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行車助動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48915閱讀:45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行車助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自行車助動裝置。
目前,自行車助動裝置有多種,有利用勢能或彈簧的,但因動作協調性差,普通人很難掌握,無法對普通車直接改進,因而難于推廣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知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協調性好、易操作、效率高的自行車助動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用如下方式實現的車座座桿10插在車架12中,底端和中端帶有彈簧,傳動機構通過支架1安裝在車架12上,帶有四個張緊輪,其中,支架1分為三根桿,中間一根的頂端帶有主動輪2,頂端還垂直固接一根連桿3。水平連桿8一端鉸接連桿3的中端,連桿3的兩端分別接主動輪2和飛輪4的中軸,飛輪4與主動輪2之間帶有鏈條,飛輪4中軸一側固定有曲軸9,曲軸9鉸接在連桿7的一端,連桿7的另一端鉸接座桿10。
傳動機構中帶有四個張緊輪,第一個通過連桿連接支架3,第二個通過連桿鉸接在支架1兩側桿的結合處,第三個裝在連桿8的一端,第四個裝在離合桿6的中端,離合桿6下端活動鉸接在支架1上。座桿10上開有通孔,通過銷連接拉簧14,拉簧14另一端連在車架上,車架12在連桿7與座桿10的鉸接處開有通槽,在車架底部帶有調節孔16,鏈條13為封閉結構,分別經過四個張緊輪和主動輪2繞在棘輪11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普通行駛時,在平地可扳開離合桿,由腳蹬鏈條行駛,在道路不平整時,扳下離合桿,靠人體勢能反復壓下座桿,帶動連桿及曲軸,使飛軸4旋轉,飛輪4可能有兩種運動趨勢順時針旋轉不作功,飛輪4空轉;逆時針旋轉則驅動鏈條,實際上主動輪2始終逆時針旋轉,帶動飛輪4作逆時針旋轉,因而有機會作正功,不會始終不做功。支架上的調節孔可根據人的體重調節震動頻率,彈簧起回復作用,并控制振幅,使連桿7不會損壞。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操作、效率高。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圖(實施例1)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
圖1中1,支架;2,主動輪;3,連桿;4,飛輪;5,張緊輪;6,離合桿;7,連桿;8,連桿;9,曲軸;10,座桿;11,棘輪;12,車架;13,鏈條;14,拉簧;15,后輪;16,調節孔。
圖2中17,滑塊;18,套筒。

圖1中,虛線表示出離合桿在合上使用時的狀態,主動輪2和飛輪4均為齒輪,飛輪4可采用棘輪,連桿9固接在軸上,隨軸旋轉,座桿10最下端帶一頂盤,調節孔為3個,后輪上的棘輪11可用普通變速車塔輪,并接普通鏈條,由腳蹬驅動,兩根鏈條可同步運動,也可用手動拔叉離合,這屬于已知技術。
圖2采用了套筒,裝在車架上,套筒18開有滑槽,另外座桿上帶有滑塊17,上接平衡彈簧,車座桿壓下時,滑塊接觸頂盤,能更有效地保護傳動機構(主動輪裝置省略)。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助動器,其車座座桿(10)插在車架(12)中,底端和中端帶有彈簧,傳動機構通過支架(1)安裝在車架(12)上,帶有四個張緊輪,其特征在于支架(1)分為三根桿,中間一根的頂端帶有主動輪(2),頂端還垂直固接一根連桿(3),水平連桿(8)一端鉸接連桿(3)的中端,連桿(3)的兩端分別接主動輪(2)和飛輪(4)的中軸,飛輪(4)與主動輪(2)之間帶有鏈條,飛輪(4)中軸一側固定有曲軸(9),曲軸(9)鉸接在連桿(7)的一端,連桿(7)的另一端鉸接座桿(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助動器,其特征在于離合桿(6)下端活動鉸接在支架(1)上,車架(12)在車架底部帶有調節孔(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自行車助動裝置,是將車座座桿插在車架中,傳動機構帶有四個張緊輪,通過支架安裝在車架上,支架為三根,中間一根頂端帶有主動輪,連桿分別接主動輪和飛輪,飛輪中軸一側固定有曲軸。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操作、效率高,可對普通車進行改進。
文檔編號B62M1/00GK2161551SQ9321158
公開日1994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1993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1993年5月10日
發明者郭軍利 申請人:郭軍利, 馬東升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