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常減壓連續氣液反應及縮合反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常減壓連續氣液反應及縮合反應裝置,廣泛的用于化工領域中。
背景技術:
目前,化學合成反應中,普遍采用滴加反應,所用裝置為帶有攪拌的反應器,常規用三口燒瓶,用這種反應器中滴加反應液或催化劑實施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生成物濃度不斷在提高,雖然也采取移去生成物或其它低沸點物,但是,反應體系各組份濃度都在不斷變化,當生成物達到一定濃度時,反應處于動態平衡,用現有的反應裝置使反應結果不能令人滿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使反應不斷向正方向移動,從而使反應時間短、效率高的常減壓連續氣液反應及縮合反應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它由外套管、裝載催化劑或空白填料的反應部、蒸汽導入器、蒸汽導出器、底板、排液閥組成,外套管置有連接輔助設備的上下端口,反應部的底部置有網板,蒸汽導入器由內外管組成,內管直徑與反應部相配,與反應部通過錐形套連接,下部固定在底板上并與底板相連通,反應部側面上至少開有一個小孔,蒸汽導出器亦通過錐形套與反應部連接,其側面上至少開有一個小孔,底板固定在外套管內壁,排液閥設置在底板的上端。
在使用時,由外接蒸發器將物料蒸發,蒸汽進入蒸汽導入器,剛開始時,由于反應部的阻力較大,蒸汽從導入器側面小孔經其內管、外管間,沿外套管上升至外接回流冷凝器,回流液在底板處形成液封,這時蒸汽就進入反應部的催化床反應,部分蒸汽繼續上升,經蒸汽導出器的小孔進入回流冷凝器,回流液沿外套管至液封處,這利用了U形管的原理,液封高度超過一定高度時,回流液就從蒸汽導入器的小孔溢出,回到蒸發器,周而復始,直至反應結束。該裝置反應時間短、效率高,對單組分縮合反應效果特別顯著,多組反應只要控制好反應液的滴加速度,亦能很好進行,因此,本裝置具有廣泛的用途。
圖1為常減壓連續氣液反應及縮合反應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所示,一種常減壓連續氣液反應及縮合反應裝置,它由外套管9、裝載催化劑或空白填料的反應部8、蒸汽導入器4、蒸汽導出器2、底板5、排液閥6組成,外套管9置有連接輔助設備的上下端口,反應部8的底部置有網板3,蒸汽導入器4由內外管組成,內管直徑與反應部相配,與反應部8通過錐形套連接,下部固定在底板5上并與底板5相連通,反應部8離底板高度為5cm左右的側面上開有4個直徑為1/2內管直徑的小孔7,蒸汽導入器4的外管直徑是外套管9直徑的2/3左右,下端口離底板1cm左右,蒸汽導出器2亦通過錐形套與反應部8連接,其側面上開有4個直徑為1/2內管直徑的小孔1,底板5固定在外套管9內壁,排液閥6設置在底板5的上端。反應部8是由催化劑床或填料床組成,其直徑為外套管9直徑的1/3左右。
權利要求1.一種常減壓連續氣液反應及縮合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外套管(9)、裝載催化劑或空白填料的反應部(8)、蒸汽導入器(4)、蒸汽導出器(2)、底板(5)、排液閥(6)組成,外套管(9)置有連接輔助設備的上下端口,反應部(8)的底部置有網板(3),蒸汽導入器(4)由內外管組成,內管直徑與反應部相配,與反應部(8)連接,下部固定在底板(5)上并與底板(5)相連通,反應部(8)側面上至少開有一個小孔(7),蒸汽導出器(2)與反應部(8)連接,其側面上至少開有一個小孔(1),底板(5)固定在外套管(9)內壁,排液閥(6)設置在底板(5)的上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常減壓連續氣液反應及縮合反應裝置,它由外套管、反應部、蒸汽導入器、蒸汽導出器、底板、排液閥組成,外套管置有上下端口,反應部的底部置有網板,蒸汽導入器由內外管組成,與反應部連接,下部固定在底板上并與其連通,反應部側面上開有小孔,蒸汽導出器與反應部連接,其側面上開有小孔,底板固定在外套管內壁上,排液閥設置在底板的上端。本裝置反應時間短、效率高,對單組分縮合反應效果顯著,多組反應亦能進行,具有廣泛的用途。
文檔編號B01J8/02GK2569906SQ0226691
公開日2003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6日
發明者金東元 申請人:上海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