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空調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空調控制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調已經日益普遍使用。目前,大多數空調特別是家用空調采用的是蒸汽壓縮的方式來制冷或制熱。在空調制冷或制熱的過程中,可能會對空調作用區域的濕度發生了改變。例如:當預設溫度和空調作用區域(例如房間)的實際溫度偏差較大時,空調制冷,且壓縮機高頻運行,此時,空調室內機中的盤管溫度較低,一般低于空氣的露點溫度,這樣,空氣中的水蒸氣不斷被冷凝下來,當房間的實際溫度達到預設溫度時,空氣濕度可能已經很低,人體會感覺干燥不舒服。而當房間實際溫度和預設溫度差值很小時,空調制冷,且壓縮機低頻運行,此時,盤管溫度較高,一般高于空氣露點溫度,這樣,空氣中的水蒸氣不會被冷凝下來,而當房間實際溫度達到預設溫度時候,空氣濕度可能偏大,人體同樣感覺不舒服。因此,對空氣濕度進行調節是目前空調
技術領域:
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調控制的方法及裝置。為了對披露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個基本的理解,下面給出了簡單的概括。該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評述,也不是要確定關鍵/重要組成元素或描繪這些實施例的保護范圍。其唯一目的是用簡單的形式呈現一些概念,以此作為后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空調控制的方法,包括:獲取所述空調作用區域的當前溫濕度值;若所述當前溫濕度值不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內,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所述當前溫濕度值與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是根據與所述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確定的;若所述當前溫濕度值在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內,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所述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所述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是根據所述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的,所述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為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之中不包括所述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濕度范圍。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的確定過程包括:根據保存的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范圍的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其中,所述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范圍的對應關系的確定過程包括:獲取在所述預設溫度的設定區域內,多個人體采集樣本的與設定體感舒適等級對應的第一溫濕度,并根據所述第一溫濕度,確定與所述預設溫度對應的目標溫濕度范圍,并保存所述對應關系。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所述當前溫濕度值與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包括:若所述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濕度值大于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時,采用第一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所述當前濕度值在所述濕度范圍之內;否則,采用第二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獲取的所述當前溫濕度值與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或,若所述當前溫度值不在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的溫度范圍中,采用第三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所述當前溫度值在所述溫度范圍中;否則,采用第四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采用第一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包括:根據所述當前濕度值,將所述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所述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采用第二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包括:若所述當前溫度值大于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將所述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降溫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所述第二頻率小于所述設定頻率;若所述當前溫度值小于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將所述空調調整到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升溫模式包括:第一升溫模式或第二升溫模式,所述第一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所述第二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若所述當前溫度值在所述溫度范圍中,且所述當前濕度值小于所述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將所述空調調整到所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直至所述當前溫度值與所述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匹配。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采用第三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包括:當所述當前溫度值大于所述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時,將所述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所述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當所述當前溫度值小于所述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將所述空調調整到第一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第一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采用第四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包括:若所述當前濕度值大于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將所述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所述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若所述當前濕度值小于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將所述空調調整到第二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第二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所述第二頻率小于設定頻率,或電加熱模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所述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包括:將所述空調調整到設定模式進行運行,直至所述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所述設定模式包括:除濕模式、降溫模式、以及升溫模式中的至少一種。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空調控制的裝置,可包括: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空調作用區域的當前溫濕度值;第一調整單元,用于若所述當前溫濕度值不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內,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所述當前溫濕度值與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是根據與所述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確定的;第二調整單元,用于若所述當前溫濕度值在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內,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所述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所述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是根據所述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的,所述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為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之中不包括所述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濕度范圍。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還包括:存儲單元,用于獲取在所述預設溫度的設定區域內,多個人體采集樣本的與設定體感舒適等級對應的第一溫濕度,并根據所述第一溫濕度,確定與所述預設溫度對應的目標溫濕度范圍,并保存所述對應關系;范圍確定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存儲單元保存的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范圍的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根據所述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其中,所述環境信息包括:地理區域信息和節氣候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調整單元,還用于若所述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濕度值大于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時,采用第一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所述當前濕度值在所述濕度范圍之內;否則,采用第二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獲取的所述當前溫濕度值與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或,若所述當前溫度值不在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的溫度范圍中,采用第三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所述當前溫度值在所述溫度范圍中;否則,采用第四模式,調整所述空調的運行模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調整單元,還用于根據所述當前濕度值,將所述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所述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調整單元,還用于若所述當前溫度值大于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將所述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降溫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所述第二頻率小于所述設定頻率;若所述當前溫度值小于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將所述空調調整到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升溫模式包括:第一升溫模式或第二升溫模式,所述第一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所述第二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以及,若所述當前溫度值在所述溫度范圍中,且所述當前濕度值小于所述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將所述空調調整到所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直至所述當前溫度值與所述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匹配。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調整單元,還用于當所述當前溫度值大于所述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時,將所述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所述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以及,當所述當前溫度值小于所述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將所述空調調整到第一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第一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調整單元,還用于若所述當前濕度值大于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將所述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所述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所述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以及,若所述當前濕度值小于所述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將所述空調調整到第二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所述第二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所述第二頻率小于設定頻率,或電加熱模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調整單元,還用于將所述空調調整到設定模式進行運行,直至所述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所述設定模式包括:除濕模式、降溫模式、以及升溫模式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實施例中,獲取了根據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和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的與預設溫度對應的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后,可通過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將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和濕度調整到與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這樣,即保證了空調溫控的效果,還增加了空調濕度控制的功能。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發明。附圖說明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發明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溫濕度范圍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3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采用第二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的流程示意圖;圖5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6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采用第四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的流程示意圖;圖7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裝置的框圖;圖8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裝置的框圖;圖9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裝置的框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圖充分地示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踐它們。實施例僅代表可能的變化。除非明確要求,否則單獨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選的,并且操作的順序可以變化。一些實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換其他實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范圍包括權利要求書的整個范圍,以及權利要求書的所有可獲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實施方案可以被單獨地或總地用術語“發明”來表示,這僅僅是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實上公開了超過一個的發明,不是要自動地限制該應用的范圍為任何單個發明或發明構思。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于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于實施例公開的結構、產品等而言,由于其與實施例公開的部分相對應,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部分說明即可。空調已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器了,可以調節室內的溫度,即可升溫或降溫,使得室內溫度與用戶預設溫度匹配。但是,對于室內的空氣濕度,目前大部分空調都不能進行調節,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通過調整空調的工作模式、壓縮機的運行頻率等來調節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即可在獲取了根據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以及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的與預設溫度對應的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后,通過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將空調作用區域(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調整到與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這樣,即保證了空調溫控的效果,還增加了空調濕度控制的功能。空調作為一種電器,是為用戶服務,用戶舒適的感覺是空調性能評判的一個重要指標。用戶預設溫度后,在與該預設溫度對應的一個溫度范圍以及濕度范圍內,即溫濕度范圍,在該溫濕度范圍內,用戶會感覺到比較舒服,這里,目標溫濕度范圍與人體的體感設定舒適等級對應,例如,人體體感最舒服對應的溫濕度范圍即為目標溫濕度范圍。這里,可預先保存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的對應關系,即針對每個預設溫度,可對多個人體進行測試,獲取對應的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和濕度,獲取在預設溫度的設定區域內,多個人體采集樣本的與設定體感舒適等級對應的第一溫濕度,并根據第一溫濕度,確定與預設溫度對應的目標溫濕度范圍,并保存對應關系。例如:預設溫度是25°,此時,第一溫度在23.5°-27°之間,以及第一濕度在相對濕度40%-60%之間,大部分用戶會感覺最舒服,因此,多個第一體感溫濕度都包含在溫度23.5°-27°,相對濕度40%-60%之中,可將溫度23.5°-27°之間,濕度40%-60%確定與預設溫度對應的目標溫濕度范圍,并保存預設溫度25°與目標溫濕度溫度23.5°-27°之間,濕度40%-60%之間的對應關系。從而,保存的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范圍的對應關系可如表1所示:預設溫度目標溫濕度范圍30°溫度28-30.5°、濕度30%-50%28°溫度26-29°、濕度30%-60%26°溫度25-28.5°、濕度30%-60%……表1這里,可根據保存的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范圍的對應關系,確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如表1所示,當前預設溫度為26°,則獲取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為溫度25-28.5°、濕度30%-60%。可見,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是根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確定的。由于空調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大量冷凝水,而在合適的濕度和溫度條件下,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并且會隨著送風輸送到空調的作用區域中,這樣,會嚴重影響用戶的舒適性和健康。一般,在高濕度或者高溫條件下細菌最容易滋生。因此,確定了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后,還需進一步確定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可包括:根據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其中,環境信息包括:地理區域信息和節氣候信息中的至少一種。而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可能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有重疊的區域,因此,可獲取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并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之中不包括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濕度范圍確定為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溫濕度范圍的示意圖。例如:空調在多雨潮濕的南方區域,并且在夏季使用,這樣,地理區域信息為南方區域,季節氣候信息為夏季,從而,可確定對應的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如圖1中的虛線框210所示區域。而確定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可如圖1中的實線框220所示區域,從而,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存在重疊的區域,即為重疊溫濕度范圍,可如圖1中有陰影的方框230所示區域,從而,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之中不包括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濕度范圍即為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當然,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不存在重疊的區域時,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一致。空調開機運行后,即可確定了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以及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這樣,可根據這些溫濕度范圍,控制空調。圖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空調控制的過程包括:步驟201:獲取空調作用區域的當前溫濕度值。本發明實施例中,空調可調節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以及濕度,因此,可通過空調系統中對應的溫度傳感器獲取空調作用區域的當前溫度值,以及通過空調系統中對應的濕度傳感器獲取空調作用區域的當前濕度值,即當前溫濕度值包括:當前溫度值和當前濕度值。步驟202:判斷當前溫濕度值是否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內?若是,執行步驟204,否者,執行步驟203。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已根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確定了,并且,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也包括:溫度范圍和濕度范圍。這樣,若當前溫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的溫度范圍內,且當前濕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的濕度范圍內,則可確定當前溫濕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內,則執行步驟204,否則,執行步驟203。步驟203: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本發明實施中,可先進行濕度比較,若濕度過大可進行除濕處理,否則,可根據溫度進行空調運行模式調整,從而,實現溫度控制和濕度控制。因此,若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濕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時,采用第一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濕度值在濕度范圍之內;若當前濕度值小于或等于濕度上限制值時,采用第二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獲取的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或者,先進行溫度比較,若溫度在在溫度范圍中,根據溫度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度值在溫度范圍中,否則,可根據濕度進行空調的調整。因此,若當前溫度值不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的溫度范圍中,采用第三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度值在溫度范圍中;否則,采用第四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其中,先進行濕度比較的方式中,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濕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則可采用第一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濕度值在濕度范圍之內。具體可包括:根據當前濕度值,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濕度值在濕度范圍之內,其中,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在空調制冷工作模式下,壓縮機高頻運行,即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此時,空調的內機盤管溫度會較低,一般會低于空氣露點溫度,這樣,空氣中的水蒸氣會不斷被冷凝下來,從而,空調作用區域的空氣濕度會降低,從而達到除濕的效果。因此,可將獲取的當前濕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進行比較,若當前濕度值大于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則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此時,空調處于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還可將空調系統中的膨脹閥的流量調小,這樣,進一步加大除濕的速度。可定期將獲取的當前濕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進行比較,直至當前濕度值小于或等于濕度上限制值。而當前濕度值小于或等于濕度上限制值時,采用第二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獲取的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具體包括:若當前溫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將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降溫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第二頻率小于設定頻率;若當前溫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升溫模式包括:第一升溫模式或第二升溫模式,第一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第二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若當前溫度值在溫度范圍中,且當前濕度值小于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度值與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匹配。在空調制冷工作模式下,若壓縮機低頻運行,即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第二頻率小于設定頻率,此時,空調的內機盤管溫度會較高,一般會高于空氣露點溫度,這樣,空氣中的水蒸氣會不會被冷凝下來,從而,降低了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了,即可確定為降溫模式。而空調制熱工作模式下,若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則可快速升高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可確定為第一升溫模式。而空調制熱工作模式下,若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則可在升高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的同時,不會降低作用區域的濕度,可確定為第二升溫模式。目前,很多空調可能具有電加熱功能,通過電熱絲加熱產生的熱量可以使得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升高,因此,第一升溫模式不僅可以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還可包括:電加熱模式。同樣,第二升溫模式不僅可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還可包括:電加熱模式。因此,對于當前濕度值小于或等于濕度上限制值,且當前溫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時,空調可運行在制冷工作模式,以及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下,即空調處于降溫模式運行,此時,可降低作用區域內的當前溫度值,直至當前溫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匹配。對于當前濕度值小于或等于濕度上限制值,且當前溫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需進行升溫處理,因此,空調必須處于制熱工作模式。而對于當前濕度值在濕度范圍內,可采用只改變溫度不改變濕度的第二升溫模式,即將空調處于制熱工作模式,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而對于當前濕度值小于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則需采用快速升溫的第一升溫模式,即將空調處于制熱工作模式,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或者,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升溫處理直接采用電加熱模式,即當前溫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采用電加熱模式進行升溫處理。當然,若當前溫度值在溫度范圍中,且當前濕度值小于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度值與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匹配。即此時內機盤管溫度會高于露點溫度,不會進一步降低作用區域內的濕度。一般,當前溫度值與溫度下限制值的絕對差值等于設定值時,即可確定當前溫度值與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匹配。例如:溫度下限制值為22°,那么,可將23°設定為與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匹配,這樣,若當前溫度值在溫度范圍中,且當前濕度值小于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將當前溫度值降低至23°即可。對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先進行溫度比較的方式中,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溫度值不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的溫度范圍中,采用第三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度值在溫度范圍中;否則,采用第四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采用第三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具體可包括:當當前溫度值大于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而當當前溫度值小于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第一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第一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在空調制冷工作模式下,壓縮機高頻運行,即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此時,空調的內機盤管溫度會較低,一般會低于空氣露點溫度,這樣,可比較快的降低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因此,可將獲取的當前溫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進行比較,若當前溫度值大于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則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此時,空調處于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還可將空調系統中的膨脹閥的流量調小,這樣,進一步加快降溫的速度。可定期將獲取的當前溫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進行比較,直至當前溫度值小于或等于溫度上限制值。而空調制熱工作模式下,若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則可快速升高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可確定為第一升溫模式。因此,可將獲取的當前溫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進行比較,若當前溫度值小于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則將空調調整到第一升溫模式進行運行,此時,空調處于制熱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這樣,進一步加快升溫的速度。可定期將獲取的當前溫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進行比較,直至當前溫度值大于或等于溫度上限制值。對于具有電加熱功能的空調,第一升溫模式不僅可以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還可包括:電加熱模式。這樣,若當前溫度值小于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還可將空調調整到電加熱模式進行第一升溫模式的運行,同樣可加快地升高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而采用第四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具體可包括:若當前濕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而若當前濕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第二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第二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第二頻率小于設定頻率,或電加熱模式。在空調制冷工作模式下,壓縮機高頻運行,即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此時,空調的內機盤管溫度會較低,一般會低于空氣露點溫度,這樣,空氣中的水汽可被凝結,從而,可降低空調作用區域的濕度。同樣,還可將膨脹閥的流量調小,一般小于第一設定流量,可進一步提高除濕的速度。因此,若當前濕度值大于濕度上限制值,可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此時,空調處于制冷模式,壓縮機高頻運行,空調的內機盤管溫度低于空氣露點溫度,從而,空氣中的水蒸氣會被冷凝下來,可降低空調作用區域的濕度。本次空調控制過程完成,可返回步驟201開始下次空調控制過程。而空調制熱工作模式下,若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第二頻率比較小,一般小于設定頻率,空調的內機盤管溫度高于空氣露點溫度,從而,空氣中的水蒸氣不會被冷凝下來,此時,可調節空調作用區域的濕度。因此,對于當前濕度值小于濕度下限值時,空調可運行在第二升溫模式,即將空調處于制熱工作模式,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從而,可調節空調作用區域的濕度。或者,對于具有電加熱功能的空調,還可直接采用電加熱模式進行第二升溫模式的運行,同樣也可調整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即第二升溫模式不僅可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還可包括電加熱模式。本次空調控制過程完成,可返回步驟201開始下次空調控制過程。步驟204:判斷當前溫濕度值是否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內?若是,執行步驟205,否者,流程結束。根據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了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而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可能存在重疊溫濕度范圍。因此,若當前溫濕度值在重疊溫濕度范圍內時,執行步驟205,否者,流程結束。步驟205: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為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之中不包括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濕度范圍。由于當前溫濕度值已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內了,因此,只需簡單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可包括:將空調調整到設定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設定模式包括:除濕模式、降溫模式、以及升溫模式中的至少一種。例如:若當前溫濕度值在如圖1所示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內時,可將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使得當前溫度值小于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度范圍的下限值。或者,可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使得當前濕度值小于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濕度范圍的下限值。或者,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包括整個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這樣,重疊溫濕度范圍即為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這樣,可將空調調整到升溫模式進行運行,使得當前溫度值大于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的溫度范圍的上限值且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的溫度范圍的上限值。或者,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使得當前濕度值小于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的濕度范圍的下限值且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的濕度范圍的下限值。其他情況,也可以采用除濕模式、降溫模式、以及升溫模式中的至少一種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具體就不一一列舉。可見,本發明實施例中,可通過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將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調整到與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內,也可調整空調作用區域的濕度,這樣,即保證了空調溫控的效果,還增加了空調濕度控制的功能。并且,可在空調制冷工作模式,通過對內機盤管溫度的控制,控制作用區域內的濕度,改善了用戶的體驗,特別是高溫高濕環境下的用戶體驗。下面將操作流程集合到具體實施例中,舉例說明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方法。空調運行后,即可確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以及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這里,可根據表1所示的對應關系,確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例如,空調當前預設溫度時28°,則對應的當前目標溫度范圍可為溫度26-29°、濕度30%-60%。同時,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包括:高溫潮濕的南方區域,以及夏季,因此,可確定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并可獲取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從而,可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之中不包括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濕度范圍確定為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這樣,可根據確定的溫濕度范圍,進行空調的控制。圖3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3所示,空調控制的過程包括:步驟301:獲取空調作用區域的當前溫濕度值。可通過空調中的溫度傳感器獲取當前溫度值,以及通過空調中的濕度傳感器獲取當前濕度值。步驟302:判斷當前溫濕度值是否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若是,執行步驟307,否者,執行步驟303。步驟303:判斷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濕度值是否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若是,執行步驟304,否者,執行步驟306。步驟304: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這里,采用第一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具體可采用除濕模式,可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步驟305:判斷是否到達設定采樣時間?若是,返回步驟302,否則,繼續等待。步驟306:采用第二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獲取的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步驟307:判斷當前溫濕度值是否在重疊溫濕度范圍內?若是,執行步驟308,否者,流程結束。這里,當前溫濕度值已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內,但是可能在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內,即可能在重疊溫濕度范圍,此時,需進一步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因此,執行步驟308。若當前溫濕度值不在重疊溫濕度范圍內,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了,本次調整過程結束。步驟308: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當然,可采用除濕模式、降溫模式、以及升溫模式中的至少一種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采用第二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的流程示意圖,如圖4所示,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的過程包括:步驟401:判斷當前溫度值是否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若是,執行步驟402,否者,執行步驟403。步驟402:將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降溫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返回上述步驟301中。這里,當前濕度值小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因此,不需要除濕只需降溫了,從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一般為低頻運行模式,這樣,在制冷工作模式下,空調的內機盤管溫度也大于空氣露點溫度,可在降溫的同時,不會進一步降低濕度。步驟403:判斷當前溫度值是否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若是,執行步驟404,否者,執行405。步驟404:將空調調整到升溫模式進行運行,返回上述步驟301中。由于當前溫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因此,空調需處于制熱工作模式。這樣,可使得當前溫度值升高。或者,采用電加熱模式,也可使得當前溫度值升高。較佳地,對于制熱工作模式,還可進一步調整空調中壓縮機的工作頻率。由于當前濕度值只是小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因此,還可根據當前濕度值進行一步調整空調中壓縮機的工作頻率。其中,對于當前濕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需快速升溫,可采用第一升溫模式運行空調,即空調處于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而對于當前濕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內,即可可采用第二升溫模式運行空調,這樣,空調處于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步驟405:判斷當前濕度值是否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若是,執行步驟406,否者,流程結束。這里,由于當前溫度值小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上限制值,并且大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下限制值,即當前溫度值已經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內,此時,可結束對空調運行模式的調整。但是,由于當前濕度值只是小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還存在濕度過低的情形,還可進一步通過空調運行模式的調整來調節濕度。因此,較佳的,本步驟中,若當前濕度值大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則當前濕度值也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內,那么,當前溫濕度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流程結束。而當前溫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內,但當前濕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還可進一步進行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執行步驟406。步驟406:將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這里,空調可處于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這樣,空調的內機盤管溫度也大于空氣露點溫度。步驟407:獲取當前溫度值,并判斷當前溫度值是否與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匹配?若是,流程結束,否者,返回步驟406。本發明實施例中,需確保當前溫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內,因此,可以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為限進行調整,或者,溫度下限制值+設定值為限進行調整。例如:溫度下限制值+0.5°,若當前溫度值等于溫度下限制值+0.5°,則可確定當前溫度值與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匹配,不能再降溫了,流程結束,而若當前溫度值大于溫度下限制值+0.5°,則可繼續降溫,返回步驟406。可見,本實施例中,獲取了根據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以及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的與預設溫度對應的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后,可通過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將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和濕度調整到與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這樣,即保證了空調溫控的效果,還增加了空調濕度控制的功能。圖5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5所示,空調控制的過程包括:步驟501:獲取空調作用區域的當前溫濕度值。可通過空調中的溫度傳感器獲取當前溫度值,以及通過空調中的濕度傳感器獲取當前濕度值。同樣,空調運行時,可確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以及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這里,可根據表1所示的對應關系,確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例如,空調當前預設溫度時28°,則對應的當前目標溫度范圍可為溫度26-29°、濕度30%-60%。同時,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包括:寒冷干燥的北方區域,以及冬季,因此,可確定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并可獲取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從而,可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之中不包括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濕度范圍確定為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步驟502:判斷當前溫濕度值是否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若是,執行步驟510,否者,執行步驟503。步驟503:判斷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溫度值是否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若是,執行步驟504,否者,執行步驟506。步驟504: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這里,采用第三模式中的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步驟505:判斷是否到達設定采樣時間?若是,返回步驟501,否則,繼續等待。步驟506:判斷當前溫度值是否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若是,執行步驟507,否者,執行步驟509。步驟507:將空調調整到第一升溫模式進行運行。這里,采用第三模式中的第一升溫模式,可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或者,可包括直接采用電加熱模式。步驟508:判斷是否到達設定采樣時間?若是,返回步驟501,否則,繼續等待。步驟509:采用第四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步驟510:判斷當前溫濕度值是否在重疊溫濕度范圍內?若是,執行步驟511,否者,流程結束。這里,當前溫濕度值已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內,但是可能在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內,即可能在重疊溫濕度范圍,此時,需進一步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因此,執行步驟511。若當前溫濕度值不在重疊溫濕度范圍內,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了,本次調整過程結束。步驟511: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當然,可采用除濕模式、降溫模式、以及升溫模式中的至少一種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圖6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采用第四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的流程示意圖,如圖6所示,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的過程包括:步驟601:判斷當前濕度值是否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若是,執行步驟602,否者,執行步驟603。步驟602: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返回上述步驟501中。這里,采用第四模式中的除濕模式,可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步驟603:判斷當前濕度值是否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若是,執行步驟604,否者,流程結束。步驟604:將空調調整到第二升溫模式進行運行,返回上述步驟501中。采用第四模式中的第二升溫模式。由于當前溫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因此,空調處于制熱工作模式,并且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這樣,空調的內機盤管溫度高于空氣露點溫度,從而,空氣中的水蒸氣不會被冷凝下來,此時,可調節空調作用區域的濕度,并返回上述步驟501中。或者,第二升溫模式采用電加熱模式,也可使得作用區域的溫度升高。可見,本實施例中,獲取了根據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以及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的與預設溫度對應的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后,可通過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將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和濕度調整到與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這樣,即保證了空調溫控的效果,還增加了空調濕度控制的功能。下述為本公開裝置實施例,可以用于執行本公開方法實施例。根據上述空調控制的過程,可構建一種空調控制的裝置。圖7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裝置的框圖。如圖7所示,該裝置包括:獲取單元710、第一調整單元720、以及第二調整單元730,其中,獲取單元710,用于獲取空調作用區域的當前溫濕度值。第一調整單元720,用于若當前溫濕度值不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內,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是根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確定的。第二調整單元730,用于若當前溫濕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內,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是根據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的,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為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之中不包括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濕度范圍。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還包括:存儲單元,用于獲取在預設溫度的設定區域內,多個人體采集樣本的與設定體感舒適等級對應的第一溫濕度,并根據第一溫濕度,確定與預設溫度對應的目標溫濕度范圍,并保存對應關系。以及,范圍確定單元,用于根據存儲單元保存的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范圍的對應關系,確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根據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其中,環境信息包括:地理區域信息和節氣候信息中的至少一種。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調整單元720,還用于若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濕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時,采用第一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濕度值在濕度范圍之內;否則,采用第二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獲取的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或,若當前溫度值不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的溫度范圍中,采用第三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度值在溫度范圍中;否則,采用第四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調整單元720,還用于根據當前濕度值,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調整單元720,還用于若當前溫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將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降溫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第二頻率小于設定頻率;若當前溫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升溫模式包括:第一升溫模式或第二升溫模式,第一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第二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以及,若當前溫度值在溫度范圍中,且當前濕度值小于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度值與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匹配。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調整單元720,還用于當當前溫度值大于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以及,當當前溫度值小于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第一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第一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或電加熱模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調整單元720,還用于若當前濕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其中,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第一頻率大于設定頻率,或者,除濕模式包括:制冷工作模式、壓縮機第一頻率運行模式和膨脹閥的流量小于第一設定流量;以及,若當前濕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將空調調整到第二升溫模式進行運行,其中,第二升溫模式包括:制熱工作模式和壓縮機第二頻率運行模式,第二頻率小于設定頻率,或電加熱模式。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二調整單元730,還用于將空調調整到設定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設定模式包括:除濕模式、降溫模式、以及升溫模式中的至少一種。下面舉例說明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裝置。圖8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裝置的框圖。如圖8所示,該裝置包括:獲取單元710、第一調整單元720和第二調整單元730,還包括存儲單元740和范圍確定單元750。其中,存儲單元740存儲了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范圍的對應關系。從而,范圍確定單元750可根據存儲單元740保存的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范圍的對應關系,確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并且,范圍確定單元750還可根據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并可獲取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從而,可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之中不包括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濕度范圍確定為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這樣,分別通過溫度傳感器以及濕度傳感器,獲取單元710可獲取空調作用區域的當前溫濕度值。而當前溫濕度值不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時,第一調整單元720可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而當前溫濕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內時,第二調整單元720可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其中,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濕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時,第一調整單元720可采用第一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即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濕度值小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從而,當前濕度值小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時,第一調整單元720可采用第二模式,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獲取的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較佳地,當前溫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時,第一調整單元720可將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度值小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而當前溫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第一調整單元720將空調調整到升溫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度值大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而當前溫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內,第一調整單元720還可進一步通過空調運行模式的調整來調節濕度,其中,當前濕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第一調整單元720還可將空調調整到降溫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度值與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匹配。較佳地,當前溫濕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內時,第二調整單元730可采用:除濕模式、降溫模式、以及升溫模式中的至少一種模式,運行空調,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可見,本實施例中,獲取了根據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以及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的與預設溫度對應的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后,可通過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將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和濕度調整到與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這樣,即保證了空調溫控的效果,還增加了空調濕度控制的功能。圖9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調控制裝置的框圖。如圖9所示,該裝置包括:獲取單元710、第一調整單元720和第二調整單元730,還包括存儲單元740和范圍確定單元750。其中,存儲單元740存儲了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范圍的對應關系。從而,范圍確定單元750可根據存儲單元740保存的預設溫度與目標溫濕度范圍的對應關系,確定與空調當前預設溫度對應的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并且,范圍確定單元750還可根據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并可獲取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從而,可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之中不包括重疊溫濕度范圍的溫濕度范圍確定為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這樣,分別通過溫度傳感器以及濕度傳感器,獲取單元710可獲取空調作用區域的當前溫濕度值。而當前溫濕度值不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時,第一調整單元720可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而當前溫濕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內時,第二調整單元720可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較佳地,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溫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時,第一調整單元720可采用第三模式,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度值小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上限制值。而當前溫濕度值中的當前溫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時,第一調整單元720可采用第三模式,將空調調整到第一升溫模式進行運行,直至當前溫度值大于或等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溫度范圍的溫度下限制值。這樣,第一調整單元720可將當前溫度值調整到溫度范圍中后,采用第四模式,進行調整。其中,當前濕度值大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上限制值時,第一調整單元720可采用第四模式,將空調調整到除濕模式進行運行。而當前濕度值小于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中濕度范圍的濕度下限制值時,第一調整單元720可采用第四模式,將空調調整到第二升溫模式進行運行。而當前溫濕度值在當前目標溫濕度范圍與細菌活躍溫濕度范圍之間的重疊溫濕度范圍內時,第二調整單元730可采用:除濕模式、降溫模式、以及升溫模式中的至少一種模式,運行空調,直至當前溫濕度值與當前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可見,本實施例中,獲取了根據人體的體感舒適等級以及空調所在的環境信息確定的與預設溫度對應的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后,可通過調整空調的運行模式,將空調作用區域的溫度和濕度調整到與舒適目標溫濕度范圍匹配,這樣,即保證了空調溫控的效果,還增加了空調濕度控制的功能。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實施例、完全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和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制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經描述并在附圖中示出的流程及結構,并且可以在不脫離其范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