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嬰兒推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推車。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兒童推車,包括具有展開位置與折疊位置的推車車架、設置于所述的推車車架底前部的前輪組件、設置于所述的推車車架底后部的后輪組件、將所述的推車車架鎖定于展開位置下的鎖定機構、設置于所述的推車車架上的座位。現有的推車車架的種類繁多,推車車架的桿件的數目不同,各桿件之間連接關系、連接位置不同,從而折疊原理與折疊方式各不相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嬰兒推車。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嬰兒推車,包括具有展開位置與折疊位置的推車車架、設置于所述的推車車架上的座位、用于將所述的推車車架鎖定于展開位置下的鎖定機構、前輪組件、后輪組件,所述的推車車架包括:前支架,所述的前輪組件設置于所述的前支架的下部;后支架,所述的前支架與所述的后支架相交叉并在交叉處繞第一軸相轉動連接,所述的后輪組件設置于所述的后支架的下部;側扶手架,所述的側扶手架的前部與所述的后支架的上部繞第二軸相轉動連接;推桿架,所述的側扶手架的后部能夠繞第三軸轉動并沿著所述的推桿架的上下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推桿架上,所述的推桿架的下部與所述的前支架的上部繞第四軸相轉動連接;連桿,所述的連桿的上部與所述的推桿架繞第五軸相轉動連接,所述的連桿的下部與所述的后支架繞第六軸相轉動連接。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推桿架上沿著上下方向滑動設置有滑動件,所述的側扶手架的后部與所述的滑動件繞所述的第三軸相轉動連接。在某些進一步實施方式中,所述的鎖定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的推桿架與所述的滑動件之間的第一鎖機構、與/或設置于所述的推桿架與所述的前支架之間的第二鎖機構。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軸位于所述的第一軸的上方,所述的第四軸位于所述的第一軸的后方。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五軸位于所述的第三軸與所述的第四軸之間。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軸位于所述的第六軸的上方。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鎖定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的推桿架與所述的側扶手架之間的第三鎖機構、與/或設置于所述的推桿架與所述的前支架之間的第二鎖機構。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座位設置于所述的前支架的上部。以上所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詞,是在推車車架處于展開位置下作定義的。[0018]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
坐寸o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構思的技術方案,前支架、后支架、推桿架與連桿構成位于下方的四連桿機構,前支架、后支架、推桿架與側扶手架構成位于上方的四連桿機構,折疊時將推桿架向后向下方翻倒,第四軸向上移動,使得前支架與后支架相靠攏,推桿架與后支架相靠攏,第三軸向著第五軸方向移動,推車車架折疊,折疊后前輪組件與后輪組件相著地,從而實現自立。
附圖1為推車車架處于展開位置下的立體圖;附圖2為推車車架在展開位置與折疊位置轉換過程中的立體圖;附圖3為推車車架處于折疊位置下的立體圖;附圖4為推車車架處于展開位置下的側視圖;附圖5為推車車架在展開位置與折疊位置轉換過程中的側視圖;附圖6為推車車架在折疊位置下的側視圖;其中:1、推車車架;2、前輪組件;3、后輪組件;11、前支架;12、后支架;13、側扶手架;14、推桿架;15、連桿;16、滑動件;17、牽拉索;21、第一軸;22、第二軸;23、第三軸;24、第四軸;25、第五軸;26、第六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各附圖所示,一種嬰兒推車,包括具有展開位置與折疊位置的推車車架1、設置于推車車架I上的座位、用于將推車車架I鎖定于展開位置下的鎖定機構、前輪組件2、后輪組件3。推車車架I包括:前支架11,前輪組件2設置于前支架11的下部;后支架12,前支架11與后支架12相交叉并在交叉處繞第一軸21相轉動連接,后輪組件3設置于后支架12的下部;側扶手架13,側扶手架13的前部與后支架12的上部繞第二軸22相轉動連接;推桿架14,側扶手架13的后部能夠繞第三軸23轉動并沿著推桿架14的上下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推桿架14上,推桿架14的下部與前支架11的上部繞第四軸24相轉動連接;連桿15,連桿15的上部與推桿架14繞第五軸25相轉動連接,連桿15的下部與后支架12繞第六軸26相轉動連接。座位設置于前支架11的上部。推桿架14上沿著上下方向滑動設置有滑動件16,側扶手架13的后部與滑動件16繞第三軸23相轉動連接。本實施例中,滑動件16是個滑套,套設在推桿架14上。滑動件還可以是內嵌件,在推桿架14上開設長槽,滑動件嵌設在長槽內。鎖定機構可以是僅包括設置于推桿架14與滑動件16之間的第一鎖機構,也可以僅包括設置于推桿架14與前支架11之間的第二鎖機構,還可以是第一鎖機構與第二鎖機構都設置。第一鎖機構與第二鎖機構的具體結構不是本實用新型的發明要點,只要是能夠將兩個滑動的部件及兩個轉動的部件之間鎖定的都可以在此適用,在此不再贅述。如圖1-圖3中,牽引索17是用于控制第一鎖機構與/第二鎖機構解鎖的動力牽拉部件。第二軸22位于第一軸21的上方,第四軸24位于第一軸21的后方。第五軸25位于第三軸23與第四軸24之間。第一軸21位于第六軸26的上方。關于側扶手架13與推桿架14之間的連接關系,除了前述外,還可以是在推桿架14上沿其上下方向開設長槽,第三軸連接在側扶手架13的后部,并且第三軸直接滑動地插在長槽內。推桿架14與側扶手架13之間可以設置第三鎖機構用于禁止兩者滑動,同樣的,第三鎖定機構的具體結不也不是發明要點,在此不再贅述。如上所述,我們完全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宗旨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和實施方法。相關技術領域的從業者可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許可的范圍內進行不同的變化及實施。
權利要求1.一種嬰兒推車,包括具有展開位置與折疊位置的推車車架(I)、設置于所述的推車車架(I)上的座位、用于將所述的推車車架(I)鎖定于展開位置下的鎖定機構、前輪組件(2)、后輪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車車架(I)包括: 前支架(11 ),所述的前輪組件(2 )設置于所述的前支架(11)的下部; 后支架(12),所述的前支架(11)與所述的后支架(12)相交叉并在交叉處繞第一軸(21)相轉動連接,所述的后輪組件(3)設置于所述的后支架(12)的下部; 側扶手架(13),所述的側扶手架(13)的前部與所述的后支架(12)的上部繞第二軸(22)相轉動連接; 推桿架(14),所述的側扶手架(13)的后部能夠繞第三軸(23)轉動并沿著所述的推桿架(14)的上下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所述的推桿架(14)上,所述的推桿架(14)的下部與所述的前支架(11)的上部繞第四軸(24)相轉動連接; 連桿(15),所述的連桿(15)的上部與所述的推桿架(14)繞第五軸(25)相轉動連接,所述的連桿(15)的下部與所述的后支架(12)繞第六軸(26)相轉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桿架(14)上沿著上下方向滑動設置有滑動件(16),所述的側扶手架(13)的后部與所述的滑動件(16)繞所述的第三軸(23)相轉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定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的推桿架(14)與所述的滑動件(16)之間的第一鎖機構、與/或設置于所述的推桿架(14)與所述的前支架(11)之間的第二鎖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軸(22)位于所述的第一軸(21)的上方,所述的第四軸(24)位于所述的第一軸(21)的后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軸(25)位于所述的第三軸(23 )與所述的第四軸(24 )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軸(21)位于所述的第六軸(26)的上方。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設置于所述的前支架(11)的上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定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的推桿架(14)與所述的側扶手架(13)之間的第三鎖機構、與/或設置于所述的推桿架(14)與所述的前支架(11)之間的第二鎖機構。
專利摘要一種嬰兒推車,推車車架包括前支架、與前支架繞第一軸相轉動連接的后支架、前部與后支架的上部繞第二軸相轉動連接的側扶手架、下部與前支架的上部繞第四軸相轉動連接的推桿架、連接在推桿架與后支架之間的連桿,側扶手架的后部能夠繞第三軸轉動并沿著推桿架的上下方向滑動地設置在推桿架上。前支架、后支架、推桿架與連桿構成位于下方的四連桿機構,前支架、后支架、推桿架與側扶手架構成位于上方的四連桿機構,折疊時將推桿架向后向下方翻倒,第四軸向上移動,使得前支架與后支架相靠攏,推桿架與后支架相靠攏,第三軸向著第五軸方向移動,推車車架折疊,折疊后前輪組件與后輪組件相著地,從而實現自立。
文檔編號B62B7/06GK203032730SQ20122073927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劉宏兵 申請人: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