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行折疊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45917閱讀:53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行折疊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腳踏坐椅式自行車裝置自行折疊坐椅。
在一般情況下,自行車做為完美的腳踏自行車輛,為人們提供了方便的交通工具。但在許多情況下,自行車并不能滿足老弱病殘和旅游者的要求。首先,自行車坐位較高,平衡不易,難以緩慢地、平穩地行駛;其次,自行車不能帶人,載物有限,對于老弱病殘者來說,即便是不帶人載物騎行,也會因上下車不靈便而摔傷;而且,自行車體大而苯重,除了用車裝運外,攜帶旅行幾乎不可能。
為了解決上述種種問題,人們設計發明了三輪自行車、折疊自行車、自行車輪椅等各種各樣的自行車。但是,由于一些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這些自行車都難如人意。三輪自行車是為載人載物而產生的,由于騎行的穩定性極好,而且可以帶人,受到中老年人的歡迎,近幾年發展迅猛,各式三輪自行車市場走俏。但不能不看到,三輪自行車龐大而苯重。一般重量在50公斤-100公斤,車長2米左右,兩個人都難以搬動。如果不上樓,還可勉強找地方存放,所以爭相購買三輪自行車者大多數為家住平房的居民,很多住樓房(無論樓層的高低)的中老年人苦于無法上樓存放,想買也不能買。若從縮小體積、減輕重量的角度來衡量,我國發明專利87101843所提供的折疊式輕便車,在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這種單人騎行的三輪車解決了自行車騎行不穩的問題,而且可以折疊,但是,這種三輪車的車輪、車架、棘輪-齒輪組合等主要零部件均為新外形、新構造,生產投資大,造價高,而且關鍵問題在于,騎行者仍然是跨躍橫梁上車,挺直腰桿端坐用力,這對老弱病殘者太困難了,同時更不能載人載物,仍不能解決中老年人的困難。近年來,折疊自行車是世界研究一大熱門,新發明、新專利層出不窮,僅我國87年申請的折疊自行車,就有87100217、87101807、87106328(申請人斯文赫爾斯塔姆,瑞典人)、87215464等近二十多項。在這些新發明當中,具有典型意義的是87101807發明專利折疊式旅行自行車,這種車的重量輕、折疊體積小,可以裝在一只手提箱中攜帶,對旅游者來說很有用。但是,這種車首先是一輛單人騎行的自行車,不可能解決中老年人騎車穩定、乘坐舒適,可載人載物的眾多要求。另一方面,做為醫護用的三輪(或四輪)自行車輪椅,一般都設計得寬大,行走力求穩定,但由于這種輪椅都是為殘病人設計制造的,因而大都用手搖為動力,重量在50公斤以上,且不能折疊,顯然比較苯重。
以上分析表明,改進自行車的結構,使之更適于老弱病殘和旅游者的要求,其中主要的技術障礙有八個方面,即(1)由于車把和橫梁的阻擋需跨越上下車,(2)坐位較高,(3)體積大,(4)重量大,(5)不易平衡,(6)不能慢行,(7)不能帶人,(8)載物阻礙上下車等。而無論是三輪自行車、折疊自行車,還是自行車輪椅,都不能同時解決八個難題,盡管人們做了種種努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設計能夠做到在騎行穩定、可載人載物的同時,使自行車的結構簡單、輕巧舒適、便于攜帶收存。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自行折疊坐椅,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重量,縮小體積,且可載人載物,騎行舒適、穩定,隨身攜帶極為方便。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折疊椅的前支架下面形成的驅動架上安裝轉向裝置,在轉向裝置下面的驅動輪叉架上安裝帶有飛輪的驅動輪;將輪盤用可折疊調距的輪盤固定架固定在驅動輪的前方,用滾子鏈將輪盤和飛輪連接起來;轉向裝置的導向桿省去不要,轉向軸上部的軸芯可插入頂支撐板,其下面與驅動輪叉架相連;支架穩定桿兩端分別固定在折疊椅的前后支架上,支架穩定桿從中間分為兩段,可以折疊;在后支架下端兩側各安裝一只小轉輪,并有連接扣環可與坐椅后面的拖車相連。
本發明是在折疊坐椅上增加驅動輪、可折疊調距的輪盤固定架及輪盤腳蹬裝置,兩只小轉輪、一個小拖車,因此結構非常簡單,最大限度地減小了自行裝置的重量,而且。這種自行折疊坐椅首先是一只坐椅,騎行者舒適地靠坐在坐椅上,全身放松,兩腳自然地輕踏腳蹬,可走可停,卻始終處于休息狀態。由于重心低,兩腳容易著地,騎行穩定安全,又可載人載物,不用時可折疊起來,體積小,僅有80公分×40公分×60公分,重量10公斤,可隨身攜帶,乘公共汽車、上樓入室均不困難,較現存各種自行車有著明顯的優點。
本發明的具體結構由以下提出的方案及其附圖給出。


圖1是根據本發明提出的單驅動輪式自行折疊坐椅結構組成的示意圖,該自行坐椅由折疊椅(1)、前輪(2)、驅動裝置(3)、轉向裝置(4)、后輪(5)及拖車(6)等幾個部分組成。
圖2是本發明提出的具體裝置細節構造示意圖。下面結合圖2對其結構和工作情況詳加說明。折疊椅(1)由前支架(7)、靠背(8)、靠背折疊合頁(9)、后支架(10)、支架折疊軸(11)、坐板(12)、前支架下面形成的驅動架(13)和可折疊的支架穩定桿(31)等部分組成。前輪(2)是單驅動輪,包括驅動輪(14)和驅動輪軸(15)等組成部分。驅動裝置(3)包括飛輪(16)、輪盤(17)、滾子鏈(18)、輪盤軸(19)、大腿(20)、腳蹬(21)、可折疊調距的輪盤固定架(22)、和伸縮桿折疊軸(23)等組成部分。轉向裝置(4)包括叉架立管套又稱三通(24)、驅動輪叉架(25)、叉架立管(26)、三通固定卡(27)、轉向軸芯(28)、轉向軸芯插孔(29)和頂支撐板(30)等組成部分。后輪(5)包括后輪軸(32)和后輪(33)、(34)等組成部分。拖車(6)包括連接扣環(35)、底架(36)、立架(37)、支撐架(38)、萬向輪(39)等組成部分。支架穩定桿(31)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折疊椅的前后支架(7)、(10)上,由于支架穩定桿的拉力作用、坐椅前后支架間的張角能夠保持穩定,這樣可以在坐椅上承受更大的壓力,同時也能夠承受拖車給后支架的阻力。三通(24)固定在驅動架(13)上的方法,是通過固定卡用螺栓緊固,折裝方便。驅動輪叉架(25)沿驅動架(13)的方向,向斜前方踢出。驅動裝置(3)的輪盤腳蹬通過可折疊調距的輪盤固定架(22)固定在驅動輪(14)的前方。轉向裝置(4)的導向桿省去,可以用腳踏腳蹬的力掌握行進方向。轉向裝置上部的轉向軸芯(28)可以插入頂支撐板(30)上的轉向軸芯插孔(29)中,下面套入叉架立管(26)中,與驅動輪叉架(25)相接。這樣可以保持整個三通、驅動輪叉架角度的穩定,同時也保持了坐椅前支架(7)的穩定。拖車(6)通過連接扣環(35)與坐椅后支架(10)相連接,不用時可以取下。
圖3是可折疊調距的輪盤固定架(22)的構造示意圖。輪盤固定架(22)分為輪盤固定架活動部分(40)和輪盤固定架卡座部分(41)兩組。其活動部分(40)由輪盤軸套又稱四通(42),伸縮桿(43)兩部分組成,輪盤軸(19)穿過四通(42)而確定輪盤腳蹬的位置。在伸縮桿(43)上開有長條形狀的調距孔(44),調距孔設有2-5個調距固定齒(45)。不同的調距固定齒卡在伸縮桿折疊軸(23)上,可以改變整個輪盤固定架(22)的長短,從而也就改變了輪盤腳蹬與驅動輪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身高年齡的乘坐者。在卡座部分(41)上有驅動輪軸孔(46)和伸縮桿折疊軸孔(47)兩個孔,在后端設有卡座定位檔(48),前端設有伸縮桿定位夾(49)。讓驅動輪軸(15)穿入驅動輪軸孔(46)中,由于卡座定位檔(48)的作用,卡座部分被固定位置不會轉動。將伸縮桿折疊軸(23)穿過伸縮桿折疊軸孔(47)和調距固定齒(45),就把活動部分(40)和卡座部分(41)連接起來。由于伸縮桿定位夾(49)的作用,伸縮桿也不再轉動,從而穩定了輪盤腳蹬的位置。
圖4是可折疊調距的輪盤固定架(22)折疊情況示意圖。在不騎行或攜帶存放時,輪盤固定架(22)可以折疊,方法是以伸縮桿折疊軸(23)為軸心,將伸縮桿(43)向上拉起,如圖中箭頭方向所示,從虛線所示展開位置轉過90°角到實線所示折縮位置,這樣輪盤腳蹬就移到驅動輪(14)的上方,減去了驅動輪前面的長度,使重心向后移動。
由于本發明靠背向后傾斜,使用者可以舒適地靠坐在坐椅上,自然地伸出兩腳輕踏腳蹬,坐椅便可平穩地行走或左右靈活轉向。其行進速度一般為150米/分。由于坐椅的位置極低,行進速度又較慢兩腳很容易著地,特別是因為省去了轉向用的導向桿,用腳踏腳蹬的力掌握行進方向。坐板前沒有任何橫梁或豎梁,無需抬腿跨越上車,而兩腳著地,向前欠身即可站立下車,所以特別安全。很適于行動不太靈便的老弱病殘戶外運動或旅游觀光使用。而且拖車可以載人載物,能夠滿足許多中老年人的要求。
圖5是本發明折疊狀態圖,在使用完畢后,自行坐椅可以折疊攜帶或存放。折疊的方法非常容易,首先將伸縮桿(43)向上拉起,縮短坐椅的長度,再抓住靠背(8),將坐板(12)向上翻轉,后支架(10)便以支架折疊軸(11)為軸心向前轉動,與前支架(7)貼合在一起。然后,將前輪(2)橫向轉動90°角,則前輪及驅動裝置便與折疊椅在同一平面內,使折疊椅橫向長度折縮為片狀。靠背(8)也可以通過折疊合頁(9)向下折轉180°角,使折疊椅的縱向長度縮短。拖車(6)的折疊更為簡單,只要將立架(37)向前推倒在底架(36)平面上,再將底架向上拉起,靠在坐椅的后支架上就可以了。這樣,整個自行坐椅便成為一薄長方體形狀,可以放進汽車的后備箱里,放在自行車的后衣架上帶走,甚至可以提著乘汽車,到公園打開騎行,因其輕便小巧,放在家中收存也很方便。
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坐椅部分以普通折疊椅為參考,椅寬40公分,椅高78公分,后腿可加后輪軸,前腿向內彎折90°形成驅動架,驅動輪采用16吋輕便自行車的后輪,飛輪使用自行車16牙小飛輪。因為絕大多數零部件為現有產品,所以生產投資甚少,幾乎不用增添新設備,生產方法簡單,技術要求一般,而見效也快。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折疊坐椅,由折疊椅、前輪、驅動裝置、轉向裝置、后輪和拖車等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A)在折疊椅(1)的前支架下面形成的驅動架(13)上安裝轉向裝置(4),在轉向裝置(4)下面的驅動輪叉架(25)上安裝帶有飛輪(16)的驅動輪(14);(B)將輪盤腳蹬用可折疊調距的輪盤固定架(22)固定在驅動輪的前方,用滾子鏈(18)將輪盤和飛輪連接起來;(C)轉向裝置(4)的轉向軸芯(28)可插入頂支撐板(30)上的轉向軸芯插孔(29)中,轉向軸芯的下面插入叉架立管(26)中,與驅動輪叉架(25)相連;(D)將支架穩定桿(31)兩端分別固定在折疊椅前支架(7)和后支架(10)上,支架穩定桿從中間分為兩段,可以折疊;(E)在折疊椅的后支架下端兩側各安裝一只小轉輪(33)、(34);(F)在后支架(10)的下部有連接扣環(35),拖車(6)使用時可以扣接在此扣環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折疊坐椅,其特征是三通(24)固定在驅動架(13)上,通過三通固定卡(27)用螺栓緊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折疊坐椅,其特征是可折疊調距的輪盤固定架(22)分為活動部分(40)和卡座部分(41)兩組,其活動部分(40)由四通(42)和伸縮桿(43)兩部分組成。在伸縮桿(43)上開有長條形狀的調距孔(44),調距孔設有2-5個調距固定齒(45),在卡座部分(41)上有驅動輪軸孔(46)、伸縮桿折疊軸孔(47)兩個孔,在后端設有卡座定位檔(48),在前端設有伸縮桿定位夾(4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腳踏的坐椅式自行車裝置,自行折疊座椅。其結構為在折疊椅下面形成的驅動架上安裝轉向裝置和帶有飛輪的驅動輪,輪盤腳蹬通過可折疊調距的輪盤固定架固定在驅動輪的前方,轉向裝置省去導向桿,用腳踏腳蹬的方法掌握行進方向,在后支架下端兩側各安裝一只小轉輪,拖車可通過連接扣環扣接在后支架上,使用者靠坐在座椅椅上,騎行過程中始終處于休息狀態,且因坐位低,穩定安全,適合老弱病殘及廣大旅游者使用。
文檔編號B62K17/00GK2094497SQ9022322
公開日1992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1990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1990年11月9日
發明者趙幼儀, 黃瑋 申請人:黃瑋, 趙幼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