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是一種糧油生產用干燥裝置。
背景技術:
所謂民以食為天,糧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特殊商品。
對于糧食作物和糧油認識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糧食作物的種子、果實以及塊根、塊莖及其加工產品統稱為糧食。糧食按是否經過加工分為原糧、成品糧。
植物油在進行加工的時候需要對物料進行干燥,現有的干燥方式一般是通過炒制,但是這種方式干燥的速度慢,干燥的時候物料的流動性小,干燥的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糧油生產用干燥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糧油生產用干燥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設置底座,所述底座是中空結構,所述底座的上方設置干燥倉,所述干燥倉與底座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干燥倉的頂部設置進料口,所述進料口與干燥倉的內部相互連通,所述干燥倉的內部設置轉筒,所述轉筒的中部設置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與轉筒之間通過固定螺釘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干燥倉的兩側內壁設置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與干燥倉的內壁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支架的內部設置軸承座,所述軸承座與固定支架的內壁之間固定連接,所述軸承座與轉動軸之間過盈配合,通過軸承座的作用使轉筒與固定支架之間轉動連接,所述轉筒的外壁設置擋板,所述擋板與轉筒是一體成型結構,所述擋板的外側設置干燥網桶,所述干燥網桶與擋板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底座的內部設置干燥機,所述干燥機與底座的內壁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干燥機的作用對干燥倉內部的物料進行干燥,所述底座的頂部設置風腔,所述風腔與底座頂部的內壁之間通過固定支架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風腔與干燥機之間通過管道相互連通,所述干燥倉的底部設置噴頭,所述噴頭設置在干燥倉底部的角落,所述噴頭通過連接管道與風腔的內部相互連通,所述噴頭與干燥倉的內壁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底座的內部設置電機,所述電機通過支架與底座的內壁之間固定連接,所述底座的外側設置傳動箱,所述傳動箱與底座和干燥倉的外壁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電機的軸伸端和轉動軸的延伸段都設置帶輪,帶輪上設置傳動皮帶。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網桶上設置一個進料門,所述進料門的一端與干燥網桶之間通過折頁的作用固定連接,另一端設置固定卡扣。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機的側面設置進風格柵,所述進風格柵設置在底座的側壁上,所述進風格柵與底座的側壁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機的上方設置散熱格柵,所述散熱格柵設置在底座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噴頭的上方設置防護網格柵,所述防護網格柵與干燥倉的內壁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噴頭與干燥倉的內壁之間成45°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的對物料進行干燥,干燥的時候是通過轉筒的轉動作用增加物料的流動性,提高物料干燥的效率,干燥的時候通過干燥機的作用進行干燥,干燥的時候物料與熱風的接觸面積大,干燥速度快,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糧油生產用干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一種糧油生產用干燥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設置底座1,所述底座1是中空結構,所述底座1的上方設置干燥倉2,所述干燥倉2與底座1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干燥倉2的頂部設置進料口3,所述進料口3與干燥倉2的內部相互連通,所述干燥倉2的內部設置轉筒7,所述轉筒7的中部設置轉動軸6,所述轉動軸6與轉筒7之間通過固定螺釘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干燥倉2的兩側內壁設置固定支架4,所述固定支架4與干燥倉2的內壁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支架4的內部設置軸承座5,所述軸承座5與固定支架4的內壁之間固定連接,所述軸承座5與轉動軸6之間過盈配合,通過軸承座5的作用使轉筒7與固定支架4之間轉動連接,所述轉筒7的外壁設置擋板8,所述擋板8與轉筒7是一體成型結構,所述擋板8的外側設置干燥網桶9,所述干燥網桶9與擋板8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底座1的內部設置干燥機10,所述干燥機10與底座1的內壁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干燥機10的型號是RXH-14-C,所述干燥機10的作用對干燥倉2內部的物料進行干燥,所述干燥機10的側面設置進風格柵11,所述進風格柵11設置在底座1的側壁上,所述進風格柵11與底座1的側壁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所述底座1的頂部設置風腔12,所述風腔12與底座1頂部的內壁之間通過固定支架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風腔12與干燥機10之間通過管道相互連通,所述干燥倉2的底部設置噴頭13,所述噴頭13設置在干燥倉2底部的角落,所述噴頭13通過連接管道與風腔12的內部相互連通,所述噴頭13與干燥倉2的內壁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底座1的內部設置電機15,所述電機15通過支架與底座1的內壁之間固定連接,所述底座1的外側設置傳動箱17,所述傳動箱17與底座1和干燥倉2的外壁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所述電機15的軸伸端和轉動軸6的延伸段都設置帶輪,帶輪上設置傳動皮帶18,通過電機15的作用帶動轉筒7的轉動。
所述干燥網桶9上設置一個進料門,所述進料門的一端與干燥網桶9之間通過折頁的作用固定連接,另一端設置固定卡扣,通過固定卡扣的作用進行固定。
所述電機15的上方設置散熱格柵16,所述散熱格柵16設置在底座1上,通過散熱格柵16的作用使底座1的內部與外部相互連通,通過散熱格柵16對底座1內部的電機15進行散熱。
所述噴頭13的上方設置防護網格柵14,所述防護網格柵14與干燥倉2的內壁之間通過固定螺釘的作用固定連接,通過防護網格柵14的作用防止灰塵或者廢料掉落到干燥倉2的底部而造成噴頭13堵塞。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裝置本體使用的時候通過干燥機10的作用對干燥倉2的內部進行鼓風,裝置本體是同個熱風干燥的方式對干燥倉2內部的物料進行干燥,在干燥的過程中轉筒7是轉動的,通過轉筒7的轉動帶動干燥網桶9的轉動,而干燥網桶9的內部盛放物料,干燥網桶9上通孔的直徑是小于物料的直徑的,避免干燥網桶9內部的物料掉落,而在裝置本體工作的時候通過電機15的作用帶動轉筒7的轉動,同時再配合干燥機10的作用進行干燥,而干燥所用的噴頭13是設置在干燥倉2底部的角落處的,噴頭13與干燥倉2的內壁之間成45°角,整體的干燥效果極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的對物料進行干燥,干燥的時候是通過轉筒7的轉動作用增加物料的流動性,提高物料干燥的效率,干燥的時候通過干燥機10的作用進行干燥,干燥的時候物料與熱風的接觸面積大,干燥速度快,實用性強。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