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飛行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災難最小化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隨著能源存儲技術和智能芯片及電機控制芯片的飛速發展,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的進步與日俱增,無人固定翼無人飛行器更是登上歷史舞臺,滲透進方方面面,在探測,偵察,航拍,救援等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隨著人類對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的應用越來越廣,有著更長續航、更強動力的固定翼無人飛行器得到了人們的青睞往往被委以重任。然而,固定翼無人飛行器在高空執行任務的過程,會遇到來自外界的多個因素的影響,比如雷電,雨水,風,一旦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發生意外,產生墜毀事故,不僅會損失任務數據,還可能會傷及生命,毀壞房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災難最小化控制裝置,其能夠在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發生不可逆故障時,將災難后果降低到最低。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災難最小化控制裝置,由第二控制系統、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呼救系統、GPS和備用電源組成;上述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包括失控處理器、陀螺儀、加速計、氣壓傳感器和地磁感應器;陀螺儀、加速計、氣壓傳感器和地磁感應器的輸出端與失控處理器連接;備用電源與第二控制系統、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呼救系統和GPS的電源端連接;第二控制系統與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的失控處理器相連,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的失控處理器與驅動系統相連;GPS與第二控制系統相連;第二控制系統的輸出端與呼救系統連接。
上述所述呼救系統由高頻發射機與呼救信號產生電路組成;呼救信號產生電路的輸入端與第二控制系統的輸出端連接;呼救信號產生電路的輸出端與高頻發射機的輸入端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與固定翼無人飛行器原系統形成冗余結構,平時正常工作時本實用新型裝置不參與固定翼無人飛行器控制流程,而僅在固定翼無人飛行器出現故障時工作,并能夠使得災難后果降低到最低。
附圖說明
圖1為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災難最小化控制裝置的原理示意圖。
圖2為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的原理示意圖。
圖3為搭載有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災難最小化控制裝置的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裝置即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災難最小化控制裝置,如圖1所示,主要由第二控制系統、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呼救系統、GPS和備用電源組成。上述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如圖2所示,包括失控處理器、陀螺儀、加速計、氣壓傳感器和地磁感應器。陀螺儀、加速計、氣壓傳感器和地磁感應器的輸出端與失控處理器連接。備用電源與第二控制系統、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呼救系統和GPS的電源端連接。第二控制系統與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的失控處理器相連,失控檢測及控制系統的失控處理器與驅動系統相連。GPS與第二控制系統相連。第二控制系統的輸出端與呼救系統連接。
所述第二控制系統由可編程單片機及其外圍組成。所述第二驅動系統由舵機驅動芯片及其外圍電路組成,其只有控制方向的功能。所述呼救系統由高頻發射機與呼救信號產生電路組成;呼救信號產生電路的輸入端與第二控制系統的輸出端連接;呼救信號產生電路的輸出端與高頻發射機的輸入端連接。
圖3為搭載有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災難最小化控制裝置的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的原理示意圖。原有固定翼無人飛行器上設有總能源、第一驅動系統、第一控制系統、導航系統、舵機和其他部件。本發明在原有固定翼無人飛行器上增設了最小化災難裝置。本實用新型裝置發揮功能需要與完整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系統進行配合,具有對固定翼無人飛行器系統的基本控制能力。本實用新型裝置與固定翼無人飛行器原系統形成冗余結構,平時正常工作時本實用新型裝置不參與固定翼無人飛行器控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