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作物之秸稈類生物質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秸稈類生物質的處理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因此每年的農作物產生的各種秸稈類生物質重量驚人。以前,該些秸稈類生物質一般采用焚燒方式處理。然而,焚燒過程中,由于農作物秸稈內含有氮、磷、鉀、碳氫元素及有機硫等,且多為不完全燃燒處理,因此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氫化合物及煙塵和碳氫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還可能產生臭氧等,嚴重污染空氣環境,危害人體健康。
因此,目前的農作物秸稈類生物質多回收再利用,如秸稈發電、秸稈板材、秸稈紙張、秸稈制油制氣制碳等再生資源,但該些回收再利用技術存在秸稈回收困難、一次性投資過大等障礙,不利于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于推廣應用的秸稈類生物質的處理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實現上述處理方法的處理裝置。
為達到第一個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秸稈類生物質的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將秸稈類生物質破碎成適當的粒徑,并送入一封閉空間內;
b、于該封閉空間內通入高溫一氧化碳,使秸稈類生物質分解成固態物和油氣混合物;
c、對油氣混合物進行冷凝處理,得生物油。
進一步,本發明所述的方法采用煤作為原料制備高溫一氧化碳。
進一步,本發明所述的方法采用b步所得之固態物制備高溫一氧化碳。
為達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秸稈類生物質的處理裝置,包括:秸稈類生物質處理罐,其上分別設有入料口、一氧化碳入口、油氣混合物排出口和固態物排出口;一氧化碳制備裝置,其出口與所述一氧化碳入口連接;冷凝器,其入口與所述油氣混合物排出口連接;生物油收集裝置,與所述冷凝器之排出口連接;和固態物收集裝置,與所述固態物排出口連接。
進一步,本發明所述的裝置還包括一預處理裝置,與所述秸稈類生物質處理罐之入料口連接,用以將秸稈類生物質破碎成適當的粒徑。
進一步,所述固態物收集裝置與所述一氧化碳制備裝置之入料口連接,使固態物作為制備一氧化碳的原料。
本發明的工藝及裝置簡單,投資成本較低,能實現小型化處理秸稈類生物質,便于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圖中:
1—秸稈類生物質處理罐;2—一氧化碳制備裝置;3—固態物收集裝置;4—冷凝器;5—生物油收集裝置;6—預處理裝置。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秸稈類生物質的處理方法和裝置,主要由秸稈類生物質處理罐1、一氧化碳制備裝置2、固態物收集裝置3、冷凝器4、生物油收集裝置5和預處理裝置6組成。
所述的秸稈類生物質處理罐1為一封閉罐體,其上設有入料口、一氧化碳入口、油氣混合物排出口和固態物排出口。
所述的預處理裝置6用于將收集到的農作物秸稈類生物質破碎成適當的粒徑,并通過入料口送入秸稈類生物質處理罐1中。
所述的一氧化碳制備裝置2在啟動階段采用煤作為原料制備高溫一氧化碳,高溫一氧化碳經一氧化碳入口送入秸稈類生物質處理罐1中,與秸稈類生物質發生氧置換反應。
所述的固態物收集裝置3與固態物排出口連接,用于收集氧置換反應后得到的固態物(該固態物多為碳),并輸送到一氧化碳制備裝置2中制備一氧化碳。
所述的冷凝器4與油氣混合物排出口連接,用于冷凝秸稈類生物質處理罐產生之油氣混合物。
所述的生物油收集裝置5與冷凝器連接,用于收集油氣混合物經冷凝后分離出來的生物油。
本發明通過高溫一氧化碳在一封閉空間內作用于適當粒徑的秸稈類生物質,除去秸稈類生物質內過多的氧,生成可再回收利用的油氣混合物和碳成分固形物,油氣混合物通過冷凝處理即可得到生物油,而碳成分固形物可作為原料制備一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