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擋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煤礦機械,特別是用于與膠帶輸送機配套使用的擋煤裝置。
背景技術:
擋煤板是膠帶輸送機在運轉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它能夠使膠帶輸送機在運輸煤的過程中,使煤在膠帶上堆積成較好的堆積角,從而避免膠帶跑偏和運輸沿線拋撒掉煤,提高膠帶輸送機工作可靠性和運煤效率。現在使用的擋煤板,由鋼質固定板、擋煤皮組成,固定板與膠帶不能夠直接接觸,不然會刮傷膠帶。因此,所選擋煤皮一般為橡膠成份。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擋煤皮一直保持與運行的膠帶處于摩擦狀態,使擋煤皮極易磨損,在磨損超過限度后便需及時更換。而固定板與擋煤皮在制作過程中采用一次性加工而成,即固定板與擋煤皮螺接為一體。由于這種固定方式,使固定板上的安裝孔與擋煤皮上的安裝孔要對應,打好安裝孔后就不能再調整了。當擋煤皮磨損超限需更換時,由于固定板上的安裝孔·位置已定位,在更換擋煤皮時,安裝孔加工不易一次到位,不是安裝角度不夠,就是高度不合理,而且難以調節,影響生產。同時,擋煤皮磨損超限后就得更換,造成材料浪費,頻繁的更換擋煤皮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節省材料又易于安裝維護的擋煤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擋煤皮,所述固定板由前夾板和后夾板構成,擋煤皮位于前夾板和后夾板之間,前夾板背面焊接有至少兩個調節架,調節架上設有圓孔;后夾板背部焊接有螺桿,該螺桿從調節架上所設圓孔中穿出,調節螺帽位于調節架與后夾板之間的螺桿上,并與螺桿螺紋配合。由于本實用新型中采用前夾板和后夾板配合的結構,通過調節螺帽就能調節前夾板和后夾板的夾緊力,使夾在前夾板和后夾板之間的擋煤皮易于調節位置。因此,當擋煤皮磨損超限后,可松開前夾板和后夾板,將擋煤皮下調,然后再緊固調節螺帽。不但節省了擋煤皮材料,也使更換擋煤皮的操作過程更加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圖I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圖I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擋煤皮1,所述固定板由前夾板3和后夾板2構成,擋煤皮I位于前夾板3和后夾板2之間,前夾板3背面焊接有至少兩個調節架4,調節架4上設有圓孔。后夾板2背部焊接有螺桿5,該螺桿5從調節架4上所設圓孔中穿出,調節螺帽位于調節架4與后夾板2之間的螺桿5上,并與螺桿5螺紋配合。使用時,將調節架4固定在基座6上,當擋煤皮I磨損超限后,需調整擋煤皮1,此時旋動調節螺帽,使調節螺帽向后夾板2方向移動,即調節螺帽與調節架4相離,形成 一定空隙,給后夾板2后縮留出空間,使前夾板3和后夾板2相離,擋煤皮I受到的夾持力減小,然后將擋煤皮I下調到合適位置,最后再反向旋動調節螺帽,調節螺帽受調節架4的限制,當到達一定位置后只能在螺桿5上旋轉而不能移動,因此,最后迫使螺桿5帶動后夾板2前行,使前夾板3和后夾板2夾緊擋煤皮I。
權利要求1. 一種擋煤裝置,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擋煤皮(1),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由前夾板(3)和后夾板(2)構成,擋煤皮(I)位于前夾板(3)和后夾板(2)之間,前夾板(3)背面焊接有至少兩個調節架(4),調節架(4)上設有圓孔;后夾板(2)背部焊接有螺桿(5),該螺桿(5)從調節架(4)上所設圓孔中穿出,調節螺帽位于調節架(4)與后夾板(2)之間的螺桿(5)上,并與螺桿(5)螺紋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既節省材料又易于安裝維護的擋煤裝置。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擋煤皮,所述固定板由前夾板和后夾板構成,擋煤皮位于前夾板和后夾板之間,前夾板背面焊接有至少兩個調節架,調節架上設有圓孔;后夾板背部焊接有螺桿,該螺桿從調節架上所設圓孔中穿出,調節螺帽位于調節架與后夾板之間的螺桿上,并與螺桿螺紋配合。本實用新型中采用前夾板和后夾板配合的結構,通過調節螺帽就能調節前夾板和后夾板的夾緊力,使夾在前夾板和后夾板之間的擋煤皮易于調節位置或進行更換。
文檔編號B65G15/58GK202754437SQ20122026256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6日
發明者牛衛國 申請人:山西長治王莊煤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