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包括煙道,煙道呈立式U形布置,該U形煙道的一個側臂為進煙煙道,另一個側臂則為出煙煙道;進煙煙道的上端設有煙氣輸入口,而進煙煙道的下端通過轉向連接段與出煙煙道下端連通,而出煙煙道的上端設有煙氣輸出口;所述煙道上方的一側設有汽包,另一側設有除氧器;所述汽包通過管系分別與蒸汽過熱器、蒸發器及省煤器連接,所述蒸發器與汽包通過管系構成汽水循環回路;所述除氧器進汽端與汽包連接,給水端與水預熱器連接,出水端與省煤器入口管組連接。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的石灰窯余熱鍋爐建造成本高,安裝周期長及余熱回收效率低的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余熱鍋爐,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模塊式石灰窯余熱鍋爐。
【背景技術】
[0002]石灰窯在生產石灰過程中,伴生大量的低溫煙氣,溫度分布在280?450°C,目前主要通過設立余熱鍋爐來實現對低溫煙氣熱量的回收。現有技術的余熱鍋爐通常由煙道,支撐鋼架、傳熱面組件、汽包及除氧器等部件組成,余熱鍋爐設置單獨的支撐鋼架,傳熱面組件等通常現場吊裝、組焊擱放在鋼架上,余熱鍋爐金屬耗量大,安裝周期長、費用高;余熱鍋爐的給水直接送入除氧器進行脫氧處理,然后再進入余熱鍋爐的汽水系統參與熱交換循環,使用余熱鍋爐自產的蒸汽來對軟化水進行除氧,降低了余熱鍋爐外供的蒸汽量,直接影響余熱鍋爐熱回收系統的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模塊式石灰窯余熱鍋爐,該模塊式石灰窯余熱鍋爐解決了現有技術的石灰窯余熱鍋爐建造成本高,安裝周期長及余熱回收效率低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包括煙道,煙道呈立式U形布置,該U形煙道的一個側臂為進煙煙道,另一個側臂則為出煙煙道;進煙煙道的上端設有煙氣輸入口,而進煙煙道的下端通過轉向連接段與出煙煙道下端連通,而出煙煙道的上端設有煙氣輸出口;所述煙道上方的一側設有汽包,另一側設有除氧器;所述汽包通過管系分別與蒸汽過熱器、蒸發器及省煤器連接,所述蒸發器與汽包通過管系構成汽水循環回路;所述除氧器進汽端與汽包連接,給水端與水預熱器連接,出水端與省煤器入口管組連接。
[0005]所述轉向連接段包括轉向連接段1、轉向連接段Π;進煙煙道的下端依次通過轉向連接段1、轉向連接段Π與出煙煙道下端連通。
[0006]所述煙氣輸入口、蒸汽過熱器、蒸發器、轉向連接段1、轉向連接段Π、省煤器、水預熱器及煙氣輸出口均為模塊化箱體結構。
[0007]所述的蒸發器為3件,分別為蒸發器1、蒸發器I1、蒸發器III;所述進煙煙道在轉向連接段I的上方依次堆疊蒸發器1、蒸發器I1、蒸汽過熱器、煙氣輸入口;所述出煙煙道在轉向連接段Π的上方依次堆疊蒸發器II1、省煤器、水預熱器、煙氣輸出口。
[0008]所述蒸汽過熱器、蒸發器、省煤器、水預熱器傳熱面為蛇形光管結構。
[0009]所述省煤器、水預熱器傳熱面蛇形光管材質為ND鋼。
[0010]所述蒸汽過熱器、蒸發器、省煤器、水預熱器均設有與傳熱面對應的吹灰裝置,所述吹灰裝置設有智能激波吹灰器。
[0011]所述除氧器為大氣式旋膜除氧器。
[0012]所述轉向連接段底端設有排灰口。
[0013]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模塊式石灰窯余熱鍋爐,石灰窯窯尾預熱器排出的煙氣自煙氣輸入口進入煙道,在U形煙道的一側自上而下依次流經蒸汽過熱器、蒸發器(二件)、轉向連接段I,在U形煙道的另一側自下而上依次流經轉向連接段Π、蒸發器、省煤器、水預熱器,煙氣與傳熱介質完成熱交換后通過煙氣輸出口排出。余熱鍋爐系統給水通過水預熱器預熱后經大氣式旋膜除氧器除氧后進入省煤器,經省煤器加熱后進入汽包,蒸發器所產生的汽水混合物通過管系與汽包構成汽水循環回路,汽包內產生的飽和蒸汽再經蒸汽過熱器加熱成過熱蒸汽送往管網。
[0014]本實用新型的模塊式石灰窯余熱鍋爐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1、通過制造廠內組裝成型,優化結構設計,不再使用傳統的大型支撐鋼架,大大減輕余熱鍋爐的整體重量,節約余熱鍋爐金屬耗材,有效降低了余熱鍋爐的建造成本;2、簡化現場安裝工序,節省勞動力成本,大大降低安裝費用,大幅縮短工程建造周期,可使余熱鍋爐提前投產,石灰生產企業盡早受益;3、通過在余熱鍋爐尾部設置水預熱器,根據能量梯級利用原理,用較低溫度的煙氣加熱較低溫度的系統給水,進一步降低余熱鍋爐的排煙溫度,同時降低了除氧的飽和蒸汽(取自汽包)耗量,大幅提高了余熱鍋爐的余熱回收效率。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設備布置圖;
[0016]圖2是圖1的左視圖;
[0017]圖中:1.煙道,2.煙氣輸入口,3.煙氣輸出口,4.轉向連接段I,5.轉向連接段Π,6.蒸汽過熱器,7.蒸發器,8.省煤器,9.水預熱器,10.汽包,11.除氧器,12.管系,13.傳熱面管,14.ND鋼傳熱面,15.吹灰裝置,16.排灰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8]附圖非限制性地公開了本實用新型所涉及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以下將結合附圖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19]如圖1及圖2所示,這種模塊式石灰窯余熱鍋爐,包括煙道1,煙道I呈立式U形布置,煙道I 一側的頂端設有煙氣輸入口 2,另一側的頂端設有煙氣輸出口 3,兩側底端通過轉向連接段4(5)連通;按照煙氣流向依次在煙道I內設置蒸汽過熱器6、蒸發器7、省煤器8及水預熱器9,所述煙道I上方的一側設有汽包10,另一側設有除氧器11;所述汽包10通過管系12分別與蒸汽過熱器6、蒸發器7及省煤器8連接,所述蒸發器6與汽包10通過管系12構成汽水循環回路;所述除氧器11進汽端與汽包10連接,給水端與水預熱器9連接,出水端與省煤器8入口管組連接。
[0020]所述煙道I呈立式U形布置。
[0021]所述煙氣輸入口2、蒸汽過熱器6、蒸發器7、轉向連接段14、轉向連接段Π 5、省煤器
8、水預熱器9及煙氣輸出口 3為模塊化箱體結構。
[0022]所述煙道的一側順序向上堆疊轉向連接段14、蒸發器(二件)7、蒸汽過熱器6、煙氣輸入口 2,另一側順序向上堆疊轉向連接段Π 5、蒸發器7、省煤器8、水預熱器9、煙氣輸出口3。
[0023]所述蒸汽過熱器6、蒸發器7、省煤器8、水預熱器9傳熱面13為蛇形光管結構。
[0024]所述省煤器8、水預熱器9傳熱面蛇形光管14質為ND鋼。
[0025]所述蒸汽過熱器6、蒸發器7、省煤器8、水預熱器9模塊均設有與傳熱面13對應的吹灰裝置15,所述吹灰裝置15設有智能激波吹灰器。
[0026]所述除氧器11為大氣式旋膜除氧器。
[0027]所述轉向連接段14與轉向連接段Π5互相連通。
[0028]所述轉向連接段4(5)底端設有排灰口16。
[0029]石灰窯窯尾預熱器排出的煙氣自煙氣輸入口2進入煙道I,在U形煙道I的一側自上而下依次流經蒸汽過熱器6、蒸發器(二件)7、轉向連接段14,在U形煙道I的另一側自下而上依次流經轉向連接段Π 5、蒸發器7、省煤器8、水預熱器9,煙氣與傳熱介質完成熱交換后通過煙氣輸出口 3排出。余熱鍋爐系統給水通過水預熱器9預熱后經大氣式旋膜除氧器11除氧后進入省煤器8,經省煤器8加熱后進入汽包10,蒸發器7所產生的汽水混合物通過管系12與汽包10構成汽水循環回路,汽包10內產生的飽和蒸汽再經蒸汽過熱器6加熱成過熱蒸汽送往管網。模塊式石灰窯余熱鍋爐呈立式U形布置,煙氣流經兩側煙道傳熱面后,煙氣中的粉塵落入排灰口 16排出。
[0030]上面結合附圖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優選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而不是作為對前述實用新型目的和所附權利要求內容和范圍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本實用新型技術和權利保護范疇。
【主權項】
1.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包括煙道,煙道呈立式U形布置,該U形煙道的一個側臂為進煙煙道,另一個側臂則為出煙煙道;進煙煙道的上端設有煙氣輸入口,而進煙煙道的下端通過轉向連接段與出煙煙道下端連通,而出煙煙道的上端設有煙氣輸出口;所述煙道上方的一側設有汽包,另一側設有除氧器;所述汽包通過管系分別與蒸汽過熱器、蒸發器及省煤器連接,所述蒸發器與汽包通過管系構成汽水循環回路;所述除氧器進汽端與汽包連接,給水端與水預熱器連接,出水端與省煤器入口管組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連接段包括轉向連接段1、轉向連接段Π ;進煙煙道的下端依次通過轉向連接段1、轉向連接段Π與出煙煙道下端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輸入口、蒸汽過熱器、蒸發器、轉向連接段1、轉向連接段Π、省煤器、水預熱器及煙氣輸出口均為模塊化箱體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發器為3件,分別為蒸發器1、蒸發器I1、蒸發器III;所述進煙煙道在轉向連接段I的上方依次堆疊蒸發器1、蒸發器I1、蒸汽過熱器、煙氣輸入口;所述出煙煙道在轉向連接段Π的上方依次堆疊蒸發器II1、省煤器、水預熱器、煙氣輸出口。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過熱器、蒸發器、省煤器、水預熱器傳熱面為蛇形光管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省煤器、水預熱器傳熱面蛇形光管材質為ND鋼。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過熱器、蒸發器、省煤器、水預熱器均設有與傳熱面對應的吹灰裝置,所述吹灰裝置設有智能激波吹灰器。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器為大氣式旋膜除氧器。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模塊化石灰窯余熱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連接段底端設有排灰口。
【文檔編號】F27D17/00GK205717136SQ20162052172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1日
【發明人】林仟國, 程立春, 楊玉慧, 張蘭芳
【申請人】江蘇東九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