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信號線連接座,所述信號線連接座能夠用于連接電器具內部的用電單元以及外部電源,本發明還涉及應用上述信號線連接座的電器具。
背景技術:
電器具一般都包括有具有容腔的殼體、設置在所述容腔內的用電單元,為了使所述用電單元與外部電源電連接,往往在所述殼體上設置有過線孔,信號線穿過所述過線孔把所述電單元與外部電源電連接一起。具體的結構可以參見申請號為201320279618.7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提出的一種燈盤密封結構。所述燈盤結構包括燈盤1、壓邊邊框7和鑲嵌在所述壓邊邊框7上的透光板6,所述壓邊邊框7壓合在所述燈盤1的端面上。在所述壓邊邊框7和所述燈盤1之間還設置有密封條5。在所述燈盤1上設置有第一過線孔17,呈盒狀的所述密封蓋9固定安裝在燈盤1的第一過線孔17處,外部電線貫穿所述第一過線孔17進入到所述密封蓋9內。在所述密封蓋9上設置有第二過線孔91,所述電線密封塞10安裝在第二過線孔91內,LED光源23的導線貫穿所述電線密封塞10 和所述第二過線孔91伸入到所述密封蓋9內與所述外部電線電連接。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密封過線孔,在實用新型專利201320279618.7中雖然提出了通過所述密封蓋9和電線密封塞10進行密封,但是這樣的密封結構十分復雜,并不便于燈盤的快速組裝。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新穎的信號線連接座,所述信號線連接座能夠快捷地實現所述電器具內部的用電單元與外部電源之間的電連接,還具有優異的密封結構。另外還提出應用所述信號線連接座的電器具。
首先,本發明提出一種信號線連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信號線以及熔注在所述信號線上的定位基座,在所述定位基座上設置有用于與安裝基面結合安裝的結合側面;所述信號線的首端設置有至少部分顯露于定位基座之外的所述接線端子,而所述信號線的尾端從所述結合側面上延伸出來。
其中,所述信號線連接座包括信號線以及熔注在所述信號線上的定位基座,上述特征首先定義了所述信號線連接座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信號線和定位基座;其次,還定義了所述信號線和所述定位基座之間的位置關系,所述定位基座熔注在所述信號線上;再者,還定義了所述定位基座的制造工藝以及定位在所述信號線上的手段,制造所述定位基座時,將塑料以熔融狀態注射到預先放置在模具內的所述信號線上,當所述塑料冷卻時不僅形成所述定位基座,還使所述定位基座與所述信號線融合一體,這樣,所述定位基座與所述信號線之間形成無縫結合,外界的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不能沿所述信號線爬行而穿過所述定位基座進而爬行到所述結合側面上。
其中,所述安裝基面是具有一定面積并用于安裝定位所述信號線連接座的基面,所述安裝基面一般設置在電器具的殼體的外側面上。
其中,所述結合側面是設置在所述定位基座上并用于與所述安裝基面結合的結合面,把所述信號線連接座安裝到所述電器件上后,所述結合側面與所述安裝基面相對設置。
其中,所述信號線的首端設置有至少部分顯露于定位基座之外的所述接線端子,上述特征隱含地定義了所述接線端子的定位位置,首先,所述接線端子的部分端子體可以埋設在所述定位基座上而其他部分顯露于定位基座之外,所述接線端子是固連于所述定位基座的結合側面上或非結合側面上的。其次,所述接線端子還可以整體顯露于定位基座之外,此時所述定位基座熔注在所述信號線的中間線段上,所述信號線的首端從所述結合側面或非結合側面上延伸出來,所述接線端子整體顯露于定位基座之外。這樣,所述接線端子能夠在所述信號線的限制范圍內自由選擇具體的定位位置。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
1. 由于所述定位基座是熔注在所述信號線上,這樣,以熔注的方式把所述定位基座定位在所述信號線上能夠使所述定位基座與所述信號線很好地無縫結合一體,在所述定位基座上設置的讓所述信號線穿過的過線通道與所述信號線之間并不存在能夠讓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通過的間隙,為此,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也就不能沿所述信號線爬行到所述結合側面上,繼而也就不能通過下面將要論述到的殼體過線孔而進入到所述殼體的密封容腔內。另外,以熔注的方式還能夠把所述信號線穩固地定位在所述定位基座上,即使拉扯所述信號線,所述信號線仍能夠保持與所述定位基座相對靜止,為此當把所述信號線連接座固定在所述安裝基面上后,即使所述信號線受外力拉扯也不會拉動到與所述信號線尾端連接的構件,從而避免它們在拉扯過程中損壞。
2.由于所述信號線的首端設置有至少部分顯露于定位基座之外的所述接線端子,而所述信號線的尾端從所述結合側面上延伸出來,這樣,借助所述接線端子能夠實現所述信號線連接座與外部電源之間的快速連接,進而便于所述外部電源與電器件的用電單元電連接。另外,當所述信號線連接座通過所述結合側面密封設置在所述安裝基面上時,還能夠借助所述定位基座的結合側面與所述安裝基面之間的密封結合結構密封所述結合側面與所述安裝基面之間的空隙,從而避免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通過所述結合側面與所述安裝基面之間的空隙進入到所述過線孔內繼而進入到所述殼體的密封容腔內。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接線端子固連于所述結合側面上或非結合側面上,并且其部分端子體顯露于定位基座之外。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定位基座熔注在所述信號線的中間線段上,所述信號線的首端從所述結合側面或非結合側面上延伸出來,所述接線端子整體顯露于定位基座之外。其中,所述中間線段是指所述信號線的首端和尾端之間的線段。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還包括有用于把所述結合側面拉緊固定于所述安裝基面上的拉緊機構。這樣,借助所述拉緊機構能夠提高所述信號線連接座的安裝穩定性,另外還能夠增強所述結合側面和所述安裝基面之間的密封度。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拉緊機構包括連接緊固件以及設置在所述結合側面上的連接螺孔。其中,當所述信號線連接座通過所述結合側面密封設置在所述殼體上的安裝基面上時,為了能夠讓所述連接緊固件穿過所述殼體,在所述殼體對應所述連接螺孔的殼壁體上還需要設置避讓所述連接緊固件的避讓孔,而由于所述連接螺孔是設置在所述結合側面上的,為此還借助所述定位基座的結合側面與所述安裝基面之間的密封結合結構密封所述殼體上的避讓孔的周圍空間,從而避免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通過所述結合側面與所述安裝基面之間的空隙進入到所述避讓孔內繼而進入到所述殼體的密封容腔內。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拉緊機構為設置在所述定位基座和所述安裝基面之間的卡扣機構。
其次,本發明還提出一種應用所述信號線連接座的電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密封容腔的殼體、設置在所述密封容腔內的用電單元以及所述信號線連接座,在所述殼體的外側面上設置有所述安裝基面,所述信號線連接座通過所述結合側面密封設置在所述安裝基面上,所述信號線的尾端穿過所述殼體上的過線孔伸入到所述密封容腔內并與所述用電單元電連接。
其中,所述信號線連接座通過所述結合側面密封設置在所述安裝基面上,這樣,所述安裝基面與所述信號線連接座之間的空隙是處于密閉狀態的,外界的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不能進入到所述安裝基面與所述信號線連接座之間的空隙內繼而也就不能通過所述過線孔進入到所述密封容腔內。至于所述密封設置的方式,可以是通過粘結劑把所述信號線連接座粘接在所述安裝基面上,又或者是在所述安裝基面和所述信號線連接座之間設置密封墊片。
為了增強所述結合側面和所述安裝基面之間的密封度,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在所述安裝基面和所述結合側面之間設置有密封墊片。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是,所述用電單元為發光體。
由于本發明具有上述特點和優點,為此可以應用到信號線連接座及其應用的電器具。
附圖說明
圖1是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電器具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在下面的實施例子,所述電器具為燈盤;
圖2 圖1中的A-A方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B部放大圖;
圖4是所述信號線連接座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另一種實施方式的信號線連接座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虛線部分為所述殼體4a。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發明提出的是一種具有信號線連接座的電器具,下面以一體式燈盤為例介紹所述電器具的結構。所述電器具包括前殼體41和蓋合在所述前殼體41上的后殼體42,所述后殼體42包括金屬內殼43和塑料外殼44,所述塑料外殼44與所述前殼體41熔接或粘接一體從而在它們之間形成密封容腔40,所述金屬內殼43收容在所述密封容腔40內,在所述金屬內殼43與所述前殼體41之間的內側還設置有電單元,所述用電單元為發光體46。
下面結合附圖對應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一體式燈盤的結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所述前殼體41是由透光材質制成的呈平板狀的塑料面板。當然所述前殼體41還可以采用分體結構,所述前殼體41包括金屬環形邊框以及設置在所述金屬邊框的環內孔上的透光板。
所述后殼體42是獨立于所述前殼體41但蓋合在所述前殼體41上的殼體。如圖3所示,所述后殼體42包括金屬內殼43和塑料外殼44。所述金屬內殼43和塑料外殼44是相互獨立的構件,所述金屬內殼43通過連接緊固件(7、71)固連在所述塑料外殼44上。這樣,所述金屬內殼43受到所述塑料外殼44體的保護,避免水汽粘附在所述金屬內殼43上使所述金屬內殼43發生銹蝕。另外,所述塑料外殼44可以借助所述金屬內殼43提高其結構強度,此時所述塑料外殼44的厚度可以設置得比較單薄,這樣可以減少所述塑料外殼44的耗材量和重量。其次,由于所述金屬內殼43是布置在塑料外殼44的內側,為此當所述金屬內殼43的內表面為鏡面時,所述金屬內殼43還可以作為反光板52使用,這樣也就可以省略反光板52的設置,從而能夠簡化所述燈盤的內部結構。另外,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金屬內殼43還可以通過膠水粘接在所述塑料外殼44或前殼體41上,又或者,通過填充物固定在所述密封容腔40內。
如圖3所示,所述塑料外殼44上設置有外翻邊442,所述外翻邊442熔接或粘接在所述前殼體41上從而在它們之間形成所述密封容腔40。具體說,所述塑料外殼44與所述前殼體41之間可以通過加熱的方式接合一體,例如采用超聲焊接的方式;又或者,所述塑料外殼44與所述前殼體41之間還可以采用膠水粘接的方式。這樣,不僅能夠密封所述塑料外殼44與所述前殼體41之間的接口間隙從而在它們之間形成密封容腔40,還能夠使所述塑料外殼44與所述前殼體41連接一體并具有穩定的連接結構。這樣的連接方式,簡化了所述塑料外殼44與所述前殼體41之間接口位置的密封結構,不用像上述發明專利201110380340.8和實用新型專利201320279618.7一樣在殼分體之間附加密封件,從而也就簡化了所述燈盤的安裝結構。
為了形成所述密封容腔40,所述前殼體41與所述塑料外殼44還可以采用其他的結構形式,例如,所述前殼體41可以呈凹坑狀而具有腔體,此時所述塑料外殼44可以呈平板狀,所述塑料外殼44蓋封所述前殼體41的腔體而在它們之間所述密封容腔40。
如圖3所示,在所述金屬內殼43與所述前殼體41之間還設置有從前往后依次排列的導光板51、反光板52和填充軟墊片53,所述發光體46圍繞在所述導光板51的外圍。這樣,所述導光板51和反光板52能夠優化光照效果,而所述填充軟墊片53可以是棉墊片、橡膠墊片等等軟性片狀物,能夠填充所述金屬內殼43與所述前殼體41之間的空隙,避免所述導光板51、反光板52出現松動。
其次,本發明還提出一種用于把所述發光體46與外部電源電連接一起的信號線連接座3,如圖3和圖4所示,在所述塑料外殼44的外側面上還設置有安裝基面441,在所述安裝基面441上密封設置有信號線連接座3。其中,所述安裝基面441是設置在所述塑料外殼44的外側面上的具有一定面積并用于安裝定位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的基面。在所述后殼體42對應所述安裝基面441的壁體上設置有過線孔45。所述過線孔45同時貫穿所述金屬內殼43和塑料外殼44。
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包括信號線2以及熔注在所述信號線中間線段20上的定位基座1,在所述定位基座1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安裝基面441結合安裝的結合側面11;所述信號線2的首端21設置有接線端子210并從非結合側面12上延伸出來(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接線端子210從所述結合側面11上延伸出來也是可行的,此時信號線連接座3與所述后殼體42之間的連接結構需要作適當的調整),所述接線端子210整體顯露于定位基座1之外。而所述尾端22從所述結合側面11上延伸出來并穿過所述后殼體42上的過線孔45伸入到所述密封容腔40內與所述發光體46電連接。
其中,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是密封設置在所述安裝基面441上的,這樣,所述安裝基面441與所述結合側面11之間的空隙是處于密閉狀態的,外界的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不能進入到所述安裝基面441與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之間的空隙內繼而也就不能通過所述過線孔45進入到所述密封容腔40內。至于所述密封設置的方式,可以是通過粘結劑把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粘接在所述安裝基面441上。而在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是在所述安裝基面441和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的結合側面11之間設置密封墊片6。
如圖3和圖4所示,在所述結合側面11上設置連接螺孔(10、10a),在所述后殼體42上設置有避讓所述連接緊固件(7、71)的避讓孔(圖中被所述連接緊固件(7、71)遮擋而未予以標記),所述連接緊固件(7、71)依次穿過所述后殼體42的避讓孔和密封墊片6后鎖定到所述連接螺孔(10、10a)上。所述連接緊固件(7、71)不僅能夠固定所述密封墊片6和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還能夠與所述連接螺孔(10、10a)結合從而把所述結合側面11拉緊固定于所述安裝基面441上從而壓緊所述密封墊片6密封所述安裝基面441與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之間的空隙,所述連接螺孔(10、10a)和所述連接緊固件(7、71)組合成把所述結合側面11拉緊固定于所述安裝基面441上的拉緊機構。另外,由于所述連接螺孔(10、10a)設置在所述結合側面11上,在所述定位基座1的結合側面11與所述安裝基面441之間的密封結合結構密封所述結合側面與所述安裝基面之間的空隙的情況下,同樣能夠避免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通過所述結合側面與所述安裝基面之間的空隙進入到所述避讓孔內繼而進入到所述密封容腔40內。
如圖4所示,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包括信號線2以及熔注在所述信號線中間線段20上的定位基座1,上述特征首先定義了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信號線2和定位基座1;其次,還定義了所述信號線2和所述定位基座1之間的位置關系,所述定位基座1位于所述信號線2的中間線段20,所述信號線2的首端21和尾端22延伸到在所述定位基座1外,而所述中間線段20是指所述信號線2的首端21和尾端22之間的線段;再者,還定義了所述定位基座1的制造工藝及其定位在所述信號線2上的手段,制造所述定位基座1時,將塑料以熔融狀態注射到預先放置在模具內的所述信號線2的中間線段20上,當所述塑料冷卻時不僅形成所述定位基座1,還使所述定位基座1與所述信號線2融合一體,這樣,所述定位基座1與所述信號線2的中間線段20之間形成無縫結合,外界的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不能沿所述信號線2爬行而穿過所述定位基座1進而爬行到所述結合側面11上,繼而也就不能通過所述過線孔45進入到所述密封容腔40內。
這樣,以熔注的方式把所述定位基座1定位在所述信號線中間線段20上,能夠使所述定位基座1與所述信號線2很好的無縫結合一體,在所述定位基座1上讓所述信號線2穿過的過線通道與所述信號線2之間并不存在能夠讓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通過的間隙。另外,以熔注的方式還能夠把所述信號線2穩固地定位在所述定位基座1上,即使拉扯所述信號線2,所述信號線2仍能夠保持與所述定位基座1相對靜止,為此當把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固定在所述安裝基面441上后,即使所述信號線2受外力拉扯也不會拉動到所述發光體46及其它與所述信號線尾端22連接的構件,從而避免它們在拉扯過程中損壞。
綜上所述,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密封設置在所述安裝基面441上的定位方式,以及把所述定位基座1熔注在所述信號線2中間線段20上的制造工藝,不僅能夠以簡潔的方式密封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與所述安裝基面441之間的空隙,還能夠密封所述定位基座1上的過線通道與所述信號線2之間的間隙,從而確保外界的灰塵、水蒸氣等雜質微粒不能通過所述過線孔45進入到所述密封容腔40內,但又能夠使所述密封容腔40中的用電單元通過所述信號線2與外界電源電連接。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在所述后殼體42上設置有安裝凸臺440,所述安裝基面441設置在所述安裝凸臺440的外側面上。其中所述安裝凸臺440可以僅僅設置在所述塑料外殼44上,或者同時設置在所述塑料外殼44和所述金屬內殼43上,這樣,所述安裝凸臺440能夠增強所述后殼體42的結構強度。
如圖5所示,所述信號線連接座還可以采用另一種實施方式,為了區分具有不同結構的信號線連接座 ,下面把圖5中所示的信號線連接座標記為信號線連接座3a。所述信號線連接座3a與上述信號線連接座3具有類似的結構,下面著重論述它們之間的區別點。第一個區別點是,所述接線端子210a的部分端子體可以埋設在所述定位基座1a上而其他部分顯露于定位基座1a之外,這樣,所述接線端子210a是固連于所述定位基座1的非結合側面12a上的。第二區別點是,所述拉緊機構的結構不同,所述拉緊機構為設置在所述定位基座1和所述安裝基面441之間的卡扣機構。所述卡扣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后殼體42上的扣座47a和設置在所述定位基座1的扣臂11a,所述定位基座1通過所述扣臂11a和所述扣座47a的扣合而拉緊固定在所述后殼體42上。