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長度減壓回流防止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壓回流防止器閥門總成,而具體地涉及一種具有較小長度的回流防止器。
背景技術:
回流防止器一般設置得用于允許水(或其他液體)從水源(諸如城市水源)流入供給地點(諸如建筑物)和最終到使用地點。不過,回流防止器閥門可防止液體在相反方向上的流動(比如,用于避免污染城市飲用水源等)。許多結構可以用于避免回流,包括真空斷流系統和雙重止回閥系統。在雙重止回閥系統中,液體在正常使用中流過(通常開啟的)第一止回閥而進入兩個止回閥之間的區域,而后流過(通常是開啟的)第二止回閥。一聯接于此區域的溢流閥通常是關閉的。在正常使用期間,此區域保持在低于入口壓力的壓力下。一般,如果在出口處具有的壓力不是至少一個低于入口處壓力的預定壓力,則各止回閥將關閉而防止回流。如果非正常情況出現,其中沒有液流,或者有液流反逆,并且第二止回閥處在失效狀態,則壓差放泄閥將開啟和排放以保持此區域在低于水源的壓力下。當正常流動恢復時,此區域的壓差將恢復而溢流閥將關閉。
回流防止器閥門一般用在(并往往被要求)供應連接裝置處,諸如從城市水源到建筑物用水入口。往往,這種供應連接裝置回流防止器必須適應相對較高的壓力(諸如大約250psi或更高)并一般為相對較大直徑的液體管線,諸如基本上大于一英寸內徑的液體管線。
在一些情況下,需要相對較小回流防止器總成。比如,使用地點式回流防止器,一般把一用水(或其他液體)站連接于一建筑物之內的各導管(比如,與供應連接裝置相反,直接連接于一建筑物水源),往往壓力相對較低(諸如低于大約200psi,往往低于大約150psi)和直徑相對較小(諸如大約一英寸或更小的內徑,往往四分之三英寸或更小,或者二分之一英寸或更小)。回流防止器使用點式的應用場合的非詳盡實例各包括用以抵御在比如飲料分發器、工業裝置、醫院、牙科診所、陳尸所、產科病房、化學工廠、灌溉系統、鍋爐給料等里面的高危(有毒)液體。
對于使用地點式回流防止器的一些先前作法據信已經表明只是供應連接裝置(或者其他相對較大的)回流防止總成的按比例縮小的方案。據信,先前的作法不般地沒有利用由以下事實提供的機會,即裝置用在相對較低壓力、較小直徑的場合,并且至少部分的結果是,先前的裝置一直趨向于不適當地大(包括不適當地長,亦即從輸入孔口平面到輸出孔口平面測得的長度不適當)、重,以及設計、安裝、修理、維護和/或更換都很費錢。此外,先前作法的相對較大的尺寸已經使之不可能把這種裝置在相對較小的空間或容積之內。因此,可能有用的是,提供一種雙重止回閥回流防止器總成,與一般先前的回流防止器總成,特別是先前的小直徑/低壓力裝置相比,具有相對較小的尺寸(包括小長度和/或小體積)、輕重量和低成本。
許多先前的回流防止器設計得帶有入口和輸出孔口,它們基本上是不平行的和/或不共軸的,以及/或者提供彼此相對在相反方向上的液流。在許多應用場合下,這意味著在順排情況這在使用地點式應用場合下是很普遍的)為了安裝需要另外一些配件,從而增加了設計、安裝、維護等的成本,以及潛在地增大了裝置安裝時的尺寸或體積。因此,可能有用的是,提供一種回流防止器總成,帶有的輸入和輸出孔口是平行的,最好是供軸線的,而且形成彼此相對在同一方向上的液流。
許多先前的回流防止器設計得以致保養、修理、維護等都是在許多位置或方向上進行的諸如設置頂部或前方進出通路到第一閥門和底部和后方進出通路到第二閥門等)。這樣一種結構據信在許多情況下是不方便的,特別是在使用地點式應用場合下,那時可供使用的用于容納通向回流防止器的進出通路以便維護等等的空間或體積一般是極其有限的。因此,可能有用的是,提供一種回流防止器總成,其中許多部件,而最好是至少兩個止回閥,可以從單一一個位置或方向進出以便修理或維護。
此外,回流防止器總成一般包括(往往規范要求包括)一上游斷流閥和一下游斷流閥。這種斷流閥可以比如用于在各止回閥和/或溢流閥失效的情況下截止液流或用于維護或修理作業。因此,一種典型的低壓力、雙止回閥回流防止器總成將包括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第一和第二斷流閥和一溢流閥。
在許多先前的回流防止器總成中,至少一些部件曾設置得具有一分立的殼體或箱室,從而需要通過凸緣或其他聯接裝置安裝螺栓以便獲得所需的整個裝置。這種聯接裝置一般會加大總的裝置的體積、長度和/或重量。因此,可能有用的是,提供一種回流防止器總成,其中基本上所有的部件,最好是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第一和第二斷流閥和一溢流閥,都基本上采用單一的殼體封圍起來而不需要聯接裝置。
許多先前的止回閥裝置設置得為了安裝或拆卸一些或全部構成部件而使用一般需要手動和/或機動工具(諸如扳手、螺釘刀、卸帽器等)的器具,一般涉及裝上或卸掉螺栓、螺帽、螺釘等。在不希望受到任何理論約束的情況下,據信這類組裝/拆解作法曾被提出用于適應或承受在一般高壓供應連接裝置中出現的力和壓力。一般,據信需要使用工具的組裝器具和方法可以導致相對較高的回流防止器總成的制作、組裝、維護和修理成本,而且在可供用于容放工具等的室內容積有限的情況下(比如常見于使用地點式應用場合)可能是不可行的。因此,可能有用的是,提供一種回流防止器總成,與先前的作法相比,可以諸如通過提供至少一些容易憑手動(不需工具)組裝的部件來減少需要工具用于制作、組裝、拆解、保養、維護、修理等的部件數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包括對于先前作法中各種問題的現狀、性質和/或來源的認識,在此所述者也包含在內。
在一個方案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順排的、減壓雙重止回閥回流防止器總成,帶有第一和第二串聯止回閥,后者的兩個閥門移動軸線都設置得基本上與順排螺線成基本上大于45°的角度,最好是大約90°。順排軸線沿著總成的基本上同軸的流入和流出方向延伸。最好是,兩上止回閥移動軸線各自基本上相交于(并最好是基本上垂直于)順排軸線。在一個方案中,第一和第二止回閥設置得以致通過第一止回閥的液流方向基本上平行于,但方向相反于,通過第二止回閥的液流方向。在一個方案中,一溢流閥確定一不相交于順排軸線的縱向軸線并最好是基本上平行于,但偏離于,兩個止回閥軸線的一共同平面。在一項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截流閥,最好是球閥,設置在一帶有至少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的共同殼體中,并最好是設置在順排軸線上。在一項實施例中,一種雙重止回閥減壓回流防止器總成,包括一溢流閥連同可順排地連接于半英寸入口和出口導管的各集成式截流閥并具有大約150psi的工作壓力,具有的長度(輸出入孔口平面與輸出孔口平面之間的距離)小于大約200mm,最好是小于大約195mm,更加可取的是小于大約185mm;以及具有的重量小于大約2kg,最好是小于大約1.8kg。最好是,總成具有的壓頭損失在大約每分鐘10加侖流量下小于大約22psi。
在一個方案中,一種雙重止回閥減壓回流防止器總成設計得具有相對較小的長度、體積和/或重量。此總成形成了平行的,最好是共軸的,輸入和輸出方向。在一個方案中,第一和第二止回閥與順排軸線成一角度,最好是90°,并最好是相交于順排軸線(in-line axis)。在一個方案中,一溢流閥設置得與順排軸線間隔開來。第一和第二截流閥封圍在同一整體單件式殼體之內,后者封圍各止回閥,以及最好是溢流閥的一些或全部。各截流閥最好是沿著順排軸線設置。
圖1是符合本發明一項實施例的一種回流防止器總成的前視立面圖;圖2是圖1回流防止器總成的頂視平面圖;圖3是沿著圖2直線3-3所取的剖面視圖;圖4是對應于圖3的止回閥部分的局部剖面視圖,表明各止回閥部處在其正常開啟位置上;圖5是圖1止回閥總成的右端視圖;圖6是沿著圖5直線6-6所取的剖面視圖;以及圖7是圖1回流防止器總成的分解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畫于圖1之中的實施例中,形成輸入孔口平面112的輸入孔口流體連通于由手柄或扛桿116控制的第一截流閥體114。閥體導管118保證液體通向一具有第一止回閥移動軸線312(圖3)的第一止回閥。第一止回閥可從畫在圖3之中的關閉閥門形態移動到畫在圖4之中的正常開啟(即正常使用期間的開啟)形態。從中流過的液體延側向412流向一形成第二止回閥軸線314的第二止回閥。液體流過第二止回閥并流向第二導管122,后者通向由第二杠桿或手柄126控制的第二斷流閥閥體124,由此液流可以經由一形成輸出孔口平面128的輸出孔口流出。測試旋塞132a、b、c可以用于標定、維護目的和其他。溢流閥模塊134提供了通向氣隙排流口(air gap drain)136的可控出口。
一如比如從圖3和7可以看出,單一整體式(最好是單件金屬鑄件)殼體142基本上封住第一和第二止回閥模塊712a、712b,溢流閥模塊714以及第一和第二斷流閥718a、718b。采用單一殼體封住所有5部閥門基本上免除了需要一凸緣或另外的聯接器來把一個閥門殼體聯接于另一閥門殼體,與先前的作法相比,減小了總成整個的尺寸、體積和/或重量。
最好是,球閥可以通過入口和出口區域予以組裝。在圖7的實施例中,夾置在閥球密封件724a、b之間的閥球722通過孔口726嵌入截流閥殼體114,閥球帶有槽縫728,對正于球閥閥桿732的突頭以便與之嵌合。閥桿732,由“○”形圈734密封,鍵接于手柄116柄筒736上的孔口。尾件742配有“○”形圈744從側面固緊閥球722。最好是,兩個球閥可以以基本上相同的方式予以組裝。
一如圖7之中所見,止回閥模塊712a、712b可以通過在基本上平行于各閥移動軸線312、314的方向上移動而嵌入殼體142的區域746a、b(通常是圓筒形的)和從中取出。一般設想,各止回閥模塊將整個予以更換(而不是修理)。不過,如果需要,也可以從事修理。第一模塊712a包括用“○”形圈344密封的和聯接于擋蓋336的套架構件322。套架和擋蓋可以用樹脂制成,諸如可以以商品名NORYL從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購得的那種樹脂。最好是,擋蓋336通過突頭和槽縫 “扣咬”式配合裝配于套架332(或從那里拆解),以致可以不用工具而實現組裝。閥盤卡持件338由彈簧342推向關閉位置(畫在圖3之中),而閥盤344被推壓而與座環346成座放關系。響應于正常壓力和在正常使用期間(比如在沒有回流或背壓的情況下),閥盤卡持件338(克服彈簧342的推壓)被移動到開啟位置(圖4)而允許液流從中通過。第二止回閥模塊712b在結構和組裝方面類似于第一模塊712a,例外的是,(與模塊712a的位置相比)是頭朝下設置的并包括閥門入口導引器752。一如圖2之中所見,在畫出的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的中心或移動軸線312、314與順排軸線110相交。順排軸線110與第一止回閥移動軸線312之間的角度352基本上大于45°,而在畫出的實施例中,是大約90°。在畫出的實施例中,順排軸線110與第二止回閥移動軸線314之間的角度也大于大約45°,最好是大約90°。一如圖4之中所畫,通過第一止回閥的液體的平均流線流基本上與第一止回閥的移動軸線312共軸而通過第二止回閥的液體的平均流線流與第二止回閥的移動軸線314共軸。因此,通過第一止回閥的流動基本上平行于通過第二止回閥的流動。不過,一如圖4之中所畫,通過第一止回閥的流動在方向上基本上與通過第二止回閥的流動相反,亦即,通過第一止回閥的流動,在圖4的描畫中朝向紙頁的頂部而通過第二止回閥的流動則朝向紙頁的底部。
雖然,在所畫的實施例中,各止回閥都是作為直線移動、發散液流或提升閥門而設置的,但是有可能構建一些實施例,采用包括瓣閥、回轉閥等在內的其他類型的止回閥而利用本發明的一些或全部特點。雖然畫出的實施例圖示了使用球閥作為斷流閥(而且,在至少一些實施例中,球閥是優選的,至少是由于球閥在至少一些回流防止器總成方面是熟悉的并具有熟知的特性,即使先前一般都作為分立殼體裝置而設置的),但其他一些類型的裝置也可用作斷流閥之一或兩者,包括球形閥、閘閥、蝶閥等。溢流閥模塊714提供了隔膜式溢流閥機構,諸如一種硅/織物隔膜614。本技術領域的熟練人員將會理解,至少在了解本發明之后將會理解,響應于比如兩個止回閥之間的至少預定大小的壓力或壓差,溢流閥閥桿618將沿著溢流閥軸線612從畫于圖6之中的關閉位置向上移動到開啟位置,允許液體通過氣隙排流口136從兩上止回閥之間的區域被釋放出去。溢流閥模塊714的閥桿區域756容放在(基本上圓筒形的)殼體區域758之內。在此位置上,一如圖2之中所見,溢流閥612的軸線,雖然最好是平行于一或兩個止回閥軸線312、314和/或垂直于順排軸線110,距連接各止回閥軸線312、314的直線和順排軸線110偏離一個距離218。偏置溢流閥軸線不僅在形成相對較短長度222方面(比如與其中一些或全部溢流閥寬度與順排軸線110相交的結構相比)是有用的,而且可避免在正常使用期間沿著平行于順排軸線110的平面液流的偏斜或中斷。一如圖3之中所畫,通過此總成的平均流線流的中間軸線遍及整個流動都基本上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圖3剖面視圖的平面)而此平面也通過順排軸線110。如果溢流閥開啟,平均流線軸線將在圖3剖面的平面以外通過。
一如圖7之中所見,總成可以組裝如下。各斷流閥如上所述那樣予以組裝。止回閥模塊712a、712b置放在殼體區域746a-746b中。墊片或封蓋密封件764置放得用于把溢流閥閥蓋766密封于殼體孔口。溢流閥模塊714置放在溢流閥區域758中。溢流閥閥蓋由諸如帶帽螺釘768a、b、c這樣的連接件固定就位。上部板件772蓋住溢流閥模塊714的上部并由另外的帶帽螺釘768d、e、f聯接。
在需要檢查、修理或更換總成的各部件時,帶帽螺釘768a、b、c、d、e、f可以卸掉而蓋772和766以及溢流閥模塊714可以提離殼體142的上部。止回閥模塊712a、712b可以比如用人力從殼體凹槽746a、746b拉出,比如用于檢查、更換等。因此,溢流閥和/或各止回閥的檢查、更換等可以通過卸掉6個螺釘連接件768a-f(比如使用板手、擰螺帽器、螺釘刀等)來予以實現,而且此后,如果需要,所有其他的拆解、更換檢查等可以不用工具來予以實現。
在正常使用期間,水或其他液體進入152(圖3)輸入孔口154并基本上沿著順排軸線110行進,直至它基本上到達第一止回閥的位置為止。液流然后經過第一止回閥鉛直向上流動(在圖4的視圖中),沿側向(在圖4的視圖中1向右)到第二止回閥的位置,而后鉛直向下經過第二止回閥。液流然后沿側向流經第二導管122(在圖3的視圖中向右)、經過第二截流閥和流出輸出孔口158。如果有回流的趨勢,以及/或者如果在第二止回閥處的壓力不是至少一預定量地小于第一止回閥的壓力,則一個或者最好是兩個止回閥會在各彈簧的推壓下關閉(亦即移動到圖3之中所畫的位置)。如果兩個止回閥之間區域內的壓力足夠高(或者相對于入口壓力有足夠高的壓差),溢流閥會開啟,一如上述。如果需要(諸如在回流防止作業失效受到置疑和檢測出來,或者為了實施維護、檢查等的情況下),一個或者一般兩個斷流閥手柄將被轉動90°以使各球閥轉動到關閉位置。
按照以上說明,可以看出本發明的許多優點。本發明可以提供回流防止功能,可取地在一種具有與一般先前的回流防止作法相比減少或降低了長度、體積和/或重量的裝置中符合關于回流防止的各項規定、規范和/或限定。本發明提供一種順排式結構,具有一些特點在諸如包括順排裝設在內的使用地點式(point-of-use)應用場合這樣的低壓力和/或小直徑應用場合方面尤其(盡管并非唯獨地)有用,這種結構還比較容易檢查、修理、更換等,特別是在用于檢查、修理或更換操作的空間或容積,一如在使用地點式應用場合下經常存在的情況那樣,是有限的時候。本發明可以促進降低設計、制作、裝設、維護、保養和/或修理低壓、雙止回閥回流防止裝置的成本,特別是在小直徑或低壓應用方面。
可以采用本發明的許多變型和改進。有可能采用本發明的一些特點而不采用另一些。比如,有可能(雖然經濟上不是必然合理的)提供一種回流防止裝置,與設置得垂直于順排軸線的各平行止回閥形成順排而無需采用一共同殼體用于兩個斷流閥。雖然本發明的回流防止器據信在諸如使用地點式應用場合這樣的小直徑和/或低壓應用場合下尤其有用,但也可能在包括較大直徑、較高壓力的應用場合、一些或全部供應連接應用場合等在內的其他應用場合下采用本發明的一些或全部特點。雖然閥座和閥蓋部件按照所述最好是由黃銅制成,但其他材料也可應用,包括諸如不銹鋼或其他鋼材、鐵、銅或銅鍍層在內的其他金屬,以及包括塑料、樹脂、纖維玻璃、陶瓷、復合材料、涂敷和鍍敷材料等在內的非金屬材料。
本發明,包括其多項實施例、子組合(subcombination)、子系統(subsets)在內,在多項實施例中包括基本上在此所畫和所述的各部件、方法、過程、系統和/或設備。本領域中的熟練人員在了解本披露內容之后將會理解如何實現和利用本發明。本發明在多項實施例中包括提供一些裝置和過程而沒有在此或其多項實施例中未曾畫出和/或說明的各種內容,包括沒有比如為提高維護、實現簡化和/或降低實施成本而可能已經用在先前裝置或過程之中的那些內容。本發明包括新穎的內容,為說明新穎內容或過程方便起見而引自先前和/或類似技術的專門術語并不必須這種專門用語通常用法的一切方面。
本發明的前述討論是為圖示和說明目的而提出的。前述內容并不企圖限制本發明于在此所闡明的一種或多種方式。雖然本發明已經包括一或多項實施例的某些變型和改進的說明,但是其他一些變型和改進都處在本發明的范疇之內,比如可能處在本技術領域中在了解本披露內容之后的那些人員的技能和知識范圍之內。企望的是,獲得在允許程度上包含其他一些實施例的權利,包括對于那些已經作出權利要求的來說,替代的、可互換的和/或對等的結構、功能、范圍或步驟,無論是否這些替代的、可互換的和/或對等的結構、功能、范圍或步驟是在此披露的,而不企望公開地致力于任何可以獲得專利的主題。
權利要求
1.一種雙止回閥、減壓回流防止器總成,包括一殼體,形成一具有一第一入口方向的輸入孔口和一具有一與所述第一入口方向共軸的第二出口方向的輸出孔口;第一和第二串聯的止回閥,分別形成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移動軸線,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移動軸線相對于所述順排軸線分別形成第一和第二角度,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顯著大于45°;以及一第一斷流閥,在所述輸入孔口與所述第一止回閥之間;以及一第二斷流閥,在所述第二止回閥與所述輸出孔口之間。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總成,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基本上是90°。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移動軸線基本上是平行的。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第一止回閥形成在一第一方向上經過所述第一止回閥的液流和所述第二止回閥形成在一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經過所述第二止回閥的液流。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總成還包括一溢流閥,設計得可控地將液體釋放到一所述總成以外的區域。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溢流閥具有至少一部分可以沿著一溢流閥軸線從一第一閥關閉位置移動到一第二閥開啟位置。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溢流閥軸線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順排軸線。
8.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溢流閥軸線與所述順排軸線間隔開來。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移動軸線各自與所述順排軸線相交。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殼體基本上封住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所述溢流閥和所述第一和第二斷流閥。
11.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各斷流閥是球閥。
12.一種用于在形成一液流軸線的液流源與其軸液流接收器之間防止回流的方法,包括將第一和第二止回閥設置在一具有一入口和一出口的殼體中以確定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移動軸線,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移動軸線分別相對于共軸的入口和出口軸線確定的所述殼體的順排軸線形成第一和第二角度,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顯著大于45°;在入口與所述第一止回閥之間設置一第一斷流閥;在所述第二止回閥與所述出口之間設置一第二斷流閥;以及聯接所述殼體使得所述順排軸線與所述液流軸線共軸。
13.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設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的步驟包括設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中的每一個基本上為90°。
14.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設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的步驟包括設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使得所述各移動軸線基本是平行的。
15.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設置一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殼體內的溢流閥,所述溢流閥構做成可控地將液體釋放到所述裝置以外的區域。
16.按照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溢流閥具有至少一部分可以沿著一溢流閥軸線從一第一閥關閉位置移動到一第二閥開啟位置。
17.按照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設置所述溢流閥的步驟包括設置所述溢流閥使得所述溢流閥軸線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順排軸線。
18.按照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溢流閥設置得以致所述溢流閥軸線與所述順排軸線間隔開來。
19.一種雙止回閥、減壓回流防止器總成,包括一殼體,具有一用于限定一第一入口方向的入口裝置和一用于限定一第二共軸出口方向的出口裝置;在所述殼體中的第一容放裝置用于容放一第一止回閥以確定一第一止回閥軸線,和一第二容放裝置,用于容放一第二止回閥以確定一第二止回閥軸線,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軸線分別相對于一順延所述第一入口方向和第二出口方向的順排軸線形成第一和第二角度,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度顯著大于45°;在所述殼體中的第三容放裝置,用于在所述入口裝置與所述第一止回閥之間容放一第一斷流閥;以及在所述殼體中的第四容放裝置,用于在所述第二止回閥與所述出口裝置之間容放一第二斷流閥。
20.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總成,其中每一第一和第二角度基本上是90°。
21.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軸線基本上是平行的。
22.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第一容放裝置設計得設置所述第一止回閥以形成在一第一方向上通過所述第一止回閥的液流,以及其中所述第二容放裝置設計得設置所述第二止回閥以形成在一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通過所述第二止回閥的液流。
23.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總成,還包括一第五容放裝置,用于容放一溢流閥,所述溢流閥設計得可控地將液體釋放到所述總成以外的區域。
24.按照權利要求23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溢流閥具有至少一部分可以沿著一溢流閥軸線從一第一閥關閉位置移動到一第二閥開啟位置。
25.按照權利要求24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溢流閥軸線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順排軸線。
26.按照權利要求24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溢流閥軸線與所述順排軸線間隔開來。
27.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止回閥軸線與所述順排軸線相交。
28.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各斷流閥是球閥。
29.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總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斷流閥限定與所述順排軸線共軸的液流軸線。
全文摘要
一種雙重止回閥減壓回流防止器總成設計得具有相對較小的長度、體積和/或重量。此裝置確定了平行的,最好是共軸的,入口(112)和出口(128)方向。在一個方案中,第一止回閥的軸線(312)和第二止回閥的軸線與順排軸線(110)成一角度,最好是90度。在一個方案中,一溢流閥(134)設置得與順排軸線(110)間隔開來。第一(718a)和第二斷流閥(718b)被封在同一集成式單體殼體(142)之內,此殼體封住各止回閥和最好是一些或全部溢流閥(134)。截流閥(718a、718b)最好是沿著順排軸線(110)設置。
文檔編號F16K15/18GK1646840SQ01818353
公開日2005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7日
發明者查爾斯·W·鄧米爾 申請人:Cmb工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