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煙氣除塵水連續同步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境保護設備,特別是一種用于燃煤煙氣除塵水凈化的處理裝置。
燃煤煙氣中的有害物質,如二氧化硫、煙塵等,通過除塵器處理后,使燃煤煙氣達到排放標準。而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溶于除塵水中,形成亞硫酸(H2SO3),使重復使用的除塵水中的氫離子濃度不斷增加,即PH值不斷下降,同時,融入水中的煙塵,由于自然沉淀,速度慢,使水的渾濁度常在2000-4000mg/l之間。由于PH值變化大、渾濁度大,因此容易造成除塵器進水口環形槽及文丘里噴嘴堵塞;循環泵、管道和截門腐蝕、磨損嚴重,致使除塵器效率嚴重下降。以往采用定期加入堿性物質中和的方法,來處理除塵水。但由于除塵水PH值的變化是一個動態過程,而中和反應是一個靜態過程,且加入的堿性物質不能和要處理的除塵水全部均勻接觸,導致中和反應只在局部進行,使得除塵水的PH值不穩定,除塵水的凈化效果也受到很大影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煙氣除塵水連續同步處理裝置,使堿性物質能夠連續均勻地加入到除塵水中,提高除塵水的凈化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方案實現的由料倉、電機、減速器、鏈輪、電控裝置、水箱、進水截門和排污截門等組成的煙氣除塵水連續同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傳動鏈輪與電機輸出輪連接,傳動鏈輪上裝有輸送器,輸送器由端蓋固定在料倉的外壁上,輸送器的下方設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的下方是水箱,水箱中設有塊隔板,隔板的高度由里到溶液出口逐漸降低。
本實用新型在滿足灰水分離的同時,解決了除塵水的PH穩定問題,使除塵水的PH值保持在7-9,并可在此范圍內任意調整;經處理后除塵水的渾濁度在80-100mg/l之間。從而消除了過去除塵水對循環管道系統造成的腐蝕、磨損,使其壽命與使用自來水時相同。同時,解決了除塵器環形水槽的堵塞難題,特別是文丘里喉管嘴的堵塞問題,這樣大大提高了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并延長了循環泵和除塵器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維修量,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可以使該系統長期穩定運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運行費用低,占地面積小,基建投資少,運行安全穩定等優點,可以廣泛應用于電力、熱力、化工、冶金等行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側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
圖1所示,電機3上裝有減速器4,并固定在料倉1的側壁上,傳動鏈輪6安裝在減速器4上。鏈輪6與傳動鏈輪5連接,鏈輪6上裝有輸送器2,輸送器2由端蓋8固定在料倉的外壁上,傳送器(2)根據需要可采用螺旋輸送器、電磁振動給料器、機械振動給料器。傳送器2的下方設有物料出口7,在物料出口7的下方是水箱10,在水箱10中,設有隔板14,隔板14的數量可根據需要設置1-10塊,或更多,形成多級水箱。隔板14的高度由里到溶液出口12逐漸降低。水箱10的底部設有進水截門11和排污截門13。電控裝置9安裝在料倉1的側壁上,控制電機3間歇運轉。
使用時,將物料(堿性物質)放入料倉1中,由電控裝置9控制的電機3通過減速器4、傳動鏈輪5、鏈輪6帶動輸送器2將物料通過物料出口7送到水箱10中,物料(堿性物質)在水箱10中,通過調節進水截門11,將水送入水箱10中,使物料稀釋成為液體,該液體通過隔板14的多級稀釋,在溶液出口12流出的液體的濃度變化率極小,通過溶液出口12,將溶液連續、均勻地送入待處理的除塵水中。廢渣由排污截門13定期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煙氣除塵水連續同步處理裝置,由料倉(1)、電機(3)、減速器(4)、鏈輪(5)、電控裝置(9)、水箱(10)、進水截門(11)和排污截門(13)等組成,其特征在于傳動鏈輪(6)與電機輸出輪(5)連接,傳動鏈輪(6)上裝有輸送器(2),輸送器(2)由端蓋(8)固定在料倉(1)的外壁上,輸送器(2)的下方設有物料出口(7),物料出口(7)的下方是水箱(10),水箱(10)中設有隔板(14),隔板(14)的高度由里到溶液出口(12)逐漸降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氣除塵水連續同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14)的數量,根據需要可以有1-10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氣除塵水連續同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器(2),根據需要可采用螺旋輸送器、電磁振動給料器、機械振動給料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煙氣除塵水連續同步處理裝置。它由料倉、電機、減速器、鏈輪、電控裝置、水箱、進水截門和排污截門等組成,傳動鏈輪與電機輸出輪連接,傳動鏈輪上裝有輸送器,輸送器由端蓋固定在料倉的外壁上,輸送器的下方設有物料出口,物料出口的下方是水箱,水箱中設有1—5塊隔板,隔板的高度由里到溶液出口逐漸降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運行費用低,占地面積小,基建投資少,運行安全穩定等優點,可以廣泛應用于電力、熱力、化工、冶金等行業。
文檔編號B01D53/50GK2363779SQ98248708
公開日2000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1998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1998年11月25日
發明者喻可鐸, 汪盾, 劉夢林, 趙珍榮, 尤玉喜 申請人:北京北辰實業集團公司熱力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