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制動盤及應用于該制動盤的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制動系統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制動盤及應用于該制動盤的拆卸工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乘用車制動器主要有鉗盤式制動器、鼓式制動器。其中盤式制動器由制動鉗、制動盤等組成。制動盤裝配于輪轂法蘭上,因裝配精度要求,通常后輪轂法蘭及制動盤安裝面不做表面處理,在長時間使用后,兩配合面易產生銹蝕,導致制動盤拆卸困難,甚至無法拆卸。導致制動器無法正常維修、更換。
[0003]如圖1所不,在制動盤上設置有制動盤安裝孔I ;制動盤固定孔2為沉頭孔;制動盤預裝時將制動盤緊固在轉向節輪轂單元上;制動盤定位孔3,保證制動盤旋轉中心與輪轂單元旋轉中心重合。
[0004]如圖2所示,制動鉗4與制動盤6裝配在轉向節總成上,制動盤6通過十字槽沉頭螺釘7固定在轉向節輪轂單元5上。因裝配精度要求,制動盤6安裝面與轉向節輪轂單5配合面均不做表面處理,因此極易銹蝕。若制動盤6與轉向節輪轂單元5銹蝕不嚴重,可已通過敲打制動盤邊緣,使其晃動;若銹蝕嚴重,此方法不但難以拆卸,還會造成制動盤、輪轂單元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設計一種制動盤及用于拆卸該制動盤的專用工具,可以在制動盤與輪轂單元銹蝕無法拆下時,可簡單快捷將制動盤松開并拆下,而且不會損傷任何部件。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7]一種制動盤,包括有制動盤本體,在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設置有通孔;
[0008]在所述通孔的制動盤本體上設置有制動盤安裝孔、制動盤固定孔及制動盤定位孔;
[0009]所述制動盤安裝孔的中心、所述制動盤固定孔的中心及所述制動盤定位孔的中心均位于以所述制動盤本體中心的同一圓周上;
[0010]在所述制動盤本體上還設置有拆卸螺紋孔。
[0011]所述拆卸螺紋孔的中心與所述制動盤本體中心的距離小于,所述制動盤固定孔的中心與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的距離。
[0012]所述制動盤安裝孔為兩個,且以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對稱設置。
[0013]所述制動盤固定孔為兩個,且以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對稱設置。
[0014]所述拆卸螺紋孔為兩個,且以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對稱設置。
[0015]一種制動盤拆卸工具,應用于上述任一項的制動盤;包括有拆卸螺栓及與所述拆卸螺栓固定為一體的扳手部;
[0016]所述拆卸螺栓包括有螺栓桿及位于螺栓桿一端的螺栓頭;所述螺栓桿的側壁設置有外螺紋;所述螺栓桿與所述拆卸螺紋孔螺紋配合;
[0017]所述扳手部與所述螺栓頭固定為一體結構。
[0018]所述扳手部為八角內凹花型結構。
[0019]所述螺栓頭為多邊形結構。
[002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通過設計一種易拆卸制動盤及該制動盤的專用拆卸工具,可以在制動盤與輪轂單元銹蝕情況下,不損壞制動盤及輪轂單元情況下,方便快捷的將其拆下,更換和維修方便。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現制動盤示意圖;
[0023]圖2為現制動盤裝配示意圖;
[0024]圖3為本方案制動盤示意圖;
[0025]圖4為本方案制動盤拆卸工具示意圖;
[0026]圖5為本方案拆卸工具及制動盤使用不意圖;
[0027]圖6為本方案拆卸工具拆卸制動盤爆炸圖。
[0028]附圖標記說明
[0029]I制動盤安裝孔,2制動盤固定孔,3制動盤定位孔,4制動鉗,5轉向節輪轂單元,6制動盤,7十字槽沉頭螺釘,11制動盤本體,12通孔,13制動盤安裝孔,14制動盤固定孔,15制動盤定位孔,16拆卸螺紋孔,17螺栓桿,18螺栓頭,19扳手部,20轉向節輪轂單元,21拆卸工具,22固定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以下通過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以下的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僅能用來解釋和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解釋為是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
[003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制動盤,如圖3,圖5及圖6所示,包括有制動盤本體11,在所述制動盤本體11的中心設置有通孔12 ;制動盤本體11的結構同現有技術沒有改進。
[0032]在所述通孔12的制動盤本體11上設置有制動盤安裝孔13,為通孔,用于穿過轉向節輪轂單元20上的車輪固定螺栓;制動盤固定孔14為沉頭孔,通過固定螺栓將制動盤本體11同轉向節輪轂單元20固定;制動盤定位孔15,用于將制動盤本體11與轉向節輪轂單元20定位,方便安裝。
[0033]所述制動盤安裝孔13為兩個,且以所述制動盤本體11的中心對稱設置;所述制動盤固定孔14為兩個,且以所述制動盤本體11的中心對稱設置。
[0034]所述制動盤安裝孔13的中心、所述制動盤固定孔14的中心及所述制動盤定位孔15的中心均位于以所述制動盤本體11中心的同一圓周上;
[0035]在所述制動盤本體11上還設置有拆卸螺紋孔16。
[0036]所述拆卸螺紋孔16的中心與所述制動盤本體11中心的距離小于,所述制動盤固定孔14的中心與所述制動盤本體11的中心的距離。所述拆卸螺紋孔16為兩個,且以所述制動盤本體11的中心對稱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拆卸螺紋孔16為兩個M8螺紋孔。
[0037]一種制動盤拆卸工具,如圖4和圖5所示,應用于上述任一項的制動盤;包括有拆卸螺栓及與所述拆卸螺栓固定為一體的扳手部19 ;
[0038]所述拆卸螺栓包括有螺栓桿17及位于螺栓桿17 —端的多邊形螺栓頭18,在本實施例中,多邊形為六角形,在本申請的其它實施例中,多邊形螺栓頭的邊數可以根據需要而設定。所述螺栓桿17的側壁設置有外螺紋;所述螺栓桿17與所述拆卸螺紋孔16螺紋配合;在本實施例中,螺栓桿17的直徑與拆卸螺紋孔16的直徑相同,均為M8螺栓;螺栓桿17的長度沒有明確的要求,但是螺栓桿17的長度至少要大于制動盤本體11的厚度,這樣才能實現本拆卸工具的功能。
[0039]所述扳手部19與所述螺栓頭18固定為一體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扳手部19的材質為塑料,將塑料與螺栓頭通過注塑為一體。所述扳手部為八角內凹花型結構,在使用時手指捏緊內凹部位即可手動旋轉,操縱扳手。
[0040]在制動鉗及固定螺栓22拆除后,將拆卸工具21對準制動盤上的拆卸螺紋孔16,手動順時針旋轉拆卸工具21,使得拆卸工具21與拆卸螺紋孔16螺紋嚙合,當拆卸工具21的螺栓頭部接觸到輪轂單元法蘭面(即制動盤安裝面)后,繼續旋動拆卸工具,其螺栓桿繼續與制動盤的拆卸螺紋孔嚙合,產生軸向作用力,使得制動盤隨拆卸工具的螺紋移動,與輪轂單元法蘭脫離。
[0041]如圖6所示:該圖為制動盤完整拆卸過程爆炸圖。在拆卸工具21作用下,制動盤本體11最終與轉向節輪轂單元20總成分離。
[0042]該拆卸工具可與整車備胎縮進扳手設計為通用,一舉多得。
[0043]盡管已經詳細的描述了汽車用電動轉向管柱的技術方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均清楚,通過對汽車用電動轉向管柱的部分結構進行改進、變形或其它的設計,依然能夠實現本申請的目的,而這些改進應當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制動盤,包括有制動盤本體,在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設置有通孔; 在所述通孔的制動盤本體上設置有制動盤安裝孔、制動盤固定孔及制動盤定位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動盤安裝孔的中心、所述制動盤固定孔的中心及所述制動盤定位孔的中心均位于以所述制動盤本體中心的同一圓周上; 在所述制動盤本體上還設置有拆卸螺紋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螺紋孔的中心與所述制動盤本體中心的距離小于,所述制動盤固定孔的中心與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動盤安裝孔為兩個,且以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對稱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動盤固定孔為兩個,且以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對稱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螺紋孔為兩個,且以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對稱設置。
6.一種制動盤拆卸工具,應用于上述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的制動盤;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拆卸螺栓及與所述拆卸螺栓固定為一體的扳手部; 所述拆卸螺栓包括有螺栓桿及位于螺栓桿一端的螺栓頭;所述螺栓桿的側壁設置有外螺紋;所述螺栓桿與所述拆卸螺紋孔螺紋配合; 所述扳手部與所述螺栓頭固定為一體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動盤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部為八角內凹花型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動盤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頭為多邊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動盤,包括有制動盤本體,在所述制動盤本體的中心設置有通孔;在所述通孔的制動盤本體上設置有制動盤安裝孔、制動盤固定孔及制動盤定位孔所述制動盤安裝孔的中心、所述制動盤固定孔的中心及所述制動盤定位孔的中心均位于以所述制動盤本體中心的同一圓周上;在所述制動盤本體上還設置有拆卸螺紋孔。還包括有用于本制動盤的拆卸工具。通過設計一種易拆卸制動盤及該制動盤的專用拆卸工具,可以在制動盤與輪轂單元銹蝕情況下,不損壞制動盤及輪轂單元情況下,方便快捷的將其拆下,更換和維修方便。
【IPC分類】B25B27-00, F16D65-12
【公開號】CN204533302
【申請號】CN201520212526
【發明人】吳桂寶, 應卓凡, 張巖, 董良, 儲軍, 胡磊, 朱砂, 高波, 劉萬喜, 竇翠曉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