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折疊關節且具有折疊關節的兒童推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疊關節且具有折疊關節的兒童推車。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折疊關節且具有折疊關節的兒童推車(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4196975U,授權公告日為2015-3-11),包括相轉動設置的基座桿、第一轉動桿與第二轉動桿,基座桿上設有基座桿導向部,第一轉動桿上設有轉動桿導向部,折疊關節還包括一端部與第二轉動桿相轉動連接的連桿,連桿上設置有導向件,導向件分別與基座桿導向部、轉動桿導向部相滑動配合。折疊時,將第二轉動桿相對于基座桿轉動折疊,連桿相對第二轉動桿轉動,第二轉動桿相對基座桿的轉動折疊,并且同時的,導向件分別沿著基座桿導向部與轉動桿導向部滑動,從而帶動第一轉動桿相對基座桿轉動折疊,即第一轉動桿、基座桿與第二轉動桿相轉動靠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不同的折疊關節及具有折疊關節的兒童推車。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種技術方案是:
[0005]—種折疊關節,具有折疊位置和展開位置,所述的折疊關節包括第一桿件、第二桿件和第三桿件,所述的第一桿件的一端部分別與所述的第二桿件的一端部和所述的第三桿件的一端部相轉動連接,所述的折疊關節還包括兩端部分別與所述的第二桿件的一端部和所述的第三桿件的一端部相轉動連接的連接件,當所述的折疊關節在所述的折疊位置和所述的展開位置之間轉換時,所述的連接件分別相對于所述的第二桿件和所述的第三桿件轉動,從而使得所述的第二桿件、所述的第三桿件和所述的第一桿件三個部件之間相對轉動。
[0006]具體地,所述的折疊位置包括第一折疊位置、在所述的第一折疊位置的基礎上進一步折疊收攏的第二折疊位置,所述的折疊關節還包括形成在所述的第二桿件的一端部上的第一導向槽、能夠在所述的第一導向槽內滑動的導向件,所述的連接件與所述的第二桿件通過所述的導向件相轉動連接,當所述的折疊關節在第一折疊位置和第二折疊位置之間轉換時,所述的導向件與所述的第一導向槽配合滑動。
[0007]更具體地,所述的折疊關節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的第一桿件的一端部上且能夠在所述的折疊關節折疊時通過自身彈力對所述的第三桿件的轉動產生阻力的彈性裝置,所述的彈性裝置包括一端部與所述的第一桿件相轉動連接且能夠被所述的第三桿件推動轉動的轉動件、兩端部分別抵設在所述的轉動件和所述的第一桿件上的彈簧。
[0008]更具體地,所述的折疊關節還包括形成在所述的第一桿件的一端部上用于限制所述的導向件的運動軌跡的第二導向槽。
[0009]具體地,所述的第二導向槽包括第一部、與所述的第一部的下端部相連通的第二部和第三部,所述的第二部自所述的第一部向著靠近所述的第二桿件的轉動中心的方向凸出,所述的第三部自所述的第一部向著遠離所述的第二桿件的轉動中心的方向凸出;當所述的折疊關節處于展開位置時,所述的第一導向槽自下而上向后傾斜延伸;當所述的折疊關節處于展開位置時,所述的第一導向件位于所述的第一部的上端部和所述的第一導向槽的一端部;當所述的折疊關節處于第一折疊位置時,所述的第一導向件位于所述的第二部和所述的第一導向槽的一端部;當所述的折疊關節處于第二折疊位置時,所述的第一導向件位于所述的第三部和所述的第一導向槽的另一端部。
[0010]更具體地,所述的第一部呈以所述的第二桿件的轉動中心為圓心的圓弧形,所述的第一導向槽呈直線長條狀。
[0011]具體地,所述的第一桿件位于所述的第三桿件的前方,所述的第二桿件位于所述的第三桿件的后上方。
[0012]具體地,所述的第二桿件和所述的第三桿件位于所述的第一桿件的同一側,所述的連接件位于所述的第二桿件和所述的第三桿件的與所述的第一桿件所在側相對的另一側上。
[0013]具體地,所述的第一桿件分別通過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與所述的第二桿件和所述的第三桿件相轉動連接,所述的連接件通過第三轉軸與所述第三桿件相轉動連接。
[0014]更具體地,所述的第一轉軸、所述的第二轉軸、所述的第三轉軸的軸心線相互平行且沿著所述的折疊關節的左右方向延伸。
[0015]更具體地,當所述的折疊關節處于展開位置時,所述的第一轉軸位于所述的導向件的前方、所述的第二轉軸的后上方和所述的第三轉軸的后上方,所述的第三轉軸位于所述的第二轉軸的后下方、所述的導向件的前下方。
[0016]具體地,當所述的折疊關節處于展開位置時,所述的第一桿件和所述的第二桿件的轉動連接點、所述的導向件的中心、所述的連接件與所述的第三桿件的轉動連接點、所述的第三桿件與所述的第一桿件的轉動連接點四者的連線構成四邊形結構。
[0017]—種兒童推車,包括所述的折疊關節,所述的第一桿件構成前支架,所述的第二桿件構成推把桿,所述的第三桿件構成后支架,所述的第一桿件的另一端部設置有前輪組件,所述的第三桿件的另一端部設置有后輪組件。
[0018]以上所涉及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詞,是在兒童推車正常使用時的方位作定義的。
[0019]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等。
[0020]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桿件分別與第二桿件和第三桿件相轉動連接,連接件與第二桿件和第三桿件相轉動連接,從而使得折疊關節在展開位置和折疊位置轉換時,連接件能夠對第二桿件和第三桿件實現聯動折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組裝方便。
【附圖說明】
[0021]附圖1為實施例一的兒童推車在展開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2為實施例一的兒童推車在展開位置和折疊位置轉換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3為實施例一的兒童推車在折疊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4為實施例一的折疊關節的局部放大圖;
[0025]附圖5為實施例二的兒童推車在展開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6]附圖6為實施例二的兒童推車在第一折疊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7]附圖7為實施例二的兒童推車在第二折疊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8]附圖8為實施例二的折疊關節在展開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9]附圖9為實施例二的折疊關節在展開位置和第一折疊位置之間轉換的結構示意圖;
[0030]附圖10為實施例二的折疊關節在第一折疊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1]附圖11為實施例二的折疊關節在第二折疊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2]其中:1、前輪組件;2、后輪組件;3、第一桿件;4、第二桿件;5、第三桿件;6、連接件;7、第二導向槽;8、第一導向槽;9、轉動件;10、彈簧;11、第一轉軸;12、第二轉軸;13、導向件;14、第三轉軸;71、第一部;72、第二部;73、第三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33]實施例一
[0034]如附圖1至3、5至7所示,一種兒童推車,包括具有展開位置和折疊位置的折疊關節、前輪組件I和后輪組件2。
[0035]如附圖4所示,折疊關節包括第一桿件3、第二桿件4和第三桿件5,第一桿件3的一端部分別通過第一轉軸11和第二轉軸12與第二桿件4的一端部和第三桿件5的一端部相轉動連接,折疊關節還包括兩端部分別通過導向件13和第三轉軸14與第二桿件4的一端部和第三桿件5的一端部相轉動連接的連接件6,當折疊關節在折疊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轉換時,連接件6分別相對于第二桿件4和第三桿件5轉動,從而使得第二桿件4、第三桿件5和第一桿件3三個部件之間相對轉動。
[0036]本實施例中,第一桿件3位于第三桿件5的前方,第二桿件4位于第三桿件5的后上方。即第一桿件3構成兒童推車的前支架,第二桿件4構成兒童推車的推把桿,第三桿件5構成兒童推車的后支架,第一桿件3的另一端部設置有前輪組件1,第三桿件5的另一端部設置有后輪組件2。因此,當折疊關節在展開位置和折疊位置之間轉換時,即實現兒童推車在展開位置和折疊位置之間的轉換。
[0037]當然,第一桿件3、第二桿件4和第三桿件5之間的其他位置也是可行的,例如,第一桿件3位于第三桿件5的后上方,第二桿件4位于第三桿件5的前方等。第一桿件3、第二桿件4和第三桿件5可以用作兒童推車上需要轉動連接的任意桿件,并不限定為前支架、后支架和推把桿。
[0038]為了方便連接,第二桿件4和第三桿件5位于第一桿件3的同一側。連接件6位于第二桿件4和第三桿件5的與第一桿件3所在側相對的另一側上,即第二桿件4和第三桿件5位于第一桿件3和連接件6之間。
[0039]第一轉軸11、第二轉軸12、第三轉軸14的軸心線相互平行且沿著兒童推車的左右方向延伸。當折疊關節處于展開位置時,第一轉軸11位于導向件13的前方、第二轉軸12的后上方、第三轉軸14的后上方,第三轉軸14位于第二轉軸12的后下方、導向件13的前下方。第一桿件3和第二桿件4的轉動連接點(即第一轉軸11的中心)、第二桿件4和連接件6的轉動連接點(即導向件13的中心)、連接件6與第三桿件5的轉動連接點(即第三轉軸14的中心)、第三桿件5與第一桿件3的轉動連接點(即第二轉軸12的中心)四者的連線構成四邊形結構。
[0040]本實施例中,折疊位置包括第一折疊位置、在第一折疊位置的基礎上進一步折疊收攏的第二折疊位置,折疊關節還包括形成在第二桿件4的一端部上的第一導向槽8,導向件13能夠在第一導向槽8內滑動,當折疊關節在第一折疊位置和第二折疊位置之間轉換時,導向件13與第一導向槽8配合滑動。第一導向槽呈直線長條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