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滾涂機進料系統中的同步上料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管狀工件外表面處理的自動滾涂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滾涂機進料系統中的同步上料機構,其用于將工件逐一推入工件傳動機架上的掛料機構,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管狀工件的外表面處理大多采用噴膠、噴漆的工藝。這種處理工藝主要存在以下缺點:(I)噴涂會導致工作環境充斥霧狀有害氣體,霧狀有害氣體會侵害人體健康;(2)噴涂方式下的原材料利用率低,噴嘴容易發生堵塞,噴涂不均勻,噴涂附著力不強,產品質量不能有效得到保證。針對傳統噴涂工藝存在的缺點,申請人設計了一種采用滾涂技術對管狀工件外表面處理進行處理的自動滾涂設備,其采用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滾涂技術,是一種高效、節能、環保的產品,適用于汽車制造等行業對管狀工件的大批量滾膠,可以用于同類產品的滾涂O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滾涂機進料系統中的同步上料機構,其能夠將工件逐一推入工件傳動機架的掛料機構,并由工件傳動機架送至自動滾膠裝置實現滾涂操作,該同步上料機構具有結構簡單巧妙,傳送操作方便有序的優點。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涂料機進料系統中的同步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基座、側板支撐架、主動鏈輪軸、主動鏈輪、鏈條、側板連接桿、從動鏈輪軸、從動鏈輪、帶座軸承、工件托板、側板、推料氣缸、氣缸安裝座、推料板和驅動部件;兩塊側板安裝在側板支撐架上,兩塊側板之間通過側板連接桿連接,所述側板支撐架通過升降調整部件安裝在支撐基座的頂部;主動鏈輪軸和從動鏈輪軸分別設置在兩塊側板的兩頭,主動鏈輪軸、從動鏈輪軸的兩端均通過帶座軸承支承,帶座軸承固定在側板上;所述主動鏈輪軸一端連接驅動其轉動的驅動部件,主動鏈輪軸上安裝有主動鏈輪,所述從動鏈輪軸上安裝有從動鏈輪,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通過鏈條連接傳動,鏈條上安裝有等間距分布的工件托板;所述推料氣缸設置在鏈條旁側,推料氣缸通過氣缸安裝座安裝在支撐基座上,推料氣缸的活塞桿端安裝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用于將到位的工件從工件托板推入工件傳動機架的掛料機構。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部件包括動力輸入軸、輸入鏈輪和傳動支架,傳動支架安裝在支撐基座上,動力輸入軸安裝在傳動支架上,動力輸入軸通過連接軸與主動鏈輪軸同軸聯接,動力輸入軸上安裝有輸入鏈輪,所述輸入鏈輪用于與主傳動系統連接,以輸入動力。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基座支腿的下端安裝有用于微調支撐基座高度的調整腳蹄。[000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能夠將工件逐一推入工件傳動機架的掛料機構,并由工件傳動機架送至自動滾膠裝置實現滾涂操作,具有結構簡單巧妙,傳送操作方便有序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左視圖。圖3為圖2中的A-A向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實施例中的涂料機進料系統中的同步上料機構主要由支撐基座1、側板支撐架2、主動鏈輪軸3、主動鏈輪4、鏈條5、側板連接桿6、從動鏈輪軸7、從動鏈輪8、帶座軸承9、工件托板10、側板11、傳動支架12、動力輸入軸13、輸入鏈輪14、連接軸15、推料氣缸16、氣缸安裝座17和推料板18等零部件組成。如圖f圖4所示,兩塊側板11安裝在側板支撐架2上,兩塊側板11之間通過側板連接桿6連接,所述側板支撐架2通過升降調整部件安裝在支撐基座I的頂部;主動鏈輪軸3和從動鏈輪軸7分別設置在兩塊側板11的兩頭,主動鏈輪軸3、從動鏈輪軸7的兩端均通過帶座軸承9支承,帶座軸承9通過緊固件(平墊、彈墊和螺母組成)固定在側板11上;所述主動鏈輪軸3 —端連接驅動其轉動的驅動部件,主動鏈輪軸3上安裝有主動鏈輪4,所述從動鏈輪軸7上安裝有從動鏈輪8,主動鏈輪4與從動鏈輪8之間通過鏈條5連接傳動,鏈條5上安裝有等間距分布的工件托板10 ;所述推料氣缸16設置在鏈條5旁側,推料氣缸16通過氣缸安裝座17安裝在支撐基座I上,推料氣缸16的活塞桿端安裝有推料板18,所述推料板18用于將到位的工件從工件托板10推入工件傳動機架的掛料機構。所述升降調整部件可采用市售的常規的升降設備,如蝸輪蝸桿升降機、齒輪升降機等。如圖2所示,所述驅動部件主要由動力輸入軸13、輸入鏈輪14和傳動支架12組成,傳動支架12安裝在支撐基座I上,動力輸入軸13安裝在傳動支架12上,動力輸入軸13通過連接軸15與主動鏈輪軸3同軸聯接,動力輸入軸13上安裝有輸入鏈輪14,所述輸入鏈輪14用于與工件傳動機架上的同步傳動機構連接,以輸入動力。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支撐基座I支腿的下端安裝有可微調支撐基座I高度的調整腳蹄19,以便于本實用新型與其他機構連接配合。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情況如下:上一工序同步推料機構推送出來的工件同步推入本實用新型同步上料機構中工件托板10的V型槽中,工件傳動機架上的同步傳動機構帶動主動鏈輪軸3轉動,主動鏈輪軸3上的主動鏈輪4帶動鏈條5轉動,從而使得工件托板10運動,工件托板10上的工件也隨之運動。通過升降調整部件對側板支撐架2的高度進行調整,從而實現對工件托板10的V型槽的高度及左右位置分別進行微調,使進入工件托板10的V型槽中的工件的內孔與傳動機架上掛料機構中的掛針對準。當工件的內孔與掛料機構中的掛針對準時,推料氣缸16的活塞桿伸出,將V型槽中的工件逐排同步推入掛料機構的掛針,然后由工件傳動機架輸送至自動滾涂裝置進行自動滾涂操作。
權利要求1.滾涂機進料系統中的同步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基座(I)、側板支撐架(2 )、主動鏈輪軸(3 )、主動鏈輪(4)、鏈條(5 )、側板連接桿(6 )、從動鏈輪軸(7 )、從動鏈輪(8)、帶座軸承(9)、工件托板(10)、側板(11)、推料氣缸(16)、氣缸安裝座(17)、推料板(18)和驅動部件;兩塊側板(11)安裝在側板支撐架(2)上,兩塊側板(11)之間通過側板連接桿(6)連接,所述側板支撐架(2)通過升降調整部件安裝在支撐基座(I)的頂部;主動鏈輪軸(3)和從動鏈輪軸(7)分別設置在兩塊側板(11)的兩頭,主動鏈輪軸(3)、從動鏈輪軸(7)的兩端均通過帶座軸承(9)支承,帶座軸承(9)固定在側板(11)上;所述主動鏈輪軸(3)一端連接驅動其轉動的驅動部件,主動鏈輪軸(3)上安裝有主動鏈輪(4),所述從動鏈輪軸(7 )上安裝有從動鏈輪(8 ),主動鏈輪(4 )與從動鏈輪(8 )之間通過鏈條(5 )連接傳動,鏈條(5 )上安裝有等間距分布的工件托板(10 );所述推料氣缸(16 )設置在鏈條(5 )旁側,推料氣缸(16)通過氣缸安裝座(17)安裝在支撐基座(I)上,推料氣缸(16)的活塞桿端安裝有推料板(18),所述推料板(18)用于將到位的工件從工件托板(10)推入工件傳動機架的掛料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涂機進料系統中的同步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部件包括動力輸入軸(13)、輸入鏈輪(14)和傳動支架(12),傳動支架(12)安裝在支撐基座(I)上,動力輸入軸(13)安裝在傳動支架(12)上,動力輸入軸(13)通過連接軸(15)與主動鏈輪軸(3)同軸聯接,動力輸入軸(13)上安裝有輸入鏈輪(14),所述輸入鏈輪(14)用于與主傳動系統連接,以輸入動力。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涂機進料系統中的同步上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基座(I)支腿的下端安裝有用于微調支撐基座(I)高度的調整腳蹄(1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滾涂機進料系統中的同步上料機構。兩塊側板安裝在側板支撐架上,兩塊側板之間通過側板連接桿連接,所述側板支撐架通過升降調整部件安裝在支撐基座的頂部;主動鏈輪軸和從動鏈輪軸分別設置在兩塊側板的兩頭,主動鏈輪軸、從動鏈輪軸的兩端均通過帶座軸承支承,帶座軸承固定在側板上;所述主動鏈輪軸一端連接驅動部件,主動鏈輪軸上安裝有主動鏈輪,從動鏈輪軸上安裝有從動鏈輪,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通過鏈條連接傳動,鏈條上安裝有等間距分布的工件托板;推料氣缸設置在鏈條旁側,推料氣缸活塞桿端安裝有推料板。本實用新型能夠將工件逐一推入工件傳動機架的掛料機構,結構簡單巧妙,傳送操作方便有序。
文檔編號B65G47/82GK203033431SQ20122061298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9日
發明者成夢杰, 蔡其康 申請人:無錫華能表面處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