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萃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85087閱讀:2149來源:國知局
萃取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產品加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萃取裝置。



背景技術:

萃取是利用分散系中組分在溶劑中有不同的溶解度來分離混合物的過程。萃取原理是:萃取的溶質在兩種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來將溶質從溶解度小的溶劑中萃取到溶解度大的溶劑中,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溶質在原溶劑的溶解度,萃取后發生分層現象,分層一般都是根據兩種溶劑的密度來判斷上下層,或者根據顏色等現象變化來判斷。如:從碘水中用四氯化碳、二硫化碳、苯等有機溶劑萃取碘,四氯化碳倒入碘水中,震蕩靜止,觀察到下層液體為紫紅色,上層液無色透明。四氯化碳比水密度大,在下層,且最終碘單質被萃取到萃取劑中,萃取劑顯色,也在下層。

專利號201620458932 .5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萃取裝置,該裝置包括有萃取罐、進料管Ⅰ、電磁閥Ⅰ、進料管Ⅱ、電磁閥Ⅱ、擋板、隔板和霧化器Ⅰ等,萃取罐外頂部左側設有進料管Ⅰ,進料管Ⅰ上設有電磁閥Ⅰ,萃取罐外頂部右側設有進料管Ⅱ,進料管Ⅱ上設有電磁閥Ⅱ,萃取罐內上部設有擋板,擋板中間設有隔板,隔板另一端連接在萃取罐內頂部,擋板下左側安裝有霧化器Ⅰ。上述技術方案存在的問題是:由于電機固定在萃取罐側壁上,使得轉桿不能上下移動,固定在轉桿上的攪拌葉片只能對下方的混合液表面進行攪拌,對混合液表面以下的攪拌效果比較差,從而使靜置后的萃取效果不好;還有由于液體被霧化,則霧化液體落入萃取罐底部進行靜置萃取須有一定的時間,降低了萃取的速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中的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碰到的問題,對技術方案進行了改進并提出了本實用新型,以解決上述技術方案碰到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萃取裝置,包括萃取罐、第一進料管、第一電磁閥、第二進料管、第二電磁閥、第一霧化器、第二霧化器,所述萃取罐外頂部左側設有所述第一進料管,所述第一進料管上設有所述第一電磁閥,所述萃取罐外頂部右側設有所述第二進料管,所述第二進料管上設有所述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一進料管、第二進料管的出口端均設置于所述萃取罐內,在所述第一進料管的出口端連通所述第一霧化器,在所述第二進料管的出口端連通所述第二霧化器,萃取裝置還包括滑桿、支撐桿、固定桿、浮球、第一安置桿、第二安置桿、第一風機、第二風機,所述滑桿頂端豎直固定在萃取罐內頂部中心處,所述支撐桿中間處豎直設置一第一通孔,所述滑桿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兩所述固定桿位于所述支撐桿下方并分別豎直固定于所述支撐桿兩端,兩所述固定桿底端均設有一所述浮球,所述第一安置桿、第二安置桿均位于所述支撐桿下方,所述第一安置桿、第二安置桿分別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撐桿兩端,所述第一安置桿、第二安置桿分別位于通過所述支撐桿的豎直面兩側,所述第一安置桿、第二安置桿與通過所述支撐桿的豎直面的夾角均為銳角,所述第一風機設置于所述第一安置桿底端,所述第一風機的出風口位于所述第一風機的下端面,所述第一風機的進風口位于所述第一風機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風機所吹風的風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安置桿,所述第二風機設置于所述第二安置桿底端,所述第二風機的出風口位于所述第二風機的下端面,所述第二風機的進風口位于所述第二風機的上端面,所述第二風機所吹風的風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安置桿。

在所述萃取裝置中,所述第一風機、第二風機最底處均高于所述浮球最底處。

在所述萃取裝置中,所述萃取裝置還包括控制器、限位開關,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限位開關、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一風機、第二風機,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萃取罐外頂部,所述限位開關設置在所述萃取罐內頂部。

在所述萃取裝置中,所述限位開關包括壓力傳感器、連接桿、限位圓板,所述壓力傳感器固定于所述萃取罐內頂部,所述連接桿一端連接在所述壓力傳感器上,所述連接桿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限位圓板上端面上,所述限位圓板位于所述支撐桿上方,所述限位圓板中心處豎直設置一第二通孔,所述滑桿穿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限位圓板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內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風機、第二風機向混合液液面吹風,把液面上方的霧化液體快速吸入,然后吹入混合液中,從而加快了霧化液體的下落速度;由于第一風機、第二風機同時順時針或同時逆時針向混合液液面傾斜吹風和吹吸入的霧化液體,進一步促進了混合液的攪拌,同時使混合液整體隨第一風機、第二風機所吹風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促進了液體整體攪拌。這樣可以提高萃取生產速度和萃取生產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萃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萃取裝置的俯視狀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3為萃取裝置限位開關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說明:1、萃取罐;2、第一進料管;3、第一電磁閥;4、第二進料管;5、第二電磁閥;6、第一霧化器;7、第二霧化器;8、滑桿;9、支撐桿;10、第一通孔;11、第一安置桿;12、第一風機;13、固定桿;14、浮球;15、限位開關;16、控制器;17、第二安置桿;18、第二風機;19、壓力傳感器;20、連接桿;21、限位圓板;22、第二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的萃取裝置,包括萃取罐1、第一進料管2、第一電磁閥3、第二進料管4、第二電磁閥5、第一霧化器6、第二霧化器7。

萃取罐1外頂部左側設有第一進料管2,第一進料管2上設有第一電磁閥3,萃取罐1外頂部右側設有第二進料管4,第二進料管4上設有第二電磁閥5。第一電磁閥3、第二電磁閥5可使相應的第一進料管2、第二進料管4開啟和關閉。

第一進料管2、第二進料管4的出口端均設置于萃取罐1內,在第一進料管2的出口端連通第一霧化器6,在第二進料管4的出口端連通第二霧化器7,這樣具有一定速度的兩種液體分別經第一進料管2、第二進料管4進入相應的第一霧化器6、第二霧化器7后成霧狀液體噴出,使兩種霧狀液體在萃取罐1內更多的接觸混合。

如圖1、2所示的萃取裝置還包括滑桿8、支撐桿9、固定桿13、浮球14、第一安置桿11、第二安置桿17、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

滑桿8頂端豎直固定在萃取罐1內頂部中心處,支撐桿9中間處豎直設置一第一通孔10,滑桿8穿過第一通孔10,這樣支撐桿9可以沿滑桿8上下移動。

兩固定桿13位于支撐桿9下方并分別豎直固定于支撐桿9兩端,兩固定桿13底端均設有一浮球14。浮球14的浮力可以使支撐桿9一直位于混合液液面的上方,支撐桿9距混合液液面的距離保持不變。

第一安置桿11、第二安置桿17均位于支撐桿9下方,第一安置桿11、第二安置桿17分別垂直固定在支撐桿9兩端,以使連接處距支撐桿9中心處的距離相等,且第一安置桿11、第二安置桿17均分別位于與支撐桿9垂直的兩個平面上。第一安置桿11、第二安置桿17分別位于通過支撐桿9的豎直面兩側,即位于支撐桿9與固定桿13組成的豎直面兩側。第一安置桿11、第二安置桿17與通過支撐桿9的豎直面的夾角均為銳角,第一風機12設置于第一安置桿11底端,第一風機12的出風口位于第一風機12的下端面,第一風機12的進風口位于第一風機12的上端面,第一風機12所吹風的風向平行于第一安置桿11,第二風機18設置于第二安置桿17底端,第二風機18的出風口位于第二風機18的下端面,第二風機18的進風口位于第二風機18的上端面,第二風機18所吹風的風向平行于第二安置桿17,即使第一風機12和第二風機18向混合液液面上吹傾斜的風,由于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分別位于支撐桿9與固定桿13組成的豎直面兩側,使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均同時朝混合液液面順時針吹風或均同時朝混合液液面逆時針吹風。這樣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可以把混合液液面上的霧狀液體快速經進風口吸入后,從出風口快速吹向混合液中,從而加快了萃取裝置的生產速度,不會因霧狀液體的緩慢降落影響生產。另外,由于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同時順時針或同時逆時針向混合液液面傾斜吹風和吹吸入的霧化液體,進一步促進了混合液的攪拌,同時使混合液整體隨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所吹風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促進了液體整體攪拌。

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最底處均高于浮球14最底處。因為浮球14提供浮力必須有一部分浮球14位于混合液體中,故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最底處均高于所述浮球14最底處,以保持使用效果。

如圖1、2、3所示的萃取裝置還包括控制器16、限位開關15,控制器16連接限位開關15、第一電磁閥3、第二電磁閥5、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控制器16固定在萃取罐1外頂部,限位開關15設置在萃取罐1內頂部,限位開關15包括壓力傳感器19、連接桿20、限位圓板21,壓力傳感器19固定于萃取罐1內頂部,連接桿20一端連接在壓力傳感器19上,連接桿20另一端固定在限位圓板21上端面上,限位圓板21位于支撐桿9上方,限位圓板21中心處豎直設置一第二通孔22,滑桿8穿過第二通孔22,限位圓板21的外徑大于第一通孔10的內徑以使限位圓板21能碰到支撐桿9。這樣在支撐桿9向上頂限位圓板21時,壓力傳感器19向控制器16傳送混合液液面已到最高位置的信號,控制器16控制第一電磁閥3、第二電磁閥5、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關閉,此時,混合液靜置,進行萃取反應。

第一電磁閥3、第二電磁閥5、第一霧化器6、第二霧化器7、第一風機12、第二風機18、浮球15、限位開關15、控制器16、壓力傳感器19均是本領域常見裝置,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及所運用的技術手段的介紹,并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制,根據本文的披露與說明所作的任何變更、等效替換、改進等均視為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