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領域,特別涉及垃圾的燃燒爐。
背景技術:
垃圾燃燒處理之前,需要將垃圾中的水分去除,通常采用烘干設備實現。現有用于垃圾烘干的設備主要為烘干箱,利用熱風對著烘干箱中的垃圾吹,將垃圾吹散并加快垃圾中殘留的水分的蒸發。現有的烘干箱由于缺少將垃圾攪碎的功能,故垃圾的烘干效率還較低,還影響后續的燃燒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燃燒爐的缺點,申請人進行研究及改進,提供一種垃圾燃燒爐用烘干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的特點。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垃圾燃燒爐用烘干體,包括環狀烘干體,所述環狀烘干體的中間部分為導料腔,導料腔的底部設有導出口;所述環狀烘干體的側壁具有環形烘干腔,環狀烘干體的上端進風口與熱風管連通,所述環形烘干腔的底板向下傾斜設置并設有導風孔,所述底板的外側面間隔布置有多個攪碎齒。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環形烘干腔包括進氣環腔及出氣環腔,出氣環腔的內環面向環形烘干腔的中心傾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烘干體,具有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效果好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環狀烘干體;2、導料腔;3、導出口;4、環形烘干腔;41、進氣環腔;42、出氣環腔;43、內環面;5、進風口;6、底板;7、導風孔;8、攪碎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垃圾燃燒爐用烘干體,包括環狀烘干體1,環狀烘干體1的中間部分為導料腔2,導料腔2的底部設有導出口3;環狀烘干體1的側壁具有環形烘干腔4,環狀烘干體1的上端進風口5與熱風管連通,環形烘干腔4的底板6向下傾斜設置并設有導風孔7,底板6的外側面間隔布置有多個攪碎齒8,攪碎齒8用于對垃圾進行攪碎。環形烘干腔4包括進氣環腔41及出氣環腔42,出氣環腔42的內環面43向環形烘干腔4的中心傾斜。出氣環腔42的內腔容積大于進氣環腔41的內腔容積,以分散熱空氣,利于烘干處理,其向內傾斜的內環面43,不增加整個烘干體的外形體積,保證結構緊湊。
使用時,熱風從進風口5通入環形烘干腔4,經進氣環腔41、出氣環腔42后從導風孔7中吹出,垃圾從導料腔2中落下,與熱風接觸后烘干。本實用新型的烘干體與下方的旋轉體(未畫出)相結合,還可借助攪碎齒8對垃圾粉碎。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改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