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流運輸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物流推車。
背景技術:
物流推車是物流企業經常使用的用于進行貨物中轉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有一種物流推車的車體大都由框架、載物板、滾輪以及推桿四個部分組成,待中轉的貨物放置于載物板上,由操作人員通過推拉推桿來實現物流推車的移動。
但是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現在需要中轉的貨物也越來越多,因此,在使用物流推車進行中轉貨物時,就需要一次性盡可能多的中轉貨物,這就導致了推車的體積越來越大,高度越來越高。而高度較高的推車,工作人員在取出推車底部的貨物時就顯得極為不便,需要工作人員大幅度彎下腰到推車內才能撿取,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物流推車,此種推車的載物板可以向上抬升,使得人員撿取載物板上貨物時不需要大幅度的彎腰。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物流推車,包括車體,所述車體由框架、載物板、滾輪以及推桿組成,所述載物板可上下移動設置在所述框架上,框架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載物板移動的絲桿,載物板上的對應位置安裝有與所述絲桿配合使用的螺母,絲桿的下端與固定安裝在框架下端的轉動軸承連接,絲桿的上端穿過框架的上端后伸出,絲桿伸出于框架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其轉動的施力部。
采用上述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操作時,操作人員通過對左右兩側絲桿上端的施力部施加動力,驅動絲桿發生轉動,絲桿轉動可帶動螺母上或下直線運動,從而使得載物板向上或者向下發生位置移動,最終達到將載物板上放置的貨物向上抬升的目的,使得工作人員取出貨物時不需要大幅度的彎腰;另外,在取出貨物后,通過反方向轉動絲桿,可使載物板向下運動,回到推車的下部。
作為改進,施力部的形狀為外六角形狀,這樣,就可以通過使用扳手等輔助工具旋擰絲桿,更加省力。
作為改進,框架和載物板均為長方形,載物板和框架之間設有用于導向所述載物板移動方向的導向結構,該導向結構包括設于載物板的四個角上的導向滑輪、設于框架的四個角上與導向滑輪配合使用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滑輪的一部分位于載物板內,所述導向滑輪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導向槽內,所述導向槽沿框架的高度方向設置,這樣的設計,能夠減小框架與載物板之間的摩擦力,使載物板在上下移動時更加順暢。
作為改進,框架的外部設置有圍欄,這樣,防止貨物在中轉過程中從推車上掉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物流推車中活動板展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物流推車中框架與載物板之間導向結構的半剖視圖。
圖中所示,1、框架,2、載物板,3、滾輪,4、推桿,5、絲桿,6、轉動軸承,7、施力部,8、導向滑輪,9、導向槽,10、螺母,11、金屬卡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物流推車,包括車體,所述車體由框架、載物板、滾輪以及推桿組成,所述載物板可上下移動設置在所述框架上,框架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載物板移動的絲桿,載物板上的對應位置安裝有與所述絲桿配合使用的螺母,絲桿的下端與固定安裝在框架下端的轉動軸承連接,絲桿的上端穿過框架的上端后伸出,絲桿伸出于框架的一端設置有用于驅動其轉動的施力部。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操作時,操作人員通過對左右兩側絲桿上端的施力部施加動力,驅動絲桿發生轉動,絲桿轉動可帶動螺母上或下直線運動,從而使得載物板向上或者向下發生位置移動,最終達到將載物板上放置的貨物向上抬升的目的,使得工作人員取出貨物時不需要大幅度的彎腰;另外,在取出貨物后,通過反方向轉動絲桿,可使載物板向下運動,回到推車的下部。
本實施例中,施力部的形狀為外六角形狀,就可以通過使用扳手等輔助工具旋擰絲桿,更加省力。
本實施例中,所述框架的側面設有用于固定扳手等旋擰工具的金屬卡口,不需要工作人員攜帶旋擰工具,方便人員操作。
本實施例中,框架和載物板均為長方形,載物板和框架之間設有用于導向所述載物板移動方向的導向結構,該導向結構包括設于載物板的四個角上的導向滑輪、設于框架的四個角上與導向滑輪配合使用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滑輪的一部分位于載物板內,所述導向滑輪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導向槽內,所述導向槽沿框架的高度方向設置,這樣的設計,能夠減小框架與載物板之間的摩擦力,使載物板在上下移動時更加順暢。
本實施例中,框架的外部設置有圍欄,這樣,防止貨物在中轉過程中從推車上掉落。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螺母為滾珠螺母。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