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變速箱底殼的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變速箱底殼的清洗裝置一般包括用于固定汽車變速箱底殼的固定座、位于固定座上方的噴管、設置在噴管上的噴頭。但由于現有的清洗裝置的噴淋方向固定不變,只能針對汽車變速箱底殼的某一方位進行噴淋清洗,從而遠不能滿足人們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變速箱底殼的清洗裝置,其可對汽車變速箱底殼進行多方位清洗。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變速箱底殼的清洗裝置,包括,
用于夾持汽車變速箱底殼的第一夾持機構;
輸出軸與第一夾持機構連接并用于帶動第一夾持機構轉動的第一電機;
位于第一夾持機構上方的上噴淋裝置;
輸出軸與上噴淋裝置連接并用于帶動上噴淋裝置轉動的第二電機;
伸縮桿與第二電機的機體連接并用于帶動第二電機上下移動的第一氣缸;
位于第一夾持機構下方的下噴淋裝置;
輸出軸與下噴淋裝置連接并用于帶動下噴淋裝置轉動的第三電機;
伸縮桿與第三電機的機體連接并用于帶動第三電機上下移動的第二氣缸;
用于夾持汽車變速箱底殼的第二夾持機構;
用于將汽車變速箱底殼從第一夾持機構處移送至第二夾持機構的機械手;
分置于第二夾持機構左右兩側的兩風機。
所述第一夾持機構、第二夾持機構均包括呈前后相對的兩夾持塊、伸縮桿與其中一夾持塊連接的第三氣缸、伸縮桿與另一夾持塊連接的第四氣缸;所述第三氣缸、第四氣缸的伸縮桿均沿前后方向移動。
所述第一電機的數量設置為兩個,且其中一第一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夾持機構的第三氣缸的缸體連接,另一第一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夾持機構的第四氣缸的缸體連接。
所述上噴淋裝置、下噴淋裝置均包括噴管、沿噴管的長度方向依次排列在噴管上的若干個噴嘴。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通過采用第一夾持機構、第一電機、上噴淋裝置、第二電機、第一氣缸、下噴淋裝置、第三電機、第二氣缸、第二夾持機構、機械手、風機的結合設計,在使用時,可通過第二電機帶動上噴淋裝置轉動以調節上噴淋裝置的噴淋方向,第三電機帶動下噴淋裝置轉動以調節下噴淋裝置的噴淋方向,還可通過第一電機帶動第一夾持機構轉動以調節汽車變速箱底殼的位置,從而可對汽車變速箱底殼進行多方位清洗;而且,還可提高效率;此外,待清洗后,還通過風機對汽車變速箱底殼進行吹風,可將汽車變速箱底殼吹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夾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0、第一夾持機構;11、夾持塊;12、第三氣缸;13、第四氣缸;20、第一電機;31、上噴淋裝置;32、第二電機;33、第一氣缸;41、下噴淋裝置;42、第三電機;43、第二氣缸;50、第二夾持機構;70、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2,一種汽車變速箱底殼的清洗裝置,包括,
用于夾持汽車變速箱底殼的第一夾持機構10;
輸出軸與第一夾持機構10連接并用于帶動第一夾持機構10轉動的第一電機20;
位于第一夾持機構10上方的上噴淋裝置31;
輸出軸與上噴淋裝置31連接并用于帶動上噴淋裝置31轉動的第二電機32;
伸縮桿與第二電機32的機體連接并用于帶動第二電機32上下移動的第一氣缸33;
位于第一夾持機構10下方的下噴淋裝置41;
輸出軸與下噴淋裝置41連接并用于帶動下噴淋裝置41轉動的第三電機42;
伸縮桿與第三電機42的機體連接并用于帶動第三電機42上下移動的第二氣缸43;
用于夾持汽車變速箱底殼的第二夾持機構50;
用于將汽車變速箱底殼從第一夾持機構10處移送至第二夾持機構50的機械手;
分置于第二夾持機構50左右兩側的兩風機70。
在使用時,可將汽車變速箱底殼夾持于第一夾持機構10上,此時,可利用上噴淋裝置31、下噴淋裝置41對汽車變速箱底殼進行噴淋清洗,而在噴淋過程中,可通過第二電機32帶動上噴淋裝置31轉動以調節上噴淋裝置31的噴淋方向,第三電機42帶動下噴淋裝置41轉動以調節下噴淋裝置41的噴淋方向,還可通過第一電機20帶動第一夾持機構10轉動以調節汽車變速箱底殼的位置,從而可對汽車變速箱底殼進行多方位清洗;而待清洗完成后,機械手將汽車變速箱底殼從第一夾持機構10處移送至第二夾持機構50處,第二夾持機構50工作并將汽車變速箱底殼夾緊,從而可利用風機70將汽車變速箱底殼吹干。
具體的,所述第一夾持機構10、第二夾持機構50均包括呈前后相對的兩夾持塊11、伸縮桿與其中一夾持塊11連接的第三氣缸12、伸縮桿與另一夾持塊11連接的第四氣缸13;所述第三氣缸12、第四氣缸13的伸縮桿均沿前后方向移動,在使用時,可通過第三氣缸12、第四氣缸13工作,以利用該兩夾持塊11將汽車變速箱底殼夾緊。
所述第一電機20的數量設置為兩個,且其中一第一電機20的輸出軸與第一夾持機構10的第三氣缸12的缸體連接,另一第一電機20的輸出軸與第一夾持機構10的第四氣缸13的缸體連接。
優選的,所述上噴淋裝置31、下噴淋裝置41均包括噴管、沿噴管的長度方向依次排列在噴管上的若干個噴嘴,以提高噴洗效率。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