊接5的兩孔分別套入左減震器彎管 3和右減震器彎管4,調整到適當的位置后分別把下聯板緊固螺栓6擰緊,然后用同樣的 方法把上聯板I套入左減震器彎管3和右減震器彎管4,調整后擰緊上聯板緊固螺栓2,把 彈簧減震器8的上端分別用螺栓7固定到左減震器彎管3和右減震器彎管4上;在V型擺 臂9的兩端的軸承座內分別裝入軸套14、軸承13、彈性擋圈12,再把裝有軸承的V型擺臂9 連同套管17、襯管15用輪軸螺栓18、螺母10、墊圈11分別安裝到左減震器彎管3和右減震 器彎管4的下端,然后用前輪軸16、螺母10、墊圈11把V型擺臂9的另一端連同套管17、 襯管15安裝在兩個彈簧減震器8的下端。裝配完畢后,當彈簧減震器8受到外力拉伸時, V型擺臂9便會以輪軸螺栓18為軸線,以V型擺臂9的兩安裝孔的中心距離為半徑進行擺 動。
權利要求1.一種三輪摩托車前輪擺臂減震器,包括上聯板(I)、上聯板緊固螺栓(2)、左減震器彎管(3)、右減震器彎管(4)、方向柱焊接(5)、下聯板緊固螺栓(6)和彈簧減震器(8),左減震器彎管(3)、右減震器彎管(4)穿過方向柱焊接(5)中的兩個孔,并通過下聯板緊固螺栓(6)固定,上聯板(I)上的兩個孔分別套入左減震器彎管(3)和右減震器彎管(4),并通過上聯板緊固螺栓(2)固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V型擺臂(9),兩個彈簧減震器(9)的上端分別固定在左減震器彎管(3)、右減震器彎管(4)的中部,彈簧減震器(8)的下端通過前輪軸(16)連接V型擺臂(9)的一端,兩個V型擺臂(9)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在左減震器彎管(3)、右減震器彎管(4)的下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輪摩托車前輪擺臂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型擺臂(9)通過套管(17)、襯管(15)、輪軸螺栓(18)、螺母(10)、墊圈(11)與左減震器彎管(3)、右減震器彎管(4)的下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輪摩托車前輪擺臂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擺臂(9)與前輪軸(16)連接的一端的孔內裝入軸套(14)、軸承(13)、彈性擋圈(12),前輪軸(16)通過螺母(10)、墊圈(11)把V型擺臂(9)連同套管(17)、襯管(15)安裝在兩減震器(8)的下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輪摩托車前輪擺臂減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彈簧減震器(8)的上端分別通過螺栓(7)固定在左減震器彎管(3)、右減震器彎管(4)的中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輪摩托車前輪擺臂減震器,屬于三輪摩托車技術領域,包括上聯板、左減震器彎管、右減震器彎管、方向柱焊接、下聯板緊固螺栓和彈簧減震器,左減震器彎管、右減震器彎管穿過方向柱焊接中的兩個孔,并通過下聯板緊固螺栓固定,上聯板兩個孔分別套入左減震器彎管和右減震器彎管,并通過上聯板緊固螺栓固定,還包括V型擺臂,兩個彈簧減震器的上端分別固定在左減震器彎管、右減震器彎管的中部,彈簧減震器的下端通過前輪軸連接V型擺臂的一端,兩個V型擺臂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在左減震器彎管、右減震器彎管的下部。可使三輪摩托車增加減震性能、增加減震器的使用壽命、增強三輪摩托車的防撞性能和安全性能。
文檔編號B62K25/08GK202827953SQ2012204629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2日
發明者賈雨, 尹琳, 楊同心 申請人:江蘇宗申三輪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