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離合裝置,尤其涉及汽車離合系統的離合器總泵。
背景技術:
液壓離合總泵是汽車上將離合器踏板運動傳遞過來的力和位移,通過活塞的運動轉換成液壓油的體積排出,以及通過液壓油的壓縮建立一定的液壓輸出的裝置,現有技術中的液壓離合總泵主要包括補償量孔式的補液結構和中心閥式補液結構,其中補償量孔式的補液結構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包括泵體1、進油孔2、活塞3、主皮圈4和進油接頭5 等結構,進油孔2連接有補償孔6,這種結構的離合總泵其進油接頭5密封點A處的密封結構是在連接處直接涂抹螺紋鎖固密封膠沈21,這種方式不能完全保證進油接頭5的每一個螺紋都能涂抹均勻,增加了滲漏制動液的可能性;另外如果使用太多的螺紋鎖固密封膠,多余的密封膠會流入制動液中與其發生反應,造成主皮圈4的膨脹,最終降低離合總泵的使用壽命。而且進油接頭5目前普遍使用鋼管材料制成的,增加了離合總泵的重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連接密封效果好、質量較輕的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包括泵體,所述泵體內設有主缸和活塞,所述活塞將所述主缸分為供液腔和制動腔,所述泵體上還設有連接汽車貯液罐的進油裝置;所述進油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泵體上的進油孔,所述進油孔過盈連接有進油接頭,所述進油接頭連接所述貯液罐,所述進油孔與所述進油接頭連接處設有密封裝置。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密封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進油孔內壁上的橡膠套和固定在所述進油孔端口外圍的固定壓板,所述固定壓板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泵體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進油孔的出口連通所述供液腔,所述進油孔還連通有補償孔,所述補償孔的出口設置在所述主缸的內壁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補償孔出口與所述主缸的連通處設置為倒角結構。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進油接頭為尼龍進油接頭。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包括泵體,所述泵體內設有主缸和活塞,所述活塞將所述主缸分為供液腔和制動腔,所述泵體上還設有連接汽車貯液罐的進油裝置;所述進油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泵體上的進油孔,所述進油孔過盈連接有進油接頭,所述進油接頭連接所述貯液罐,所述進油孔與所述進油接頭連接處設有密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密封裝置能夠提高密封的可靠性,降低了制動液滲漏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離合總泵的使用壽命。
[0011]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B處的放大圖;圖3是圖1的側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B處的放大圖;圖6是圖4的側視圖;圖中1-泵體;2-進油孔;3-活塞;4-主皮圈;5-進油接頭;6_補償孔;7_供液腔;8-制動腔;9-主缸;10-通孔;11-回位彈簧;12-橡膠套;13-固定壓板;14-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如圖4、圖5和圖6共同所示,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包括泵體1,所述泵體1 內設有主缸9和活塞3,活塞3上設有主皮圈4,在活塞3與主皮圈4的端面上均勻分布有通孔10,活塞3還連接有回位彈簧11,以保證制動工作結束后,活塞3能夠回到起始位置; 所述活塞3將所述主缸9分為供液腔7和制動腔8,所述泵體1上還設有連接汽車貯液罐的進油裝置,所述進油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泵體1上的進油孔2,所述進油孔2過盈連接有進油接頭5。本實施例中的進油接頭5為尼龍進油接頭,有助于減輕離合總泵的重量,所述進油孔2與所述進油接頭5連接處設有密封裝置,所述進油接頭5連接所述貯液罐;所述進油孔2的出口連通所述供液腔7,所述進油孔2還連通有補償孔6,所述補償孔6的出口設置在所述主缸9的內壁上,且所述補償孔6的出口與所述主缸9的連通處設置為倒角結構,倒角結構方便于加工后去除補償孔6內因加工產生的毛刺,減少對主皮圈4的損傷,從而有效地保護主皮圈4,延長其使用壽命,最終保證離合總泵的使用壽命延長10萬次以上。本實施例中所述密封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進油孔2內壁上的橡膠套12和固定在所述進油孔2端口外圍的固定壓板13,所述固定壓板13通過螺栓14固定在所述泵體1上, 橡膠套12與固定壓板13 —起將進油接頭5密封連接在進油孔2內,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 降低了制動液滲漏的可能性。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是初始狀態,供液腔與制動腔的制動液通過泵體上的進油孔和補償孔與貯液罐相通,此時液壓為零,當用推桿推動活塞前移時,主皮圈經過補償孔后,開始產生液壓,制動液前移進入制動腔內,進而產生制動。當完成制動后,撤銷推桿力,活塞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自由回位。在活塞回移時一旦產生真空,供液腔內的制動液通過活塞上的通孔以及活塞與泵體的間隙經主皮圈外圍流入主缸的制動腔內。在臨近結束時,另一部分制動液由補償孔處直接從貯液罐中進入主缸。在制動輪缸回程結束后,多余的制動液經過補償孔流回到貯液罐中建立平衡,所以補償孔的作用實際上是一個平衡額狀態孔。[0024]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包括泵體,所述泵體內設有主缸和活塞,所述活塞將所述主缸分為供液腔和制動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上還設有連接汽車貯液罐的進油裝置;所述進油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泵體上的進油孔,所述進油孔過盈連接有進油接頭,所述進油接頭連接所述貯液罐,所述進油孔與所述進油接頭連接處設有密封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進油孔內壁上的橡膠套和固定在所述進油孔端口外圍的固定壓板,所述固定壓板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泵體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油孔的出口連通所述供液腔,所述進油孔還連通有補償孔,所述補償孔的出口設置在所述主缸的內壁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償孔出口與所述主缸的連通處設置為倒角結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油接頭為尼龍進油接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補償孔式液壓離合器總泵,包括泵體,所述泵體內設有主缸和活塞,所述活塞將所述主缸分為供液腔和制動腔,所述泵體上還設有連接汽車貯液罐的進油裝置;所述進油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泵體上的進油孔,所述進油孔過盈連接有進油接頭,所述進油接頭連接所述貯液罐,所述進油孔與所述進油接頭連接處設有密封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密封裝置能夠提高密封的可靠性,降低了制動液滲漏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離合總泵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16D48/02GK202188043SQ20112027513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日
發明者丁翠華, 劉壯賢, 畢賀凱 申請人:臧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