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包括基座、取出治具以及第一驅動裝置,所述取出治具包括連接于所述基座上的導桿、滑動套設于所述導桿外圈的移動板以及連接于所述移動板并且與所述導桿平行設置的若干治具桿,所述導桿的自由端加工有臺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移動板并且驅動所述移動板沿所述導桿滑動,通過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注塑完成的環形塑膠件可以通過機械手直接取出,實現了環形塑膠件取料的自動化,且對環形塑膠件沒有任何傷害。
【專利說明】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手治具,特別涉及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
【背景技術】
[0002]環形塑膠件一般為電鍍產品,由注塑機的五根斜頂頂出,每個產品五點進膠,頂出脫模困難,表面無吸附點,產品外側與內測邊緣有棱角,產品表面不可有碰劃傷,此種狀況無法全自動生產,傳動的方法都是通過人工進行取件,工作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工件無損,且自動化程度高的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包括基座、取出治具以及第一驅動裝置,所述取出治具包括連接于所述基座上的導桿、滑動套設于所述導桿外圈的移動板以及連接于所述移動板并且與所述導桿平行設置的若干治具桿,所述導桿的自由端加工有臺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移動板并且驅動所述移動板沿所述導桿滑動。
[0005]優選的,所述若干治具桿均布于所述導桿的外圈,所述若干治具桿的外側套設有環形彈性件。
[0006]優選的,所述若干治具桿上設有與所述環形彈性件相匹配的凹槽。
[0007]優選的,所述導桿設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內設置有用于夾取料頭的料頭夾具機構。
[0008]優選的,所述料頭夾具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中心通孔內的料頭夾具和連接所述料
頭夾具的第二驅動裝置。
[0009]優選的,所述基座上設置多個取出治具,所述多個取出治具的多個移動板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移動板;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整體移動板。
[0010]優選的,所述多個取出治具的多個料頭夾具連接有機械聯動機構,所述機械聯動機構連接所述第二驅動裝置。
[0011]優選的,所述治具桿的自由端上套設有橡膠套。
[0012]優選的,所述治具桿上還設有限位海綿,所述限位海綿設于所述橡膠套的后端。
[0013]優選的,所述機械手治具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
[0014]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注塑完成的環形塑膠件可以通過機械手直接取出,實現了環形塑膠件取料的自動化,且對環形塑膠件沒有任何傷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5]圖1是本發明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4中夾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基座2.取出治具21.導桿22.移動板23.治具桿24.治具桿臺階25.橡皮筋26.中心通孔27.橡膠套28.限位海綿3.第一氣缸41.夾具42.第二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
[0018]實施例1
參見圖1,如其中的圖例所示,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包括一基座1、一取出治具2以及一第一氣缸3,取出治具2包括連接于基座I上的一導桿21、滑動套設于導桿21外圈的一移動板22以及連接于移動板22并且與導桿21平行設置的五根治具桿23,導桿21的自由端加工有一治具桿臺階24 ;第一氣缸3連接移動板22并且驅動移動板22沿導桿21滑動。
[0019]上述治具桿23的橫截面為圓形或矩形。
[0020]下面介紹本發明的工作步驟。
[0021]一、注塑機完成環形塑膠件的成型后,由注塑機的五根斜頂頂出;
二、移動板22在第一氣缸3的推動下沿導桿21的軸向向其自由端滑動;五根治具桿23在移動板22的帶動下也沿導桿21的軸向向其自由端滑動,由于導桿21的自由端加工有一治具桿臺階24,五根治具桿23的大部分與治具桿臺階24接觸后,五根治具桿23所形成的環形支撐件的外徑變小;
三、將五根治具桿23插入到注塑機的五根斜頂的間隙間;此時,第一氣缸3帶動移動板沿導桿21的軸向向遠離其自由端的一端滑動,五根治具桿23在移動板22的帶動下也沿導桿21的軸向向遠離其自由端滑動,由于導桿21的自由端加工有一治具桿臺階24,五根治具桿23的大部分不與治具桿臺階24接觸后,五根治具桿23所形成的環形支撐件的外徑變大,撐緊環形塑膠件;
四、機械手離開塑膠機,并且將環形塑膠件送至其要存放的地方,此時重復上述步驟二,五根治具桿23松開環形塑膠件,即完成了整個取料過程。
[0022]實施例2
參見圖2,如其中的圖例所示,其余與所述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五根治具桿23均布于導桿21的外圈,五根治具桿23的外側套設有橡皮筋25。
[0023]實施例3
其余與所述實施例2相同,不同之處在于,五根治具桿上設有與橡皮筋相匹配的凹槽。
[0024]實施例4 參見圖3和圖4,如其中的圖例所示,其余與所述實施例3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導桿21設有中心通孔26,中心通孔26內設置有用于夾取料頭的料頭夾具機構,料頭夾具機構包括設置于中心通孔26內的料頭夾具41和連接料頭夾具41的第二氣缸42。
[0025]實施例5
參見圖5,如其中的圖例所示,其余與所述實施例4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基座I上設置八個取出治具2,該八個取出治具2的八個移動板22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移動板;第一氣缸3連接該整體移動板。
[0026]實施例6
其余與所述實施例5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該八個取出治具2的八個料頭夾具41連接有一機械聯動機構,該機械聯動機構連接第二氣缸42。
[0027]實施例7
參見圖6,如其中的圖例所示,其余與所述實施例6相同,不同之處在于,上述八個取出治具2的四十根治具桿23的自由端上套設有橡膠套27。
[0028]實施例8
參見圖7,如其中的圖例所示,其余與所述實施例7相同,不同之處在于,上述治具桿23上還設有用于限位的海綿塊28。
[0029]實施例9
其余與所述實施例8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機械手治具還包括一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連接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
[0030]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頂出機構的基礎上增設加頂出機構以及彈簧機構,能夠在不需要施加另外的力的情況下實現完全脫模。
[0031]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包括基座、取出治具以及第一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治具包括連接于所述基座上的導桿、滑動套設于所述導桿外圈的移動板以及連接于所述移動板并且與所述導桿平行設置的若干治具桿,所述導桿的自由端加工有臺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移動板并且驅動所述移動板沿所述導桿滑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治具桿均布于所述導桿的外圈,所述若干治具桿的外側套設有環形彈性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治具桿上設有與所述環形彈性件相匹配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設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內設置有用于夾取料頭的料頭夾具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頭夾具機構包括設置于所述中心通孔內的料頭夾具和連接所述料頭夾具的第二驅動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設置多個取出治具,所述多個取出治具的多個移動板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移動板;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連接所述整體移動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取出治具的多個料頭夾具連接有機械聯動機構,所述機械聯動機構連接所述第二驅動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桿的自由端上套設有橡膠套。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桿上還設有限位海綿,所述限位海綿設于所述橡膠套的后端。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環形塑膠件的機械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手治具還包括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第二驅動裝置。
【文檔編號】B29C45/40GK103770288SQ201210404114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陳利 申請人:億和精密工業(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